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模拟器:开局忽悠老太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模拟器:开局忽悠老太监-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帝脸色一冷,开口问道:“南宫宁,你所统管的锦衣卫,可有收到消息?孙爱卿所言是否属实?”

    “回陛下,锦衣卫早已收到消息,转交至楚相大人,楚相大人已经命我等锦衣卫逐个展开调查,现如今正在收集罪证之中。”

    南宫宁出列回道:“关于孙大人所言,臣不敢苟同,地方官吏所为已经不是严厉执行,而是阳奉阴违之举。据初步调查所知,地方官吏只针对普通商贩、小店主、摊主、自耕农、小地主这一类软弱好欺之辈,对其余者则言语利诱,说服其同流合污。”

    “表面上一视同仁缴纳了税收,可实际上却将多余的在事后进行归还,只留下了原本应该缴纳的少许部分,而其余空缺的却是做了个阴阳账本的假账,糊弄户部、商部、农部的同僚。”

    “真是岂有此理!”

    女帝脸色阴沉了下来。

    本以为连山县处理了一个在军中握有万人实权的伯爵,顺便还将其家族和家乡的豪族都连根拔起,如此这般能够杀鸡儆猴,让地方官吏乃至世家安分下来。

    可现在想来,这根本就是痴心妄想,这些人一个个都胆大包天!

    “这些地方官吏,莫不是以为天寒地冻,朕便派遣不出人手将之处理了不成?”

    “非要是逼得朕杀个人头滚滚?”

    女帝生气的说着,一众大臣却不敢言。

    大家伙心里头都明白这幕后的主使是谁,包括女帝也非常清楚。

    她这般说,是想看看这朝中是否还有世家的代言人,可惜她失算了,没有钓出来任何一条鱼。

    这让女帝更加愤怒,冷眼看着文武百官,说道:“既如此,吏部联合户部、商部、农部,各自派遣人手组成联合执法队伍,由锦衣卫提供罪证,而后三部遣人统筹,将多余征收的税收都归还给百姓,对违法之辈转交给刑部负责捉拿!”

    “臣等领旨!”

    涉及的几位尚书集体出列回道。

    直到朝会结束,楚尘都未发一言,但那位检举发言的御史,他的情报来源却是锦衣卫暗中给他提供的。

    下朝之后,返回御书房的女帝,想起朝会上这事,心头依旧愤怒。

    “这帮畜生真是该死!整个云月国就没几个好官!”

    “满朝文武大臣过九成都是酒囊饭袋!”。CoM

    一连骂了好几句,女帝的怒意才消散了不少。

    “今岁科举的官吏还未曾成长起来,否则朕必定要这满朝文武好看!”

    “不过,朕是不是也得组一个类似锦衣卫的机构了?否则不止文武大臣瞒着朕,就连地方上的官吏也瞒着朕!实在是可恨!”

    女帝一边低声说着,一边寻思着可行性。

    “关键是人手,若组建如此机构依旧是使用外臣,难保外臣不会和世家权贵勾连,那般组建了也是无用。可不用外臣那得用什么人?”

    女帝一时间陷入了沉思之中。

    好一会儿,女帝才想到了可用之人,那便是太监!

    “来人啊!”

    “陛下!”

    一名女官走了进来,恭敬的行礼。

    “去,将掌印大太监给朕唤来。”

    “诺!”

    很快,周公公来到了御书房,行礼过后,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陛下唤微臣前来,有何要事?”

    “朕欲组建类似锦衣卫机构,欲以太监为核心!如今这宫中有多少三十岁以下的太监?”

    “回陛下,约莫有三五百之数,却是未曾时时统计。”

    “如此人数,已经够了。”

    说着,女帝将脑海中的计划述说了一番,周公公一边听一边想,很快理解了女帝的意思。

    “那不知陛下这机构应唤何名?”

    周公公强忍着心中的兴奋,恭敬的询问道。

    “就叫,厂卫吧!”

    “划分为东厂、西厂,由你掌印太监亲自任东厂提督,西厂则由秉笔太监担任提督。”

    “诺!”



    第二百九十六章 和平之世成就的影响

    

与此同时,云月国推行三新法一月有余之事,已经传至周边各国。

    燕国、赵国、齐国、秦国、楚国、陈国六大接壤之国各自反应不一。

    燕国都城,蓟城,皇宫御书房内。

    燕国皇帝召见了六部尚书,问道:“诸位爱卿,云月国国中正发生变法图强之事,诸位可有所耳闻?”

    “回陛下,臣早已听闻,只是不知陛下?”

    礼部尚书小心翼翼的试探着询问。

    燕国皇帝摆摆手,笑着说道:“诸位爱卿放心,燕国国力鼎盛,朕无需变法,召尔等前来,只是询问一番,对此何看法。”

    没有变法的意图就好,实在是那云月国的变法内容过于惊人。

    六部心中松了一口气,礼部尚书这才开口说道:“回陛下,在臣看来,这云月国此番变法图新乃是取死之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哦?诸位爱卿为何如此认为?”燕国皇帝好奇的问道。

    礼部尚书愤愤不平的回道:“陛下,云月国此番变法,完全不符合礼制,更不符合圣人之言行,与民争利岂非取死之道也?”

    而户部尚书则是说道:“云月国如此变法,过于急切,出发点虽好,可得罪之人太多,臣以为其国中世家豪族乃至是权贵,均不会支持此等损利颇大之法,必定不会甘心利益受损。”

    “恐怕此时,云月国中正准备闹着内乱也说不定呢。”

    吏部尚书摸了摸胡子,附和的笑道。

    燕皇点点头,笑道:“朕初闻云月国变法,为之吓也,待细想之后,与诸位爱卿以为一般无二。”

    说和,燕皇将云月国中大致的情报交给了他们阅览。

    阅览过后,君臣均是相视一笑。

    “只是不知明年开春,是否可以乘着云月国内乱之时,大举入侵一番?”

    这时,燕皇才将召见他们的真正目的缓缓道出。

    兵部尚书眉头一皱,下意识劝道:“陛下,臣以为不妥,我国亦非无敌,北方的蛮子还对我等虎视眈眈,若遣大军恐被赵国以及北蛮偷袭,若非大兵,又恐难以胜那云月国宰相楚尘。”

    “楚尘此人,观其履历,虽短短两年,却在军事一途,天赋奇佳,且武道高强,不出全力难以胜之,臣以为不妥。”

    户部尚书连忙附和道:“臣亦是如此认为。”

    燕皇眉头一皱,可看其余尚书皆是如此认为,只好作罢。

    赵国与燕国互为邻国,燕国担忧之事,亦是赵国担忧。

    赵国赵皇招臣子商议一番,亦是惋惜的放弃了明岁开春入侵之举。

    两国皆为青州大陆北方强国,又逢国力鼎盛之际,可国土冷冻居多,并不适合耕种太多粮食,国中财政大多用于军费支出,虽兵强马壮可却多为防范他国之用,若是入侵恐难招架他国乘机侵入。

    陈国收到消息之时,朝臣压根就没有见到陈国女帝。

    如今陈国女帝陈欣美沉迷炼丹修道,压根不理会朝政,而此等大事若无女帝调令,却是根本无法统合各部进行出征。

    至于之前准备的征讨云月国的物资等等,早被陈国女帝给贩卖了,甚至连军队都遣回各地。

    齐国临淄,齐国女帝收到消息,召见大臣商议了片刻,便毫无兴趣。

    地大物博的齐国,歌舞升平,对入侵他国丝毫没有兴趣,尤其是入侵云月国之后还要和多个强国接壤,更无好处。

    秦国咸阳,秦六世赵妍正在朝会上谈论此事。

    “诸位爱卿对云月国发生之事,如何看待?”

    “回陛下,臣以为是乃绝好的机会,可我秦国目前却无法分出兵力同时进攻云月国,盖因有那楚尘,虽其国力弱小,却也能拥兵数万抵御我等,若此导致多线作战恐生祸端。”

    勇武君白达出列回道。。。coM

    “陛下,臣亦以为进攻云月国不妥,虽时机不错,可谋划已久的蜀国之事,却不能因此半途而废,否则有伤劳力财力之举。”

    “臣附议!”

    赵妍惋惜的说道:“等候十数年的时机,却是出现的不是时候啊!可惜了我那皇弟,却是废物不堪,若是早些年岁弄出动静,又何须如此坐看大好的机会从手中溜过?”

    “也罢,得之我命也!”

    秦国为了发动战争一举将其邻国蜀国吞并,已经为此准备了两年之久,之前为了战争更是休养生息了至少五年时光。

    而今大批的粮草物资均调集至蜀国边界,大军陈兵,却是无法分出心力去进攻云月国。

    若云月国之前无有楚尘这等军事奇才,还能分出数万兵力试探一二,而今满朝文武却均无此想法。

    秦国女帝赵妍亦放弃了二线作战的打算。

    另一边,楚国满朝文武包括楚皇在内,均是一脸懵。

    “大祭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仆算出征是否胜利一事,竟变成一团乱象?”

    楚皇皱着眉头,看着大殿中间桌面上乱成一团的铜钱,不解的问道。

    大祭司本人也十分懵,他也不知道这是如何一回事。

    不明所以的大祭司不确定的说道:“许是手中事物坏了?待臣更换事物再仆算一番。”

    楚皇点点头,静静的等待着。

    一炷香后,新的龟甲与铜钱被送了过来。

    大祭司拿着新装备,再次开始仆算。

    不一会儿,结果出来了,五枚铜钱全部凌乱散落,根本就不紧密不说,有的甚至还掉落在了地上。

    这番情景再次让楚国文武大臣懵了。

    大祭司这下彻底没法子了,只好拱手回道:“陛下,许是进攻云月国不妥?”

    “。。。罢了,大祭司且回去钻研一二,瞧瞧这到底是如何回事再说,如今此事颇为蹊跷,未曾明白之前,朕不打算入侵云月国了。”

    楚皇心累的同时,也有些震惊。

    楚国好仆算之风,可这不是迷信,而是在祖上钻研武道一途,无法突破至灵台境界之时,所钻研出来的另类修炼法子。

    经过十数代几百年发展下来,虽依旧是小众流派,可却非常重视,每逢出征节日之际,均会行仆算一事,观其结果再做打算。

    而今仆算不明,贸然入侵恐是不妥,实属历史教训。



    第二百九十七章 诶娘真香

    

辽南州卫北郡平壤县,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难不成这县里还有你家老爷我摆不平的事情?”

    平壤县县里很是不满的呵斥。

    “老爷,这事儿您还估计真难摆平了,朝廷派遣了特使前来咱们县,据说是要查您的所作所为以及账本呐!”

    “什么!?”

    丁县令震惊的站起来。

    而后愁眉苦脸的走来走去:“该死的!这朝廷好生生的派人来查本官作甚,不是说朝廷人手不够吗?怎还会有多余的人手来管这小小平壤县的事儿?”

    “他们现在到哪了?”

    “已经进入了平壤县的地界,昨晚上还在开平镇休息了一晚,大概再有个两三个时辰便能抵达了。”

    “不行,本官得找人商量商量,不能让本官一个人出事儿。”

    丁县令左思右想了片刻,决定找后台商量一番。。。coM

    “快,备马车!”

    “是!”

    很快,丁县令带着几个信得过的仆从,进入了县城中一座较为豪华的住宅处。

    直到一个时辰的时间方才从其中出来,与来时略显慌张不安的神情不同。

    此时,丁县令已经丝毫不慌乱,反而带着丝丝微笑。

    几个时辰后,平壤县外来了一队车队,四周有兵丁护送。

    “下官平壤县县令,拜见各位大人!”

    “平壤县县令?这家伙怎知晓我等要来?”

    马车上,王员外郎等几个主官一脸纳闷。

    “估计是有些渠道能知晓朝廷之事,看来这事儿有些难办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只要他的确罪证齐全,难办也给他办喽!”

    很快,王员外郎等人从马车上下来,也丁县令一番客套之后,一行人向着县衙驶去。

    县衙内,王员外郎等人分坐在下方两侧,冷淡的看着丁县令。

    “不知诸位大人联决来本县,所为何事?”

    “何事?难道丁县令丝毫不知情吗?”

    王员外郎冷笑一声,反质问道。

    丁县令一脸无辜的说道:“本县终日忙碌与治理,却是不晓得有何事能劳烦诸位大人大驾光临,还请诸位大人名言。”

    “呵呵~”王员外郎再次冷笑了两声,说道:“朝廷中,有御史检举你作风不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