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论,本相未婚妻馨月公主,还比你更漂亮,身材还更好。”
“所以,你觉得本相说的对吗?叶梦姑娘?”
叶梦愣住了,尽管不想承认,可楚尘所言的确是如此。
叶梦咬着薄唇,鼻子一抽,想哭。
“诶,那什么,叶梦姑娘,你可千万别哭啊!”
楚尘懵了,这姑娘不是很坚强的一个人?这怎么说两句就要哭?这传出去自己这脸面不太好啊。
本来还能忍耐得住,楚尘这一说,顿时泪水哗啦啦的流,无声的哭泣着。
“我去,真哭了啊!”
这下楚尘不淡定了,连忙起身上前道:“那啥,叶梦姑娘,你这别哭啊,这影响多不好啊。”
谁知,叶梦哭的更厉害了,一抽一抽的。
“咳咳,这样,本相便勉为其难纳你为妾,如何?”
楚尘轻咳两声,一本正经的说道。
本来还哭着的叶梦,瞬间笑了,但反应过来这不对,又低着头哭着,倒是泪水没之前那般多了。
楚尘叹息的坐回去,单手撑着脸,就这样看着。
叶梦心中不高兴,这什么人啊,有这样安慰人的吗?真的是。
哭着哭着,叶梦就哭不出来了,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擦拭干净脸庞和双眼,重新戴好面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高产恐怖的红薯
青州大陆3243年,七月,医疗部正式组建且开始运作。
民间各处农庄,又迎来了一波喜悦之情。
“王老汉!你也来地里收割?”
“那是自然,根据庄书记所说,我这地里种的红薯,便是这个月份收割呢。”
“哈哈哈,俺也是种了红薯呢,也不知晓这红薯是否有庄书记所说的那般,比那高产的玉米产量还高。”
“俺们收一波不就知晓了?”
“说的也是,先收割一亩称上一称!”
两位农夫脸带幸福的笑容大声谈论着,一边在地里收获红薯。
辛辛苦苦许久,一亩地的红薯好不容易收获上来,两人连忙唤来各自的婆娘和孩子,帮忙堆上独轮车上,运着到平地上。
几个来回,一亩地的收获都运了过来。
而后开始擦拭再清洗上面的泥土。
秤砣边上,粮税吏和庄书记两人,各自带着两三个手下站在一起。
粮税吏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红薯:“皱庄书记,这,这是一亩地的红薯?”
“虽然难以置信,但的确如此。”
皱庄书记砸吧砸吧嘴回道,纵然上面三番五令通知过他新三作物中,玉米的产量最低,红薯最高而土豆居中,可这红薯的产量未免也太高了吧?
这一眼望去,这特娘的都不知道要称到什么时候啊。
“这,这可真是。。。”
粮税吏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挥手示意手下干活。
“去,先称王老汉的。”
“知道了。”
很快,一堆接着一堆清洗好的红薯被放上去。
许久之后,粮税吏的手下都累得不行了,红薯才称完。
“怎么样,怎么样?到底一亩多重?”
看着粮税吏久久不语的模样,皱庄书记急切的问道。
“你,你自己,自己看吧。”
粮税吏不想说完,并默默的朝皱庄书记丢去了册子。
皱庄书记接过册子一瞧,好家伙,咱这眼睛瞎的看错了?
干净擦拭了两下眼睛,再看一眼。
“我,我这,这,没看错吧?没吧?没吧?”
皱庄书记忍不住抓住自己的仨个手下。
“啊这,书记大人,咱这不识字啊!你问咱仨也没用啊。”
三人一脸懵的回道。
“。。。”
皱庄书记无奈,看着册子上那大大的三十三石三分几个字,愣神无语。
这是高产?有这样高产的?这产量都是要上天的节奏了吧?
“哎呀,皱庄书记,俺这都急死了,这红薯到底亩产多少,你倒是快说呀。”
“是呀,俺家男人种的红薯到底多重啊?”
皱庄书记深吸一口气,说道:“那我可就说了,你们夫妻俩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千万莫要被吓晕了。”
“放心吧,皱庄书记,俺们夫妻俩种了一辈子的地,高产低产都遇到过,就上月头赵五郎那玉米亩产七石都未曾吓到俺们!”
王老汉拍拍胸脯,自信的说道。
“。。。那好吧,你们听好了,你们这亩地收获的红薯,亩产三十三石又三分。”
“啥?你说啥?”
“三十三石又三分!”
“。。。婆娘,俺耳朵没听错吧?”
“应,应该没吧?”
王老汉的媳妇不确定的回道。
两人面面相觑,谁都不敢想象这亩产。
“你们俩都没听错,我这个庄书记也没念错,就是亩产三十三石又三分!”
“俺滴娘嘞,这,这,这亩产!”
王老汉整个人都晕乎乎的,有点站不稳。
“嘿嘿~王老汉,你怎么了?可别被吓坏了啊!”
皱庄书记被吓了一跳,连忙示意手下去扶着。
“爹,爹,你没事吧?”
王老汉十岁的儿子担忧的摇着他。
“俺没事,就是,就是太高兴了!”
王老汉脸色非常兴奋,一旁的王大娘也十分激动。
古代人一天吃两顿,一顿吃一斤食物可温饱,一年365天需要730斤粮食既6。1石粮食。而米因为水发胀翻倍重量,只需要365斤米。
红薯不是米,若是一年到头吃这玩意的话,需6。1石一个成年人,孩子大约成年人一半的饭量,若是半大的小子则需要接近成年男子的饭量,既大约五石半左右,而女子大约五石。
亩产三十三石又三分!这意味着除去头一年五成的地租,两亩地的红薯亩产便能够供王老汉一家五口人吃上一年!三亩地省着点吃喝,甚至还能用红薯换点铜钱为家中添置些家什,若是再算上婆娘在家中织布,自己农闲零碎打工的收入,全家混个温饱完全不成问题!
而王老汉一家,今年种植了足足十九亩的红薯,一亩菜地!
六百三十二石又七分红薯!当然这个数据王老汉不会算术,他不知晓,可他知晓今岁一整年乃至明年都不愁吃喝了,全家不但能从一天两顿变成一天三顿,还能顿顿吃干的,顿顿吃饱喝足,还有新衣服穿,还能添置新家具,甚至还能有银子维修一番泥土房子!
“天!这是老天爷开眼了啊!三十多石啊!俺王老汉就未曾见过如此高产的作物!”
王老汉激动的朝着天空四方拜道:“感谢老天爷保佑,感谢神佛保佑!”
正激动的说着,王老汉陡然挨了王大娘一巴掌。
“婆娘,你干啥呢?”
“干啥?你说错话了你知晓不?”
王大娘气呼呼的说道。
王老汉不解的问道:“咋了?”
“还咋了?谁保佑的你,保佑的咱们全家你都不清楚?这新作物是神佛能给你的?”
王大娘吼着大嗓门:“这都是当今楚相,楚圣人给你的!你不感谢他老人家,你去感谢那些狗屁的神佛!你拜了那么多年顶个屁用啊!”
“能让你吃饱还是能让你穿暖啊!你个没良心的混蛋!”
“啊这。。。婆娘俺错了!”
王老汉顿时求饶,待王大娘停下之后,才说道:“你说的没错,俺应该感谢的是楚圣人,没有楚圣人带给俺们的红薯,俺们怎会亩产如此之多?”
“呃~那个什么,楚相说过,别搞个人崇拜?”
皱庄书记弱弱的提醒道。
可夫妻俩直接无视了这句话,王老汉更是嘀咕道:“回头俺们家便给楚圣人立长生牌。”
第三百六十五章 朝廷怎如此富裕了
“这还差不多。”
王大娘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和王老汉一同朝着四方拜了拜,感谢一番老天爷开眼,给他们带来楚圣人这样的圣人、大好人。
皱庄书记嘴巴张了又张,最终无奈的叹息。
一旁的粮税吏撇嘴说道:“书记大人,得了吧,没啥指望的。楚相让他们吃饱喝足,不愁吃穿,说不搞个人崇拜,不立牌坊那是不可能的,你死了这条劝说的心吧。”
“甚至依我看啊,你管理的这庄子,用不了多久,生祠堂都得建起来呢。”
“。。。”
皱庄书记有些愁,老百姓是一片心意,家里头立牌坊就算了,可这为楚相建生祠堂不见得是啥好事啊,这若是因为这个原因被陛下忌惮,被朝臣攻讦,导致下台的话,那这才开始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行了行了,都特娘的别拜了,赶紧将你家地里头的红薯都收获了吧。”
粮税吏不耐烦的挥手喊道:“那么多红薯,都不知道称到什么时候!你们庄怕是三天都称不完!赶紧的吧!”
“诶,好嘞!”
被骂的王老汉丝毫不恼怒,喜滋滋的带着婆娘和孩子下地,继续收割红薯。
待到快八月份时,各地农庄红薯的产量才汇报至皇家商会,而后再在朝会上汇报至女帝。
当然,女帝早在朝会之前便知晓了,大臣们多少也有所耳闻。
1332466200石!无比恐怖的产量。
朝会上,大臣们听闻这个数据,人都被震惊麻了。
之前的玉米已经十分高产了,那会儿就被震惊了一波,现在又收获了个最高产量的红薯,不被震惊麻都不行啊。
“陛,陛下!”
钱杰仁惦着脸出列拜道。
女帝好笑的看着他:“朕知道了,钱爱卿这是又想皇家商会缴纳粮税了,对吧?”
“确实如此。”
钱杰仁也不想啊,可这若是能让皇家商会缴纳红薯的粮税,这数额,实在是太多了!
十三万万石的总产量,就算今岁是头一年,农庄的农户需要缴纳最高五成的地租,那也是六万万五千万石,缴纳给户部顶格的五成粮税,便是三万万二千五百万石。
哪怕红薯售价比米价便宜,大约也是一两银子能买十石红薯,折银便是三千万两之巨,算上之前玉米折银千万两,今岁预计能有一千二百万两税银。
今岁户部怕是云月国有史以来最为富裕的一年,五千二百万两!哪怕是开国之处也不过才一千七百万两税银,加上粮税最多也就三千万两到头了。
文武百官心中盘算了片刻,暗自咂舌,户部这么多银子,他们这些部门要怎么花?以目前花销的速度,他们好像花不完?
这就心情复杂了。
而一想到还有土豆的产量。。。这怕是折银又得有一千万两,这朝廷今岁和去岁相比,暴富了十几倍不止啊!
这么多银子,他们这些官员心都颤抖着。
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朝廷有如此多银子,他们忽然没了安全感。
“幸亏啊幸亏,之前辅国大将军卫梓要求要扩军,我们阻止不了,这扩军的好啊!扩的妙啊!”
文官们一想到扩军了十万,顿时安全感又回来了。
扩军十万才花销几个钱啊,顶天了一两百万银子了不起。
咦?这么说的话,岂不是再扩个十万最好?
一想到此处,兵部尚书谢安立刻出列道:“陛下,而今朝廷如此富裕,臣以为扩军十万远远不够,臣请命朝廷应再扩军十万,方为妥当!”
“没错,臣附议!”
“臣也附议!”
文官纷纷请命扩军,这操作秀呆了武官们,他们才来得及琢磨要不要扩军,你这就已经启奏了?这速度要不要这么快?
女帝笑道:“难得文卿们不约而同的要求朕扩军,想来这银子太多了,握在手中也是愁的很呐。”
“既如此,那朕便同意了吧,此事依旧和上次一半,五万卫将军负责,五万馨月公主负责。”
“诺!”
文官们安心了,这云月国眼看日子越来越好过,只有抱住国体他们才能上下,咳咳~
对吧?
以前税入二百万,陛下登基时,六七百万那才能弄几两银子?
纵然现在不敢明目张胆捞那么多,可架不住银子太多太多了啊,对吧?
这回却轮到楚尘有点麻了,朝廷户部银子多了,文官们高兴。
今岁扩军二十万,武官高兴,可其中十万说是馨月负责倒头来不还得落他头上?
十万人的管理不得头疼死。
“淦,我这宰相怎么好像工作越来越多?这到底要不要劝陛下组建个内阁?”
楚尘心情也复杂了。
“既然朝廷有如此多财富,今岁冬季,却是有劳诸位爱卿多多上心,尽量少冻死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