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听说其他大人还有陛下,都想要攻打魏国?”
“是的,不过楚相爷凭三寸不烂之舌,硬是让陛下做出了攻打赵国的选择,可想而知,楚相爷的能力何等出众。”
“说的倒也是,不过如果这一次打输了的话,那楚相爷岂不是就要担上全部责任?”
“这个可就不好说了,不过楚相爷怎么可能会输?”
“凭楚相爷的打仗能力,只有敌人会输才是。”
“不管怎么说,楚相爷的战斗经验也不少,攻打赵国还不是轻轻松松?”
大军逐渐远去,讨论大军的百姓还没有停止。
而百姓当中的两名眼神怪异,衣着朴素的青年,听了众人的话语之后便立刻离开。
他们来到一处拴着马匹的地方,一人将牵马的绳索解开,一步跨上马匹。
“立刻回去报告,就说云月国大军正在向我国进发。”
“最多两天就能到达边境。”
“速度越快越好,不要被云月国大军发现,务必要把这个消息传到邯郸城。”
“是。”
坐在马上的那人向着站在地上的人敬了个奇怪的军礼,随后便纵马向前疾驰。
消息迅速传回赵国,赵国皇帝闻听奏报,脸色也是越发难看起来。
“他们越来越近了,丞相,魏国的援军来了没有?”
“回陛下,魏国皇帝说是他们那边也要防范云月国的进攻,暂时还来不了。”
赵国皇帝愤怒地将手里的琉璃盏丢在地上。
“他胡说。”
第四百九十一章扩充人手
“就算他要防范云月国的进攻,也根本用不着这么多人。”
“这个混蛋,他这是在跟我打太极。”
赵国皇帝目光越来越阴沉,魏国这次敢不来救,下次如果魏国有什么事情,他也不会出手。
他向来是睚眦必报,虽然作为皇帝这样做似乎有点不大度,但是这样做能够让他心里畅快,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这本来就是魏国皇帝不讲义气在先。
面前的丞相有些紧张的说道:“陛下,咱们的军队多数都在防范燕国。”
“还有一部分则是在北方屏障匈奴。”
“如果被匈奴人知道,云月国有可能来对付咱们,匈奴人会不会也要趁机出手?”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咱们接下来所要面临的局面就太糟糕了。”
两个人都冷静下来,安静的想着接下来可能的出路。
“不对,这件事情肯定还有解,那就是魏帝,必须要让魏帝站出来主持局面。”
赵帝脸色冷峻地道:“立刻给我再发求援信,不论如何,都要让魏帝答应咱们的请求。”
面前的丞相有些为难地说道:“可是陛下,云月国对咱们也是虎视眈眈,咱们不可不防啊。”
“如果不能迅速出手将云月国击退,到时候咱们的苦日子可就要来了。”
“咱们现在抵挡燕国,还要防范匈奴,已经有些吃力。”
“现在云月国要来,咱们应该派出一批人来对付他们,不然的话,这次是真的要完了。”
赵国皇帝点了点头,道:“咱们现在将跟齐国对峙的兵力减半。”
“齐国现在跟燕国似乎也有摩擦,咱们将兵力收缩,然后把这件事情暗中告诉齐国,你说齐国会不会对燕国增兵?”
丞相闻言,皱了皱眉头,道:“陛下,您说的这件事,是有可能发生的,可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齐国有可能对咱们出兵。”
“如果是这样,那咱们可就真的危险了。”
皇帝闻言,顿时一拍桌子:“胡说,朕早就说过,大将军不能倒,至少在扶起可以替代的人之前不行,你怎么就跟扶不起的阿斗一样,总想着把他给杀了?”
面前的丞相闻言,身子剧烈颤抖起来,整个人都显得很是惶恐。
正如皇帝所言,大将军被他给杀了,这件事情他是大罪,但是他也是迫不得已。
当时那种情形,如果他不处理了大将军,只怕大将军就会处理掉他。
更何况,他之所以会想着杀人,还不是因为面前的这位陛下支持?
现在出了事情,这位陛下反倒是想着把责任推到他的身上,还真是会一推四五六。
赵帝看了他一眼道:“行了,过去的事情朕就不提了,既然大将军没了,你就派人去给朕守住。”
“对了,确定人选之前给朕说一声,朕再最后把关,这次抵挡云月国如果再出了岔子,朕拿你是问。”
丞相闻言,连忙恭声道:“是,陛下,微臣告退。”
“对了,把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给朕找来,朕有事情要问他们。”
丞相闻言,不由得有些疑惑地道:“陛下,您找他们干什么?”
赵帝怒道:“当然是要询问粮草和战斗器械准备情况啊,难不成问你?”
丞相闻言,连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道:“是陛下,微臣这就请他们过来,微臣还要处理出征大将人选的事情,就不跟他们一起过来了。”
赵帝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丞相赶紧离开,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几名户部和工部的官员来到政务殿,恭恭敬敬地拜见赵帝。
赵帝挥了挥手道:“诸位爱卿勉励了,这次紧急召见你们是有原因的,想必你们也听说云月国的动向了?”
几名大臣闻言,不由得相互对视起来,纷纷点了点头道:“陛下,都听说了,这次怕是威胁不小啊,咱们一定要警惕。”
“之前云月国女帝虽然不是咱们要对付的,但是您当时毕竟也在场,说不定云月国对您也怀恨在心呢。”
“是啊陛下,最关键的是,咱们跟燕国还掐着呢,这个时候不宜再跟云月国发生直接冲突。”
“可是人家已经要攻来了,咱们如果不作出反应,到时候只怕是会死得更惨。”
赵帝脸色冰冷地说道。
“现在朕想要问一下各位,你们打造的兵器怎么样了,如果接下来将要发生大规模战争,够不够用?”
“还有,粮草以及军饷能不能及时补充到位?”
赵帝说完之后,眼神有些犀利地看向场中的人。
面对赵帝,这些人都不由得避开了他的眼神,神色颇有些尴尬。
“陛下,兵器已经在加紧赶造,只是之前和燕国战斗,损耗了一批,现在刚刚能弥补燕国战线的空缺,想要再供应与云月国作战的军队,只怕是难度很大。”
工部侍郎皱了皱眉头,说道。
赵帝闻言,怒道:“朕之前不是说过,要多造一些,以备不时之需,你们就这样执行的?”
赵帝差点被气得虚脱过去,整个人都晃晃悠悠地。
工部侍郎拱手道:“陛下您不要生气,这件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至少云月国还没打过来,燕国那边战事暂时停止。”
“咱们先将造好的兵器调到云月国这边,同时扩充人手,增加造的速度,跟燕国作战兵器的补充就先往后放一放。”
“只不过,陛下,这样做有点难度。”
听到这话,赵帝脸色不由得有些阴沉了起来。
“有什么难度,不要吞吞吐吐的。”
赵帝深吸一口气,说道。
工部侍郎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陛下,想要这样做,也需要大量的银子,这需要户部的支持。”
赵帝看向一旁的户部官员们,沉声道:“户部现在的银子够不够支持工部扩充人手?还有购买材料的钱。”
户部侍郎点头道:“陛下,够是够,只不过接下来咱们朝廷还有很多需要办的事,比如说,给您修建长乐宫,建造酒池肉林。”
“这些事情先停了吧。”
第四百九十二章大喜
赵帝眼神有些暗淡地说道:“就算有所谓的酒池肉林又能怎样,如果敌人打进来了,造好了也成了给敌人建造的。”
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纷纷拱手道:“陛下圣明。”
赵帝摇了摇头,示意户部侍郎继续说。
“陛下,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就是官员们俸禄的发放可能会受到影响,至少两个月的俸禄无法按时发放。”
听到这儿,赵帝脸色顿时变了:“情况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了吗?连大臣的俸禄都发不起了?”
户部尚书无奈地道:“陛下,咱们大赵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更何况近年时常有战事,战争对于国力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要想好好发展,就必须要避免时长与敌人开战。”
赵帝抬手制止道:“行了,就算是花销再多,也不至于影响到俸禄,这种时候你就不要跟朕打马虎眼了。”
几名官员脸色纷纷变得紧张起来。
听陛下的意思,这是要下狠手了啊。
“陛下,您放心,钱粮的事情微臣一定给您办好,其他的就先往后放放吧,以免朝堂动荡。”
“值此危难之际,不宜大动干戈。”
赵帝轻哼一声,没有理会户部尚书的话,道:“来人,给朕把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找来。”
“诺。”
一旁候着的公公闻言,立刻离开,前去叫人。
不到半个时辰,两名官员匆忙赶来。
赵帝命令他们立刻调查户部银两中饱私囊,上下其手的问题。
两人虽然有些犹豫,但是既然是陛下发话了,他们也只能是硬着头皮接下这个差使。
“陛下,您放心吧,最多十天时间,我们一定将这件事情给您调查个水落石出。”
赵帝摆了摆手,道:“朕只给你们三天时间,如果调查不出原因,你们两个提头来见。”
一听这话,两名官员顿时心中一慌。
这下完了,陛下这是真的要让他们打个鱼死网破啊,陛下倒是能从后面渔翁得利。
这正是赵帝想要的,虽然他们知道,赵帝就是想要拿他们当枪使,但是他们却又不敢不敢按照赵帝的意图去做。
不然的话,先死的就是他们。
无奈之下,他们也只能求自保。
毕竟陛下可是牢牢掌握着邯郸城里的两万大军,城外还有几万兵马,如果惹恼了陛下只有一个后果!
“是陛下,我们马上去调查,三天之内保证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赵帝脸上这才露出了微笑,对户部尚书等人道:“这就对了,好了,各位爱卿,朕现在累了,你们可以下去了。”
众人纷纷告退,然后行礼离开。
每个人都知道,这下,朝堂上当真是要经历一番大的变革了!
半天之内,出征云月国的大将确定人选,赵帝立刻同意,并且调拨了一大笔粮饷给他,让他前往邯郸城外,带领两万邯郸军以及从齐国战线上刚刚撤回来的三万兵马,一共五万兵马,开往前线。
与此同时,向魏国发信求援的赵帝又受到了魏帝的回应,依旧是没能派出兵马。
这封信气得赵帝怒发冲冠,脸上涨红,恰巧此时宠妃杨贵妃就在身边,赵帝直接屏退了所有人,便开始发泄自己的怒火。
大殿之内巨大的声音回荡盘旋,听得大殿门外的大臣们都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过了不到一刻钟时间,大殿里的声音便彻底消散,赵帝整个人瘫软在地上,旁边的杨贵妃抿了抿嘴,眼神有些期待地道:“陛下,您气消了没,要不再吃一颗?”
赵帝眼神中依旧满含怒火,但是他却是知道,自己的身子已经不能支持他发泄怒火。
这才这么一会,他就仿佛已经虚脱了一般,要是再来一颗,他恐怕自己要直接驾崩!
虽然皇帝死在爱妃身上这件事很奇葩,但是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强如大汉,某个皇帝不就是这么没的吗?一口气吃了十颗药丸,然后就将所有精力发泄在了宠妃身上,力尽而亡。CoM
“算了,朕现在还要操心国事,就先省着体力吧。”
赵帝推脱道:“来人,给朕再次发信,要求魏国发兵支援。”
“如果魏国不派兵,就一直给朕催,就说云月国的士兵马上就要逼近邯郸了,他们再不来救,咱们就要死在云月国手里了。”
“是陛下。”
太监总管立刻按照赵帝的命令撰写国书,请魏国皇帝继续驰援。
而正在逼近赵国境内的楚尘却是在赵国边境停了下来,安营扎寨。
“传令下去,全体都给我好好休整,咱们一鼓作气,直接打到邯郸城下,让赵国的皇帝老儿给本帅牵马。”
“是!”
锦衣卫大声地答应道,然后立刻颁布楚尘的命令,众人纷纷安营扎寨,挖灶做饭。
而边境处的消息迅速传向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帝整个人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