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周天子-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仲侈道:“就是在我来的路上,而且是公子疾亲自率兵。我们韩国为了巩固我们三晋的盟约,拒绝秦国的好意,却不曾想却是引火烧身,早知如此,我们韩国就不应该答应与你们魏国结盟。”

    惠施眉头紧锁,道:“如果秦国真的进攻贵国,我们魏国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公仲侈一挥袍袖,怒哼道:“我们韩国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魏相就打算以一句坐视不理,敷衍我们韩国吗?”

    泥菩萨也有三分脾气,惠施岂不知公仲侈是何打算,无非就是想从魏国这里捞点好处,他点头道:“好好好!我知道不管我说什么,二位都不会相信,不如这样,如今秦国大军压境,那我们三国就联合一块主动出击,攻伐秦国,如此总可以证明我们魏国绝无背叛你们吧。”

    大戊午一听,赶忙道:“魏相还请息怒,这万不可意气用事啊!”

    赵国之所以答应三晋重修旧好,乃是因为赵肃侯认为中原局势非常复杂,不愿意趟这浑水,打算先趁机解决北患,主力目前都在往北调,万不想南下与秦国作战。

    惠施道:“那你们说该怎么办?”

    公仲侈见惠施还有脾气了,也是怒了,道:“你们也休想让我韩国来承担这一切,如果今日谈不妥,那我们韩国将立刻与秦国结盟。”

    惠施心里咯噔一下,心中是叫苦不迭,唬不住这家伙啊!

    如果韩国倒向秦国,那惠施如意算盘又得落空了。

    大戊午瞥了眼惠施,道:“魏相,我觉得韩相说得也不无道理,我们理应给予韩国支持啊!”

    惠施道:“我从未说过不愿意给予韩国支持,如果秦国出兵,我们魏国必当全力以赴,决不能让韩国独自面对秦国。”

    公仲侈道:“话谁不会说,我只知道我们韩国拒绝了秦国的示好,而你们魏国却接受了。”

    大戊午心想,韩国若是倒向秦国,对于赵国也非常不利,但是他又觉得让魏国退还河东三镇,这就更加不合理,魏国也不可能答应,他思索半响,道:“干脆这样,我们三国共同遣派使臣前往秦国,告诉秦君,如果秦国攻打宜阳,我们是绝不会坐视不理。

    另外,不管怎么说,你们魏国因为我们的支持,而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河东三镇,同时也使得秦国主力转移到宜阳,魏国方面理应给予韩国支持,帮韩国分担一些军费。”

    惠施点点头道:“就算你不说,我们也会给予韩国一些支持的。”

    公仲侈哼道:“就仅是如此吗?”

    惠施愠道:“那你究竟想怎样?”

    公仲侈道:“我要你们魏国和赵国,立刻出兵协助我们防守宜阳,如此我们韩国才会相信你们是真心支持我们的。”

    惠施道:“这秦国又没有进攻宜阳,如果我们现在就派兵前去协助你们,来回要耗费多少粮草,那何不将这些粮草赠予贵国,岂不更好。”

    大戊午也点头道:“魏相言之有理,如今秦国只是从河西转移部分兵马过去,还不至于让我们大动干戈啊!”

    公仲侈油盐不进,直摇头道:“那可不行,你们若不出兵,只是嘴上承诺,你让我们韩国如何相信,一旦秦国出兵,你们真的会来救援我们吗,我没法回去复命。”

    惠施与大戊午相觑一眼。

    大戊午道:“这样吧!我们二国都派一些兵过去,同时由魏国帮助贵国分担一些粮草,以表示我们三国共患难的决心,但如果真的调派主力前往,这么多人在宜阳吃吃喝喝,谁负担得起啊!”

    惠施知道总得割一块肉给韩国,毕竟赵国啥也没有得到,自然不会愿意出这钱,只能由他们魏国出,于是点头道:“我赞成赵相的意思。”

    公仲侈心里也在盘算着,这时候秦国正在集中精力对付楚国,只要魏国与赵国站在韩国这一边,秦国不太可能会同时与楚国和三晋为敌,那就可以白白得到魏国的粮草,要知道韩国如今粮食确实比较吃紧。

    各种权衡之后,公仲侈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三国约定,首先,一块派使臣前往咸阳,告诉嬴驷,他们三国的军事同盟。

    其次,魏国、赵国将遣派部分兵马驻扎宜阳,不过对外可要虚张声势,表示三国同盟的决心。

    最后,魏国帮助韩国分担宜阳驻兵的军费,这一笔钱可真是不少,惠施也知道秦国不大可能此时进攻韩国,但是没有办法,毕竟魏国得到了河东三镇,而这其中的确有韩国和赵国的功劳。

    虽然最终还是解决了分歧,但是此事也在三国盟约上,留下一道只怕是难以恢复的伤痕。

    另外,公仲侈料想的也没有错,秦国并不打算在这时候发兵攻打韩国,张仪演这么一出,一来是吓唬韩国,离间他们三晋的关系;二来也是防止韩国与楚国联盟,从函谷关进攻秦国。

    而此时张仪已经前往蜀国,为秦军进入蜀地做准备。

    消息也很快传到楚国来。

    楚威王立刻召开会议,商议如何应对。

    “这与臣料想的一样。”姬定道:“张仪肯定会借助我国入侵巴国一事,来吓唬蜀国,从而与蜀国结盟,如此一来,秦军才能够顺利进入蜀地。”

    昭阳点头道:“臣与周客卿想得一样。”

    毕竟那蜀道难走,如果秦国没有争取到与蜀国的同盟,那秦军是很难进入蜀地的。

    楚威王问道:“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姬定道:“臣以为我们应该加快攻伐巴国,趁着秦军未到之前,先拿下巴国。”

    高固皱眉道:“如果我们此时加快攻伐巴国,那么无疑会令蜀国坚定不移的与秦国结盟。”

    姬定道:“首先,基于目前的局势,只怕很难阻止秦军进入蜀地,毕竟我们楚国已经占领巴国三大盐池,除非我们楚国主动退出来,否则的话,蜀国必然会感觉到威胁。其次,放秦军进入巴蜀,也符合我们楚国的战略。”

    昭阳略感疑虑道:“但是就这么放秦军入蜀,我始终觉得有些不妥。”

    他并不反对姬定化整为零的战略方针,但是他对于是否放秦军进入蜀地,还是有所保留的。

    如果秦军在蜀地站稳脚跟,等于又多一处可以直接进攻楚国的地点,同时秦军要撤走,楚国最多也就是拿下巴蜀,不可能从蜀道去进攻秦国。

    姬定笑道:“自然不能这么就放秦军入蜀,我们还是要阻止秦国,提高秦国入蜀的代价。”

    楚威王问道:“如何阻止?”

    姬定道:“据臣所知,巴蜀二国的关系一直就不太好,两国经常相互攻伐,臣愿意亲自前往蜀国,与蜀君谈判,表示我们楚国愿意与蜀平分巴国,也许竞争不过秦国,但如果蜀君不傻的话,他肯定会借我们的条件,去跟张仪谈判,张仪必将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而同时,亦可为我们争取到攻取巴国的时日。”

    楚威王又瞧了眼高固和昭阳。

    昭阳回答道:“臣支持周客卿的建议,但是臣以为周客卿已经提出变法,且引起极大的争议,若是朝廷迟迟没有动作,就怕迟则生变啊!”

    高固瞧了眼昭阳,并未做声。

    楚威王点点头,道:“卿与寡人想得一样,既然放与不放秦军进来,都对于我国有利,就不需要客卿亲自前往,客卿还是该以变法为先啊!至于蜀地那边,寡人会派司马太宰前往。”

    这事有轻重缓急,蜀地那边毕竟比较偏远,秦军在那边的动作,暂时不会影响到大局,但变法可就不同,时隔多年,再度开启变法,对于楚国而言,是至关重要。

    攘外必先安内啊!

    其实不管是楚威王,还是昭阳他们,都对于变法有所保留,让姬定去昭阳的封地变法,只是做个实验,看看能不能行,楚威王希望能够在生前,决定是否变法,不要将这事遗留给后代去做。

    姬定倒也没有强求,此事确实也不需要他亲自前往,变法对于他而言,也是更为关键,而他之所以主动要求前往,纯属职业习惯,他认为这就是他的事。

    在会议结束之后,昭阳悄悄找到高固,问道:“令尹,你觉得周客卿那战略到底能不能行?”

    高固犹豫道:“能行是能行,关键在于在哪里拖住秦国,若是在巴蜀,于我国不利,如果是宋国、郑国等地,那倒无所谓。”

    昭阳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关键我军在拿下巴国的那些盐池之后,恰逢与秦国结盟攻伐魏国,于是停止继续进军,驻守巴国的士兵早已无心念战,故此我打算让太宰全力阻止秦军与蜀国联盟。”

    高固点点头,道:“我也赞成这么做,那么首先我们得与巴国缓和关系,如此才能够减少蜀国对于我们的恐惧。”

    说到这里,他稍微顿了下,道:“将军既然反对,为何之前不提出来?”

    昭阳叹道:“相比起蜀地,国内变法更为重要,我不想在这关键时候,让周客卿分心。”

    高固欣慰地笑道:“有将军在,那我便可放心的离开了。”

    而如今最为舒服的无疑是齐国。

    如果齐国如今想要变法,那真的是天赐良机。

    然而,齐威王可也是一代雄主,且身边是人才济济,他可不会跟以后的齐王一样,就只知道吃喝玩乐,坐以待对手弊。

    邹忌道:“张仪已经前往蜀地,看来秦国要南下的消息是真的。”

    田婴道:“如果秦楚真的在蜀地打起来,这对于我们而言,可真是天赐良机,我们可趁机攻伐三晋,亦可南下进攻楚国。”

    邹忌立刻道:“此举万万不可!一来,秦军在蜀地难以牵制住楚军主力,在东边楚国依旧拥有强大的实力与我们抗衡,同时楚国亦可借此联合三晋。如果我国趁机攻伐三晋,秦楚都不会愿意见到,这可能引起众怒。

    当初相邦会议,我们可是做出过承诺得,如今背弃承诺,失信于众诸侯,只怕会得不偿失啊!”

    田婴道:“这天赐良机,我们总不能白白放过吧。”

    邹忌道:“自然不能。”

    齐威王问道:“但不知相邦有何良策?”

    邹忌道:“就我们齐国周边来看,楚国对我们的威胁无疑是最大的,但是楚国毕竟受到秦国牵制,相比较而言,燕国才是我们齐国的心腹大患,一旦消灭燕国,我们齐国就无后果之忧,到时再攻伐三晋,亦或者南下攻楚,都将游刃有余。”

    田婴立刻道:“但是在相邦大会,相邦也做出过承诺,如今攻伐燕国,不也是背信弃义么。”

    邹忌笑道:“我们自然不能主动去攻伐燕国,我们可以先诱使燕国与中山国攻伐赵国,然后再以救援赵国为名,出兵燕国。”

    齐威王问道:“如何诱使燕国攻伐赵国?”

    邹忌道:“据臣所知,那赵侯已经将主力调集到北方,显然是打算趁着秦楚之争,去解决胡人之患,近年来,与赵国交战最多的,并非是我们中原各诸侯国,而是胡人,一旦赵国与胡人打起来,东面必将空虚。

    而中山国一直都想摆脱赵国的控制,同时中山国也一直都受我们保护,我们可以暗中命中山国去联系燕国,共同攻伐赵国。

    而我们只需要将兵力秘密转移到南边,但同时又让燕国知道,让燕国误以为我们可能会趁虚而入,攻伐楚国,等到他们与赵国损耗过半时,我们再出兵支援赵国,趁机一举攻占燕国,亦可趁势攻打虚弱的赵国。”

    齐威王眼中一亮,欣喜道:“相邦之策,寡人认为大为可行啊!”

    如果能够一举解决燕国,同时削弱赵国,甚至于攻占赵国,那么将彻底解决齐国北方之患,无疑奠定齐国霸主地位,在与秦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啊!

    这时,坐在末端的一人突然道:“一直以来,秦国都与燕国有着盟友关系,且对燕国支持甚多,秦国不会坐视我们消灭燕国的。”

    此人正是苏秦。

    齐威王笑道:“秦国就算想救,只怕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苏秦道:“那楚国呢?”

    齐威王不禁皱了下眉头。

    苏秦道:“臣以为最不愿意见到齐国消灭燕国的,还不是秦国,而是楚国,一旦我们消灭燕国,楚国将会面临多大的压力啊!”

    邹忌问道:“那苏客卿有何建议?”

    苏秦道:“我非常支持相邦的计策,此计若成,不但能够削弱燕国,还能够削弱赵国,我只是不认为可以一举消灭燕国,故此我以为可做两手准备。一方面以消灭燕国为目的,但同时臣亦可借此进入燕国,取得燕君的信任。”

    关于派遣苏秦入燕当卧底,齐威王与邹忌他们也都是非常支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