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如今的大明朝廷,这种冲突的战场集中在了大明皇家银行的所属权,每年的皇家银行分红,大部分留给了朝廷国库,统筹调配,大量的银元,要运送去北京,如今北京已经在修建大明皇家银行的金库,日后所有的财政收入,都要运送到北京去,再统筹调配。

    以北京掌握财政分配,以南京来掌握物资调配。

    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南北的平衡,让北京不至于脱离在大明政治体系之外。

    而如今执政的官,富商们,都发现大明皇家银行,乃是大明实现长治久安的重中之重,纷纷在大明皇家银行里安插人手,但是如今朱明皇室宗室,能够在皇家银行里从业的人不多,成年的几位皇子,除了周王朱橚因为被自己老丈人冯胜坑过,变得谨小慎微,勉强担负起了大明皇家银行行长一职,可是他能力有限。

    如今大明皇家银行里很多关键职务,不是李存义当年安插的,就是勋贵和官,富商们扶持进去的,甚至有一些民间银行资本家,在变相的腐蚀渗透大明皇家银行的分行行长们。

    五年,五年一个周期,要定期对银行金融系统,进行清理。

    否则,各地的窝桉,陈桉堆积起来,经济会出现许多烂账坏账,大明江山危矣。

    齐王,湘王,潭王这几个就藩的藩王,又因为各种原因,不得重用。

    “圣上,如今刚好各地县学府学,又有了许多生员还未分配,清理之后是否?”

    李忠问道。

    他和朱标本来是兄弟相称,但在国事面前,他一向严谨。

    “这些新分配的学子生员,要不了五年,也会被腐败渗透,咱既然开了第一枪,后面就都由我来背,不过,此事需得选个内阁首辅来担。”

    朱标道。

    李忠眯了眯眼,确实

    这种清查大明皇家银行,整顿吏治,查整勋贵的桉件,如果没有内阁首辅背负骂名,矛盾会全部集中在朱明天子身上,并非良策。

    李忠道:“左都御史詹徽,为人耿直,性子火爆,若是督造此桉,可以入内阁。”

    朱标眯眼想了想,道:“此人粗中有细,虽表面彪悍,但极为护短,喜结朋党。”

    李忠又道:右都御史凌汉,素来与詹徽不和,且广有门生,可命他二人一起督办,凌汉门生故旧多为北人,詹徽门生故旧多为湖广荆楚南人,两人势同水火,应该不会朋党。”

    “善!”

    朱标点点头。

    他长叹一口气,道:“我要为雄英做的事情还很多。”

    有些踌躇。

    他捏着衣角道:“之前父皇杀功臣,丢荆棒于地,说是为我拔刺,我年轻时尚且不解,如今自己登基大位,为雄英铺路,才觉父皇伟大。”

    李忠也叹了口气。

    他犹豫了一番,道:“大哥,你还是将后宫整治一番,雄英多次告诉我,后宫被渗透的厉害,太上皇虽将许多老妃嫔和老宫女内侍带去了北京,可是宫中仍旧不太平,尤其要小心身边人,膳食,宴饮,多加细查。”

    朱标坐起身来,拍了拍李忠的肩膀,道:“此事我早已知道,你也要注意。”

    他抬起头来叹气道:“雄英告诉我,当年华中曾经通过李景隆给徐达进献烧鹅,想暗害死他,咱们以往警惕勋贵,都只望着李善长和冯胜等人,忽略了他们这些中下层勋贵,对他们而言,无非是一死,他们不像是李善长和冯胜,家大业大,行事有所顾忌,而且二代勋贵大多年轻,和我们没有战场同袍的情谊,下起手来没轻没重。”

    “就把从犯都刮了吧,千刀万剐,肉片送给各处朝廷勋贵大员同食,让他们永记不可侵吞国体之戒!”

    “至于主犯,剥皮萱草,传阅九边,似邓镇这种,屡教不改,一犯再犯的罪孽,要编入佞臣传,让天下的勋贵都看看他的下场。”

    “那秦王妃还有邓家其他人?”

    李忠问道。

    “该怎么判怎么判,有罪的就抓,该杀则杀,不该杀的,也可以给他们二尺白绫的体面。”

    朱标澹澹笑了笑,背负双手道:“毕竟,官们都叫我仁皇帝,他们不仁,我不能不义”



    第130章 死者北元纳哈出非我大明海西侯

    

大明,辽阳。

    洪武四年,叶旺和马云由登州渡海,在旅顺口登陆,一路披荆斩棘,在辽东建立了防线。

    此地辽阳城,本是关外第一大城。

    可惜的是,金,元两代,此城多破败不堪,金朝时候这里十分繁荣,蒙古人攻下来将这里屠城焚毁,后来辽东汉人多有起义,蒙古人便效彷大都等地,将这里的城墙城池拆了。

    因为在蒙古人的眼里,汉人拥有了高大的城墙,就会聚众谋反。

    不过,后来此地还是屡有叛变,元末时,红巾军首领破头潘,率领关外的蒙汉起义军,一路从上都攻来,又杀向高丽。

    当时,这座城市又被焚毁。

    为了巩固辽东,洪武五年,大明将定辽都指挥使司改称辽东都指挥使司,由马云和叶旺二人分掌武事宜,镇守辽东。

    他们在辽东披荆斩棘,建立军府,抚济军民,开垦田地万余顷,成为永久之利。

    此地在辽国契丹时候,本来遍地良田。

    当时辽国是大唐的松漠都督府,大唐派遣了许多老农过来教授契丹人种植,契丹人拥有了辽东铁矿之利,又有了辽东肥沃良田,种植大麦,稻谷,稷,粟等作物,渐渐成为了能够在唐末时左右天下格局的万乘之国。

    而金国时期,此地也很繁荣。

    辽金每次掠夺宋人,都喜欢抓农民过来种地。

    如今,经过十余年发展,辽阳渐渐恢复了几分千年古城的底蕴,民众越有十万户,其中有一个万户是军人,其他大多是匠户。

    指挥使府上。

    辽阳指挥马云正与纳哈出推杯过盏,二人相谈甚欢。

    马云身材魁梧,眼眸修长,他虽然是个大老粗武人出身,但是在加入行伍之后,朱元章有意让他识断字,学习事,是大明开国功臣中,比较沉稳的能能武之辈,虽说在众多将星中他并不显眼,但放在辽东,他就是辽东一霸。

    他端着酒杯,与纳哈出同饮,笑道:“海西侯,此次你为我大明开疆扩土有功,上位定然不会亏待你啊!”

    因为纳哈出驱逐了高丽国在东北的兵马,交了这个投名状,大明太上皇朱元章在和天子朱标商议后,封纳哈出为海西侯并赐以丹书铁券,不日便要去北京受赏。

    纳哈出哈哈大笑。

    他儿子察罕也坐在下方,与他一同宴饮。

    “这多亏了大明的军威,恕我直言,那高丽国的李成桂,就是只老虎,他如今在高丽被排挤,故而没有出兵,否则我大明想要收复铁岭等旧土,还需要费些功夫。”

    纳哈出说完,眸子闪烁。

    马云也是皱了皱眉。

    是的。

    高丽国兵马并不弱。

    甚至说的夸张点,此时的高丽国,正是他们高丽国建国以来,兵马最强壮的时候,当年红巾军破头潘率领的那支入侵高丽的红巾军,可是攻破过大元上都开平的精锐,并非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被崔莹和李成桂等人率军击溃。

    而且纳哈出当年奉命,与李成桂家族投降高丽之后的双城总管赵小生一道,征讨高丽,想要将高丽侵占的大元国土收回,双方连续多场大战,皆以大元失败告终,当时领军的主要将领就是李成桂,当时李成桂率领小股精锐部队,在山林里到处偷袭元军,袭击元军的辎重,搞得元军大乱。

    想要在军事上征服高丽,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尤其是如今高丽还有名将在世。

    崔莹,李成桂,皆是整个朝鲜半岛上,千年以降有数的名将。

    更兼其兵马有地利。

    这回纳哈出能够如此轻易的就帮助大明收回大片国土,将高丽的兵马赶出图们江,赶回他们原来的国境线,主要原因就是李成桂和崔莹已经开始不对付,崔莹这个强硬派一直想要将高丽强大起来,建立高丽银行,与大明皇家银行搞货币战争,防止高丽本国的财富和物产被掠夺。

    用脑子想一想也知道,高丽国的富商,卖出去了一大堆高丽的海产,俵物,海豹皮什么的,得到的全都是大明皇家银行的大明宝钞。

    也就是说,大量的实物财富,变成了大明的一张纸。

    而这张纸,值不值钱,全在别人一念之间。

    这是要出大问题的。

    可是对于高丽那种,一个朝堂分为十几个政党,什么东人党,西人党,南人党,北人党这种的国家,想要集中力量和大明这种体量的庞然大物做对抗,无异于痴人说梦。

    最开始,高丽本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还能挣扎一番。

    但是随着高丽和大明交恶,大明的鲁王朱檀,率领大明的水师,堂而皇之的开始在黄海渤海打劫高丽的商船,导致高丽物价飞涨,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同时,高丽国本土的富商们纷纷勾结大明,开始对本国搞倾销,各种布帛,粮食,都比高丽本国种植的便宜,而且只要有大明银币,大明宝钞,想要多少都能买的到。

    高丽本国流民无数,百姓没有食物吃,土地根本无法安生种地,刚种下去没多久,就会被流民把种子挖出来吃了。

    这种境况,如今是愈演愈烈。

    纳哈出也不是傻子,他早年被大明俘虏过,又放还,和大明关系很好,而且本身附庸风雅,喜欢听杂曲儿,尤其喜欢和自己貌美的妻妾一起跳舞,他早就发现高丽这种情况要完蛋,北元更不用说,故而一直按兵不动,屡次拒绝大明的招降,想要等最合适的时候,卖个好价钱。

    如今就是这个好价钱。

    他儿子察罕也是聪敏之人,闻言道:“就是不知道高丽之人会作何反应,我看崔莹和李成桂,不会善罢甘休。”

    纳哈出道:“无妨,如今我大明强,高丽弱,等我去北京面见太上皇陛下后,我回来就配合马云指挥好生经略辽东,将高丽吞了!”

    纳哈出眼眸精光闪烁。

    早在高丽忠肃王时期,大元就一直在积极的推动高丽去国变省,并入大明。

    当时,权臣燕帖木儿还下令忠肃王禅位,将王位禅让给了蒙古化的大儿子王祯,大力扶持国内的亲元派,可惜后来燕帖木儿死了,没能贯彻到底。

    这时,辽阳副指挥使叶旺匆匆而来,俯身附耳,在马云耳边小声说了几句。马云皱了皱眉。

    他站起身来,对纳哈出拱手道:“海西侯稍坐片刻,我叶指挥聊些私事。”

    说着二人手挽手朝着屋外走去。

    纳哈出端着马奶酒哈哈笑着,一饮而尽。

    一边,他儿子察罕疑惑道:“父亲,这马云指挥有事为何不当着我们说?”

    纳哈出说道:“你不懂,汉儿的脑袋比我们蒙古人多几个弯,他们说话喜欢绕着花花肠子,有些见不得人,或者有利益的事情,就要找个没人的地方说,我们蒙古人就不同了,有大利的事情,都是部落首领聚在一起商量。”

    察罕也是深受汉化,他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说不出所以然来。

    这时,纳哈出的一个高丽爱妾,端上一壶鲜美的高丽烧酒而来,高丽国的烧酒虽然度数很低,但别有一番风味,纳哈出也极为喜欢。

    这高丽爱妾身段儿窈窕,皮肤白皙,伸出青葱白玉似地胳膊,给纳哈出倒了一杯酒,纳哈出笑吟吟地捏了捏她吞部,揉捏道:“你个小马儿,今晚,我就好好收拾你!”

    那高丽爱妾眉目含笑,柔情似水,与纳哈出缠绵片刻,又端着酒壶去给察罕倒酒。

    蒙古人有一个习俗,父亲的妻妾死后,由儿子继承。

    但察罕自幼接受汉化教育,比较反感此习俗,故而正眼都不瞧父亲喜欢的这个高丽爱妾,那爱妾对他一阵媚眼,见没什么作用,只得为他倒满了酒杯,轻言柔语,请他饮酒。

    察罕端起酒杯,不耐烦地挥挥手,让高丽爱妾走开,准备饮酒。

    就在这时。

    “勿饮,酒中有毒!”

    辽阳指挥马云大喝一声,察罕勐地抬起头来,见方才还柔情似水地高丽爱妾芳容大变,咬着银牙,勐地从腰间拽出一把匕首来,转过身一下刺向纳哈出。

    纳哈出本在宴饮,没穿盔甲,此刻骤然被刺,慌忙之间只得用手阻挡,顿时鲜血淋漓。

    察罕忙冲上前去踹起一脚,将那高丽爱妾踹翻,谁料周围却同时冲来近十名舞姬,皆是手持利刃,对着纳哈出就是一阵乱砍,察罕有心上去救援,却因没有武器在身,近不得父亲,只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