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击元军中军,或者是冲击元军与大明交战最焦灼的战场,屡建奇功常一举定乾坤。

    后世有些人以为元军是那种身穿破烂皮甲,手持弯刀,骑着马呼啸冲来的模样,实则不然,蒙元最初便和拥有重甲的辽金对战,尤其是拥有铁浮屠的金人,金人的铁甲屡次重创南宋,岂是易于?他们充分吸收辽金甲胄的优点,精锐怯薛军都装备重甲,不惧箭矢。

    在灭西夏时,西夏的背嵬军也是装备重甲,弓马娴熟的精锐小股特种部队,蒙元的怯薛军以骑兵对骑兵,在战场上正面将他们击溃,说明他们的重甲已经领先于当时的东亚。

    到了灭南宋,缴获宋人的神臂弩,重装步兵甲,火炮,又将元军的装备拉上了一个新高度,再加上他们征讨中亚西亚,横扫万里,融合诸族战甲之长,故而元军精锐部队覆甲率其实十分高,是当时的世界之首。

    看明初,孝陵等墓前的石像生便知道当时元军装甲的形制,因为明初继承元制。

    此刻徐达穿着朴素,犹如一农家老农,正蜷腿坐在屋中庭院里,手持书卷,品茗读书。

    他头发花白眼神淡然,穿着朴素的布衣,身材依旧雄魁,只是难免有些佝偻,常年的南征北战,让徐达患有风湿和胃疾,肩周炎,关节病,另外就是身上有许多暗疾,明初大明和北元的战事,神机营的火炮已经十分犀利了,而神机营的火炮许多也是缴获的元军辎重,他们这些常年带兵打仗的将领,两军对垒时是敌方火炮和神臂弩照顾的重点,不可避免的有各种内脏暗伤。

    “咳咳。”

    看一会儿书,徐达就要轻轻咳嗽一声。

    这时,有脚步声传来。

    徐达回头一看,李善长还穿着朝服,微微笑着,手中拎着一坛老酒,轻轻拍着手中老酒,笑道:“徐魏公,可还能饮故酒陈酿?”

    徐达国字脸,也长得宽润和蔼,这些大明开国猛将天团,尤其是武人,一个个全都长的和蔼慈祥,反倒是他们的二代弟子,个个盛气凌人戾气十足。

    “我思今日喜鸟叫的勤快必有贵人造访,原来是李韩公驾临,陋室迤泽,快快请坐。”

    虽然笑着,徐达却又咳嗽了一声。

    见到徐达这模样,李善长皱了皱眉,上前去将他搀扶着,两人一起在亭子中坐下,李善长放下老酒,凝重问道:“天德,你的身子骨愈发虚弱了啊。”

    徐达咧嘴笑了笑,将书卷放在膝盖上,笑道:“你我都已经是知非之年,如今还苟活着,无非是贪图人间富贵不愿离去,人,总是有死的那一天嘛。”

    李善长闻言,眸子闪烁,长吁一声不回答。

    徐达为人十分谨慎,而且他是大明开国猛将天团里,最受太祖朱元璋赏识的人之一,无他,因为徐达很明白朱元璋的心思。

    当时他和常遇春围困元顺帝在开平,徐达将包围圈放出一个口子,结果放走了元顺帝没抓住他,为此常遇春告御状,说徐达通敌故意放跑元顺帝。

    徐达却笑着告诉常遇春:“敌酋久为北主,尝统万里之国,纵你我擒之,圣上如何处置?封为太平王侯?又或杀之?”

    徐达认为元顺帝久为北主,而且统御过万里疆域,被抓住了,朱元璋既不会把他封为太平王侯圈养起来,也不会杀了他,与其如此,不如把他放跑。

    一来,当时大明的北伐战线拉的太长了,后勤跟不上,无力继续追击,留下元主,如果他出了个三长两短,北元余孽必定疯狂反扑。

    二来,韩林儿旧事历历在目,朱元璋也曾受过元主册封……

    更重要的是,徐达熟读兵韬武略,岂不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抓住了元主,他们这些人功劳大的封无可封,那时候才是最危险的……

    而且徐达也深知蒙元游牧之民特性,北元在西北尚有万里疆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灭的了的,万乘之国对万乘之国的战争,永远打的是国力,再说这北主在逃出大都的时候,既没有纵火烧毁城池,也没有大肆杀戮劫掠,也不失为一个聪明人,北元少了一个元顺帝,还会有其他首领山上位,与其让其他凶狠善战的首领不断骚扰,这个只知道逃跑得温顺元顺帝无疑更好些。

    事实也证明,元顺帝逃到了上都之后,并没有组织兵力南征和大明交战,而是大明一来他就跑,一来他就跑,让大明一直有战略主动权。

    在朝中,徐达从不结交朋党,对于李善长,他就以武人鲁莽来对答,对于常遇春等武将,他则用文人睿语来规劝。

    琢磨了一下徐达的话语,李善长唏嘘道:“今日下午,圣上召集大朝会,一来是迁江西,江南流民填云南,第二,就是定下了我皇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

    徐达放下手中书卷,疑惑地看向李善长。

    有下人将茶水奉上,李善长等下人走后,眼神闪烁,低声道:“圣上言语,想要用五年时间清整吏治,此策上好,但是有隐忧啊。”

    “文臣武将,受封者众,如今地方贪赃枉法者,多是前元旧吏,要么就是开国老卒,我忧心天下因此而乱啊……”。

    李善长的隐忧,是不无道理的……

    当年大明北伐,攻下了元大都,但是并没有将北方那些地主老财,乡绅豪绅的坞堡给攻下,简单点来说,大中型城市都在大明掌握,但是乡镇之地,尤其是大量农村产粮区,都在乡下土皇帝的坞堡统治之中,他们多以宗族聚集,抗拒税吏,也不纳粮。

    在北方,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有些地方大族,家里的族丁就有数百上千,而且装备精良,也有刀枪棍棒,还偷偷藏有甲胄,呼啸便来,官府兵少,不敢得罪。很多官府县太爷就是他们宗族之人,否则官儿做不稳当,这些人在北方盘踞多年,族党成风,似代地,秦地,燕地,多有宗族坞堡,好些建在易守难攻的地方,官府派兵来剿,他们就躲到山上去,除非派正规大军围剿否则很难攻下。

    地方官吏,为了稳定政局,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善长是大明的总后勤部长,多年总理政务,对这些事情十分清楚,清整吏治没问题,但是大明如今处处都缺钱粮,要一直用这些官吏,一旦清整吏治太过,会影响税收和钱粮啊,重要的是,好些贪官污吏,是自己和徐达等人老部下……

    岂能寒了功臣之心?

    徐达却淡笑着看着李善长,他和朱元璋搭配多年,很知晓圣上想法。

    以朱元璋的性子,对底层那些小苍蝇,他想抓,也抓不过来。

    朱元璋所说的五年清整吏治,怕是盯着这些朝中大员来的,并非是什么针对天下的官吏……

    尤其是李善长为首的文党,这帮人既当裁判又是运动员,他们是负责收税征粮,地方有灾祸,也是他们去开仓放粮……独守金山,难免眼热。徐达深知,这帮文官清廉者少,而且大家都中饱私囊,你若是不贪污,反倒是会被同僚排挤。

    武将再跋扈,断了钱粮后勤就掐住了脖子,随着天下承平十五年,文党已经渐渐有压住武将的苗头了,很简单,钱粮后勤,治理天下,都是文党,这些年已经有不少文官截留运向西北的军粮军饷,充作地方官府自用的事情。

    而地方文官的想法却是,你总不能既用我等文人,把我们当牛做马使,又不让我们贪污吧!?

    这地主家的驴,它还有二两精粮吃呢!

    毕竟,前元一百多年下来,官吏都是这么玩的,大明很快速的就平定了天下,也快速的接收容纳了很多前元旧吏,这帮人都是给蒙元主子盘剥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行家里手,传统都上百年了,整个天下稳定下来也才十余年,一两百年积弊下来的陈疾,绝非是靠着天子朱元璋屠刀滚滚,杀几个贪官污吏就能改变的。

    似跗骨顽疾,入骨已深,这需要时间……

    恐怕,需要太子,或者到太孙朱雄英登基的时候,才能腾出手全面清整吏治……

    “李韩公,我觉得你此言差矣。”

    徐达眯眼深邃地看了李善长一眼。

    “圣上乃天纵之才,岂不知你我所忧?”

    “圣上之忧,在于天下。”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此金主完颜亮之诗,我赠与李韩公。”

    徐达端起一杯茶水,笑道:“我就不留李韩公用晚饭了,我归隐多年,不问朝事,如今所思者不过一日三餐,所听者晨钟暮鼓,无所忧,无所求,李韩公告辞!”

    言罢,将茶水一饮而尽,站起身来恭送李善长。

    李善长苦涩笑了笑,也将茶水一饮而尽,拱手还礼,缓步而去。

    徐达眸子却看向了桌上李善长提来的老酒,这是当年他们在濠州时自酿的陈酒,是李善长命人所酿,每逢有大战胜后论功行赏,有功者才能饮此酒,李善长提着这陈酿故酒来访,是请徐达不忘旧人,不忘旧事。

    故剑情深,故酒醉人啊……

    徐达拿起这坛老酒,宽润脸颊上露出唏嘘,他看了看李善长缓步走着的背影,以手抚在这坛酒上,低声叹道:“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李韩公知我所好啊……”

    将老酒放下,这位大明一代战神重重咳嗽几声,只觉得浑身疼痛难忍,但他仍旧面色淡然,只是紧紧咬着脸颊咬肌,让自己缓一缓。明初的重甲十分沉重,重约六七十斤,尤其是将领的重甲,多重防护,更加沉重,长期覆甲,身子难免风湿骨痛,且关节发炎,尤其是肩颈和膝盖,徐达淡笑着自嘲,兴许自己时日无多了吧。

    他望了望渐渐走过来的儿子徐辉祖,又看了看李善长所赠的这坛陈酒,心中暗骂李善长这个老狐狸,知道自己是个念旧重情之人,要不说文人险恶。

    他眼睑弯起露出笑意,徐辉祖身材魁梧健硕,颇有几分他年轻时的影子,他不由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征战四方的模样。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啊,李韩公……”

    徐达低叹一声,将那酒坛放下。



    第28章 这腿搞不好比我的命都长

    

寝殿内。

    已是深夜,太子朱标回来之后,忙于处理积压的政事,并没有时间和朱雄英交谈。

    而朱雄英也没有去打扰自己父亲,正在寝殿内挥笔大战……

    “《母猪产后护理》”

    “《赤脚医生手册》”

    “《种兔繁育与饲养》”

    “《鸭禽大规模养殖》”

    “这本《母猪产后护理》就交给允炆学吧,不过《赤脚医生手册》似乎也可以,他得治治脑子……”

    朱雄英揉了揉自己发酸的手腕,将自己写好的四本书,放在了桌上,这四本书中的《赤脚医生手册》可是被称之为穿越者三大神书之一,不过很可惜的是朱雄英自己没看太全,他只能挑选着重点,把自己所记住的和这个时代结合,提出了一些培养医匠,在军中大规模配备医匠营,并且在民间广泛培养医匠的建议,再夹杂一些后世成熟的医疗从业者培养手段,如集中全国的医者,系统规模的建立医校,培养医生等。

    另外几本书,是改善民生的。

    受限于时代局限性,这些技术如今很难大规模普及,但是皇明宗室自己的皇庄,皇田可以开始应用。

    让小部分人先吃饱,先吃好,先饱带动后饱。

    母猪,种兔,鸭禽,算是这个时代比较适合饲养的肉类来源。

    应天府这边,气候十分适合养鸭子,自古就有不少饲养方法,但是官方下场大规模普及和教学应用还是很少的,朱雄英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后世的方法是否比现在的饲养方法先进,但是趁着能记住,都写下来。

    其余的,他也是想到哪里,就立马动笔写下。

    至于种兔,兔子饲养方便,且生殖繁育能力极强,也是很好的肉食来源,在现在这个时代,兔子无疑很适合大规模养殖。

    “呼,幸亏今晚吃了不少补物,不然这么费脑子,真顶不住!”

    朱雄英揉了揉太阳穴,饶是他养生三年,将身体锻炼的十分健康,也顶不住这么高强度的写作,手腕隐隐酸痛。

    “手速不行了,以前能一直这般不停下……”

    撇嘴苦涩笑了笑,端起桌子上的补品,朱雄英也不讲究冷热,直接咕嘟咕嘟的吞吃起来。

    这一幕,却看的周宽和郑和十分心疼。

    坐在对面,像是模特摆出坐姿美造型的侍女雨荷和乳母张氏,也是揪心不已,红唇轻抿,对视一眼很是心焦。先前朱雄英吩咐周宽将她们叫来,说是要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