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前太子李建成已薨。也是宣布烨儿嫡长子的身份了。”
李渊的一番话,却是让在场的风向发生了变化。
“这靖王变成了嫡长子,且又战功显赫。看来,这太子的位置,少不了靖王的。”
“不是少了少不了的问题。这位置肯定就是靖王的。”
杜如晦当即就慌了。
不仅仅是杜如晦,那些李世民的手下都慌了。
“杜大人,这可如何是好?秦王是不是没戏了。”
侯君集用自己的胳膊捣了一下杜如晦。
后者却是已经是慌乱。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跟着程咬金一样,一块去投奔靖王。如今, 再去找靖王,恐怕人家不不答应了。”
侯君集也也是失望地叹气。
“谁说不是呢?那天,本将军劝说与大人,杜大人还说不要慌张。眼下,陛下都要宣布这个惊天的大秘密了。”
毕竟这还是在早朝,两个人的声音不大。
程咬金和魏征却是乐开了花。
“魏大人,原本咱们以为靖王受宠,跟着靖王指定是没错。却没想到咱们靖王竟然是嫡长子。这下,咱们就等着跟着靖王吃香的喝辣的吧。哈哈。”
说完,程咬金还不忘记给尉迟恭递了一个 眼色。
尉迟恭心花怒放。
“看来当初听程大人的话,降了靖王,以后更是前途无量啊。”
李渊的一句话,就在大臣们中间产生这么大的反应,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真正惊讶地是李烨。
“这么快就宣布我的嫡长子身份了?”
李烨有些觉得不可思议一般。
“那么,接下来是不是 要宣布要立我为太子/”
一 脚踹掉了李建成。
让个 李建成立马下台不说,因此还搭上了性命。
李烨只想说一句。
“咎由自取。”
若李建成真的和尹德妃不制造这样的机会,也不会被万贵妃抓住把柄。
李烨还真不好下手。
第144章 立为太子,有人公然反对
整个立政殿内的大臣们,那是一个个凑到靖王李烨的身边。
显然,大家都想沾沾靖王的光。
裴寂是受到过李烨好处的,自然也偏向于李烨。
李建成的那些手下,虽然对目前的局势已经有了顾忌。
见此情景,心中也在嘀咕着。
王珪铁青着脸,看着众人给靖王道贺。
心中很不是滋味。
“王大人,要看清楚眼前的形势。如今,靖王马上就成为新太子。还是赶紧抱紧新太子的大腿最重要。”
王珪却无动于衷。
“老臣一生只忠于前太子,坚决不做墙头草。”
程咬金撇撇嘴。
“老东西,你就固执己见吧,我看你固执到什么时候。”
魏征也撅起小胡子。
“王大人啊,你看下官就已经 看清楚形势了。”
“你要是 再看不清楚形势的话,很有可能靖王当上了太子之后,首先拿你开刀。”
魏征这话, 有忠告,也带着一点点的威胁的意味。
可是,王珪这个人本身 就是老谋深算的人,心机很重。
太子李建成对王珪来说,意义重大。
当年, 王珪犯下了重罪,还是李建成救了他全家。
就冲着这一份救命之恩,就算是全天下的人都背叛了李建成,王珪也不可能背叛李建成。
王珪嘴上不说,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
这时候,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周围的那些大臣们也是纷纷对王珪这个老顽固啧啧惊叹。
“但凭他是再有功劳的大臣,但凡是靖王爷坐上了太子的位置,肯定会对其下手。”
这些人也是在暗中嘀咕着。
李世民的心中真是五味杂陈。
“想不到,本王跟李建成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将李建成熬下去了。现在又蹦出来一个李烨。”
“义子也 就罢了。他偏偏还是父皇和 母后所生下嫡长子。”
“苍天啊,为何对我秦王如此戏弄?”
李世民简直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各位爱卿,既然已经知晓烨儿的身世。按照老祖宗立下来的规矩,相信各位爱卿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各位爱卿可各抒己见,不要拘束。”
李渊此话,无疑给了大家很大的暗示。
“陛下,这还用说吗?”
“既然陛下都如此说了,老祖宗的规矩不能改。太子肯定还是要立 嫡长子。那就非常靖王所属了。”
“就是,就是,依照 臣来看。此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无须再议。”
程咬金含笑打断了大家要说的话。
一向以怼人著称的魏征,竟然也 拍来了靖王的马屁。
他可是求着人家靖王答应自己投奔到人家门下的。
这会,他 心里想着肯定要卖力表演。
不然,要不,哪一天靖王对自己再不满意了,一脚将自己踢开。
还是早点抱大腿吧。
整个朝堂上, 为李烨说话的可不止一个人,李烨都默默记在心中。
“看看那些反对自己的敌人有多少?”
公开支持的有一部分,明确反对的还没。
倒是一大堆持中立态度的大臣。
也许,他们也在观望着。
听着耳边大臣们对李烨的赞赏之情,李渊表示极度满意。
“既然众位爱卿都提议让靖王李烨做太子。那此事,就这么定了。朕宣布,靖王李烨……”
话还没说完,就被 一个声音给打断了。
“老臣反对。”
第145章 解甲归田,王珪作死
这人正是王珪。
李渊一愣。
“王爱卿,为何反对朕立靖王为太子?”
李渊对于这位老臣,很有点尊敬之意。
王珪对着李渊施礼,后来竟然直接跪下去了。
“敢问陛下,前太子李建成一向伤身体康健。就是近来也未曾听闻前太子有何重疾,为何前太子会暴病而亡?”
王珪的一句话,简直让 在场的大臣们都愣住了。
王珪问出来了所有人的疑问,也是大家不敢问的问题。
程咬金朝着尉迟恭挤挤眼睛。
“黑子,你看吧,这次王珪这个老家伙非要交代在这里不可。”
尉迟恭方投降大唐,对这边局势不是太了解,自然是一头雾水一般。
“老程,这咋回事?”
程咬金看看四周大臣们都在忙着窃窃私语,跟尉迟恭咬耳朵。
“老黑啊,这 前太子很显然是应该触怒了 李渊,才莫名其妙得死了。陛下既然迟迟不宣布他的死因, 自然有自己的道理。满朝文武百官,你看看哪一个敢问陛下?”
“其实,大家也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如今,这家伙追着问陛下。龙颜必然大怒。”
他俩这耳朵还没咬完,就听到李渊一声愤怒的声音。
“王珪,你好大的胆子。你这是质问朕吗?”
本身,李渊 就想着赶紧将太子选出来,李建成的事也就算是翻篇了。
这么多大臣,没有一个人敢问这件事。
只有王珪这个老家伙不知死活一般这样问道。
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他 李渊对于这样的事,怎么说出口?
真 要说出来的话,不仅仅是文武百官,就是全天下的人都要嘲笑他了。
他 李渊也会变成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王珪腿都哆嗦起来了。
“陛下息怒,老臣绝无此意。老臣一向受到前太子的优待。尤其是前太子对臣全家有救命之恩。
臣为前太子万死不辞。只是臣总觉得前太子的死,有隐情。老臣之所以这样发问,也是对前太子的赤胆忠心。”
王珪跪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
不大一会,头上开始 冒血。
问去百官咋这么多人,却没一个人上前来支持王珪。
谁敢啊……
李渊的脸,此时黑地就像是锅底一般。
王珪如此说, 李渊反而暂时不能拿他怎么样。
臣子最为最要的便是忠诚,这一点,王珪做到了极致。
如果是刚才一味顶撞李渊,李渊完全可以找个罪名将他全家斩首。
现在的情形下,真要那样做的话,也会寒了一些 忠臣的心。
李渊压抑着自己的怒火,道。
“难得王爱卿如此忠贞,也 算是我大唐前太子李建成之福。前太子李建成确实身患疾病,太医也束手无策。三日后,下葬。”
“念在王爱卿如此忠心,朕赏良地百顷,宅院一座,王爱卿年纪已大,好生颐养天年吧。”
李渊这一番话,表面上是表扬了王珪的忠心,并且还给了 嘉奖。
实际上,无疑是摘掉了王珪的顶上乌纱,让他解甲归田了。
王珪还能说什么?
保住小命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李渊再说,还是这个理由。
跪在地上的王珪却是吓得面如土色。
“如若无其他人反对, 那朕就宣布立靖王李烨为太子。”
李渊的话,不让质疑。
文武百官,趁机向李烨道贺。
“恭喜新太子。贺喜新太子。”
程咬金和 尉迟恭这一对活宝可是 乐坏了。
“哈哈,我老程要跟着太子飞黄腾达了。”
下了早朝。
王珪迈着双腿走出了立政殿。
现在,他已经是一位庶民了。
除了物质上的 富足,以后朝廷的事情,他 都不得插手了。
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不过,王珪的内心里,却是想要替李建成重新谋划。
就算李建成已经死了,他还是不甘心。
“王大人,以后多多保重。”
一个 平时跟王珪交好的小官, 看四下人都走的差不多了,远远地对王珪道。
这人叫张超,是王珪一手提拔上来的。
看张超这架势,是不想跟 王珪走得太近啦。
王珪的心中一阵悲凉。
他还是前太子的属下的 时候,这些芝麻大的官,谁不巴结他王珪。
如今,王珪成为了平民,这些 人深怕跟自己走得太近了,会得罪了新太子李烨。
真是树倒狝猴散。
事态炎凉啊。
王珪摆摆手,算是跟他打过招呼了。
张超也不介意他还在装架子。
反正是一介平民了,以后也不再打交道了。
走出皇宫,上了自己的马车,王珪往自己的府上而去。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王珪忽然改变了主意。
“不回府了。”
第146章 暴风雨要来了
“怎么了?老爷。咱们要去哪里?”赶车的管家赶紧问王珪道。
王归的脸越发的沉重起来。
现在他已经是卸甲归田的普通人一个了,除了有良田百顷之外。
他再也不是之前在朝野上的高官。
就连刚才他从朝堂上退下来的时候,那些朝堂上的大臣也都唯恐避之不及。
这一点让王珪尤其不能接受。
颇有一些人还未走,茶就凉的味道。
“老爷,那些人,你也不必放在心上。他们都是一些趋炎附势的家伙。老爷在朝堂上整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还不如回乡下来地逍遥自在一些。”
这管家虽然是老奴,但是跟王珪相处已久,宽慰王珪道。
他想着王珪是因为众位大臣的冷落,反而是一时羞愧不敢回家面对满府的妻儿老小。
“这个你想多了。老夫虽然是之前身为高官,但是也懂得事事进退的道理。树倒狝猴散的道理,老夫比你懂得更多。”
“只是前太子李建成对老夫有再造之恩,老夫可是有些为前太子感觉到不值”。”
说到这里,王珪心念一转。
事实上他无需再说下去。这个管家似乎已经明白了王珪想要做什么。
“那老爷的意思是现在……”
隔着帘子,王珪在车内都已经感觉到管家想要说什么。
“去附近的驿站,换上几匹好马。直奔泾州。”
说完王珪只管闭上眼睛,养神。
那管家却是像得到了很大的命令一般,立马赶紧策马而去。
“得嘞,老爷您坐好。”
泾州这个名字,很容易让管家跟罗艺联系起来。
想当年大唐建立之时,罗艺投靠了大唐,但是因其性情比较狡诈,很不受到李渊的喜欢。
但是因为他一向在边疆有威名,被北夷所畏惧。
所以在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一直是两人争夺的对象。
后来太子李建成对罗毅有救命之恩,拉罗艺到自己麾下。
李世民的属下也曾去专门拉拢过罗艺,但是却被罗艺揍的哭爹喊娘。
从此之后罗艺和李世民的仇恨就种下了。
在征讨刘黑达的过程中,罗艺也曾经在靖王李烨的手下。因为其生性桀骜不驯,几次违抗过靖王的命令。
要按照李烨的脾气,早就把这个人砍头了。但是因为这人在边疆一向有威名,被李渊生生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