“夏侯将军,完成水利设施改造之后,不仅农田的灌溉效率会更高,并且不论是干旱时期的引水,还是洪涝时期的排水都要比现在方便许多。
明年益州的粮食产量,最少可以提高一成!”
这是姜维在完成了汉中的水利设施改造之后,发现的诸多优点。
夏侯惇闻言之后,非常开心的对姜维说道:“很好!”
接着姜维和夏侯惇一行人,对完成水利设施改造的农田都视察了一遍。
结束视察之后,姜维向夏侯惇说道:“夏侯将军,益州的水利设施改造工程完成的很好。
后续的维护工作,不论是需要水泥或者红砖都可以在益州分会采购,价格也会低于正常售卖的价格。”
姜维对夏侯惇说完之后,便已经准备返回汉中,向老师林川汇报益州的水利设施改造工程情况。
益州完成水利设施改造之后,姜维在确保没有工程质量问题,便向夏侯惇和陈掌柜辞行返回汉中。
第二天傍晚,姜维就回到了汉中,向林川汇报益州水利设施改造的详细情况。
“老师,现在益州的所有耕地,都已经完成了水利设施的改造工作。
我留在益州继续视察了两次,没有发现工程质量问题。
并且益州水利设施改造之后的效果,和汉中也基本大致相同。”
侯府书房内,姜维向林川汇报完之后,林川十分满意的对姜维说道:“伯约这次干的漂亮!”
受到夸奖的姜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即便已经成为林川的学生多年,但是姜维每次得到林川的肯定和夸奖,仍旧感到十分满足。
“伯约,接下来的水利设施改造工程,为师打算采取整个大魏同时进行的模式。
关于水利改造过程当中使用到大量的水泥和红砖,可以采取和益州一样就地取材的方式。”
林川向姜维说明自己接下来的安排之后,姜维当即回应道:“好的老师,不过同时开展水利设施的改造过程,如何能够做到保证施工质量呢?”
姜维比较担心的一点就是,各个州郡的水利设施改造工程质量不一,这对日后的维护会造成很大影响。
这也是姜维为什么在益州停留一段时间,继续视察水利设施投入使用后的情况。
林川闻言后,对姜维考虑的如此周全感到满意。
“伯约不必担心,在进行整个大魏的水利设施改造之前,我们需要先做好前期的准备。
比如说改造方案的确定,施工质量的标准,还有施工的工期等等水利设施改造的相关事宜,都要各个州郡经过细致的考察和确认之后,才能够正式动工。”
林川向姜维解释了一番进行水利设施改造,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这些工作汉中分会和各个州郡的典农官可以一同协作完成。
姜维听到老师林川的解释之后,也明白同时在大魏各个州郡进行水力设施改造工程,也不是不可行。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汉中职业培训学院,也将要和水力设施改造工程一样,在整个大魏开始建设。
所以说水利设施改造工程,要尽可能的就地取材烧制红砖和水泥。
现在扬州吴郡船厂的宝船已经基本完成建造,我们要在海上贸易正式开始之前,完成水利设施改造工程和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建设工作。”
随后林川对姜维说明了这两项工程的紧迫性,姜维也理解了林川的安排。
“老师,伯约会尽快将水利设施改造的各种要求和标准,整理出来!”
“很好,最迟秋收之后,就要让大魏的各个州郡做好水利设施改造的准备。
我们争取在明年春耕之前,完成整个大魏的水利设施改造工程!”
林川闻言之后,给出了姜维一个明确的期限。
姜维闻言郑重的点头表示明白。
“老师,宝船下水试航之时,我们会去扬州吴郡船厂看一看试航情况吗?”
谈完了水利设施改造工程之后,姜维对宝船的下水试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林川闻言略一思考,觉得在看过宝船下水试航的结果之后,再去邺城拜见曹操时间也来得及。
于是林川向姜维笑着说道:“可以,宝船下水试航之时,为师会带上你和伯约一起到扬州吴郡船厂体验一番乘坐宝船的感觉。”
“哈哈哈,谢谢老师!”
一听能够参与宝船的下水试航,姜维顿时高兴的笑道。
姜维一直记得,林川在将宝船的制造图纸献给曹操之后,就对自己和邓艾说过,大魏未来会在海外开疆拓土。
这一天姜维已经等了很久了,还有几个月就能亲自体验乘坐宝船的感觉,真正的出海航行,这让姜维如何能不开心和激动。
林川自然也知道姜维在期待着什么,于是笑着对姜维说道:“宝船的建造主要是为了进行海上贸易,若是真遇到有不开眼的,大魏才会动用武力解决。”
姜维知道林川担心自己一心想着为大魏开疆拓土,于是对林川憨笑道:“嘿嘿,老师的话伯约明白。”
林川见状不再多说什么,让姜维先回府休息。
回到府中的姜维,躺在床上一直兴奋的睡不着觉,宝船即将下水试航的消息,让姜维忍不住想象起大魏舰队在外国纵横驰骋的雄姿。
对姜维和邓艾来说,不论是进行水利设施改造工程的建设,还是管理汉中郡的各种政务,都没有驰骋沙场来的痛快。
而且大魏的军事实力现在在整个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所以对姜维和邓艾来说,大魏对外作战,就是各种花式吊打。
尤其是对高句丽的攻城战,可以说是无伤平推。
相信没有哪一名将领,不会对这种战役感到痴迷。
………………………………
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往扬州,吴郡船厂
姜维带着对大魏准备海外扩张的兴奋心情,很久之后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中午,姜维、曹冲和邓艾都来到了林川的书房。
“为师这次叫你们过来,是想要和你们好好讲一讲汉中商会在大魏进行海上贸易之后,所要作出的变化和调整。”
海上贸易开展之后,林川能够将原来在系统抽奖当中,不能直接开始生产制造的图纸,拿出来交给研发中心进行研制。
这其中的原因既包含了现在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也包含了生产基地人手不够的问题。
要想将一件商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一是离不开人手,二是离不开生产原料,三是离不开技术。
现在林川因为有系统的存在,手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技术,不过不论是进行生产原料开采的人手,还是进行加工制造的人手都比较缺乏。
因为大魏以农业为本,所以林川必须在不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同时,尽可能的增加生产基地的产量。
而海上贸易开展之后,对汉中商会限制比较大的生产原料方面,就会得到很大的补充。
“大魏开始海上贸易之后,汉中商会将会迎来一次重大的变革。”
林川说完之后,将三份图纸放在了姜维、邓艾与曹冲面前。
“蒸汽机、火车、舰炮?”
姜维看着林川展示给他们的三份图纸,轻声念出了三份图纸各自代表的物品名称。
“老师,这三种物品都是做什么用的?”
曹冲不解的对林川问道。
“蒸汽机你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用烧开水的方式来获得动力。
火车是由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车,不需要用马匹拉就能前进。
至于舰炮就是神威大炮的改良版,适合在宝船上使用的神威大炮!”
林川为姜维、邓艾和曹冲简单了讲解了这三种新发明的情况。
“老、老、老师,不依靠马匹就能跑动的车,这这是为什么?”
邓艾对火车比较感兴趣,便对林川问道。
于是林川给邓艾较为详细的解释了火车的工作原理。
“原来火车需要专门的‘铁路’还有蒸汽机才能跑起来,确实十分神奇!”
姜维听完林川的讲解之后,颇为兴奋的说道。
“哈哈哈,这蒸汽机和火车只有在开展海上贸易之后,才能真正的进行大量生产。
不过舰炮倒是现在就可以进行研制。”
林川笑着对姜维三人继续说道。
如此一来,姜维、邓艾和曹冲对即将开展的海上贸易,更加期待起来。
林川让姜维、邓艾和曹冲看过图纸,并给他们进行了一番解释之后,继续对三人讲述起接下来汉中商会和大魏将要面对的变化。
“海上贸易开始之后,凭借汉中商会的各种商品,我们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交易,获取汉中商会和大魏需要的各种物资。
比如说钢铁、煤炭、橡胶、金银等各种矿产。
有了这些资源作为生产原料,汉中商会就可以进行蒸汽机与火车的研发与生产。
还有就是可以借此生产更多的工具,提供给大魏百姓们使用。”
林川说道此处,姜维、邓艾和曹冲已经有些跟不上林川的思路了。
不过三人没有打断林川的讲述,林川继续对三人说道:“到了那个时候,大魏不但会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大魏百姓们的生活也会发生更加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当然是会变得更好。
不过对于这种变化,我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所以这次为师准备前往邺城,正是为了即将开展的海上贸易,向魏王说明利害,让大魏朝堂早做准备。”
说道最后,林川的语气由之前的轻快,变得严肃了不少。
“老师,海上贸易开展之后,对大魏的好处有很多,但是这害处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曹冲忍不住向林川询问道。
“仓舒你说,建设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对大魏是不是有着很明显的好处,但是一开始益州的士族们,为什么会一致反对在益州建设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呢?”
林川没有直接回答曹冲的问题,而是对曹冲反问道。
曹冲听到老师林川提及益州建设汉中职业培训学院之事,便明白林川为什么要向父王曹操说明利害,并且早做准备了。
姜维和邓艾也明白了老师林川向他们表达的意思。
汉中商会能够凭借海上贸易获得更大的利润,生产基地也能借此完成产能升级。
如此一来,每一座汉中分会,每一座生产基地,每一个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即将毕业的学生,都会变得更加的具有价值。
大魏的士族官员们,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有几个人能够无动于衷呢?
所以要想让汉中商会在海上贸易开展之后,仍旧可以正常的发展下去,得到曹操和大魏朝堂的全力支持,对林川来说十分的重要。
林川见姜维、邓艾和曹冲都理解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便不再对曹冲的疑问继续进行解释。
“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建设,水利设施改造工程,还有扬州各个港口处即将兴建的汉中分会与生产基地,都是为了汉中商会迎接海上贸易而作出的准备。
我们必须先行一步,才能更好的应对接下来的变化。”
姜维、邓艾与曹冲,此时也体会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感觉。
他们觉得大魏即将再次发生一场巨大的变化,但三人心中更多的是对这种变化到来的期待,而不是担忧。
因为他们相信,有老师林川在,即将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
林川在和姜维、邓艾与曹冲讲完汉中商会下一步的计划之后,便开始做好前往扬州吴郡的准备。
林川打算在前往吴郡亲眼看过宝船下水试航的情况之后,再前往邺城面见曹操。
对于宝船这次能否真正完成下水试航的测试,林川在心中其实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毕竟这是整个大魏第一次制造这种大型远洋海船。
虽然有着完整的制造图纸和工艺,但也不能百分百的保证第一艘宝船就能够达到最终的要求。
“希望这艘制造完成的宝船,在下水试航之时不要发生什么大问题。。。。。。”
等到曹节和姜维与曹冲都收拾好了行礼准备启程之前,林川在心中想到。
十分想去体验一番宝船下水试航情景的邓艾,最终只能留在汉中处理政务。
………………………………
第四百三十九章 宝船下水,杨帆启航!
汉中郡,在邓艾羡慕的眼神当中,林川和曹节、曹冲以及姜维,启程前往扬州吴郡,准备亲眼见证宝船的下水试航。
林川一行人在路上并未耽搁,径直前往扬州吴郡船厂,刘巴在吴郡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