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周天子-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目前大家也只是打打嘴炮。

    因为之前的大战,令各国都损耗太多,再打下去可就是竭泽而渔。

    不过他们四王联合,倒也不虚大周。

    而姬定敢于勒令他们撤销王号,那自然就已经做好与他们对抗的准备。

    这都是因为之前楚国内部并没有打什么大战,只是发生动乱,最终新会是兵不血刃就拿下楚国,又隔岸观火半天才出兵,楚地早就在恢复中。

    只要挨过今年,这大周实力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不但如此,如今新会回归周朝,又赢得不少名士的认同。

    如孟子等大名士,都开始自诩周民。

    但却执行新会律法,如在洛邑,姬定依旧是收回了洛邑贵族世袭的财富。

    只要是当初赐封的,就全部收回来,不管你是谁。

    但是你自己做买卖赚得,那就还是你的。

    然而,现在洛邑完全就是一个商人国家,大部分商人的财富全都在作坊里面,以前的赐封那都是土地,这土地你拿去就拿去吧,洛邑商人非常能够接受。

    这又赢得民心。

    已经有魏国百姓开始往洛邑跑,且大量出身寒微的人才纷纷来到洛邑投奔周朝。

    当然,也有许多贵族都往魏国跑。

    这其实是一个良性循环,对于大周而言。

    贵族去到魏国,肯定是要谋求土地,贵族越多,百姓的土地越少。

    宰相府。

    二十余人坐在堂内。

    这回坐在里面的,可就不是什么鸡鸣狗盗之辈,而是当世英才。

    孟子、白圭、昭阳、子让,等等!

    他们也是姬定组建的一帮内阁成员。

    随着战争的结束,姬定将鲁伯友安排到工部当部长,而白圭将出任户部部长,昭阳成为兵部部长,子让出任教育部部长,没有什么礼部,礼仪方面的问题,也是直接归于教育部。

    刑部部长由殷顺且,因为最早司狱司就在卫国,他是很有经验的,吏部则是由司马昭鱼担任,但是吏部权力没有那么大,因为这个班子,是姬定直接任命,跟吏部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底层官员,是通过各部门的考核,吏部更多是人事统筹,以及传达姬定的人事命令。

    杜远则是担任宣传组组长。

    其实这才是大周最犀利的部门,他们已经悄无声息地为大周打响第一战,故此姬定才故意压低一个级别,不算是部,而是算成组,以此来迷惑敌人。

    孟子则是出任首席大法官。

    这是孟子自荐得来的,孟子做梦都渴望在大周为官。

    姬定来到大堂,先是抬手示意大家无须多礼,坐下之后,他道:“关于齐、魏、赵、秦的态度,各位也应该知晓了。

    他们是不会妥协的,而我们也不应该再将战乱再留给下一代,我们必须要还天下人一个天平,这是我们的使命。

    目前交涉是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故此我打算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白圭担忧道:“但是目前国内百废待兴,若是立刻发动战争,就怕!”

    姬定道:“但这并非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也正是担心你们心中有着太多的担忧,我希望你们都能够明白,这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以及各位能够与我一道,下定决心去解决这个问题,时刻做好战争的准备。”

    包括孟子在内,都点头表示支持。

    因为这是正义的。

    昭阳突然道:“既然要开战,那么定都于洛邑,是不是有些危险,毕竟洛邑就在前线。”

    这洛邑就在最最最前线,大半内阁加上天子全都在这里,这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就是全军覆没啊!

    姬定笑道:“很快就不危险了。”

    话音未落,只见一人匆匆进来,在杜远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杜远点点头,待那人出去之后,他便向姬定道:“宰相,方才前线传来消息,韩国故地孟津、新郑、野王发生大动乱。”

    姬定看向昭阳,道:“但是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杜远睁大眼睛问道:“是吗?”

    姬定咳得一声:“低调!”

    昭阳突然发现自己这个兵部部长,好像好像没啥用处啊!

 第二百二十二章 鬼呀

    之前姬定下令只取洛邑,而其余地盘任由魏国占领,要知道当时是魏郑联军在对韩作战,而郑军其实就是姬定的军队,郑军也占领一些城市,可是姬定却让郑军将地盘交予魏国。

    姜季武其实是裸军并入新会大军的。

    多么慷慨。

    多么好的盟友。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魏惠王还不愿意与姬定为敌。

    就没有见过这么好的人。

    但如果换成是楚怀王的话,他一定不会要的,因为他明白,这姬定给的东西,不管外表看着是多么光鲜亮丽,不管对你多么有益处,但只要你敢伸手,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事实也是如此。

    虽然姬定没有戴上冠冕,但是这卧榻边上又岂容他人酣睡。

    他不可能让整个洛邑置于前线,连一点缓冲区都没有。

    这当然是一个阴谋。

    因为此次大战,主要就是在韩国进行的,而韩国本就国力孱弱,当初都还需要秦国的粮食支援。

    这一通打下来。

    哪怕韩君不投降,韩国也需要盟国的支援。

    而韩国的平民更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地步。

    但是由于韩国和魏国的贵族,如今是自顾不暇,自然也不会关心那些野人的死活。

    这就是新会成长的土壤。

    姬定是有意让魏国拿下韩国大半领土,然后以此为锚,将楚国的动乱发展到中原来,不战而屈人之兵。

    果不其然。

    魏国就只顾着占据领土,根本就顾不上韩国的平民百姓。

    寒冬来临,对于韩国百姓而言,那可真是雪上加霜啊!

    新会趁虚而入。

    宣传小组早早就进入魏国占领区。

    在腊月天时,突然发动了冬季攻势。

    韩国百姓是忍无可忍,再忍下去,可真就饿死了,他们拿着新会送来的武器,开始反抗韩国旧贵族和魏国的统治。

    一时间,对岸是硝烟四起,烽火连天。

    姬定立刻下达告示,表示魏侯韩君残暴不仁,不顾人民死活,导致韩国旧地有着大片的平民活活饿死,为了拯救他们,大军将进入韩国旧地。

    此时,魏惠王都已经休假,他认为再怎么也不可能在冬天发动攻势。

    故此闻此消息,不禁大惊失色。

    “新郑丢了?”

    魏惠王惊讶地看着公孙衍。

    公孙衍沮丧道:“由于敌军装备精良,而我军困于寒冬,战斗力锐减,再加上内部野人动乱,导致我军难以抵挡敌军的攻势。”

    这魏武卒早就名存实亡,如今魏国的军队构成,也是平民为主,不但动员起来非常麻烦,而且御寒的装备是很少的。

    而大周军队,清一色的职业军队,而在开战之前,这皮手套,皮帽都给发上了,皮靴之前就给配备上了。

    一边冻得是直哆嗦,而另一边则是龙精虎猛。

    魏军是毫无抵抗力。

    魏惠王急得手抖了起来,“快!快向赵国、秦国、齐国求援。”

    “大王,如今求援,只怕已经来不及了。”惠施言道。

    别说秦国、赵国、齐国都渴望能够休养生息,即便他们想救,这冬天又怎么来救啊!

    再过些时日道路都会被大雪给封了,一旦出问题,回都回不去。

    最迟也要等到春季。

    魏惠王焦急道:“那那可怎么办?”

    惠施道:“大王,现在不应该考虑那边,而是应该考虑河东和河内的地区。此番动乱,皆因韩国野人生活在饥寒交迫中,而我们河内、河东也有不少野人饥肠辘辘,如果大王不赶紧发放粮食给他们,只怕只怕他们也会受到影响。”

    魏惠王眨了眨眼道:“发发粮食?”

    谈钱就伤感情啊!

    惠施是苦口婆心道:“我们与大周各占一半韩国领土,为何他们那边没有发生动乱,就是因为他们早早就将粮食发给平民,且帮助他们度过寒冬。”

    魏惠王委屈道:“可是寡人哪有那么多粮食。”

    楚地财大气粗,跟他们比,怎么比。

    惠施道:“大王可以身作则,号召贵族发放粮食给平民。”

    魏惠王犹豫地点点头道:“那那好吧!”

    .

    新郑。

    姜季武身着大周铠甲,手持马鞭,威风凛凛地走在新郑的街道上,可是那张青涩的脸庞,却充满着沮丧。

    “我是来打仗的,又不是来这里散步的,真是没劲!”

    他以为自己是临危受命,率兵前来攻打新郑,打响大周统一的第一战。

    结果他赶到这里,战争都已经结束。

    “将军!将军!”

    只见一名将官跑来,喘着气道:“启禀将军,东部有一支敌军正在往这边行来。”

    姜季武精神大振,道:“真的吗?”

    那将官一愣,将军怎么这么兴奋,木讷地点点头。

    姜季武又问道:“对方有多少人?”

    那将官道:“大概一千多人。”

    “一一千人?”

    “是的。”

    “少是少了一些,拿来练练手也好!”

    姜季武手一扬,道:“牵我战马来。”

    这厮刚刚跨上战马,准备出城迎敌,结果一名哨兵挡住他的去路。

    “启禀将军,方才有一千多名敌军向我军投降。”

    “!”

    姜季武眨了眨眼,道:“可可是从东边来的?”

    “是的。”

    “将军,应该就是末将说得那支敌军,末将还就纳闷,一千多人就敢来进攻我军,原来是来投降的。”

    姜季武郁闷道:“魏军怎么如此不堪,以前欺负我大卫国的劲,都上哪去呢。”

    那将官叹道:“其实也不怪他们,在咱们这里当战俘,都比在魏国当兵要好,在咱大周,连孩子都不需要照顾。”

    别得不说,但是在孩子方面,大周做得真的是无话可说,只要大周攻陷的地区,第一件事,一定是将孩子照顾好。

    因为这是姬定亲自下达的命令,必须得严格执行。

    他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有三大原因。

    首先,这能够解放女人,创造出更多的生产力来。

    其次,能快速获得他们的忠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下一代才是关键,姬定希望通过教育,去影响下一代,让他们忘记什么诸侯国,只知道自己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周子民。

    “啊!”

    姜季武痛苦地哀嚎一声,“我都快要无聊死了,如今想打个战就这么难么。”

    他空学一身本事,无用武之地,可真是憋屈。

    不过也就他这么说,大多数人还是渴望不战而屈人之兵。

    洛邑。

    “由于大部分魏军,在寒冬缺乏作战能力,我军几乎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如今韩国北部地区,大部分已经被我军占领,其中还包括通往河东的道路。”

    昭阳手在地图上比划着,向姬定禀报道。

    语气是轻描淡写,他身为统帅,连洛邑都没有离开,因为他知道,说是冬季攻势,其实是无仗可打,当初楚国比韩国富裕多了,也强大多了,结果瞬间崩溃,如今的韩国比当时的楚国更惨,只要开始发生动乱,基本上就没得救了。

    那傻乎乎姜季武还自告奋勇,结果跑去新郑将自己溜了一番。

    姬定点点头,道:“很好,我们一定要阻断秦国与外界的联系。”

    昭阳问道:“宰相是想先进攻秦国?”

    姬定摇摇头道:“不,秦国在关内,同时秦法严苛,我们的人是难以渗透进去,而秦军的势力乃诸侯国之最,若进攻秦国,纵使胜利,只怕我军也会损失惨重。

    我打算先围住秦国,不能让秦军出关。然后集中兵力,对付赵国,同时与宋国在东线牵制齐国,先用宣传去瓦解魏国。”

    这上兵伐谋。

    能不打,还是不打得好。

    秦国比较封闭,而地理很大程度也将决定这人们的思想,秦人思想也是比较封闭的。渗透一个封闭的地方是很难的,成本太大,姬定打算最后再消灭秦国,先堵住他们,关内是安全的,那你们就待着,也别想出来。

    北方赵国民风彪悍,那赵王父子,皆是一代雄主,姬定认为必须要强大的实力令他们屈服。

    齐国远在东边,又比较富裕,姬定决定先跟齐国耗着,打持久战。

    魏国地处中原的中心,人们思想比较活跃,可以用宣传去瓦解魏国。

    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