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殿下,得罪你了。”
这个时候,李世民才突然意识到,跪在地上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他才意识到要发生什么事儿了。
“父皇,不可偏听一面之词。杜如晦和房玄龄叛变本王之心已久。所以父皇一定要提防此二人为了投靠太子殿下,背信弃义,诋毁旧主。”
临死了,李世民还得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李渊简直气地直冒火。
“杜爱卿房爱卿,你二人既然说秦王殿下和外勾结。手中可否有实质的证据?若是诬陷秦王,朕竟然会让你们生不如死。”
李世民回头,眼中闪烁着狰狞的目光。
“你二人,若是诋毁本王可知道下场?”
房玄龄和杜如晦,早就做好了被秦王殿下质问的准备。
第172章 重新大婚,娇娘入怀
“我二人早已经截获突厥使者和秦王殿下之间的书信往来。陛下可以看一看这些。”
说完,杜如晦便拿出随身口袋里面的书信递给了,身旁侍卫太监们。
这个操作当即就让秦王殿下李世民瞪眼儿了。
他和颉利可汗之间的书信往来一直是有信鸽传书的。
又如何是到了房玄龄之手呢?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世民喃喃自语着。
他不相信是一方面。
但是现在房玄龄和杜如晦所拿出来的证据已经传给了皇帝李渊。
李渊随手拿起来一看,那上面清楚地写着秦王和颉利可汗如何勾结,如何筹谋。
甚至是秦王殿下还在书信中,明显提出来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杀了李烨让自己做这个大唐的皇帝。
“反啦,反啦。朕还没死呢。你们就开始作妖了。你这个人简直太狠心了。你皇兄处处对你进行忍让,你却事事针对他。但凡你有一点良心。也不至于会干出这种事儿来。”
李渊气得浑身发抖。
听到李渊如此说,李世民突然倒在了地上。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我一向对这些书信保密异常。你们这些大臣们又如何得知道?”
一句话倒是裸露了秦王殿下李世民的心声。
李渊更是怒不可遏。
“这么说你已经承认了和外敌勾结。秦王真是让朕太失望了。”
说完便一声令下。
“来人将秦王拉出,午门问斩。秦王府一干人等,全部处死。”
“至于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个人揭发秦王有功,重重有赏。其余人等一概处死。”
天子震怒,伏尸万里。
一时间领了命令的侍卫们,赶紧前往秦王府。
在这个过程中,太子殿下李烨始终不发一言。
他的猜想验证了。
果然,秦王李世民在此次突厥大举进攻中起了最让人不耻的作用。
太子殿下李烨在一旁添油加醋。
“启禀父皇,儿臣自打当太子以来,一直备受皇弟的嫉妒。这是儿臣作为皇兄的不对。”
李渊忙道。
“这一切都是秦王,自寻死路,跟太子没有任何关系。”
至此……
秦王李世民已经对太子殿下李烨构不成任何威胁了。
说起来这一切还是李世民自食恶果。
“太子殿下李烨,在此次抗击突厥入侵一战中,功绩卓著。朕重重有赏。”
说完又是一大堆,对太子殿下李烨的赏赐。
这赏赐多到让朝中大臣们咂舌!
“启禀父皇,此事发生在儿臣迎娶杨如意之际。如今儿臣和杨如意还没正式拜堂。今日便是好日子,恳请父皇赐儿臣和杨如意大婚。”
这是小事儿。
李渊很快就应承下来。
“今日良辰美景,着太子和太子妃立刻完婚。”
长安城一处驿站。
此时在一个房间里,杨如意又重新装扮一番。
小翠也在旁,为其整理衣衫。
“选好的日子被突厥入侵打断了,也不知道是福是祸。公主殿下可是想好了吗?”
杨如意如今又装扮一番美艳异常。
望着镜中花容月貌的自己,她郑重的点了点头。
“小翠,有些事情开弓便没有了回头箭。既然本公主当初帮了太子殿下,那就做好了弃母后于不顾的后果。现在只希望颉利可汗回去之后,不归罪于母后,善待于她。”
小翠叹了一口气。
“恐怕这件事儿难上加难。颉利可汗本身兵败就心里堵得慌,自然是要拿外人出气。
何况在战场上公主殿下又跟太子殿下李烨站在了一边。不由得会让颉利可汗思忖再三,他就是认定了此次入侵大唐有误,全部归结于公主殿下。”
杨如意好看的眉毛不由得皱了起来。
“事到如今,小翠我们也没有退路了。”
不到一个时辰,太子东宫的迎亲队伍就已经到了门前。
也许是刚经历过战争的洗礼。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家人的长安城的百姓们,还没有从悲伤中回过神来。
所以这一次的迎亲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
而李烨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重新提出完婚,也是怕夜长梦多。
杨如意的事情他大致也能猜出来几分。
但是,看破不说破。
如意在战场上的最终抉择,已经表明了肯定自己的决心。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当然是他所求。
到了皇宫之后,一切按照皇宫的大婚礼仪有条不紊地举行。
甚至在大婚举办仪式的时候,李渊也到了现场。
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今夜就是太子殿下李烨和前朝公主杨如意的新婚之夜。
虽然李烨已经提前上过车了。
但是今夜的意义于二人来说非同凡响。
天上一轮皎洁的明月,时而藏在了云朵中间,似乎是也为地上洞房花烛之夜的情景所羞煞。
洞房内,两个红色的大蜡烛,一直燃烧到天明。
洞房内的两人,太子殿下李烨缓缓地揭开了盖在杨如意头上的大红盖头,露出了一张绝美的脸。
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悸动,李烨上前去行使新郎的权利。
此处省略了1000字儿。想看的可以点开我的头像,里面有敲门砖。等着你们哟!
第173章 丧家之犬,穷途末路
当天夜里,太子殿下李烨和杨如意大婚之际,两人极尽缠绵之势。
而就在这一夜,当今皇帝李渊的十四卫冲进了秦王府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了秦王府上下百余口人。
这次事件中,并没有祸及秦王的手下。说到底秦王手里面的文武大臣不少。
这些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李渊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不会轻易伤害这些人。
而即便是李渊如此做,那些跟随秦王李世民的大臣们也是惶恐不安。
就在这一夜,太子殿下和杨如意洞房花烛之夜,秦王手下的大臣们云聚一堂,商议事情。
为首牵头的乃是房玄龄和杜如悔。这两人跟随秦王殿下手中已久,而且又见识深远,两位大臣联合在一起,可谓是珠联璧合,共谋大事。
可是他两人万万没有算计到,秦王殿下竟然会栽在太子殿下的手中。
因为两人在大殿上检举秦王有功,不仅没有祸及他们,反而李渊让他们官升三级。
谁也不曾想到,往日里在秦王殿下手中的赫赫两员大臣,转眼之间就在朝堂上揭发秦王的罪行。
可以说,那手段简直是毫不心软。
那些虽然没有被治罪的秦王,昔日的手下们,一个个到杜如晦府上请教一二。正好房玄龄也在杜如晦府上。
这秦王殿下昔日的几十位大臣们,就算是坐在大厅上也双腿颤抖不已。
要知道,皇帝李渊虽然赦免了杜如晦和房玄龄,但是却没有明确提出对秦王殿下的其他手下的处决的意见。
……
谁知道哪天李渊一个不高兴,想起来这些旧事,很有可能会将这些忠心于秦王殿下的手下杀光屠尽。
要知道,皇帝李渊对企图谋反的臣子都能够痛下杀手,更加别说他们这些臣子了。
“杜大人,吾等今日汇聚于此,想要求教二位大人安身立命之法。如今我们俨然已经成为了皇帝陛下的心病。
若是皇帝陛下,迁怒于吾等,想来会引起臣民们的不满。若是不杀了吾等,陛下心中仍有嫌隙。在这等危急的时刻,还请两位大人给吾等指一条明路。”
侯君集的一番话无疑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他大臣们,更是纷纷向两位大臣请教。
在他们眼中,这两位大臣特别擅长审时度势。能够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时候明哲保身,虽然不能够算上忠臣,也算是处事圆滑之人。
“就是啊杜大人,房大人,两位大人算是因为检举秦王殿下有功,高居人上。吾等甚为佩服,所以吾等才前来讨教一二。”
“还请房大人和杜大人不吝赐教,但凡是下官能拿出来的东西,一定倾囊而出。”
这些大臣们惶恐不安,恨不得将自己的心窝子都掏出来给这两位大人看。
他们是真心吓傻了。当今皇帝李渊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全家都可以屠杀。他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自古帝王身居高位,自然是杀伐果断,毫不心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然的话也不足以平定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
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大人,自然明白这些大臣们的来意。他两人虽然已经保住了自身的性命,但难保也不受到李渊的怀疑。
【但凡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那些文官武官有气节者很多。比如文天祥。
他们能忠于自己的主子,忠于自己的国家,就算在灾难来临之前,不惜以身殉国来保持自己的名节。
但是在大唐比较可笑的是,那些大将军们往往会投敌叛国。
一旦打仗失败了之后,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之下,很容易就会叛国。比如说尉迟恭程咬金之类的官员,也是打了败仗之后投降了。】
“各位大人们莫要惊慌。你我同为同僚,有帮忙的地方房某一定帮忙。但是依照目前的形势,诸位大人若想是得到活命的机会,不妨去投靠太子殿下。
为今之计,陛下的亲生皇子中,唯有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还在世。
但是别忘记了,齐王殿下现在还在狱中,已经是自身难保了。
目前看来,大唐江山有可能会落入太子殿下李烨之手,太子殿下目前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房玄龄的一番话,像是在这些大臣们面前打开了一道房门。
“房大人所言非虚。若是想要活命,肯定要依靠太子殿下李烨的这棵大树。投靠在太子殿下手下,便是最稳妥的方法。”
其实房玄龄这句话何尝不是自己的打算呢。即便是他和杜如晦两人免于皇帝陛下的责罚。这也是一时的缓兵之计。
今后这朝堂上就是太子殿下的天下。当今皇帝李渊对太子的溺爱之情已经昭然若揭。前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殿下李世民就是前车之鉴。
在这个大唐,想要跟李烨作对的话,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这些大臣们学乖了。
“如此那就按照房大人的意思,吾等前去东宫请见。只是不知道太子殿下是否会因为之前吾等跟随秦王殿下而心生芥蒂。”
“成不成的事儿,肯定要亲自去尝试。到底太子殿下能否接纳,全凭天意吧!”
第174章 系统商城开启,出大事了
当夜,正是十五月圆之夜。
太子殿下和杨如意洞房花烛,而平阳公主李秀宁却失眠了。
青灯下,皎洁的月光照到如意大殿内,卸掉了铅华之后的李秀宁,温柔恬静的像是一幅画。
而此时她的眼睛中却蓄满了泪水。今夜,她的皇兄李烨就大婚了。这也是她最难熬的一夜。
她对皇兄的感情刚刚萌芽,甚至还未来得及表白。皇兄就要和别的女人又要洞房。
一个青色衣衫的婢女,轻轻走到李秀宁的旁边,恭敬而心疼的说道。
“公主殿下,已经是三更天了。外面天寒地冻,公主且要早些休息了吧。”
此时已进入到冬季最寒冷的日子。外面可以说是滴水结冰。而李秀宁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冰冷一片?
“青儿,你说我和杨如意谁更美?”
坐在梳妆镜子前,看着铜镜中那张熟悉的脸,李秀宁若有所思道。
那个小丫鬟青儿慌了神。
“公主殿下何来此言?她一个废弃了的前朝公主,又怎么敢跟公主殿下您相比?何况公主殿下又是赫赫有名的女将军。行军打仗方面一点儿都不输于杨如意。”
青儿的话让李秀宁,眼睛里面顿时有了星星。
“真的吗?青儿。”
她轻的又叹了一口气。也许和皇兄的今生注定有缘无分了。
是夜,夜寒如冰。
不知不觉已经是破晓。
太子东宫内,大婚之后的杨如意和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