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处处开外挂-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对,是一举四得,这样还能减少汉军的伤亡,毕竟大汉的男丁都是宝贵的,东莱方面目前还没有这么多的人口。
    减少损耗那就是极为必要的。
    所以郭嘉不能不佩服许定的这一大招,简直是神来之笔。

第333章 汉东都护府
    用后世的话说,许定这算是把东濊国降兵当伪军用了。
    半岛解决了,以后水军要是没事做的话完全可以打打就近的倭奴群岛玩。
    这一块许定不打算交给海军跟甘宁他们来开拓,因为太近了。
    海军应该往大洋深处走,往南往西去,干些更有意义的事,为日后向南向西挺进做好准备。
    倭奴群岛麻,交给东濊国降兵来打,要是他们打不下,死绝了,那就换其它降兵。
    高丽句以北不是还有扶余、沃沮、挹娄吗?最不济辽西辽东还有乌桓,草原还有鲜卑,总会有降卒的。
    调陆上的蛮夷打岛上的,捉了岛上的在调教一下去打陆地的。
    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那主公,东濊国郡国怎么处理!”沮授问道。
    现在收了东濊国七万降兵,这东濊国王室又变成一个棘手之事的。
    杀,东濊国降兵知道后必然哗变反弹。
    不杀,难保这东濊国王室又兴风作浪。
    许定指了指北面道:“相信这个头疼的问题,无皓会帮我们解决的。”
    汉江城田丰手里还握七八降兵,最好最快整合的办法就是打仗。
    一场胜仗之后,所有问题与芥蒂都没有了。
    东濊国现在空虚无力,田丰要是不趁他们南下围堵高句丽大军之机灭掉东濊国,那他就名不副实了。
    东濊国覆灭在先,猛牛投降在后,就算日后这些降兵知道的,也挑不出理来。
    就算他们真的要哗变什么的,送上两大岛了,还不是任水军宰杀。
    翌日!
    许定与张宁等人黄忠部的骑兵去往汉城。
    其它将领带着大军押送降兵到络东江边,然后将俘虏先运送至入海口附近的岛屿上关押。
    来到城池,程昱以派人将高句丽人的尸体给掩埋处理了,不过众人还是依稀能看得到大战遗留下来的痕迹。
    “仲德辛苦你了,此番就数你这里最为凶险。”见到程昱,许定颇有些自责的说道。
    没错,他开始是有点轻视了,本以为靠着三只主力精锐部队就能扫平三郡国。
    没想到袁胤将高句丽给扯了进来,一下子投入八十万大军。
    好在这八十万大军只是数字,并非真正的精锐部队。
    不然是要吃大亏的。
    这事也提醒了许定,古人的智慧一点也不比后世的人差。
    在这个没有娱乐,没有其它项目发展的时代,论打仗,论算计,他们更专注一些。
    “主公,这应该是我等考虑不周,未探明敌情,应该是我们的过失。”程昱自动拦下责任道。
    郭嘉也收起了那副不正经的面孔,同样自责道:“要论失职,我才是真正的辜负了主公跟众位,是嘉的错。”
    “好了,大家都有过,不过没有错,以后谨慎一些便是。”许定拍了拍郭嘉的肩膀,算是揭过了。
    有过,但没错!
    这逻辑很新鲜!
    众人跟着许定进了城,然后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下了。
    当然许定跟几个重要谋士们可没有清闲。
    仗是打完了,但是事务很多很繁。
    首先平州建立,程昱为刺史。
    接着众人商议,空出来的黄海郡太守由何夔接替。
    同时三郡国废除,全部改郡。
    弁韩、辰韩两地合并成一郡,改名络东郡,太守徐奕。
    东濊国改安东郡,太守王修。
    乐浪太守邴原!
    是仪跟郗虑辅助程昱坐镇刺史府,管理平州。
    这样平州辖区就是半岛真正的四个郡。
    “那主公,高句丽之地呢?”程昱问道。
    现在高句丽大军覆灭,高句丽之地空虚无比,而且其地比之一郡还大。
    许定道:“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等元皓平了东濊国,由他带着名下将士,转攻高句丽的国内城,然后以国内城为基础,就地驻守,建一个汉东都护府,以后专事对扶余、沃沮、挹娄之国。”
    大汉之西有一个西域都护府,专门用来统筹管理西域诸国之军政事务,以保证丝路安全,打击远盾的北匈奴。
    级别在刺史之下,太守之上。
    是一种特别行政机构,有点类似后世的特别行政区跟直辖市,属于独立直属中央管辖。
    有了这个汉东都护府,不仅能向北对付挹娄、扶余、沃沮,同样也可以制约辽东。
    因为高句丽与现在辽东西北边的炫兔郡是接壤的。
    所以以后要夺取辽东,完全可以从高句丽旧土进攻炫兔郡,掐断辽东西边的退路,形成东西包围之势。
    现在的辽东太守是董卓任命的公孙度。
    公孙度此人并非是善茬。
    在历史上他就曾经以辽东为基地,拿下炫兔郡、辽东属国、辽西郡、乐浪郡。
    又趁中原大乱,各地军阀无暇东顾,伐过高句丽跟乌桓,威服三韩,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还跨海打过东莱郡,威胁青州。
    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个霸主。
    只是这一次许定的到来,直接封堵了他往北、往南、往东发展的路径。
    二人的交锋,很快也会因为乐浪郡跟高句丽之地被收进许定口袋而爆发。
    “主公此议可行!”
    郭嘉、程昱、沮授、审配等人稍加一想,也觉得这个办法很好。
    首先高句丽之地还不太平贸然移民进去,肯定不安全,并且那里处于诸国交界,是战火的前沿阵地,民众进入容易受到影响。
    如果只是屯兵,军屯什么的,那就问题不大了。
    你说那七万降兵不够,那好,在调屯三万五万的屯田军过去,将整个汉东都护府打造成塞堡。
    田丰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是稳!
    汉东都护府不必一下子扩大往前猛推,只要不停的慢慢前移,一点一点蚕食北上,这就可以了。
    相信这一点没有人比田丰做得更好了。
    确定了这一点,接着众人又商议了一些其它东西。
    比如移民安置百姓。
    络东郡先放三十万民众。
    安东郡二十万民众。
    黄海郡在入五至十万。
    乐浪郡五至十万。
    差不多平州人口起步达到一百一十万。
    经后几年,当然还会继续增加人口,达到一百五十万左右是较为理想的状态。

第334章 军改升级初念(加更)
    当然因为迁移民众是一件繁琐而且耗时废力的活。
    其中盖房子、修建城池、扩修道路、疏通水渠、开垦土地、还有百姓们的先期粮食、农具生活用品等等来源都要由官府提供。
    所以没有大财力是很难支撑的。
    打仗一时爽,一直打一直爽!
    但是治理却是一件头疼的事。
    这就像是怀孕之后生孩子养孩子,什么大大小小鸡毛蒜皮的事都会被无限放大,一不小心孩子养死了,那就后继无人了。
    打天下只管杀不管埋,只会落一个好战必亡的下场。
    所以接下来许定这一边又要步入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
    很快威远岛囤积的粮食与各种器械不断运往平州。
    在徐州收购的粮食跟物资也一船船运到平州。
    郁州山岛上的百姓也开始移入平州,这让法正跟田宇等人大大的松了口气。
    因为他们还在不停的招募流民,还有许许多多的民众千里来投,在不运人走,郁州山岛就要爆炸了。
    商议处理完了民政事务。
    接下来许定带着众人返回威远岛,并对半岛第二次战争的所有将士进行评功封赏,同时因为平州的建立,以及基本盘的壮实,军队方面也需要作出调改。
    这方面许定心中也有基本的腹稿!
    首先是都尉升校尉。
    各大都尉升职校尉,副都尉升副校尉,每一校尉军,一名正校尉,两个副校尉,八个正都尉,十六个副都尉。(校尉骑减少两正都尉跟四个副都尉)
    校尉统管人马总数,由原来的五千提升为八千(校尉骑人数六千)
    正校尉直属兵马四千,副校尉二千。
    正都尉一千,副都尉五百!
    屯田军、水军、海军三部不在此例。
    其它各郡兵,县兵,依然按原大汉旧制为郡都尉、县尉,统管兵马也不必遵从校尉军的编制。
    当然这是正常的情况之下。
    如遇战事,在必要的情况下,又有授权,校尉军将领可指挥调度郡兵、县兵、屯田军作战,指挥的兵马的限额可相应提高一定倍数。
    就比如这一次,张飞等人还是都尉,但是跟在他们身后的一万张宝部便要受其指挥调度。
    太史慈等人也一样,有四千黄巾旧部兵马随军作战,受其指挥管辖。
    就是原来的大汉,这方面也是如次,每一次对外统兵作战,朝廷先给统帅加封一个某某将军称号,一次统兵数万不等。
    等战事一结束,撤销某某将军称号,兵符收回来,然后就变成光杆司令,或是回归原位,统帅原部曲。
    打个比方,校尉军的副都尉战时可以指挥县兵,县尉也要听从副都尉的命令。
    正都尉能指军郡都尉,正副校尉就更不用说了,区别只是等级越高,指挥统领的地方部队更多一点。
    更直白一点,校尉军就像后世的常规野战部队,郡兵、县兵就像武警。
    现在许定手下有七个都尉军,这样一提升成七个校尉军,主力作战精锐野战军就扩大到了五万二千人。
    不足的空缺人数,刚好将此战随军的原黄巾旧部将士充实进去,这样即不影响七个校尉军的战斗力,又将原黄巾旧部全部分散瓦解,不留什么隐患。
    毕竟往黄巾旧部里参沙子容易让人诟病,而且效果不大,也没有这么多的人来参。
    但是往七个校尉军里调数千有过默契的黄巾精壮,反而更容易同化他们,将太平道的影响去除掉。
    同样的府卫军也要改,名下有一个州,在加上汉东都护府,许定的卫队在用府卫这个词就显得极不合适了。
    于是许定将府卫改命为金吾卫。
    在大汉有执金吾,执金吾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又名中尉。
    唐宋以后才有金吾卫,北周时首创左右金吾卫,负责皇帝出行时,先驱后殿,日夜巡察,止宿时司警戒之责。
    所以许定用这个名字在大汉到也还不算违制。
    当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小小野心。
    金吾卫暂时分为五卫,左骑卫、右骑卫,前卫、后卫、中卫,人数暂定在一万以上。
    每一卫统率率队,职权等同于校尉。
    当然这一些也要等回到东莱,结束了半岛所有战事,在叙完功的时候在颁布实施。
    在汉城许定并没有停留太久,带着骑兵开始北上,他还要去往汉江城跟乐浪郡作一些交代。
    来到汉江城的时候,田丰指军的大军经以传回了好消息,东濊以全部拿下,东濊郡王及王室所有成员均以伏诛。
    田丰果然没留一个活口,没给许定留下一点隐患。
    对这个早有预订的结果,许定并没有发表任何态度,只是嘱咐田丰一声,等程昱来了之后,汉江城交由程昱负责。
    田丰自己可以带兵领将进攻高句丽的国内城,着手筹建汉东都护府。
    同时许定还给他留下大将徐荣、骑兵将领廖伪虹、张玉等人辅助。
    大胜返回乐浪郡,乐浪郡集体欢呼,对于许定能围杀高句丽大军,消灭高句丽大王,一点都没有怀疑过。
    所以洛袭、孟光、孟九等乐浪郡的人再次请求将乐浪郡纳进威远岛体系的时候,许定没有在拒绝了。
    “各位!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无分乐浪,无分东莱,无分威远岛,希望大家以后和睦相处,勠力同心,心往一处去,劲往一处使,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大家一起努力!”许定举杯,开口就是一翻安慰与鼓励,说完一口干尽。
    众人起身,同举杯道:“是主公,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大家一起努力!”
    待众人喝完,大感畅快,坐下之际,孟九站出来道:
    “主公,你都说了无分乐浪,无分东莱,无分威远岛,那我们什么时候征讨高句丽?”
    一提起高句丽,所有乐浪郡的文武们那是无比愤慨,同样望着许定,满是期待。
    许定示意孟九回坐,笑道:“快了,等元皓、公烈带兵过来,你们都可以跟着一起征讨高句丽国内城,将高句丽所地全部重新纳入我大汉,全部成为汉东都护府的管辖。
    放心这一次没人跟你们抢功,我不会去,七大都尉军也不会派将派兵,这是属于你们狂欢战斗的时刻!”
    本来高句丽现在就没兵力了,剩下一些老弱病残,拿下国内城是手到擒来之事,战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