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一辈子都会记得这一刻,面前的这个女童,漂亮的不似真人,以前就听村里的老太太说仙女仙童,而自己面前这个小娘子,就是仙女吧,琉璃不知道该怎么样赞美她,她紧张的自己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行礼的时候手抖个不停,本来之前还是练习的好好地,可是这会儿是状况百出,琉璃简直自己的手脚往哪里放都不会知道了。
那位小娘子却是温柔一笑,那笑声,好听的不得了,琉璃觉得,她也算听到过不少人说话了,可是,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好听的声音,清脆却又带着柔软,琉璃只觉得自己的心慢慢镇定了下来。
这小娘子摆了摆手,在琉璃眼中,她就是挥挥手,似乎还带着香气,明明面前这个女郎,才只有六岁啊,而自己还比她大了六岁呢。
自己面前的小娘子摆了摆手,道:“都起来吧。”琉璃记得当时自己起来的时候还有些迷迷糊糊的,意识不是很清楚,只觉得自己就像在做梦一般。
之后,自己便有了名字,叫琉璃,琉璃现在还记得当时女郎的话,只见她面带微笑的看着自己,显得极为关怀,道:“你双眼明亮,瞧着倒是有琉璃般的光芒呢。以后就叫你琉璃吧,好吗?”自己的主子歪着脑袋,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可爱,让人见之心喜。
以后,自己就叫琉璃了。
自此以后,卫姬身边就有了四个女仆,分别为琉璃。珍珠、翡翠、宝石。
几个人都比卫姬要大那么几岁,宝石最小,今年也是十岁了,这几个人当中,宝石最是活泼,许是因为年纪小的缘故,见人就是三分笑,瞧着就让人欣喜,而珍珠却是个利嘴的,最爱打探消息,这刚来还有些拘束,可没过几天,混熟了,倒是个爱闹的,把这宅子里面的事情倒是摸了个头,每每听到有意思的事情,总是要来告诉卫姬,倒是添了不少乐趣。
而琉璃却是个沉稳的,话倒是不多,许是因为这是几个人当中年纪最大的缘故吧。做事情总是妥妥当当的,一开始还会出些小错,可是,没过多久,就能反应过来了,把事情给办的妥妥当当的。
翡翠却是个温柔的性子,和琉璃一样,话不多,总是温温柔柔的,不过,翡翠极为体贴,每次卫姬还没想到,翡翠就已经做好了,相比于宝石珍珠的爱闹,翡翠和琉璃稳重许多,兴许是因为年纪的关系吧。
今年,翡翠十一岁,琉璃十二,珍珠十岁,宝石十岁。
而卫姬,才六岁。
………………………………
第十四章
第三天,整理完行装,仆人们整理完东西,打包好行李,一行人就出发了。
黄翼这几天东奔西走,贞女殿在整个大陆都有着不一般的势力,大家对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总是存着敬畏之心,贞女殿作为可以和神明交流的一个所有人信仰所在,它所凝聚的民众的信仰之心,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国家所能相比的。
而黄翼,作为贞女殿的侍卫长,他的地位,颇为不一般,甚至可以说,黄翼相比于一般的皇室子弟,也不差分毫。黄翼不仅仅在武道上面颇有天赋,甚至于在文学一道,也是颇有研究,若非是黄奕太过冷峻,那每次出街,必定是掷果盈车,众女子香帕、水果,纷纷投掷而来,要知道,只是端看五官,黄翼可是一个美男子啊。现在世人以柔弱为美,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都讲究一种病态美,那种微微蹙起的眉头,无一不是带着美态,还有那种“萧萧素素,爽朗清举”那种名士的风光,无一不使人狂烈追求。
这个时代的人,崇拜玄学,而贞女殿,就是其中玄学的佼佼者,所以,所有人都尤为崇拜贞女殿。
而现在,就连在贞女殿地位都不一般的黄翼,居然亲自来见一个小小的女童,行为举止还颇为恭敬,倒是更加让人好奇卫姬的来历,以及日后的成就。
时下之人虽然对女子束缚颇多,可是,在一定程度上,女子还是有一定权益的,比如说,在未婚时,你可以大胆向你喜欢的男子示爱,若是被拒绝了,那也无事,不过是当作风流往事一桩,一笑而过罢了。
所以啊,时下还是风气还是颇为开放的。当然,女子不能参加政事,最多,也只能作为男子的附庸罢了。
当然,贞女殿的女子除外,贞女殿的女子不但可以参加政事,而且,贞女殿的女子可以决定一个大国的决策。比如楚国,国君一向是以贞女殿马首是瞻的,每每遇到难以抉择的时候,必定是要派人去寻大祭司一番,每每和大祭司讨论过后,楚国国君都会感到豁然开朗,之后,也就是下笔如有神了。
其实,那大祭司也没说些什么,不过说了一些玄而又玄的话,不过,偏偏就对了楚国国君的胃口,对那大祭司是崇拜有加了。每年,给贞女殿的供奉,不知道能养活多少百姓了,当然,这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次贞女殿大祭司对卫姬如此重视,就连楚国国君都耳闻了,卫姬还没到楚国,就引起了各方注意了啊。
这且不说,先说说雍国的事情。
一个昏君的统治下,会有无数奸臣趁机浑水摸鱼,贪了不知多少民脂民膏,可是相对的,也会有那么一群为国为民的清官们出来请命,不过,往往这个时候,任那些忠臣再怎么忠言逆耳,那都没用,因为,这国君是不会听你的。
那这个时候的忠臣诤臣们,又该怎么办呢?
是慷慨赴死,还是另谋出路呢?
这两条路,说实在话,真的都不好走啊。
黄翼这些天拜访了不少人,那些奸臣们就算了,不趁机搜刮就算好了,但是那些忠臣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这雍国,也没败坏到这种地步,现在流民虽然多,可是若是狠下心来,认真整治一番,不说蒸蒸日上,图个安稳还是可以的。
这两条路,黄翼选择的是后面一条。雍国还是有不少有志之士的,不过他们大多是郁郁不得志罢了,而黄翼就拜访了其中的大儒,要想推翻一个国家,一方面是武力,不过,这样,到底是太过暴力,难免百姓不服,而且,动作太大,一般都需要血流成河,这样的成功,对现在的雍国来说,却是会伤了根基的。
还有一个,也是武力,可是相对而言,却是要温和那么一点,不过,除了武力,还需要借助天下文人的威望。
而想要借助天下文人的力量,那就需要那些大儒们,振臂一呼了,这一点,其实不难,黄翼只是拜访了几家,说明了现在雍国的情况,更是把雍国百姓的惨状给细细描绘了一番,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愤怒不堪,更有人直说:“此等昏君,怎堪为君?”一个个怒发冲冠,显然是愤怒到极点了。
黄翼摆了摆手,劝道:“大家冷静,吾也不愿此等昏君站着王位,可是,这雍国国君不在,那下一个雍国国君又该是谁呢。吾是楚国人,参与此事,到底不便,这下一位国君,必定是要选好啊,此事,还是得依靠各位,徐徐图之啊。不过,”黄翼降低了声音,道:“说不定这流民之乱可以是一个大好契机,推翻这昏君的统治啊。”
众位大儒捋着胡子,纷纷点头,各自行事去了。不过,之后的事情,黄翼就不清楚了,这是雍国之事,他一个楚国人,还是不参加的好啊。
其实,黄翼一点都不想参与这件事情,不过,是碍于卫姬的请求罢了。
再向卫国出发前,黄翼就得到了大祭司的吩咐,道:“卫姬无论想做什么,都随她去,她有什么吩咐,你都要去执行,你所需要知道的,不过是服从罢了。”黄翼心中虽然疑惑,可是仍旧是点了点头,在他的心中,大祭司的话,永远都是没错的。而身为一个侍卫,最为重要的,就是忠诚。忠诚于你的主人。
黄翼的主人,就是大祭司,所有他的一切命令,他都会无条件的服从。
不过,做到哪一步,就要看黄翼自己了。
黄翼不是善心人,既然卫姬吩咐了,黄翼会去做,可是,具体做到哪一步,就是看他自己了。而雍国之事,黄翼也就只是做了个开头。
可是,很多事情,往往就是需要一个开始,有了开始,那么很多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在黄翼他们离开不久后,雍国的斗争就开始了,而且不死不休。
………………………………
第十五章
卫姬离开雍国一个月后,雍国战争爆发,史称“北制之战”。
而四公子之一的司楚宇,也因为这次战争,开始正式踏入历史,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那个时候的卫姬,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刚刚进入贞女殿,拜见大祭司,刚刚展开她人生新的一个篇章。
历史的齿轮,在这个时候,开始缓慢而有序的转动了。
“北制之战”开始于流民,结束于流民。
首先是百姓暴动,接着是文人抗议,最后是武装镇压。一气呵成,雍王简直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这么给反了。这一场谋反,整个时间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从策划到行动,只有一个月,就这么成功了。由此可以瞧见,这雍国国君是多么的不招人待见,多么的不得人心,稍微一反抗,就毫无招架之力了。
雍国以前是个大国,王室成员众多,这一届雍王,他的兄弟更是多不胜数,不过,这雍王还没成为雍王的时候,倒也算得上是个有谋略的,打败了自己的一堆兄弟,凭借着自己嫡长子的身份,最终名正言顺的登上了雍王之位。
不得不说,这雍王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打算励精图治,开创一番事业的,可是,这女色误国啊。人到中年,雍王的脑子就开始糊涂了起来,这亲小人,远贤臣,干的不知道有多顺溜。
再加上这女人的枕头风一吹,这行事越发的不着调了。
长此以往,雍国也是越发的落魄了。
要想要推翻一个君主的政权,这并不难,可是,要想要找到一个好的继承者,这一点,倒是有点难。
雍国的这场动乱,他们是想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开创一个新的局面,至少,国家人民不能在这么民不聊生了。
可是,这样的君主,很难找,要接手这么混乱的局面,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好在,这人到底是被他们给找到了。
雍王有一原配,是雍国贵族之女,当时,和雍王也算得上是琴瑟和鸣,幸福美满过一段时间,可是,女人以色侍人终究不是长久之事。而雍王,又最是个贪花好色之徒。
当上了雍王以后,很快,很快,下面就有人送来了各路绝色女子,各有风情,无一不是绝色。
雍王很快就沉迷在了女色当中。而那位原配夫人,很快就被雍王忘在了脑后,这位雍国的夫人郁郁不得志,此时又怀有身孕,最后竟然是难产而亡。真真是可怜可叹啊。
孩子活下来了,是雍王的嫡长子,雍王只是扫了一眼,就不放在心上了,而过了不久,雍王的宠妃也是怀有身孕,很快,又生下了一个儿子。
可想而知,这个雍王的嫡长子,日子是过得多么不好。宫中各路奴仆都敢欺辱于他,因为,他没有母亲,父亲雍王也不关心,相比于弟弟们的宠爱有加,这名嫡长子,早就不知道被忘到哪里去了。
可以说,这个孩子的日子,过得就是一般的奴仆都比不上。
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这个孩子居然没有长歪,反而是丰神俊朗,风度翩翩,颇为动人。曾有人言:“此子少时艰难,可是玉不琢不成器,不经历大难,怎能成长,此子成长得颇好啊。”
雍王嫡长子叫雍和,此时已经十六岁的少年郎,姿态颇为动人。
各方大儒仔细商定以后,最后又和雍和密探良久,终于开始行事了。
雍国的流民们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多,都要惨,雍和本来还抱着纯孝之心,只是看到雍国百姓如此的惨状,心生不忍,道:“先君而后是父,吾实在是不忍心他们这般受苦了啊?”最后终于行事了。
只是短短半个月间,雍国各路流民都纷纷往都城集中,每一个,无不是衣衫褴褛,瘦弱不堪,让人心生不忍。
雍国流民们无论是大军镇压,亦或者是其他,都是纹丝不动,死死的守在雍国都城城门外,就是杀鸡儆猴,都改不了他们的决心。
就算是死,吾等也要死在都城。
流民们,若只是等,那也就罢了,除此以外,他们还抢,这肚子饿啊,不管怎么样,就算自己不吃,孩子们总是要吃的吧。你们这些贵族,只要稍稍从手指缝里掏出一点,那就行了啊。
所谓人多势众,这话真的不是盖的,一开始各个贵族奴仆还指指点点,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