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叫苏清,不叫其他小娘子,又难免生出多少猜想来,便也命人将苏婉、五娘、六娘叫了来。
苏恒处理完事情之后也赶了回来。
苏老太太想着若只有苏恒一家在,恐苏仁与李氏多心,便也让他们带着八娘也来聚聚。
这样一家人到来了七七八八,坐了满满两桌子,倒也其乐融融。
今天的饭菜都是崔氏命厨房特意准备的,很是丰盛。
崔氏拿着一个小盘子,给苏老太太挑了些容易克化的放在她的跟前,因为紫米、桂仁在这个时节是个新鲜玩意儿,价格贵,不过对老人的身体极好,所以她便按常例只给苏老太太做了一小瓷盆的桂仁紫米粥,若老太太剩下了,愿意赏谁便赏谁。
给其他人准备的则是八宝饭。
苏清见崔氏将一碗盛好的桂仁紫米粥放在了苏老太太的跟前,便撒娇道:“老太太,清儿快吃饱了,再有半碗就尽够了。”一面说着一面将眼睛放在了苏老太太的桂仁紫米粥上。
苏老太太失笑道:“瞧,把你惯得!我若将这粥赏你了,其他姐妹又该怨我这老婆子偏心了。罢了,今天我饭前用了些点心了,今天高兴,便将这些粥给你们姐妹们分了吧。”
苏清听了之后,喜道:“多谢老太太。”说着自己先盛了一碗。
崔氏见状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苏清看了崔氏一眼,刚才的兴奋样,立马收敛了些。
“母亲,可不能这样,要将她们关坏了,一碗粥是小,只是失了体统,让外人知道了,笑话我们苏家的小辈不孝。”崔氏站在苏老太太的身后躬身道。
苏老太太嗔怪道:“自家人吃顿饭,什么体统不体统的,孩子们高兴就行了。”
听了老太太这话。其他人便也放开了,自己盛了桂仁紫米粥默默的吃。
苏婉自持是嫡女,不与她们一样没见过世面,笑道:“这粥我倒也吃过几次,我那份便让姐姐妹妹吃吧,我不吃了。”
八娘嚷嚷着吃饱了,也没有去吃桂仁紫米粥。
一笑瓷盆的粥便被苏清、五娘、六娘、七娘分吃了。
苏老太太看她们吃的香甜,也是满脸高兴。
饭后。丫头们刚刚上了清茶,便有七娘捂着肚子出去了,半天没有回来。
紧接着苏清、五娘、六娘也跑了出去。
苏老太太不明所以,令自己身边的丫头秋影、春桃跟着去看看。
她们回来之后,低声回道:“老太太,几位小娘子腹泻的厉害呢!”
苏老太太听了之后愣了半天。脸色越来越阴沉,半晌方道:“去请大夫!”说完回脸冷冷的瞪了崔氏一眼。
崔氏被苏老太太瞪得浑身打了一个哆嗦,就算她不是聪慧的也能看出今天这件事是与她脱不了干系的。可是她真的什么都没有做啊!
陷害,这一定是陷害!
不多时,七娘一脸虚弱的进来了,本欲像苏老太太行礼告退,没说几句话,便又跑了出去。
苏老太太一脸烦躁的挥了挥手道:“让她们都各自回自己的院子吧,一会儿大夫就到了,让她们暂且忍一忍。”
苏清回到了幽香园之后,将众丫头支走,自己躲进了小须弥中拿了一粒止泻的药吃了。
这次她只是想引得崔氏再次在苏老太太跟前失态。却没有想到会引来这样的祸事。
到底是谁黄雀在后,利用她与崔氏的矛盾。崔氏此次肯定会以为是她在搞阴谋陷害。
不过这次崔氏惨了,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
若今天没有她讨要桂仁紫米粥,那今天出不了西阁的便是苏老太太了。
她们年轻尚且如此,若真是摊在苏老太太的身上,还不要了她半条命。
她正在思索,苏老太太命冬梅给她和五娘送药来了。命丫头赶紧给她们熬上。
冬梅道:“大夫给六娘子诊了脉,知道几位小娘子是一个情况,便只留下了药,没有一一看诊。”
苏清一笑也没有在意。
就算是病因相同,每个人的体质却是不同的,竟然不诊脉便直接留药,
这位大夫想来也是个二把刀。
过了不多久,苏清听梅红道,隔壁的五娘倒是慢慢止住了腹泻,不过也已经虚脱了,早早的入睡了。
苏清对梅红道:“药碗放下,你也去休息吧,我已经没事了。”
梅红依然不放心,被苏清推着出了门。
苏清将门关好,看了看桌上的药碗,端起来倒进了墙角的花盆中。
她倒不是怀疑这碗药的药效,只是想起了一个人的话。
不知道他有没有摆脱容宇的追杀,是否知道她现在身体不适。
上一世的她,总是在想尽办法为容宇清理一些事情,害怕他为难,害怕有人伤害他,从来也没有体会过被人罩着的感觉。
今生她好像退化了一般,每每遇到难事,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解决,却想着他会不会替她处理了。
原来被人保护的感觉是会让人上瘾的,且会越陷越深渐渐不能自拔。
苏清此时,很希望凌浩能站在她的面前,可是又怕他一露面会引来麻烦。
在纠结中,她吹灭了烛火,伸手刚要落下帐幔,一侧头却见外面的烛火也吸了。
月光下,窗户上婆娑的树影微微一晃,苏清的心也随之一动。
*************************************
晚上还有一更!小沐开始还债了,嘻嘻……
………………………………
第八十二章 魂不守舍
苏清走出卧房,见梅红趴在外屋的桌子上睡着了,便将自己身上披的衣服拿了下来,盖在了她的身上。
信步走到门边,轻轻打开房门,如水的月光倾泻而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喜欢上了这朦胧的夜色。
她慢慢从房中走出,让素银的月光洒满全身。
树荫下的人,在听到开门声时,心跳便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见苏清身形单薄的慢慢从暗处踱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涌上心头。
今晚,他本欲从容的从树影中走出,走至窗边,然后轻声的对窗子里面的人说一句:“你在等我吗?”
可是眼见着苏清慢慢的朝他靠近,他却只是管不住自己的呆望着。
在遇到苏清以前,他心冷意冷,从未想过自己会被哪一个女子吸引,更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一个女子,而置所有的事情于脑后,就只为见她一面。
苏清在距离他一丈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欲言又止。
凌浩走出月影,来至她的跟前,将自己的披风脱下,披在她的身上,将披风的带子,慢慢在她胸前拢了一下。
做好这一切,凌浩的双手在半空中停了好久,最终还是慢慢缩了回来。
他在来之前想了好多的话,面对她时嘴里却道:“身体不舒服,便不要站在外面。”
苏清低着头,不敢迎上他炙热的眼神。轻声道:“要是有什么危险,便不要来了。”
凌浩的心里一暖,轻声道:“我不会让自己有危险的,”说到这里他抬手将苏清鬓角的一丝乱发理到后面,脸上绽开一个会心的笑:“就算是为了不让你担心。”
苏清抬起头,心里瞬间便如一石入水一般。起了层层浪花。
此时。原本看向苏清的凌浩,警惕的一抬头,朝着房顶瞄了一眼,不过他依然不动声色的站在苏清的跟前。
“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这是给你母亲的药,只要戴在身上便可。”凌浩说着一手握起了苏清的一只手。将一个小荷包放在了她的手里。
苏清握着手中的荷包,将手轻轻的抽离了凌浩的手掌。
“我过几天再来,你要好好的!”凌浩说完跃身上了房顶。
苏清追着他的身影,只见在他的身形消失的方向,另一个黑影紧紧跟了上去。
苏清顾不得是晚上,打开院门便跑了出去,可是她跑到院子里的时候也只是看到一前一后两个黑影从苏家的房顶上飞奔而去。便再也看不到什么了。
她跑到二门口。二门已经上了锁,她握着二门的门栓停住了脚步,眼泪忍不住簌簌而下。
现在她只有祈求他不要有事,除此之外她什么也做不了。
她失神的回到幽香园,将院门依旧从里面插好,进了卧房。
梅红依然睡着。苏清窝在床上,躲进了小须弥中。
几日没来。小须弥似乎又有了新的变化,似乎它能够感觉到苏清此时的心情,沿着心河两岸开出了无数的蓝色小花。
心桥已经恢复了原状,只是她现在没有心情对对岸。
她只是想找一个地方让自己躲起来,不要像现在这样魂不守舍。
她走进了心房,想在心房的床上睡一觉,以前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只要在这里睡一觉,所有的烦恼便都会消失。
她将凌浩披在她身上的披风摘了下来,盖在了自己的身上,感觉整个身体都如被包裹在了凌浩的怀里一般。
苏清闻着凌浩的气息慢慢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醒来之后,她发现自己不但没有将昨天的事情忘记,反而心里满满的都是对他的担心。
苏清将凌浩的披风整齐的叠好,放在了心房的床上,自己出了小须弥。
外面的阳光很好,却是苏清所不喜的。
她看了看凌浩留给她的那个小荷包,上面绣着一个小小的飞燕在草原上展翅的图案。
“小娘子,老太太身边的秋影姐姐来了。”红莲走到苏清的跟前道。
苏清一回神,道:“快请!”
秋影是奉苏老太太的命令,来询问苏清的身体的。
“吃了昨天的药已经好多了,多谢老太太关心!”苏清站起身回了话。
秋影见苏清神情有些疲惫,只当是昨天腹泻的缘故,也没有多想便去复命了。
苏清吃过早饭便带着梅红去了凝香园。
她进院门的时候,看到谢氏正在院子里忙碌着,房间的门窗都大开着。
谢氏见苏清走来,放下手中的工具,迎了上来:“你可好些了,昨天的事情我听宋嬷嬷说了,真是无妄之灾!”
苏清一笑道:“我已经吃了药没事了,母亲放心!”她说着将那个小荷包挂在了谢氏的脖子上,“这是女儿送您的,您要好好带着,不要摘下来。”
谢氏低头看了一眼那小荷包,眼神不由得呆住了,一手拿起荷包,一手不停的在图案上抚摸着,嘴里叹道:“青青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天很蓝、云很白,那样的地方应该很美吧!”
“母亲也喜欢草原吗?”苏清见了谢氏的神情,忍不住试探的问道。
谢氏点点头,一脸遗憾的道:“可惜只在梦里见过草原。”
“有生之年,女儿一定带你去草原看看!”
谢氏听了此言失笑道:“你也与我一样,自小生活在高门大院里,那里会有机会去草原。”
苏清说完刚才的话以后,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们去屋里坐坐吧!”苏清觉得还有几句话要嘱咐谢氏,便如此说道。
她们进了房门之后,苏清命梅红在门口守了,才对谢姨娘道:“这个荷包是解你房中之毒的,所以母亲千万不要摘下。”边说便扶着她在外屋的椅子上坐了。
谢氏姨娘听了一愣,笑道:“知道了,不过我已经好些天没有犯头晕的毛病了,看来你的办法是管用的。”
苏清一愣:“什么办法?”
“每天晚上开着门窗睡觉啊!有一天我睡醒了之后,发现自己的身上盖了两床被子,房间的门窗却都开着,心里还奇怪,起身后才看到你给我留的字条。”
谢氏的话还没有说完,便知道这是凌浩做的,脸上不由得一笑,旋即道:“母亲,那张字条呢!”
谢氏站起身,走到里间从一本书中抽出了一张字条,放在苏清的手里笑道:“你的字越发比以前进益了,到有了几分阳刚之气。”
苏清看着字条上的字,忍俊不禁。
看来凌浩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模仿她的字迹,从字形上已经看不出什么区别,只是神韵上欠了几分秀丽婉约,多了几分阳刚之气。
她看完之后便将字条放进了自己的袖中。
这时,宋嬷嬷从外面走了进来,见苏清在,笑着给苏清行了礼。
苏清赶紧上前扶住了:“嬷嬷快免礼,这是遇到什么高兴的事儿了,我还从来没有见嬷嬷如此高兴呢!”
宋嬷嬷脸上的笑意不减,一手握着苏清的手,一手握着谢氏的手道:“小姐、小小姐,崔氏被老太太关起来,这不是天大的好事!”说到这里她的眼圈一红,小声道:“小姐,这么多年了,您一直被崔氏压着,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