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周天子-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姬定笑道:“齐相身份如此尊贵,却还能做到不耻下问,也难怪齐国在齐相的治理下,变得愈发强大。”

    “不敢!不敢!”

    邹忌呵呵道:“相比起楚相,忌真是愧不敢当啊!”

    说着,他又问道:“不知楚相到底打算怎么办?”

    姬定稍一沉吟,道:“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只要能够确保商人财物在他国不会被随意侵占就行。”

    邹忌捋了捋胡须,道:“可是想要做到这一点,也事不容易啊!”

    姬定笑道:“难道齐相奢望他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邹忌笑而不语。

    姬定道:“说到底,这还得依靠实力,而我认为保护贸易,对于楚齐二国是非常有利得,那我们为什么不捍卫。”

    邹忌问道:“那如果其中无利可图了?”

    姬定道:“那我们当然就反对啊。”

    邹忌直点头道:“是呀!说到底,这还是得靠实力说话。”

    姬定道:“如果靠嘴就能行,那孟先生早已经一统天下。”

    邹忌哈哈笑得几声,道:“这话要是让孟先生听到,那我可也救不了你啊!”

    说孟子孟子到,只见孟子与惠施走了过来。

    “二位在谈什么,如此开心?”惠施笑呵呵问道。

    邹忌目光一闪,道:“在谈论孟先生。”

    说着,他还瞟了眼姬定,表示是这小子在嚼舌根啊!

    孟子问道:“不知在谈论我什么?”

    姬定瞧了眼邹忌,好家伙,竟然想借孟子的嘴来教训我,行啊,咱们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笑道:“在说孟先生方才的言论,非常精彩,只可惜这唇舌不能安天下。”

    邹忌斜目瞧姬定,这小子真是勇气可嘉啊!

    孟子闻言抚须一笑,道:“听闻楚相也曾当过老师。”

    姬定点点头。

    孟子又问道:“那不知楚相认为,这学生是否该听从老师的。”

    姬定道:“如果老师说得有道理,自然得听。”

    孟子道:“倘若学生不听,且专门与老师作对,那又会怎样?”

    姬定沉吟少许,道:“那只会害了他自己。”

    孟子道:“方才楚相说我的言论很精彩,但又可惜唇舌不能安天下,那不知到时害得是我,还是你自己啊!”

    邹忌一脸幸灾乐祸,小子,让你嚣张。

    姬定干笑几声,道:“我只是为孟先生感到惋惜,没别的意思。”

    孟子摇头道:“无须为我感到惋惜,我并未失败,败的是他们。虽然如今齐国、楚国国力强盛,二位亦是风光无限,但是我想那桀纣也肯定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亡国之君。”

    邹忌一怔,自己躺着也中枪啊!

    姬定笑道:“这道理谁都会讲,可不见得人人都做得到,孟先生也未说到做到,我们不过是同一类人。”

    “我们可不一样。”

    孟子道:“我虽未做到,但并非是因为我做不到,而是。。。而是没有人愿意采纳我的建议。”

    “我不相信。”姬定呵呵两声,又向邹忌问道:“齐相相信吗?”

    邹忌稍稍一愣,眸光闪动了几下,道:“这未发生过的事,我不好做评价。”

    必须得小小报复一下。

    “可不就是么。”

    姬定耸耸肩,又向孟子道:“孟先生方才说得头头是道,如果让孟先生来做这事,孟先生又能否言出必行?”

    孟子立刻道:“这有何难。”

    姬定笑道:“如果齐相和惠相没有意见,我倒想让孟先生试一试。”

    邹忌与惠施不禁相觑一眼。

    惠施呵呵道:“若是孟先生愿意,那。。。那自是最好不过了。”

    邹忌有些犹豫。

    孟子突然愣了愣,这。。。这好像哪里不对?

    姬定瞧向孟子,笑呵呵道:“孟先生怕了?”

    孟子瞅着姬定,眯了眯眼,抚须呵呵道:“我倒是不怕,就怕倒是你们到时会后悔。”

    姬定双手一摊,道:“我周济行得正,坐得端,光明磊落,何惧之有。”

    说着,他看向邹忌。

    邹忌讪讪道:“我虽未有楚相那么光明磊落,但若孟先生能够出手相助,我高兴还来不及,又岂会后悔。”

    惠施作为孟子的粉丝,自然是举双手支持。

    孟子沉吟少许,突然道:“既然三位都支持我,我自不会推辞,但是这法。。。。。!”

    “孟先生就是法。”姬定立刻道。

    孟子立刻道:“这如何能行。”

    姬定笑着直点头道:“行得!行得!比如说让孟先生审理关于宋国布匹一事,待孟先生判下来之后,那么今后此类案子,皆以此为例来判。不过我提醒孟先生一句,若判得不好,就怕孟先生的名誉将毁于一旦,孟先生可得好好考虑考虑。”

    邹忌闻言,不禁看向姬定,小子,你这坑好像越挖越深了,就不怕将自己埋了么。

    孟子坦荡荡道:“心正,则无惧人言。”

    姬定笑道:“那就这么定了。”

    孟子点点头道:“一言为定。”

    邹忌很是纠结地点了下头。

    待孟子离开之后,邹忌一把拉住姬定,道:“你这可是自找麻烦。”

    姬定双手一摊,笑道:“吾乃楚蛮,无惧礼法,齐相多多保重才是。哈哈。。。。。。!”

    便是扬长而去。

    “这臭小子。”

    邹忌当即怒目圆睁,破口大骂。

 第一百八十四章 原来如此

    其实关于建立一个国际贸易法,姬定并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方案,他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主要就是避免今后发生贸易纠纷,由郑国来背这个锅。

    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扯皮的地方。

    而在此基础上,他当然也希望能够促使各国的贸易增加,这对于他的计划是非常有利的。

    只不过目前条件尚未成熟,这国际贸易法是很难操作,他也没有抱有多大的希望,只要能够确保大家不迁怒于郑国就行。

    所以由孟子来主持这个国际贸易法,不是早就计划好的,只不过是姬定的灵机一动,他认为孟子名望摆在那里,可能会让各国国君稍微收敛一点,不至于明目张胆的掠夺商人财富。

    但具体能够起到多大的效果,那他也不知道。

    当然,这事还得征求其他各国的同意,可不是他们三国能够决定的,可是在还没有确定之前,这消息就传了出去。

    反对声不少。

    墨家就非常反对的。

    毕竟孟子曾讽刺墨子,墨者可都记在心里的。

    但是支持者要更多。

    孟子的名望,可不是白扯的,他经常当着君主的面,直面讽刺,而那些君主为何不杀他?

    不是不想,而是忌惮于孟子的名望,要是将孟子给杀了,那真的会被天下人声讨,也没有谁愿意去辅助你。

    这回报和代价,相差甚远。

    忍一忍就过去了。

    纵观当代顶级名士,如孔子、墨子、杨朱、庄子,就没有谁是被君主杀害的。

    而孟子当然看穿姬定的激将法,他也不是没有言辞拒绝,而是他也想试一试,虽然他名扬四海,门生遍天下,但说到底,他也没有证明过自己。

    姬定的这个提议,令他很是心动,于是他将计就计,答应了下来。

    “相邦,孟先生为人正直,眼里揉不得沙子,且威望极高,就连咱们大王见到他,那都得以礼相待,他若来管这事,今后咱们也不好干预啊!”

    田浑向邹忌言道。

    邹忌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知道,但是当时着了周济那小子的道,再加上惠施也非常支持,我自也不好出言拒绝。不过这事。。。。。。我倒觉得对我们齐国还是有利的。”

    田浑道:“此话怎讲?”

    邹忌笑道:“是法,那就得一视同仁,在平等的情况下做买卖,那我们齐国是占据优势的,难不成我们齐国商人还怕魏国商人吗?”

    田浑点点头,道:“这倒也是。”

    邹忌呵呵道:“总之,讲规矩,我们齐国占优势,不讲规矩,我们齐国也占优势。”

    正当这时,一个人走进来道:“主公,陈越回来了。”

    邹忌立刻道:“回来的正好,快些让他进来。”

    “是。”

    但见一个商贾打扮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陈越见过主公。”

    “快快免礼。”

    邹忌问道:“这越地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陈越道:“目前越地的情况还是比较混乱,许多贵族都已经自立门户,但主要是越王无疆的长子姒玉与其次子姒蹄在争夺政权。”

    邹忌稍稍点头,又问道:“楚国目前有何动作?”

    陈越道:“楚国在蚕食掉棠邑之后,似乎不急于吞并越地,毕竟如今越国也难以对楚国造成威胁,故此在近三年内,楚国都在忙于与秦国争夺巴蜀。”

    邹忌沉吟少许,道:“那你以为姒玉与姒蹄虽具有优势?”

    陈越道:“那姒玉毕竟长子,支持他的贵族要更多一些。”

    邹忌又道:“你对当地的情况最为了解,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够令越国再度统一,且能够对楚国构成威胁。”

    陈越思索一会儿,才道:“据臣观察,姒玉虽然势力更为强大,但他身边没有一个可堪大用之才,能够辅助他统一越国。

    主公可派一人前去辅助姒玉,同时还可以派刺客前去暗杀姒蹄,因为越国之所以分崩离析,乃是因为越王无疆死得突然,未能安排好后事,如果姒蹄死了,这争议自然就不存在了。”

    邹忌沉眉思索起来。

    原来他之所以没有配合秦国进攻徐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希望借越地来牵制楚国。

    由于如今宋国中立,导致齐国想一鼓作气拿下徐州,也非易事,他不愿意损兵折将,去强夺徐州,万一没有拿下,反而迫使楚国回援徐州,让秦国捡了个便宜。

    这三国竞争,即便其中有两国合作,双方也都会算计,如何能让对方损失更多,得到的更少。

    邹忌表面上是故意拖着,暗地里却将重心放在越国。

    然而,邹忌并不知道的是,这背后面还躲着一只大黄雀,正偷偷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而如今这支大黄雀,正忙于售卖船只一事。

    随着建设国际法变得越发明朗,使得商人对于未来得贸易怀有更多的期待。

    这也直接许多商人纷纷向姬定订购船只。

    其实如今的大富商都是出自贵族,也可以代表各国的统治阶层。

    不到一月,这订单就已经破千。

    这船可是不便宜的,破千就已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量。

    以目前船坞的产量来看,至少也得后年才能够全部交齐。

    但是姬定已经打算再增加两个大船坞。

    而由于数额巨大,当今货币还不足以支持这么大笔的交易,大家都是用货物来交换。

    比如,盐、皮、铁、布。

    同时,这些商人为了节省成本,他们还将会去楚国购买一些货物,到时随船运回。

    这大宗商品开始进行密集的交易。

    可以说将当代贸易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而与此同时,这个国际贸易法,也定了下来。

    根据姬定的意思,不是要先立法,再安排人,而是以判例来立法,这么一来,人确定好就行。

    那就没啥好争论的。

    他们之前争的是该怎么礼法。

    最终各国一致同意,在濮阳成立一个“大理院”,专门处理跨过商业纠纷,由孟子将出任第一任“大理”,这“大理”一职始于夏朝,即便是从这个时代出发,也完全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就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姬定也没敢让孟子闲着,确定之后,他就正是将宋国布匹一案,转移到“中原大理院”,让孟子去处理。

    无法可循。

    姬定认为,让亚圣用俗人的法去审判,有些不应该的,为什么不让圣人自己去立法。

    反正自己看着判。

    你判下来的那就是法。

    那公子偃本不愿意接受这种方式,他如今正在国内变法图强,待宋国强大之后,他将所有的一切都要回来,但是之前姬定都已经言明,你要不拿回去,我就要扣你管理费。

    毕竟姬定可是楚相,你跟他耍横,还真不一定耍得过他。

    姬定的强势,令宋国有些骑虎难下。

    而如今由孟子来接手,并且各诸侯国平等,这宋国也赶紧借坡下驴,准备证据来打官司。

    当然,那些留在濮阳的宋国商人,也在积极准备着,他们反正已经得罪了公子偃,家都回不去,当然是硬杠到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