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就辛苦令则了,哈哈。”

    夏侯惇再次对罗宪笑道。

    在霍戈和罗宪全部表态将会支持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老师招募之后,宴席也正式开始。

    夏侯惇和曹冲,还有霍戈和罗宪四人在一起推杯换盏,其他的益州士族们还有陈掌柜在席间向夏侯惇敬酒之后,也都聊得十分开心。

    “陈掌柜,我最近听说邺城那边传来消息,有人说这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建设,会影响到大魏的农业根本,不知此事陈掌柜听说过没有?”

    出言向陈掌柜询问的,是益州张氏的张威。

    “张公子所言,在下确实有所耳闻。”

    陈掌柜知道这是益州士族们,开始试探自己和曹冲了。

    正在谈笑的夏侯惇和曹冲,还有霍戈与罗宪,闻言也将目光投向了张威和陈掌柜。

    “在下也曾听到邺城传来张公子所说的消息,可汉中商会和生产基地在大魏发展至今,并没有影响到大魏的农业根本。

    反而汉中商会售卖的粮种产量都在千斤以上,生产基地生产的各种铁制农具,比如曲辕犁和筒车,都让大魏的粮食产量节节上升!

    所以张公子不必担心此事,哈哈哈!”

    陈掌柜举了两个例子来反驳张威所提之事。

    “陈掌柜言之有理,汉中商会和生产基地对大魏发展的助益我等也都看在眼中。

    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益州百姓都希望能进入生产基地当中做工,有些百姓甚至整个家庭都在汉中商会和生产基地当中做工,这又如何理解?

    当然本公子没有否认汉中商会和生产基地对大魏的助益,只是心中有些疑问,希望陈掌柜能为本公子解惑,哈哈哈。”

    张威并没有被陈掌柜的一番话所反击的哑口无言,反而是顺着陈掌柜所言,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其他的益州士族们也在心中暗暗为张威的反问叫好。

    虽然更多的益州百姓愿意进入汉中商会和生产基地做工,对于希望占有更多土地的益州士族们来说是好事情,但是光有土地没有人来耕种,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因为益州的分会数量和生产基地数量,在整个大魏的州郡当中都是首屈一指,所以益州的士族对百姓们向往进入汉中商会和生产基地做工的情况发现的更早。

    “哈哈哈,张公子这个问题问的好啊!”

    陈掌柜先是敬了张威一杯,然后才开始回答张威的问题。

    “现在以益州的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来看,确实有益州百姓更加愿意来到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做工。

    不过张公子不知道的是,这些愿意来到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做工的百姓,都是家中人丁不多的百姓。

    相比于耕种来说,确实是家中人丁较少的家庭来到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做工所得,要比耕种所得多一些银钱。

    不过那些人丁兴旺的益州百姓家庭,耕种所得还是要超出来到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做工所得银钱的。”

    陈掌柜给张威和在座的其他益州士族们,解释了一番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当中工匠的来源。

    “原来如此,本将也是第一次详细了解到,来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做工的百姓,竟然都是家中人丁不多的益州百姓家庭。”

    夏侯惇听过陈掌柜的解释之后,恍然说道。

    “不错,现在虽然说粮食产量要高于之前很多,并且还有了更多更趁手的农具,但耕种仍然是十分辛苦的工作。

    汉中商会更多的招募这些家中人丁不多的工匠,也是为了能够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

    实际说来在生产基地做工还是要比耕地轻松不少的。

    这也是老师创立汉中商会的初衷,直到今天老师还时常对仓舒讲,汉中商会一定要秉承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进行发展。”

    曹冲也开始向夏侯惇和宴席中的益州士族们,提起了汉中商会的宗旨。

    “原来汉中侯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定为汉中商会的宗旨,本将这还是第一次知晓,很好!哈哈哈!”

    夏侯惇没想打林川建设汉中商会的核心宗旨,就是为了让大魏的百姓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对林川的境界再次加深了认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汉中侯的心胸之宽广,境界之高远,远飞霍某能及,这次霍某真是受教了啊!”

    霍戈一开始支持曹冲,在益州建设汉中职业培训学院,抱着能让蛮族的日子过得比现在好上一些,尽早彻底融入大魏之中。

    这次从曹冲口中听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汉中商会宗旨,顿时更加支持曹冲在益州建设汉中职业培训学院了。

    罗宪和张威等益州士族们,脸上挂着敬佩的表情,心中却是在飞速思索如何破局的方法。

    在夏侯惇的提议之下,大家一同为这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干了一杯。

    益州士族当中,柳隐也在此时想到了破局的方法。
………………………………

第三百八十六章 柳隐三问,曹冲三答

    “曹公子和陈掌柜之言,柳某甚是敬佩!”

    柳隐放下酒杯之后,朗声说道。

    见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自己所吸引,柳隐这才开始真正的反击。

    “不过柳某对于汉中商会和汉中职业培训学院,还是有一些想法在心中,实在是不吐不快!

    大魏因为有了汉中商会和生产基地供应的各种产品,让整个天下的百姓们都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柳某经常能够在益州百姓们的口中,听到关于汉中商会和希望做些生意买卖的讨论。

    要知道前几年的益州百姓,时常挂在嘴边的,还是关于现在粮食不仅够吃,还有结余的话题。

    可现在的益州百姓们,已经有人想要尝试着做些小生意了。

    自古以来商人的地位都不是很高,但现在的益州百姓当中,已经有些人开始尝试着自己做些小生意了。

    由此可见,大魏以农为本的国策,在真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们心中,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

    柳隐说道此处,见到罗宪和席间的其他益州士族们,看向自己的目光都充满了敬佩和期待,而曹冲和陈掌柜则是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接着柳隐继续充满自信的说道:“柳某十分敬佩汉中侯所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汉中商会宗旨。

    不过大魏百姓是否真的能够在利益面前,仍然坚持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生活,柳某现在却是不敢轻易断言了!

    并且现在益州百姓们种植棉花的土地,正在连年增加。

    曹公子,陈掌柜,柳某现在斗胆问一句,汉中侯真的能够在汉中商会再次壮大之后,让百姓们仍旧安安心心的田间劳作吗?

    大魏以农为本的国策,百姓们真的会理解吗?

    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建设之后,是否会教授那些百姓子弟,粮食和土地才是大魏长治久安的根基所在吗?!”

    柳隐说到最后,整个人的气势已经上升到了顶点,一问比一问更加具有压力。

    此时就连一直都保持平静的夏侯惇,也对柳隐侧目。

    被柳隐接连逼问的曹冲与陈掌柜,也都是心头一震,陈掌柜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曹冲没想到上次一个回合就被化解了攻势的柳隐,这次会爆发出如此强劲的战斗力。

    就连罗宪和在座的其他益州士族们,都没有想到柳隐这次,会提出如此尖锐却不容回避的问题。

    他们在心中已经开始为柳隐的出色表现而鼓掌叫好了,只是面上还保持着严肃认真的神色。

    柳隐自从上次失利之后,回到府中痛定思痛,着实认真的了解和研究了一番汉中商会与生产基地的发展历程,并从中分析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对整个汉中商会的作用和重要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柳隐从中发现,要想打击汉中商会的进一步扩张,阻止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建设与招募老师,必须要从道义和未来出发。

    邓艾也绝对想不到,益州一个之前名声不显的柳氏子弟,竟然会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曹冲此时心思急转,对方用道义来攻,自己也必须用道义反击。

    还好之前老师林川已经给自己来信,将邓艾提出的方法告知自己,并且曹冲和陈掌柜也一同做了准备。

    虽然这次让柳隐先行发难,但曹冲此时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柳公子今日所言,让我刮目相看!”

    曹冲先是对柳隐表示了认可和尊重。

    “关于柳公子提出的三个问题,我这便给你一一作答。”

    在座的益州士族们听到曹冲所言,心头不由一惊!

    柳隐已经发出如此犀利的攻击,曹冲竟然这么快就开始反击了?!

    夏侯惇看到曹冲面对柳隐的质问,仍旧是面不改色气定神闲,对曹冲的表现十分满意。

    “关于柳公子第一问:汉中商会壮大之后,百姓们是否能够在田间继续安心劳作。

    我想告诉柳公子的是,汉中商会继续发展壮大之后,会不断发明出更好用,更省力的新农具!

    现在一名百姓一日可耕一亩田,那么将来一名百姓一日便可耕十亩田!

    即便十名大魏百姓当中,有九人不愿耕田,剩下的一名百姓种出的粮食,也不会比今天更少!”

    曹冲说完,环视一周,接着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了柳隐身上。

    “关于柳公子的第二问:大魏百姓是否会理解以农为本的国策。

    我想问一问柳公子,这天下的百姓,有几个人能够认识‘以农为本’这四个字?!

    百姓们耕种土地,收割粮食,为的是活下去!

    只有一个国家的百姓们衣食无忧,这个国家才会发展壮大,切勿本末倒置!”

    曹冲回答完柳隐的第二问之后,在座的益州士族们原本兴奋的心情,已经逐渐冷却下来。

    柳隐的背后也开始冒出冷汗。

    “关于柳公子的第三问: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建设之后,是否会教授百姓子弟们什么才是大魏的根基所在。

    我可以坦白的告诉柳公子,汉中职业培训学院自从建立以来,确实没有教授过学生们什么才是大魏的根基所在。

    因为作为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校长,我认为实在是没有必要!

    这些学生们在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当中进行两年的学习之后,会学习到什么是礼义廉耻,什么是诚实守信,什么是认真负责,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大魏的根基,就是这传承不绝的文化与千千万万个大魏百姓!”

    曹冲慷慨激昂的一口气将柳隐最后一问答完,接着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不知柳公子,还有哪些疑惑,需要我为你解答?”

    放下酒杯之后,曹冲对柳隐笑着说道,表情就如同面对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的学生一般,亲切而真诚。

    柳隐现在已经不知道如何开口,背后的冷汗已经浸透了锦袍。

    “仓舒,说的好!”

    夏侯惇感觉今日来参加这次宴会,实在是不虚此行,汉中侯的弟子果然皆有过人之处!

    前有邓艾姜维携手,作为大魏先锋攻克高句丽。

    今有曹冲谈笑风生,三问三答句句掷地有声!

    原本准备为曹冲敲打一下益州士族的夏侯惇,没想到最后自己成为了曹冲高光时刻的见证人。

    这次宴席结束之后,虽然罗宪等益州士族没有当场表明将会协助汉中职业培训学院招募老师,但他们这次实际已经在与曹冲的交锋当中再次落入下风。

    柳隐和曹冲的三问三答,也很快从益州传遍了大魏。
………………………………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三问三答,再掀波澜

    邺城,魏王宫。

    “仓舒和柳隐在益州成都那三问三答,你们可都知道了?”

    魏王宫偏殿内,曹操一脸喜色的对荀彧、贾诩还有许褚说道。

    “我听说过了,仓舒公子真的厉害,直接将那柳隐和其他的益州士族们,说得答不上话来,哈哈哈!”

    许褚对曹冲的表现非常满意,太给曹操争气了。

    “哈哈哈!仓舒拜林先生为师已经有了三年时间了,这三年当中他掌管汉中职业培训学院之时,跟着林先生学了不少本事啊,哈哈哈!”

    曹操闻言畅快的笑道。

    在曹丕和曹植为了是否应该大力建设汉中职业培训学院,相互争锋之时,曹操没想到一直在汉中低调无比的小儿子曹冲,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要说这柳隐,也是益州的世家大族子弟了,能问出那三问,想必对汉中商会下了一番苦工,有着很深入的了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