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为官者当受朝廷约束,而各方吏员,人员不一,朝廷各部署自己便可决策。徐清圆没有官身,但是左明给她一吏员的身份还是容易的。
至多是围观百姓中有人嘀咕:“怎么是一女子为吏?闻所未闻。”
又有人说:“也不算闻所未闻吧?前朝还是有女相,有女将的。”
徐清圆终于在议论纷纷中,在风若的一力保护下,走到了大理寺的公堂上。她先徐徐向张文行礼,向林相行礼。
张文已经迫不及待:“徐娘子可有寻到新的证人?有何指教?”
因已有吏者趋步上前,小声告诉这位主审官,说徐清圆带来了几位证人,在堂外等候。无论张文怀有什么心思,在场诸人中,他确实是最想查出真相的——虽然他想要的真相,和徐清圆查出来的,不是一类。
徐清圆立在堂上,沉气敛息,克服自己独身面对这些人的畏惧。
她不由自主地侧肩,向乱哄哄挤作一团的观案百姓望去。她看到了人前典雅无双、似笑非笑看着她的韦浮,她看到烟雨迷离雨点敲檐天地生雾,她并没有看到晏倾。
某一个时刻,她也希望晏郎君在此,见证自己的成长,自己的独当一面,自己可以带给他的骄傲与希望。
张文提醒:“徐娘子?”
徐清圆回神,屈膝向场中诸人行一礼。她微转肩,望向那个跪在地上的柔弱女子,那女子脸色苍白,用一双不安而惶恐的眼神望她。
林相面容有多沉冷,这女子就有多瑟瑟。
徐清圆知道,她正是林雨若的贴身侍女,名唤鸢哥。
徐清圆:“大理寺卿左明是我夫君的老师,大理寺近日为林家案子苦恼,我见案中颇多疑虑却无人在意,为了我夫君大理寺少卿的名誉,便受左府君与张府君所托,私访查询真相。女郎若有话不妨直言,我知道你并不是杀害林女郎的凶手。”
侍女打个战栗,她不敢应声,只偷偷去看林承脸色。
林相盯着徐清圆:“你一个小女子在公堂如此妄言,不知礼数……”
徐清圆首次温温柔柔地打断这位相公对她的喝问:“相公面对我时,一向不屑,一向用女子身份嘲讽我,想要我知难而退。我不知相公是当真瞧不起女子,还是知道此种言语是对世间女子最便宜的束缚……听闻相公昔日有个师妹,是当今京兆府少尹韦浮韦郎君的娘亲。相公昔日面对您的师妹,也是这般态度?
“我受大理寺所托暗访查案,在堂中也未曾以任何身份欺压任何人,不知何谓‘不知礼数’?相公是针对所有人,还是独独针对我一人?”
堂外围观百姓偷偷看韦浮,并对林承窃窃私语。
韦浮微微笑了一下,颔首向众人点头。
而徐清圆这样的话,更让林承确信徐清圆和韦浮有私下交易。他满面不悦,但确实因为徐清圆提到“韦兰亭”,而眸子缩一下。
徐清圆更不待他回答,便轻声说了答案:“相公这样的圣贤人士,自然不是针对所有人,那便是只针对我一人。为何相公只针对我一个?这个答案,相公是心知肚明,不需要我说出来的,对吗?”
林承的眼神幽静如古井。
百姓们讨论不断:“什么意思?什么答案?徐娘子知道什么?”
“难道她有林相的把柄?那为何不说出来?”
“说不得是哗众取宠。她爹还叛国呢。”
徐清圆因紧张而手指在袖中掐紧掌心,她努力让自己听不到百姓们对她的质疑,目光只落在林承身上。果真,林承只是看着她,良久道:“你还是说案子吧。”
徐清圆微微一笑。
她问那叫鸢哥的侍女:“二月初九,凶杀案事发的前一日,你曾陪林女郎出门,可有此事?”
侍女悄悄看林承。
林承心里生怒,冷声:“如实回答便是!”
侍女便支吾:“……是、是的。”
徐清圆声音放柔:“你们去做什么?”
侍女:“陪女郎买颜料。”
没有人呵斥她,她说话便流利很多了:“我们娘子作画时喜欢一种颜料,她自己调不出来,但是府外有一个工匠女调的颜料很合我们娘子的意。
“娘子出门就是去买颜料作画的。”
徐清圆:“但是你们没有买到。”
侍女点头:“是……娘子与那工匠女约了,说三日后再重新取颜料。”
徐清圆:“林女郎喜欢作画吗?”
侍女:“算喜欢吧。娘子近日心情烦闷,只将自己关在家中写诗作画。这应当不算不喜。”
林承眸子暗缩。
他已知徐清圆的意思。
他的长子林斯年沉静无比地立在公堂上,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林斯年目光并不放在公堂上,似乎他妹妹的身死,他毫不在意。
他心不在焉地听着徐清圆的声音。他想这声音不急不缓如雨滴一样,真是好听。
好听,却很遥远。
堂中徐清圆仍在问侍女:“那日你曾经离开林女郎一个时辰的时间,是不是?”
侍女:“……是,我、我回了趟自己的家,见兄长与嫂嫂。”
徐清圆:“你在相公府上做事,是相公府中最受宠爱的林女郎的贴身侍女,你当很是风光才是。但是你有一家人要养,你嫂嫂又怀了孕,你与你嫂嫂说,下个月月俸到了,再来看他们。”
侍女目有郁郁,忐忑不安地点了头。
接下来,徐清圆让侍女的兄嫂,以及那位工匠女登堂,证明所言不虚。
张文起初目光迷离,听到这里,不禁拍掌,明白了:“你是想说,林女郎不会主动自尽……她明明和工匠女约好了三日后取颜料,对于一个爱画之人,她不会主动爽约。
“而这侍女更有兄嫂一家人要养,她更不可能在指望林雨若的时候,主动杀害林雨若。”
徐清圆微笑颔首。
林承在旁慢慢说:“鸢哥亲口承认自己杀害了若若,你们如今凭着几个人的信口雌黄,连证人自己亲口说的话也不信?”
徐清圆向林承行礼:“相公莫急。我相信这位叫鸢哥的侍女表面上待林女郎殷勤,私下里却不喜欢自己侍奉的女郎。她嫉妒林女郎,背后说过林女郎坏话……甚至按照证词来看,林女郎去年离家出走,都是这侍女在背后刻薄的言论所致。
“但是我们按照常理来看——这对主仆已然面和心不和,鸢哥见到林女郎归来,心中难道不畏惧吗?林女郎去年腊月便已归长安,今年二月才遇害……一个小侍女的复仇,时间未免更久。”
她垂目,轻声:“我相信一些证词说的不错,林女郎活得很不快乐。
“母亲是一国公主,父亲是一国相公,未婚夫是她喜爱的韦郎君,侍女是她幼年时亲自挑选的贴心人,手帕交都是身份相同的贵族女郎,曾经有过龃龉的兄长也受到她的鼓舞而和她感情不错……她似乎应该很开心。
“而这正是她最可悲之处——所有人都觉得她应该幸福、开心、快乐,她的委屈无奈愁苦便都如同矫情戏子一般。她活得越来越苦了,但是没有人在意。
“母亲高贵天真,有着掌权人天生的贵不可言之命,不将他人放在眼中。这样的母亲,对她的疼爱便是将好物堆到她面前,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父亲是人人敬爱的相公,可是我们从行诏筹中的内容,不论真假,也依稀可辨林相有自己更为真实的一面。这更真实的一面,对林女郎来说过于残酷,所以林女郎回来长安后,和相公多有口角之争。
“韦郎君是她所喜欢的,但那郎君看似在眼前,却好像隔山望水一样看不真切。我在甘州时与林女郎、韦郎君相处过,一行所有人都可证明,林女郎对韦郎君之情,更像单相思。所以韦郎君的证词显示,林女郎认清了真相,要与他说好一同拒婚,不成为貌合神离的婚姻牺牲者。
“侍女从小与她一同长大,她真心对自己的侍女。但是她身边的侍女,都是母亲、父亲为她挑好的,这些人收到过严苛的不是很好的待遇,她们到林女郎身边后,畏惧林家权势,畏惧林女郎一个不悦让她们身首异处。鸢哥喜欢林女郎吗?林女郎善良纯真,鸢哥也许喜欢——可这都比不上嫉妒,不甘。她们是被强迫着作出一副敬爱林女郎的模样,任何不出于真心的奉承,都足以让人心性日渐扭曲。
“手帕交也差不多那样……我与林女郎在甘州相识将近半年,我从未听林女郎说过自己有什么朋友。在场诸人知道我的生平,知道我少年时便与我爹隐居,不见世人;后来我又千里迢迢来到长安,我爹身上的疑罪,让我在长安也难交到朋友。然而就是我这样的人,也有一两个可以付诸真心的同性女郎……林女郎却没有。
“而林斯年林郎君……甘州案,诸位应该或多或少地听说了。在观音案那样的大案之后,在得知林郎君母亲生前遭遇过什么后,林女郎应该很难无忧无虑地去讨好自己的兄长了。”
堂中寂静无比。
百姓们不再窃窃私语。
韦浮面容沉寂,林斯年落在雨帘外的目光收回来,放到了徐清圆身上。
林承面容苍老一瞬,唇动了动,却没有开口呵斥。
滴滴答答雨声中,有一穿戴斗篷的郎君撑伞,从远而近。
他站在大理寺公堂外百姓最外围的地方,手中伞轻轻上抬,露出一点白如玉石的下巴。在没人察觉的时候,他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听着堂中徐清圆略微难过的声音:
“这正是林雨若的悲哀之处。她以为一切美好,鲜花后却是荆棘毒蛇。她以为身边人都是朋友,都是喜欢自己的。后来有一天得知,那都是被她爹娘逼迫着的。她不知道为了她自己的单纯善良,身边人做出了那么多牺牲,每一个对她好的人,都有一两桩被权势所压的委屈与怨愤。
“她喜欢她身边的所有人。她心疼所有人。她没有颜面面对一切。”
徐清圆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哽咽。
跪在地上的侍女捂住脸,泪水滴落,她无声哭泣。
林斯年盯着徐清圆,目光幽烁。他见她竟然哭了,心中颇觉荒唐:因为旁人的遭遇而心疼,太傻了吧?
……可就是这样的徐清圆,才成为他的心魔啊。
林斯年无所谓地笑了一笑。
徐清圆有些后悔,有些愧疚。
在甘州的时候,她被太多的事缠身,她有太多的烦恼。她不知道林雨若的心情,不知道林雨若每日乖巧跟在她身后时的心情……她那时若是知道林雨若离家出走的原因就好了。
她若当时向林雨若伸出手就好了。
可是伸出手,又有什么用?
徐清圆救不了的人,实在太多了。
可虽然如此——徐清圆仍抬眸,眸光水润清澈,望着在场所有人:“林雨若应该没有死——”
林承暴怒:“闭嘴——”
张文拍惊堂木:“说下去!”
而这本就是要说的——
徐清圆语速加快:“在所有不够快乐的身边人中,其实有一人是可以理解她的。那便是韦浮韦郎君。”
所有人哗然,除了被讨论的那个人。
周围百姓全都看过来,韦浮只是安安静静地站在原地,睫毛低垂。他俯下眼,又挑起目光,就这样看着徐清圆。他唇角那抹笑,始终未散。
张文吃惊:“徐娘子,你还是怀疑韦府君!”
徐清圆深吸口气,终于有勇气看向韦浮,她目不转睛,目有哀意,看着韦浮:“我确确实实一直怀疑韦浮。因为他离所有事都很近,他又有足够智慧与权势操纵这一切。我无法锁定韦郎君,只是因为我不知道韦郎君的所思所需,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弄不懂韦郎君的心思,便只能去查其他事。我发现了北里青楼女子的多起自尽案……我还知道了那案子都被京兆府所拦了。鸢哥,我想问你,大理寺要你们入葬的那具尸体,真的是林女郎的吗?你如何断定就是林女郎?那尸体泡了许多日,面容已经完全扭曲,林女郎身上又没有任何胎记,你们如何断定尸体没有错?”
鸢哥怔忡。
鸢哥看眼林承。
林承阴冷着脸,此时却在沉思什么,没有搭理这个侍女。
鸢哥便实话实话:“我其实不确定……但是尸体穿着娘子的衣物,大家都在哭,我生怕是我的那些小心思让娘子受激自尽。娘子死了,我心里其实长舒一口气……”
她垂下眼泪:“她是自尽,大家就不知道我在背后说的那些关于娘子的坏话。我虽然会被赶出林家,但是服侍过林女郎的侍女,我不难找到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