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后,又发生了,高丽恭愍王将元顺帝的奇皇后全家屠杀之事,而元顺帝派遣过去高丽报仇的士兵,被高丽大败。

    从此,高丽人对于元顺帝要求上交赋税之类的要求,一律阳奉阴违,而且开始侵占辽东的土地。

    而纳哈出保存实力,也有自己的考虑。

    大元当时,各处军头林立,王保保,李思齐,各个都在内讧,准备自立,王保保这类的蒙古贵族,是中原汉化的蒙古地主武装,他们和在北方的蒙古本部王爷,格格不入,互相之间的歧视颇深,指挥也互相不归属。

    元顺帝向这些军头求援,等于是召集董卓进京。

    纳哈出如果不保存实力,顷刻间就被群狼撕碎。

    高丽国的王,在发现大元外强中干后,就直接出兵去辽东趁着大元平叛,“救援”大元,高丽自己史载“收复十余州县,自高宗戍沉于元,今皆复之。”

    高丽国在大元调兵之前,不过十几个州,救援之后,愣是救出了三十几个州回来。

    前世那个时空,不少史学家,将东北土地丢失被高丽占据甩锅给明成祖朱棣,实际上,高丽人偷偷占据辽东土地的时候,大明还未能收复北平和辽东呢。

    元顺帝,对于这种背信弃义之举,也是毫无办法。

    因为高丽国虽然小,但此地冬天天寒地冻,想要征讨不易,契丹时,就曾屡次征讨,还大败过。

    而元顺帝手下的兵头,不能说是像董卓,堪称是董卓本卓,赵匡胤本胤。

    察合台汗国,奉诏前来帮助大元平叛的大元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从西域万里迢迢来到中原,发现国事糜烂,元顺帝只是个空壳子,压根指挥不动麾下军头,索性派了个使者,对元顺帝说:“祖宗以天下付汝,汝何故失其太半?盍以国玺授我,我当自为之!”

    意思是,元顺帝你个废物,祖宗给你天下,你把握不住。

    不如把传国玉玺给我,我来当大汗皇帝!

    而且,察合台汗国还趁着“救援”大元,劫掠元朝西番卫所,攻陷了二百多个卫所,直接把疆域扩大到了吐鲁番一代,还杀了元朝的使者。

    最后,元顺帝赖以依靠的,居然是身边许多汉人大军头,和王保保这种汉化严重的武装地主集团。

    此时的北元,辽东,漠北,漠南,一直有大量的汉人,纳哈出手下也是,这也是他为何会在朱元璋招降后,顺理成章就投降的缘故之一。

    在朱棣手中,就有许多蒙古草原来投的汉人,都曾是蒙古人的奴隶,譬如朱棣手下大将之一,张玉,就是给蒙古贵族放马放牧的奴隶出身,前世那个时空北征蒙古南平越南,后来被封为国公,他就出生在蒙古的帐篷里。

    如今,纳哈出手下数十万人,起码有十万人,是世代居住于辽东的汉人,或者汉化的契丹人,金人。

    还有一部分,则是土著女直、鞑靼、高丽人。

    在心理上,纳哈出从来都是以天朝上国自居,并未将高丽放在眼里,而且以他如今的兵力,足以威慑高丽。

    听着那高丽使者的话语,纳哈出嘴角冷笑更甚。

    这帮高丽人,得寸进尺。

    因为如今商队贸易繁荣,他们想要在铁岭,立一个卫所。

    可是,这铁岭卫,已经被大明辽东指挥,马云,叶旺拿下,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就亲自下令,在铁岭驻军巡逻。

    可是这个地方,因为屡次被纳哈出等北元军攻陷,来回反复,导致有一段时间权力真空。

    这就让高丽钻了空子。

    这帮高丽人,辩称此地是他们高丽国土,前来请求纳哈出帮忙,将明军的铁岭卫戍堡拔除,把明人赶走。

    作为回报,高丽王将会送给纳哈出许多美女,还有一些俵物,海货。

    纳哈出听的哈哈大笑。

    他眸子闪烁,望着那高丽使臣似笑非笑。

    还真是把他纳哈出,当做傻子了。

    如今这两年,随着大明国力崛起,谁都能看出来,大明蒸蒸日上,统一天下不过是时间问题,他纳哈出现在之所以一直没有投降,主要是贪图地位富贵,另外投降也得选个好时机,卖个好价钱。

    若直接投降,大明只拿他纳哈出当个普通降将。

    若是大明率数十万人来攻,我纳哈出和大明打个有来有回,力战不敌,最后投降。

    这样不仅对蒙古黄金家族有个交代。

    去了大明,他纳哈出依旧享有富贵。

    这帮高丽人,想让他纳哈出当出头鸟,去先打明军,争夺铁岭卫,然后送给你高丽吗?

    纳哈出想到这里,又是哈哈大笑,这帮高丽人真是脑子秀逗了,莫不是以为这两年靠着在大明和北元之间左右逢源赚了一些钱,就可以与大明这种万乘之国争雄吧?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纳哈出挥挥手,示意高丽使臣下去。

    他眸子闪烁,招来心腹之人,低声道:“你带着我的信物,亲自去一趟辽阳,告诉大明辽东指挥马云,就说,高丽之人,觊觎大明铁岭卫土地。”

    那心腹之人领命便去。

    纳哈出冷笑,端起酒杯来饮了一口酒。

    “辽东越乱,我纳哈出的富贵越显,高丽……想与大明争雄?着实可笑!”

    低声自语,纳哈出本来看向几名貌美侍女,想要召唤她们进帐同乐,忽然想到了什么,表情愣住,他眯眼咬牙道:“不对!”

    “大明太子朱标已经来了北平,高丽人在这个时候图谋铁岭土地?”

    “莫不是,冲着我纳哈出来的!”

    纳哈出瞬间酒醒了,眼睛瞪大,狠狠地捏紧了手中酒杯。

    (



    第86章 此地便是他等折戟断鞭下跪投降之所

    

张北草原,一处金代古堡。

    此地本来是金代女真人修建,用来抵御蒙古人的长城堡垒。

    后来蒙古崛起,此地被攻破,忽必烈在此地建立了驿站,后来逐渐成了过往商旅居住之所。

    乃儿不花与索林帖木儿,正驻军在这古堡中。

    乃儿不花与索林帖木儿,二人都属于汉化颇深的蒙古王公贵族。

    此刻,看着面前侃侃而谈,自称是大明锦衣卫国安司总旗,特意前来招降他们两个的和尚李黑儿,两人都是面色沉默,无语凝噎。

    乃儿不花四旬年纪,他出生于山西,长与河南,若是只看外貌,他妥妥的是汉人相貌,而且此人因为出生的山西地方,戏曲流行,很喜欢听曲儿。

    此人之所以在大漠被排挤,也是情有可原,他祖上是乃蛮部,信奉景教基督教……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之前,蒙古更北方一些的部落,信奉景教的很多,而且因为当年西辽在西亚的缘故,也有很多蒙古部落信佛教。

    他们乃儿不花这一支,一直信奉景教,世代传承,大明攻下山西,他顺势投降,谁知却将他分去山西宁夏交界处,担任官山卫卫所指挥,

    宁夏等地,回部众多,尤其是天方诸回,因为乃儿不花信景教,和当地回部多有冲突,最后忍不住负气出走,带领部族去了大漠。

    去了大漠之后,大漠草场繁茂之地,早就被各大王公贵族占据,想要投奔其他地方,也是举目无亲。

    西边的察合台汗国,因为帖木儿大汗崛起,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战,分裂成了东西察合台汗国,而且西察合台汗国全盘天方化,东边信奉佛教的东察合台汗国,因为大元势衰没有后援,渐渐被攻破,此刻也是在全盘天方化的边缘。

    再往西北,回归信奉景教的钦察汗国,金帐汗国,也很困难,那边金帐汗国也是内乱不休,国内的东正教和景教不对付,自己人打出脑浆子。

    乃儿不花见这小小的一个锦衣卫国安司总旗,居然都敢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词,不由重重叹气。

    他和索林帖木儿对视一眼,俱都心中苦涩,但是面上都对这大明使者,露出不屑表情。

    索林帖木儿,年约五旬,他和乃儿不花一样,在北元被排挤,不受重用,而且他曾经是大元鲁国长公主的家将,汉化颇深,麾下一万多部众,好些是汉人。

    此时的蒙古部落,有许多出生漠北的汉人,就似是朱棣手下大将张玉这种,而索林帖木儿手下这种汉人有数千。

    他们大部分,是蒙古王公的陪臣,匠户,奴隶。

    当年,因为元顺帝和太子元昭宗内斗,鲁国长公主卷入内乱,导致元顺帝死后,元昭宗对于这帮汉化颇深的鲁国公主旧人没一丝好感,处处刁难怀疑。

    他们部众,打又打不过那些蒙古草原上的王公,自己也没有草场放牧,只能在各地颠沛流离,或寄人篱下。

    如今的北元皇帝天元帝,也不敢信任这帮汉化程度太深的,有过叛变经历的部将,害怕被他们绑了去送给大明。

    毕竟,当年大元在甘肃等地养了一帮,察合台汗国王族后裔,钦察汗国王族后裔,伊儿汗国王族后裔,准备普通他们所养的高丽国王后裔沈王一样,在这几个汗国势力衰微时,直接派兵护送过去担任大汉。

    结果,这帮人非但不感激大元,在大明打过去之后,直接投降大明,反过来打蒙古人,渐渐形成了大明关西七卫的雏形。

    因此,乃儿不花两个人,都是北元万古的实力,却无人问津,也无人敢要。

    他两个只得结伴而行,听说张家口堡没被明军占据,准备来此打打秋风,顺便看看能否内附大明。

    谁能料到,大明如此轻视,居然派了个小小的总旗,就来招降了!

    而且,乃儿不花和索林帖木儿,都知道对方有投降的意思,但是抓不住他是不是真的想投降。

    毕竟,乃儿不花投降后又叛变,如今再投降,谁知道大明收不收留?

    二人都是眸子闪烁,心头情绪万转。

    “哼,你个小小的总旗,竟敢妄称大明使者!”

    乃儿不花也是蒙古贵胄,自有贵族的骄傲在,他曾经投降过大明,当时可是投降了大明曹国公李文忠,而且被李文忠亲自封为官山卫所指挥。
     宝 书 网  w w w 。 b  a o s h u 7 。  c o  m 

    如今,一个小小总旗就来招降!?

    乃儿不花开口之后,那索林帖木儿也是大怒。

    “我堂堂北元万户,岂轮得到你这和尚来劝!”

    “给我押下去,关起来!”

    索林帖木儿呼喊之后,当即就有两名蒙古士兵进来,将锦衣卫国安司张家口堡总旗李黑儿抓去,李黑儿还想言语,却见乃儿不花眼神不善,心知自己若是说错话恐怕性命不保,于是乖巧闭嘴。

    等李黑儿被抓走之后。

    乃儿不花道:“这汉人也太轻视我等,派了一个小小的总旗来招降,着实可恶!”

    索林帖木儿却道:“非也,我看这和尚应是邀功,自己为之。”

    “不过……”

    他轻轻皱了皱眉:“明人的确厉害,已经将谍子派来你我部众,恐怕我们自己暴露了。”

    “若是直接投降,你我岂不是良玉卖做土价?”

    乃儿不花也点了点头。

    他思索片刻,道:“张家口堡,距离北平二百余里,即便大明调兵遣将,也需要一两日,若是你我加快脚程,一人五马,可派遣兵马先占云泉寺,到那时,是投是战,你我也握有先机!”

    索林帖木儿当即站起身来:“此策大善,我这就率军前去!”

    “好!”

    ……

    朱棣亲率大军,一人七马,只带了三千精兵,此刻已经出了张家口,在张家口前方的草原上。

    他手下大将张玉,朱能,皆在一侧。

    张玉如今不到三十岁,年富力强,他身材健硕,宽肩细腰,和朱棣一样,留着短而密的胡须,一双眸子,如狼似虎。

    朱能也是身宽体壮,魁梧精干,骑坐在高头大马上,身上只着皮甲,背上背着两柄铁锏,黝黑面庞,双眼沉凝。

    他二人,都是能征善战者,且率领的三千精兵,全都能打夜战。

    明军这三千人,并没有带太多火器,基本上都是善于骑射,或者善于攻坚之人,

    似张玉,出生于蒙古大漠,本身是汉儿奴隶,为蒙古王公放马喂羊为生,自幼睡在羊圈,弓马娴熟。

    而朱能,则是家传武学,一双铁锏,重约十斤,善破重甲蒙古兵,他多次率领精骑,组成尖刀队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两人一左一右,护卫着朱棣。

    朱棣战马上挎着大刀,一边骑马,一边道:“这乃儿不花与索林帖木儿,既然携带部众,多有辎重,必定无法快行,若我没料错,他定会派精锐千户先来夺堡。”

    他眸子闪烁,低喝道:“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