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怀璧-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说:“你吗?”

    他没再说什么了,关上门让她好好歇息,与她隔开了内外。而徐清圆呆了半天,反应过来他那眼中笑,似乎有点嘲笑她自不量力的意思。

    晏郎君竟然、竟然……会这样!

    清圆涨红着脸、浑浑噩噩地回到床榻间,后知后觉地羞赧。她倒在床褥上,将脸埋下去。数日奔波,她终于觉得放松,终于不那么紧张。

    而她从被褥中又闻到了他身上的深静香的淡淡气息……

    徐清圆抱紧枕头,默默地翻个身。

    她看到了案头上的纸笔,屋中那椅子上还没收拾的包袱,男子的衣衫露出一角……她看了半晌,再翻个身,闭上了眼。

    ……

    晏倾出去后,不愿在此夜将徐清圆的事情告知风若和张文二人。他们此次出行带着公务,那二人必然反对徐清圆的出现。

    晏倾去找驿站的小吏,请他们重新安排一间房给他。

    小吏苦笑:“郎君,房舍都满了。若是郎君不嫌弃,我安排郎君与其他郎君拼一拼?”

    晏倾一想到要和其他人共处一室长达一夜,面色便有点白。他摇头,和小吏商量了许久后,晏倾做了决定:“我睡马厩也无妨。”

    小吏见他态度坚定,便只好嘀咕着带晏倾去没有马的马厩睡觉。此时夜已经深了,晏倾疲累万分,已没精神再折腾其他事了。

    这一夜短暂又漫长,雨水淋淋漓漓了半夜,在快天亮时终于停了。

    徐清圆做了一宿的噩梦,一会儿是她和爹吵架,一会儿是梦到娘死得格外惨,一会儿又回到了林斯年闯入她闺房的那一夜……冷汗淋淋间,天这般亮了。

    急促的敲门声将她吵醒。

    风若大大咧咧:“郎君,我进来了啊。”

    徐清圆连忙:“不行!”

    风若已经习惯郎君经常听不到他说话,他通常敲两下门告知郎君后,自己就会推门进屋。这是很熟悉的日常之事,张文笑呵呵地背手跟在他身后。

    当晏倾房中传来女子的惊呼声时,二人齐齐一愣。

    徐清圆声音变得文静起来,柔声:“郎君稍等,我很快起身。”

    她手忙脚乱地穿好衣衫,梳了个简单的发髻。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徐清圆才去开门,与门后的两个郎君面面相觑。

    她认识风若,但是风若身后有一个陌生中年男人,满脸皱纹,相貌却很和善,看着脾气不错。

    徐清圆定定神,向两人行礼。

    风若小心翼翼地探头,去看她屋后:“……我们郎君呢?”

    徐清圆一怔,看他那眼神,一下子明白了。她登时羞窘又懊恼,强忍着:“风郎君,你看什么?晏郎君自然有自己的住处啊。”

    三人面面相觑半天,意识到晏倾的去处他们都不知道。徐清圆心中也慌了神,跟着二人一起去找驿站吏员。

    可巧吏员轮换,今日的已不是昨日的。又花了很多无用功夫,几人才到了后院空着的马厩。

    徐清圆看到晏倾靠坐在稻草前,垂着头闭目。他宽松的袍袖落在地上,被雨浸湿了很多。而他面色微白,睫毛上沾着空气中漂浮的草屑。

    他文秀十分,干净十分。这样的干净是他与尘世不容的气质,与他身上的脏污、袍袖上的泥点、睫毛上的草屑都没关系。

    而在三人踩在稻草上的时候,晏倾便被他们惊醒了。同时有三人靠近他,他不适地紧张了一息,很快自己调整好了。

    晏倾面容平静,站起来时身子晃了一下,徐清圆才走上一步,身后的风若便一阵烟似的飘过,去扶住晏倾。

    徐清圆:“……”

    晏倾默默地推开风若的手,温和十分:“我没事,几位用早膳了吗?”

    他们中多了个女子,张文和风若都等着晏倾的解释。但是晏倾这么说,他们又见晏倾精神似乎不太好,便干笑两声,说着一起去用早膳,徐清圆的事情再说也罢。

    见两个男人背过身走了,晏倾才轻轻吁口气。

    他揉了揉自己的额头。

    徐清圆轻声:“郎君,你是不是生病了?”

    晏倾怔一下,见她竟没有跟着风若二人一起走,一直在旁边看他。

    她美目盯着他,担忧地指指自己的面颊,暗示晏倾:“郎君脸色不太好,面颊又有点红。是不是得了风寒了?”

    晏倾静片刻。

    他解释:“……我身体不太好。”

    徐清圆目中愧疚,知道他生病都是她害的。如果不是把屋子让给她,他也不用睡在这样的马厩中。这里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晏郎君又这样清瘦……

    她来扶他手臂。

    晏倾僵了一下,侧头看她,重复道:“我没事的,只是身体底子不好而已。你不必挂心,不关你的事。”

    徐清圆低着头,问:“我这样靠近你,你会很难受吗?我并没有碰到你肌肤。”

    晏倾其实不习惯他人离自己这么近,但是……他心里轻叹,为了让她不再自责,他温和道:“我头有些晕,多谢娘子扶我。”

    徐清圆抬头望他,眼中光有点儿清亮如雨。雨后初霁,阳光落在她面上。

    晏倾心跳漏一拍,移开目光。

    二人便不说话,这样默然走着。但是在走过灶房,要通过那条小道进入驿站前,徐清圆轻轻扯了扯晏倾的衣袖。

    她扯了两下,他才回过神,低头看她。

    徐清圆很犹豫:“晏郎君,你会让我留下来吗?你会让他们送我回长安吗?”

    晏倾问:“你想如何呢?”

    她道:“我想和你在一起。”

    晏倾怔住。

    徐清圆与他对视片刻,她睫毛闪一下,低下头小声:“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字面上的意思,不,也不是那样,我只是想和你……”

    她支支吾吾半天,晏倾跟着红了脸。

    他咳嗽一声,说:“不必解释,我知道。”

    她懊恼地、轻轻地、恹恹地应了一声。

    晏倾低声:“那便让你留下,好不好?”

    他察觉她抓着他手臂的手用力了一下,隔着衣袍,他都能感觉到她短暂的欣喜。只是徐清圆的欣喜也很轻很柔,并没有很大动作。

    晏倾目中微软。

    他说:“走吧。”

    她认真:“嗯。”

    要进入屋廊前,她再次仰头,问他:“晏郎君,你之前说的,你会保护我,是真的吗?”

    晏倾垂目看她。

    他缓缓问:“你希望是真的吗?”

    徐清圆怔片刻,点头,温静柔和。

    阿爹失踪后,她每一次站在悬崖前无路可走的时候,他都会出现救她。她看到他身上飘忽的闪烁的光华,她希望自己也能置身其中,与他离得近一些。

    晏倾便笑了笑。

    晏倾说:“那便如你所愿吧。”

    ……

    只是徐清圆的留下,遭到了张文的反对。出行带女子本就不便,何况是一个娇滴滴的大家闺秀。他们此次执行公务本就掩人耳目,带着这么漂亮的一个女郎,很容易暴露身份。

    晏倾与他据理力争,徐清圆无措。

    在这个期间,林斯年回到了长安城。

    他面容肃杀,骑着马在玄武街疾奔而走时,与一队出城的官员卫军擦肩而过。他侧过头,看到那卫队的为首者,是他认识的韦浮。

    韦浮便是与这些武士卫军同行,纵马长行,也一贯的斯文温雅。韦浮同样看到了入城的林斯年,他侧过头,擦肩时,向这位宰相家的郎君颔首点头,微笑致意。

    林斯年眸子动了一下,想到了韦浮出城的目的:救林雨若,和使臣团谈判。

    林斯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都从蜀州往返一趟了,韦浮才初初离京。可见韦浮和他爹之间博弈了多久,可见他爹必然许给了韦浮很多好处,才能让韦浮离京。

    林雨若的安全,在他人眼中,如同生意一样。

    但是林斯年又有什么资格嘲讽韦浮的冷漠?这本就是他一手造成的。

    林斯年和身后的骑士们在宰相府门前下马,抬头看紧闭着的府门。身后的骑士们都感觉到了不寻常的气息,他们正要劝阻林斯年冷静一下,就见林斯年上前叩了门。

    林府大门打开。

    林斯年目光幽黑,静了一息后,抬步走入。

    他刚跨入大门,身后的门徐徐关上。刚过影壁,他看到了两列玄甲卫士,手持棍棒。而大厅前的空地上,林承摆席而坐,悠然喝茶。

    林承眼睛抬也不抬:“打。”

    于是,卫士们的棍棒全都招呼向林斯年。林斯年压根不躲避,甫一接触,就被打趴在地。他手撑着地砖,艰难地跪直,身上的棍棒密集而狠厉。

    和上次不一样,这一次的棍打是一点余地也不留。

    不留余地的棍打之下,林斯年很快吐了血。他撑不住趴下去,却又再一次地颤抖着手肘爬起来,重新跪好。

    那些跟着林斯年出行蜀州一趟的侍卫们惊呆了,几人面色苍白,想上前,却听林斯年哑声:“都不要过来!我一人的罪,一人承担!”

    林承道一声:“好。”

    林承放下手中茶盏,将放置于案头的信件展开,淡淡道:“你很厉害,让晏倾给御史台去了信,弹劾我不会教子,放任你将一弱女子逼出长安。你一路追杀徐清圆,晏倾说我目无法纪,眼中无君,在天子脚下放浪如此。大理寺本就在查徐固之事,我横插一手,是否不服大理寺的审判。

    “晏倾向陛下奏表,问宰相家郎君此举,是否得到宰相的授意。若有授意,林公是否要接管大理寺职务,他愿让职;若无授意,你这个纨绔头子未免太过放肆,连大理寺办案也要干涉。可惜你身上无官无职,他弹劾的便是本官。”

    林承淡漠:“百官自然知道我是受你连累,陛下也自然相信我的为人。但是身为宰相,身为百官表率,我仍自请关门自省,会整整半年不入朝。你可知道这半年禁闭,朝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本官会错过些什么?

    “政局动辄剧变,半年就是不同的世界。虽然如此,却也无妨,我终于有半年时间,来好好管一管我的儿子了。”

    林承道:“子不教,父之过。为父确实对你管教不严,才酿成今日之祸。我说朝政你也听不懂,我便不与你说那些废话了。”

    他侧过头,目光冷淡地看着棍棒下吐血的林斯年。

    他眼中神色淡漠,平静得像看一具死尸:“你劣迹斑斑,不思悔改。我无意过问你到底对徐清圆做了什么事,才让一个女子奔逃离京,想来也不是什么能宣之于口的事。

    “是我错了,我不该寻你,不该将你带回长安。你已经是泥沼下的废墟,我对你抱有期待本就错误。你是我的儿子,既然是我造成了你的今日,我当纠正这个错误。

    “林斯年,今日死在这里,也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众人皆震,那些站在廊下悄悄看这场刑罚的侍女们茫然,慌张地发现宰相竟然是要将林斯年打死在这里。

    长陵公主紧张地揪着手帕,不知自己该不该帮那个讨厌的林斯年求情。她恨林斯年弄丢了她女儿,但是如果若若可以寻回,如果若若平安的话,林斯年似乎罪不至死。

    林斯年是林承的唯一儿子,是林承千里迢迢好不容易找回来的亲儿子……便是亲生儿子,林承都能这样舍弃吗?

    林斯年吐血连连,棍棒让他一次次倒下,他又凭着毅力一次次爬起来。他听到林承对自己的审判,那漠然无情的语气宣判了他的罪,直接让他去死……

    对于失望的人,林承毫不犹豫地舍弃。

    林斯年眼前发黑,又有红色血迹弥漫。他知道他不能死在这里,他回到长安,他就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

    于是棍棒之下,他一点点向林承爬去。他的身体在地上爬出浓郁血痕,棍棒没有停下来,卫士们神色却都有异。他们看着林斯年爬向林承,看到林斯年染血的手扯住林宰相干净的袍袖。

    林宰相垂眸,淡漠地看一眼他。

    林斯年惨然,哑声:“爹,我错了。我再不那样了。”

    林承无动于衷。

    林斯年吐掉血,泪水和血水一起淋漓,他用自己凄惨的模样仰望林承,恳求林承。他知道自己是林承的儿子,父子之间,林承再冷酷无情,也得有那么一点儿人的感情吧?

    林斯年惨声:“爹,我是做错了很多事,但、但……这是因为没有人教过我。我出生后爹就不在了,我娘一个瞎子,她也什么都教不了我。我没有读过书,没有学过你们的大道理,我从小跟着我娘四处漂泊,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强大起来,能够保护我娘。

    “我从来没有得到过爱,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