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林川为老师人手不足而烦恼的时候,姜维的来信正好送到。

    林川读完姜维来信之后,对赵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人既然有能力修改数学教材,不如让他来担任学校的数学老师?

    这样可以让姜维当语文老师,邓艾就可以专心处理郡中事务。

    想到此处,林川就开始给姜维回信。
………………………………

第二百一十二章 赵爽前来,老师到位

    扬州分会。

    赵爽今天终于将修改好的数学教材,带到了姜维面前。

    “辛苦君卿,这边为君卿准备了茶水点心,请君卿稍作休息。”

    姜维接过赵爽修改好的数学教材,将林川抄写的数学教材收好后,让赵爽先坐下休息。

    接着姜维开始认真检查起赵爽修改后的数学教材。

    半个时辰之后,姜维终于将正本教材检查完毕,心中觉得非常满意。

    “这份数学教材君卿修改的非常好,汉中侯大人看过之后一定非常满意,我这次回到汉中一定会为君卿在汉中侯大人面前请功!”

    姜维将这本修改好的数学教材细心收好之后,对赵爽笑道。

    比上次来扬州分会时更加憔悴的赵爽,听到姜维非常认可自己修改之后的数学教材,身上的疲劳顿时一扫而空。

    “多谢姜大人!”

    赵爽道谢之后,想问姜维能不能带自己去汉中拜见汉中侯,但一时又不好意思开口,毕竟自己修改之后的数学教材,汉中侯还没有亲自看过。

    姜维发现了赵爽似乎有话想对自己说,便直接开口问道:

    “君卿还有什么打算,但说无妨!”

    赵爽终于鼓起勇气对姜维说道:

    “我在研读完汉中侯大人所著数学教材之后,心中便希望能亲自去汉中拜访汉中侯大人,学习交流算术之道,只是不知此事是否合适。。。。。。”

    姜维听完赵爽所言,顿时笑道:

    “我来扬州之前,汉中侯大人曾经有意将君卿请到汉中进行数学教材的修改,只是后来汉中侯大人担心这数学教材不入君卿法眼,才让我带着数学教材亲自来到扬州,送到君卿府上过目。”

    接着姜维又道:

    “现在君卿想要前往汉中拜见汉中侯大人,可谓正是随了汉中侯大人的心意!”

    赵爽闻言顿时眼前一亮,接着开心的对姜维说道:

    “如此甚好!就请姜大人返回汉中之时带上君卿!”

    “好,这些日子君卿你因为修改教材身体劳累,我担心路途长远容易让你生病,不如君卿你先在府中休养三日,三日之后我们一同启程前往汉中。”

    赵爽连忙点头同意姜维的计划,开开心心的告辞离去,准备回府好好休息一下。

    今天刚刚谈完生意的李掌柜,还没有来得及送一下赵爽。

    不过看姜维的神色,这次的事情应该是完成的十分顺利。

    “姜大人,赵君卿修改的数学教材可否让您满意?”

    “非常满意,君卿算术之道果真当得起大家二字,这次返回汉中我也会带上他的。”

    姜维笑着回答了李掌柜的询问。

    李掌柜知道这次赵爽定能入得汉中侯大人的法眼,不久之后应该就会收到重用。

    想当初李掌柜也就是个普通的布行掌柜,后来加入汉中商会表现的兢兢业业,在扬州设立分会的时候,通过姜维的举荐林川便给了李掌柜扬州分会负责人的位置。

    如今每月李掌柜经手的银子都不下万两,所以李掌柜非常感激姜维的举荐与汉中侯的信任,知道汉中侯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赵爽自具的数学才能,出身又是士族子弟,现在得了汉中侯的赏识,在李掌柜眼中已经是注定要飞黄腾达的人物了。。。。。。

    就在姜维和赵爽准备动身前往汉中之前,林川的回信终于送到了扬州分会。

    姜维读过回信之后,当天和李掌柜一同约赵爽来到了扬州最好的酒楼,定下了最好的一间包间。

    “为君卿干杯!”

    “干杯!”

    “哈哈哈,承蒙汉中侯大人厚爱,干杯!”

    姜维、李掌柜和赵爽此刻全都十分高兴。

    姜维此行非常顺利的解决了数学教材修改的问题,李掌柜也被林川勉励了一番,赵爽更是直接去汉中当新学校的教书先生。

    三人都各有收获,酒桌上的气氛分外热烈。

    “君卿,此次前往汉中新学校教书,虽然所教学生均是百姓子弟,但万万不可生出懈怠之心啊!”

    姜维再次和赵爽举杯同饮之后,真诚的告诫道。

    怕赵爽不明白这汉中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对汉中发展的重要性,姜维再次耐心的解释道:

    “汉中侯大人决定设立汉中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是为了给生产基地培养一批有能力的负责人。”

    “如今的汉中商会,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一是像李掌柜负责的各州分会,二是各州的生产基地。”

    “这生产基地所产出的各种产品,都需要生产基地的负责人进行把关,所以经由君卿授课的学生,未来都会是汉中侯大人手下的重要人才!”

    明白了其中利害的赵爽,此时面露醉意的他也突然清醒了三分。

    赵爽虽然在扬州是颇有才名的算术大家和天文大家,但此时的他还没有达到之前人生的巅峰,那就是完成《周髀算经》的详细注释。

    所以林川给他的这个机会,对现在的赵爽来说十分重要,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校教书先生,还有接下来的官职安排。

    “赵爽明白其中利害,定会用心讲学,不负汉中侯大人的期望!”

    想通一切的赵爽,当即郑重说道。

    姜维看到赵爽如此明白事理,便接着说道:

    “汉中侯大人会在建成后的汉中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讲授科学,所以校内的学子不单是君卿的学生,还是汉中侯大人的学生。”

    赵爽听到这里,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明白自己在讲学上,绝对不能出差错,好在这数学教材是自己反复研读又亲手修改,只要悉心讲学就不会出差错。

    “多谢姜大人提醒,君卿已经知晓如何做好这学校的先生一职,敬姜大人!”

    赵爽和姜维再次满饮杯中之酒。

    待到天色已晚,三人才从酒楼中返回。

    姜维坐上马车之前,同赵爽定好明天下午启程前往汉中。。。。。。

    建安十八年夏,汉中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终于建造完成。

    与此同时,姜维和赵爽一行人也终于回到了汉中城中。

    当晚,林川在侯府中设宴,为姜维和赵爽接风洗尘。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汉中子弟,踊跃报名

    汉中侯府。

    “君卿,这次数学教材的事情,可是多亏了你啊!”

    晚宴上,林川对赵爽笑着说道。

    “在下只不过是对汉中侯大人的著作稍加润色,不敢居功。”

    赵爽也十分谦虚的说道。

    坐在林川身边的姜维,此时也笑着对林川说道:

    “老师,君卿已经答应做新学校的数学老师了,并且数学教材还是他亲自修改,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当这个数学的授课老师了。”

    姜维果然没有食言,已经开始为赵爽在林川面前美言了。

    赵爽对姜维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如此甚好,今后这所学校就由本侯,还有伯约和君卿担任老师。”

    再次说明教师的安排之后,林川又对赵爽说道:

    “君卿今后需要长住汉中,可以给家人去信,本侯让扬州分会的李掌柜派伙计送君卿的家人一同来汉中定居。”

    赵爽连忙对林川表示感谢:

    “多谢汉中侯大人,明日我就给家人去信。”

    赵爽在汉中的府邸已经由曹节安排好了,府内家具等用品齐全,赵爽现在就可以直接入住,接过家人之后也可一起生活。

    安排好了赵爽之后,林川对姜维吩咐道:

    “新学校最晚一月之内建成,也就是在今年秋收之前,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开始进行招生了。一切顺利的话,秋收之后便可以正式开课。”

    听到林川的吩咐之后,姜维顿时认真答道:

    “学生明白!现在我们只招收汉中郡内的百姓子弟吗?”

    “不错,为师要先保证汉中的生产基地有充足的后备人手。”

    林川倒是想招收更多的学生,但是目前教师人数算上他自己也只有三人,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姜维在确定了招生范围后,又继续向林川确定招生的年龄段:

    “老师,学校招收的学生,都需要多大年纪的?”

    林川对这个问题早有考虑。

    古时的孩子七八岁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十五岁就可以结婚,所以林川已经将学生的年龄范围划定在九岁到十四岁。

    按照林川的计划,十四岁的学生学习三年,再去生产基地工作三年,六年时间足以胜任生产基地负责人的岗位。

    现在负责生产基地的都是年纪在四十岁以上的老师傅,六年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去接手生产基地也是正好。

    “招收学生的年级就定在九岁到十四岁之间。”

    林川确定好招生年龄之后,接着开始安排招生相关的其他事宜。

    “学校的学生离家住宿过远的,可以住在学校的宿舍里。还有就是优先招收如今在生产基地做工的工匠家的孩子。”

    “若是在生产基地做工三年以上,孩子免费来学校上学,两年以上免收住宿费,一年以上免收伙食费。”

    为了能给生产基地的工匠们多一些照顾,林川便作出的上述安排。

    这也是一种另类的子承父业了,相信生产基地内的工匠都会把握住这次的机会的。

    姜维把林川的安排都一一记在心里,接着林川开始说起招生宣传的安排:

    “目前学校只能招收三百名学生,伯约你在招收学生的时候就先在生产基地内部宣传一下,若是招不满再从郡中挑选学生。”

    现在汉中郡有生产基地四十八座,每座生产基地内大约有两百名工匠,也就是说在汉中郡中大约有一万名在生产基地工作的工匠和女工。

    “学生明白,明日就开始进行招生宣传工作。”

    姜维觉得这三百个学生的名额,恐怕都不够汉中生产基地内部消化的。

    赵爽坐在一旁静静的听着林川和姜维对新学校的事务安排。

    ‘第一批就招收三百名学生,汉中侯好大的手笔啊!’

    如今益州的人口刚刚才过两百万,这还是四年没有天灾人祸的结果。

    汉中郡人口最多,可也只有五万多户,二十多万人口。

    以现在有资格进入官学读书的人数,再加上富豪士绅子弟的人数,整个汉中能读得上书的也不过千余人。

    没想到汉中侯一次就招三百个学生,赵爽着实被震惊到了。

    一想到自己初到汉中,马上就要成为三百名学生的老师,赵爽的心情再次激动起来。

    姜维和林川谈完学校的事情后,也没有冷落了赵爽。

    “君卿这些日子就住在为你新准备的赵府,好好研究一下数学课程的讲授。本侯可是把最重要的担子压在了你身上,希望君卿不负本侯之期望。”

    林川一番告诫下来,赵爽自然是连连点头,并且教书一事他也并不厌烦。

    身为一名大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赵爽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一身所学后继无人。

    曾经赵爽在扬州也任职过官学老师,士族子弟和豪绅子弟他都有教过。

    只不过士族子弟心思多在官场,豪绅子弟心思多在商场,所以家境不错的赵爽就辞了那份官学老师的差事,回家认真研究起《周髀算经》。

    现在所教学生虽然是百姓子弟,但说不定他们的求学之心更加纯粹。

    赵爽接到林川的邀请之后,便欣然前来汉中,一方面是因为对新的数学知识的渴求,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培养出一批喜爱算术的学生。

    当晚的宴会在非常融洽的气氛中结束,赵爽回到了自己在汉中的新府邸,姜维也回府将林川今天的安排整理书写下来。。。。。。

    时间慢慢临近秋天,汉中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建设也已经完成,现在学校内部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工作。

    姜维也已经准备好招生宣传单,现在已经把宣传单下发到汉中的所有生产基地当中。

    随招生宣传单一同下发的,还有一份学生报名表

    各个生产基地在收到招生宣传单之后,每一位生产基地负责人看过之后,马上就将宣传单贴在的生产基地最醒目的位置,紧接着就为自家孩子报上名字。

    在招生宣传单出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