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日上午,正式举行汉中职业培训学校的开学典礼!”

    林川对姜维和邓艾说道,然后三人一同返回了侯府。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魏民报,头版头条

    建安十八年十月八日。

    汉中职业培训学校正式举行开业典礼!

    当日汉中郡的士族几乎全部到场,刘巴也从益州赶回汉中,协助姜维和邓艾招待前来的士族官吏。

    “刘兄来了,欢迎欢迎,观礼的位置已经准备好了,这边请!”

    “多谢子初,今日前来观礼的人数甚多,在下就不耽搁子初的时间了,哈哈哈。”

    “刘兄不必客套,观礼之后汉中侯大人在校场准备了酒宴,刘兄务必赏光!”

    “子初放心,一定赴宴。”

    刘巴笑着将面前的刘姓士族请入观礼台后,接着开始招待下一位前来的士族。

    姜维和邓艾也在忙着招待前来观礼的士族。

    一个时辰之后,所有前来观礼的士族和官吏已经全部入座。

    汉中职业培训学校一楼的大礼堂内,左边坐满了前来观礼的士族官吏,右边则是前来观礼的汉中百姓。

    林川这次的学生都是百姓子弟,便让汉中的百姓们也来看看自家孩子的开学典礼。

    三百名汉中职业培训学校的学生们,此时正端坐在礼堂中央。

    这一批学生的年级,以九到十二岁为主,十四岁的学生大约有五十人左右,都是姜维和林川亲自确定的学生。

    这些学生们从小到大第一次经历如此大型的场面,紧张的一个个都坐的笔直不发一言。

    礼堂左边的士族们则是在和身旁的好友低声交谈。

    礼堂右边的百姓们知道今天有很多老爷在场,也都不敢高声谈论,只是默默的在学生当中寻找自家孩子。

    林川正在同几位汉中最有实力的士族寒暄。

    这时姜维来到林川的身边,低声说道:

    “老师,郡中士族官吏都已经到齐了,留给百姓们观礼的位置也坐满了。”

    林川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和正在交谈的几位士族说道:

    “开学典礼即将开始,诸位等宴会上再谈。”

    几位士族回到了观礼的座位,林川快步来到了礼堂前方的讲台处。

    士族们看到林川准备开始开学典礼,也都纷纷停止交谈正襟危坐。

    来到讲台上的林川,看着下面端坐的三百名学生,开口说道:

    “各位汉中职业培训学校的同学们!本侯今天举行这个开学典礼,便是要让在座的同学们明白,汉中郡的美好生活来自哪里,你们要如何渡过在汉中职业培训学校的三年学习生涯!

    在汉中商会和汉中的士族官吏的大力支持下,汉中郡的百姓逐渐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

    汉中商会的重中之重,便是汉中的生产基地,并且你们的父母也在生产基地做工。

    你们来到汉中职业培训学校的目的,便是在三年之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生产基地负责人。

    在这三年当中,将由本侯、姜大人和赵先生共同负责教导你们。

    所以,你们要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生产基地负责人为目标,要以造福汉中百姓为目的,在未来的三年中努力学习。

    不要辜负了本侯的期望!”

    林川讲完之后,三百名学生起身齐声说道:

    “为了汉中繁荣富强,绝不辜负汉中侯大人期望!”

    当然这一段是姜维给学生们排练后的结果。

    到此开学典礼正式结束。

    林川举行这次开学典礼,首先是让这批学生有一个努力的目标,其次就是安抚汉中士族,让他们不要胡思乱想。

    所以开学典礼的过程并不复杂。

    接着在护卫的指引下,三百名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来到学校食堂用餐。

    林川和士族官吏们则是前往学校校场。

    校场之内绿树成荫,林川还在校场之中修建了一座供学生们休息避雨的凉亭。

    此时凉亭之中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宴席。

    林川带着邓艾、姜维和刘巴,同一众前来观礼的士族官吏们前往凉亭赴宴。

    与此同时,学校食堂之内。

    宽敞明亮的食堂此时已经被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坐满。

    林川也没有亏待这些学生和百姓,食堂为他们提供了丰盛的菜肴。

    “小明,今天汉中侯大人说的话都记住了吗?”

    “父亲,我都记住了!”

    “那就好,在学校里一定要好好读书,以后就能成为大师傅掌管一座生产基地了。”

    一对父子正在一边消灭着眼前的菜肴,一边开心的交谈着。

    “父亲放心,孩儿知道!”

    被叫做小明的男孩子此时和父亲在一起,没有了刚刚在礼堂时的拘束感,开心的对父亲说道。

    食堂内此时都是父母告诫孩子的声音。

    “要是在学堂不好好学习,回家我就扒了你的皮!”

    “父亲,我一定好好学习,我保证!”

    一名学生被父亲的威胁吓得差点举手发誓。

    “汉中侯大人给了你读书的机会,你要牢记汉中侯大人的恩情,在学堂一定要听先生们的话。”

    “放心吧母亲,孩儿肯定在学堂中听先生的话,牢记汉中侯大人的恩情。”

    一位母亲正在嘱咐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是非常的乖巧懂事。

    林川和士族官吏们在宴席上也是交谈的非常愉快。

    “有了这汉中职业培训学校,汉中商会再过个三五年必然遍布大魏各地。”

    一位士族兴奋的对林川说道。

    林川也对那名士族笑道:

    “三年之后,生产基地便能再度迎来一次大规模的扩张,诸位的分红也会随之大涨。”

    “托汉中侯的福,哈哈哈!”

    两边的宴会都在非常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学校之内再次恢复了宁静。

    除了从郡中其他县城过来学习的学生住在宿舍,汉中城的学生都和父母一同回家去了。

    汉中职业培训学校开学典礼结束七天之后,远在邺城的曹操收到了林川的来信。

    林川在信中详细说明的汉中职业培训学校建立的目的,培养人才的方向,未来对汉中商会的影响。

    曹操认真看过林川的来信之后,便立刻明白了林川这招对士族们釜底抽薪的做法,随后便叫来了荀彧。

    荀彧看过林川的来信之后,也对林川建立学校之事大为赞赏。

    接着曹操便对荀彧认真的吩咐道:

    “文若,此次林先生建立汉中职业培训学校之事,要在大魏民报上着重介绍!”
………………………………

第二百一十七章 驿站体系,急需升级

    邺城,魏王宫。

    荀彧在得到曹操的命令之后,开始亲自撰写关于汉中职业培训学校的内容。

    完成之后,荀彧带着撰写好的内容找到曹操再次过目。

    “很好,下一期的大魏民报,主要就刊登这一份内容。”

    曹操仔细阅读完荀彧撰写的内容之后,满意的对他说道。

    得到曹操的确认之后,荀彧便前往大魏时报的办公大楼,将这份汉中职业培训学校的内容交给了负责刊印的人手。

    曹操在荀彧走后,再次回想起林川信中的内容,实在是感觉心情舒畅。

    先是建设水泥直道,将大魏各州郡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中央的政令和军队都可以通过便捷的交通迅速传达和调动。

    再有汉中商会和生产基地,帮助大魏稳定的地方治理,并且还变相加强了地方的税收,削弱了当地士族对财政大权的垄断。

    如今汉中又建立的汉中职业培训学校,这所学校是独立于太学体系之外的,在曹操的眼中,掌握了这所培训学校,便可以绕开被士族门阀们紧紧攥在手中的教育垄断。

    现在整个大魏的国力每年都在增长,北部的鲜卑部族在尝到了互市的甜头之后,愈发离不开大魏的商品支持。

    曹操所面对的问题终于从外部转向了内部,但这就不可避免的触碰到了那些士族门阀的利益。

    像是颍川荀氏和弘农杨氏这种世家大族,不但在当地根深蒂固,在朝中也是门生故交遍布。

    并且荀彧和荀攸都是曹操手下非常重要的智囊,杨修虽然有些性格缺陷,但也是才智过人之辈。

    曹操想真正的掌控整个大魏的权力,就像林川所描述的大唐盛世一样,将大魏打造成一个万国来朝的强大帝国!

    所以曹操这次让荀彧在大魏民报上,大力宣传汉中职业培训学院,就是为了试探各地士族们的反应。

    对于活字印刷术来说,印制一些报纸还是大材小用了,印制大批的书籍,让百姓们都能读书识字,学会忠于大魏才是曹操真正的野心。

    这次试探之后,以汉中设立的汉中职业培训学校为参考,还有三年的时间可以让曹操来进行布局和调整,所以必须进行大力的宣传!

    半月之后,整个大魏的士族和百姓都知道汉中建立了一所名为:汉中职业培训学校的私学。

    创办这所学校的正是汉中侯林川。

    士族们看到这个消息都感到非常开心,这意味着汉中商会将在三年后再次大规模扩张,他们手中的股份会获得更多的分红。

    百姓们看到这个消息则是欢呼雀跃,有的百姓甚至向着汉中的方向跪拜。

    汉中职业培训学校,对此时的大魏百姓们来说,就像是通往财富和地位的一条庄康大道!

    自己家里能出一位读书人,哪怕是做一名负责生产基地的大师傅,也是足够百姓们自豪的事情了。

    现在大魏的大部分士族和所有的百姓,都希望各地的职业培训学校赶紧兴建起来。

    汉中郡,汉中侯府。

    林川在汉中职业培训学校的开学典礼结束之后第二天,就将刘巴叫到了侯府书房。

    “子初,益州的事情处理的怎样了?”

    两人寒暄过后,林川便向刘巴问起了益州的情况。

    刘巴这次去益州,主要是奉林川之命,加快益州的汉中分会和生产基地的建设速度。

    汉中分会和下属生产基地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经在大魏各州郡甚至县城都扩展了分会。

    但是生产基地的建设明显落后于各地分会的建设速度。

    这也是汉中分会快速扩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分会掌柜基本不需要花很多精力再次培训,直接在分会当地聘请人品好经验丰富的老掌柜即可。

    但生产基地涉及到流水线生产,还有各条流水线零件的检验,最后的产品组装等流程,还要会管理工匠,培训工匠。

    可以说生产基地的负责人非大师傅无法胜任,但一个州郡的大师傅比老掌柜可少得多了。

    要不是汉中郡的生产基地受负责人数的限制已经扩张到了极限,林川也不会派刘巴去益州大力发展益州的生产基地。

    刘巴这次在益州的时间已经长达一年之久,这次回到汉中一是为了协助汉中职业培训学校的开学典礼,二是向林川汇报益州的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益州除去汉中郡之外,下辖二十个郡可以说是大魏面积最大的一个州。

    并且林川的大后方汉中郡便是益州最重要的一个郡。

    刘巴在一年之内跑遍了其余十个人口较多的郡,在各郡分会的配合之下,大力兴建新的生产基地。

    “回禀汉中侯大人,我在前往益州之前,除汉中郡外,益州的其余二十个郡共有汉中分会五十六个,生产基地一百二十二座。”

    “现在经过这一年的建设,在阳平郡、武都郡、广汉郡。。。。。。建宁郡这是个人口较多的郡中,新建生产基地三十四座,所以益州现在共有生产基地一百五十六座”

    林川听完刘巴的汇报之后,明白这次并没有达到自己心中预想的结果。

    随着鲜卑互市的进一步开放,汉中商会需要更多的生产基地来供应商品,林川本打算这次刘巴在益州能够新建八十座以上的生产基地。

    “辛苦子初了,这次在汉中多歇息一段时间吧!”

    林川对刘巴说道,他知道刘巴肯定尽力了,但益州没有那么多合适的大师傅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刘巴清楚此次益州之行没有达成林川的目标,但刘巴也并非没有新的发现。

    “汉中侯大人,我认为如今的生产基地还没有达到最大的产能,因为原料的运输速度,远远慢于生产基地的制造速度!”

    这是刘巴在亲自视察了益州众多生产基地后,发现的一个重要现象。

    林川听到这里也不禁来了兴趣,于是他对刘巴问道:

    “原料运输太慢了?子初有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