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他说完,姬定便反问道:“将军,我们新会可有迫害这片地区任何一个贵族?”
景翠摇摇头。
姬定道:“我不会伤害任何一个贵族,只不过他们若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如将军一样,用自己的实力说话,所以将军不需要担心太多,我回去之后,就会跟大司马谈判。”
景翠道:“我很了解昭兄的为人!”
姬定再一次打断他的话,“但我了解的是人性。”
然而,最先感受这弓弩威力可不是齐军,而是身在江州的秦楚联军。
秦楚联盟之后,魏章就将主力从北线调往南线,由守转攻,进攻入蜀的要道。
但是却被蜀军那满天的箭矢给射了回去。
如今他们面对的真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一支军备更为精良的精锐之师,尤其是山地战,几乎无敌于天下。
新会这么多年,一直都盘踞在深山老林中,他们随随便便在山中待在一个多月,都不会饿死,而江州是被群山包围着,要入蜀,必经山道。
在山道作战,秦楚联军可真是吃紧苦头。
蜀军的作战方案非常简单,就是依靠新式弓弩,以及精良兵甲死守主要通道,然后派遣小规模军队,在各个小道上去袭扰敌军。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往山林里面钻。
个个都非常骁勇善战。
他们可都是在地狱门前历练出来的,当初他们是天天被围剿,能活下来的,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组织能力还要强于秦军。
另外,宣传方面,放眼天下,可能也就不如姬定所在金陵。
经过整个冬天的宣传,目前蜀地可真是士气高昂。
他们终于夺回属于他们的土地,并且还翻身做了主人。
他们发誓要将秦楚统统驱逐出巴蜀。
他们对于新会的支援,是不遗余力,是不顾一切的。
母亲推着自己孩子上战场。
真是上下同仇敌忾。
而在去年冬天之时,大家都判断主要战场是在楚国,楚国和新会是一个零和游戏,关乎双方生存问题。
秦国和齐国还是在谋求霸业。
但是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各国都在死战,唯独楚国内部没有打,动乱不能算是战争,徐州方面也是对外战争。
金陵地区是一片太平。
昭阳现在也反应过来,于是召开军政会议,要求各家族都只保留家将,常备军,征召来的士兵,全部遣返。
并且要求贵族停止剥削野人,且将土地给野人耕种。
“将军,若是将人都遣返,我们就只剩下三万左右的兵力,这。”
“我已经打听清楚,金陵方面的守军,还不到三万。”
昭阳道:“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别得退路。”
天天有人跑,这没法打。
昭阳决定将最精锐的军队留下来,这最精锐的军队,肯定是各个家族的常备军,肯定待遇非常好,这些人都是非常忠心的。
然后与姬定决一死战。
各军将官是你望我,我望他。
都显得非常沮丧。
他们跟着昭阳南征北战,就没有打过这么窝囊的战,敌人都看不到。
正当这时,司马昭鱼走了进来,道:“大司马,新会那边送来一些东西。”
沙场上。
嗖!
一支巨矢从床子弩上射出。
昭阳以及他的将官们,站在一旁,人手一把大刀,眼神中透着绝望。
姬定送来的,正是新会最新生产出来的武器。
昭阳向来使问道:“周济送这些来,是想吓唬我们么?”
那人回答道:“绝非如此,我们会长派人来此,是向大司马献宝,献策,我会长说了,先王在世时,他与大司马一文一武,相辅相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如今我们会长知道大司马深陷困境,故此派我来献此宝物给予大司马,大司马可命工匠仿制,如此可增加楚军的战斗力,同时还有一策,大司马若用此策,必马到功成!”
大家都听傻了。
我们的敌人不就是你们会长吗?
你们会长献策给我们,让我们去打败你们会长。
你这哪是献策,这分明就是羞辱我们。
“岂有此理!”
一个将官扬起锋利的大刀便要斩了这来使,“你们可真是目中无人,欺人太甚。”
“住手!”
昭阳喝止那将官,又向那来使道:“是何策?”
来使将一封信递给昭阳。
是很长一封信。
昭阳看了好半响,看得是满脸通红,沉默不语。
司马昭鱼道:“大司马,信上写了什么?”
“破敌之策。”
昭阳将信递给司马昭鱼。
真的是破敌之策?
司马昭鱼赶紧接过来,看了起来。
上面将楚军当前的困境,分析一清二楚,并且还告诉他们,该如何扭转当前的困境,该如何去消灭新会。
其实消灭新会很简单,只要你们将楚国治理好,政治清明,新会就完了。
姬定甚至连怎么治理都写在上面。
字字珠玑,金玉良言,就没有一句废话。
只不过。
只不过他们做不到。
人性如此!
司马昭鱼看完之后,如昭阳一般,也是满脸通红。
“啊!”
昭阳突然仰天长啸。
大刀往地上一扔,心灰意冷地离开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苍天饶过谁
如果说之前戎马半生的昭阳,不愿就此放弃,还想着要与姬定决一死战,或终结新会,或战死沙场,总得给自己一个结果,但姬定的这一封信,是彻底瓦解了昭阳心中仅存的斗志。
因为他的敌人并不是姬定。
即便战胜姬定,亦不能终结新会。
他们的敌人是他们自己。
一夜未眠的昭阳,在第二日便立刻召开三军会议,表示这攘外必先安内,他将率领本部人马,留守松阳,防止新会西进,而其他的贵族将率本部人马回去平定动乱。
并且昭阳还向他们保证,他们只需能够使得自己的封邑安定下来,而在这期间,新会的军队无法越过信阳。
其实各贵族也早已无心念战,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家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他们的家,也是他们的国家,这楚国就是一个个小公国组成的。
故此大家也都支持昭阳的计划。
各自率领本部人马回援。
.
大梁。
此时魏国王宫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辩论,而辩论的双方乃是张仪和惠施。
这带兵打仗,可非张仪的所擅长的,他可是一名纵横家,虽然离开了秦国,但他还是渴望凭借的自己铁齿铜牙,力挽狂澜。
而此时秦韩联军正在与赵、魏、郑三国联军激战。
双方是打得难解难分。
张仪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楚国的消息,更是令他忧心忡忡,他这回是以韩国大夫出使魏国,希望能够游说魏国与韩国联盟。
大家一同对付新会。
“人人平等!”
张仪是神情激动道:“这便是新会的宗旨,这也将预示着,在新会的统治下,不会再有大夫,不会再有王权。为何如今周济占据楚国半壁江山,却仍以会长自居,那就是因为天下王侯,皆为其敌。今日大王与之联合,那无异于自取灭亡啊!”
他与姬定斗法到现在,对姬定已经是知根知底,其实他之前就怀疑蜀地的新会就是姬定在搞鬼,只可惜当时未能查到具体证据。
但此时此刻,他已经事全然明白过来,他也知晓为什么姬定能够瞬间占据从楚国半壁江山。
他认为新会乃是天下权贵的敌人,天下诸侯应该携手消灭新会。
魏惠王听得稍稍点头,他觉得张仪说得有些道理,这人人平等,不得将我也给平了吗。
这可不行。
对面的惠施抚须一笑,是轻松惬意地向魏惠王道:“大王不妨仔细想想,蜀地之乱,巴地之乱,苴地之乱,楚国之乱,以及当初我魏国之乱,这都是源于周济吗?还是说这都是源于新会?”
魏惠王猛然醒悟过来,斜目打量了下张仪,呵呵两声,讽刺道:“张大夫可真是对秦国忠心耿耿,这都被秦国驱逐出来,却还一心为了秦国着想,寡人可真是深受感动。”
这些地方祸乱的根本原因,不就是因为张仪吗。
跟姬定可没有半点关系。
最初就是张仪诱骗楚威王伐魏,转身又与魏国一道伐楚,姬定这才获得机会成为楚国客卿。
之后蜀君、苴君、巴君不都是上了张仪的当,搞得巴蜀现在是年年战火不休,新会才能够在蜀地成长起来。
而此次楚国大乱,也是因为张仪诱骗楚国结盟,结果反戈一击,新会才在楚国站稳脚跟。
这么说起来,姬定能够有今日,一半的功劳都是因为张仪啊!
惠施可也是辩论高手,他的意思很简单,你别管他说得有没有道理,他这人就不可信。
信他就完了。
这一句话就结束此番争论。
这高手过招,就在一瞬间。
魏惠王想到过往的种种,可是不敢相信张仪,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老子也不信你。
谁信你可都没有好下场。
这出来混的总要还,张仪也要为自己的诚信买单。
劣迹斑斑的他,在失去秦国相邦的光环,天下诸侯是无人敢信之,也无人敢用之。
韩国其实也是被迫启用张仪,韩君只是让张仪在秦韩联军中担任要职,但在朝中,就还是公仲侈做主,张仪基本上是被排除在外。
张仪是失落的离开了。
可是在他走后,魏惠王便向惠施问道:“相邦如何看待新会的人人平等。”
这老头也不糊涂,虽然张仪不可信,但你惠施可信啊!
那你说说这个问题怎么办?
惠施便道:“大王可还记得,当初周济在此与孟先生辩论。”
魏惠王点头道:“寡人自然记得。”
相当当初,他不禁自言自语道:“当初周济不过是卫国一个小官,却敢在寡人的王殿讽刺寡人,寡人当时就认为此人绝非寻常人,他能有今日成就,其实也并不意外啊!”
也不知道是在夸姬定,还是在夸自己。
惠施稍稍点头,又道:“大王又是否记得,当时周济曾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魏惠王讪讪点了点头。
不太好意思。
因为他完全没有听进去。
惠施继续言道:“如今楚国便是被水覆舟,但此非周济之功,而是那楚国贵族之败。若是大王能够体恤臣民,能够爱民如子,便无须惧怕那新会,反之,大王纵使与秦国联合,只怕也无济于事,因为成败是在于民心,而非是在武功和阴谋。”
魏惠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惠相瞥他一眼,心道,如今事实就在眼前,但愿大王能够知错悔改。
其实惠施看得比张仪更加透彻,张仪看到的是其中利害关系,新会是反权贵的,那么权贵自然应该联合起来对付新会。
二者可是有着根本矛盾啊!
而惠施看到得却是问题的本质。
新会不是反权贵,而是顺应民心。
权贵若是以仁政治国,若是爱民如子,这矛盾就不存在了。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二者并不存在什么根本矛盾。
楚国国内动荡,原因是在于姬定吗?
不是。
是在于楚国国内自身的矛盾。
姬定只是加速这矛盾的爆发,而不是制造出这矛盾。
楚国是败于自己,而非败于姬定。
你若不治理好魏国,姬定来不来,你也得亡,你若能够治理好魏国,姬定是毫无杀伤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姬定是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实在不行,这百姓到底还有一双脚啊。
故此大敌当前,姬定却还在忙于治理,忙于安排那些从楚国军中逃来的士兵。
此时此刻,在那长江之上,淮河之上,一艘艘帆船,将那些逃来的百姓运送到彼岸。
码头上是炊烟袅袅。
他们下船之后,立刻就能够吃到一口热腾腾的饭。
大家是彼此相助,无微不至。
因为这里的工作人员,也是在他人的帮助下,才在这里安身立命,故此他们也是竭尽全力地去帮助别人。
而且这逃来的人们,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人才,商人、工匠、船夫、书生,比比皆是,他们的到来,使得各行各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先生。”
法克来到姬定身旁。
正在安排工作的姬定,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