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洋超级帝国-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的李海等人才意识到要想攻破这座小堡垒,几乎要几万人轮番攻击,而且还必须使用重炮,否则很难攻破。
  因为这小堡垒里面不仅有瓮城,而且有两个。
  也就是说,这堡垒看似不起眼,但其实别有洞天,进入到其中,至少要经过三道大门,而且还需要经过随时随地看见的巡逻士卒盘查。
  好在这期间有着通关令牌,再加上张桐手中有着“圣旨”在,守卫的百将并未为难他们。
  待到他们真正进入到其中之后,此刻方国民也得到了士卒回禀。
  虽然与张桐认识,但他看到张桐之后,并未立即带着他们前往火器试验场,而是张桐交谈了几句之后,又仔细查看了一番李江书写的文书,最后确定无误之后才对着众人道:“既然大统制下大了命令,本主事自当遵从,众位随吾来!”
  “麻烦方主事了!”张桐见方国民同意了,立马回头对着李海等人点了点头,而后客气说了一声,便跟了上去。
  这时候,方国民早已派人让火炮坊拉来了一门陆战炮,这门炮是有轮子推着走的,是最初研发版本,也是外贸版本,不仅很笨重,而且并不是佛郎机炮型。而是前膛滑膛炮,比如今的大明重型大铳口径还要大,但就技术含量而言,完全比不了佛郎机炮。
  李江可不笨,他早就想好了,卖炮可以,但目前只能卖这种最初研发的火炮,而且还是外贸版本,火炮威力是很强大,射程也很远,但就一点,装填速度超慢,发炮过程也十分复杂,而且太过于笨重,就算是使用轮子推着走,也需要牲畜或者大量人力。
  最重要的是此炮重达三千斤,乃是青铜炮,而且若是遇到沼泽地或者山地,这东西完全是个累赘。
  试炮场,便是原来的火器试验场,靶子便是山崖石壁上被石灰画好的圆圈,一门黑黝黝的青铜炮早已被推到了预先定下的场地处。
  当方国民一行人到来时,李海第一时间就看到了那一门有轮子的巨炮。
  “好大的炮!不愧是火炮,吾等之前所拥有的那些大铳口径也就碗口大小,这门炮口至少有脸盆那般大,太大了!而且光看这气势,这炮长,很显然就远远超过了吾等所……”
  “咳咳……”就当李海激动万分时,方国民忽然开口了。
  “这门名为大将军的炮重达三千斤,发射一颗重大二十斤的炮弹,通体是由青铜铸造,耗费至少在五百两银子以上,而且每一门炮配备五十发炮弹,所需火药以及其他发炮所需物件,大统制之前就已经交代了,若李参将买十门以上,便可包教包会,免费为李参将你们训练炮兵!”
  “哦……这个好!这个好!只是这五百两会不会太贵了!”李海虽然恨不得立刻将炮拉过去,但是这五百两实在太贵了。
  “呵呵……钱的事还需李参将与大统制商议,吾等还是看看这炮的射程与威力吧!”方国民一听李海之言,却是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他说了一句,而后对着一旁早已待命的炮兵点了点头。
  很快,这由八人组成的炮兵小队便开始了发炮的准备前期工作。


第两百一十五章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火器试验场上。
  李海与张桐并排站着,而在他身后,则站着不少百户、千户。
  这些人都身着便服,可一个个都十分强壮勇武,一看便是军人,此时的他们正小声议论着眼前的这门巨炮,虽然他们不懂炮,但是他们看到过重型火铳发射时的场景,自然知晓这发炮很是复杂,一般人根本玩不了。
  这不,就在他们议论的同时,八人组成的炮兵小队开始了操炮前的准备。
  按照李江亲自编写的炮兵操练手册,他们一步步操纵着,大约五分之一刻钟后,总套程序便已完成了。
  随着炮兵小队旗手举起红旗,众人的目光瞬间聚集到了那门炮的炮口位置。
  “预备……放!”
  “放!”
  “轰……”
  随着一声巨大的炸雷般声音想起,啥时间,整个试验场上地动山摇,耳旁久久响着那震耳欲聋的回音。
  但众人并未关注这些,他们都将目光投到了那对面的崖壁上。
  “这门炮最大射程大约有三里,有限杀伤射程则为二里,给!这是千里镜,你们自己看看威力!”这时候方国民开口了,他也不知从什么地方掏出了一跟管子,递给了身后的李海。
  “这是……”李海还在为巨大的炮击声发愣,听到方国民的话时,他看了一眼方国民递过来之物,倒是有些不明所以。
  “这是什么?”
  “你拿着这端放到眼前看看……!”方国民说着,指了指千里镜细的那一端。
  李海听到此话,一头雾水,他并未见过千里镜,更不知其功能与神奇之处。
  毕竟这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哦!不应该称之为千里镜的东西要到明末时期才会出现,此时离郑和下西洋还没有多久,这东西世界上根本不存在。
  不过,李江穿越之后,这东西就被研制了出来,虽然每一架千里镜的凹凸镜片都需要人工打磨,且废品率极高,但架不住李江砸钱,自然有不少。
  也许有人会说,这玻璃李江都已经量产了,为何这千里镜所需的凹凸镜片没有量产。
  其实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凹凸镜片比普通玻璃可要难的多,李江一时之间根本做不出来,他只能找天然水晶去打磨,尽管这样成品不是很多,但在李江刻意要求下,他麾下的各船船长都装备了。
  再说此时的李海,他疑惑了片刻,随之接过了方国民手中之物,仔细打量了一下之后,他试着将千里镜细的那一端放到了眼前。
  一瞧!
  不禁吓了他一大跳!
  “这这这………怎么这么清晰,那是几里之外的景象嘛……好神奇!”李海惊讶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实在是这东西太过神奇了,这简直就是神器呀。
  “这是千里镜,能够将远处景象放大!只是因为条件有限,仅仅只能看清五里范围内的景象,再远就看不清了!”这时候张桐为之解释道。
  “千里镜?嗯……这名字倒是起的贴切!”李海也不愧是在这西洋呆过许多年的,他可不像那些酸儒,只知道之乎者也,对于格物这一方面,他深有感触,因为在这西洋,随时都能接触到一些由天方乃至是西欧的一些小玩意,自然他也知道有一种东西,能够将远处物体放大,比如水晶镜片,能够放大那种。
  当然,此时这种东西颇为稀少,基本上很难看到,就算能够看到,也买不起。
  “呵呵……大统制已经说了,在李参将离开前,此物可以当作礼物送与宣慰司!”这时候,一旁的张桐又接着说道。
  对于李江的这个决定,作为侍从官,张桐其实很不理解,这千里镜一看便是军国重器,为何要将之送与他人了,就算对方乃是旧港宣慰司,那又如何,吾等为汉华王国,又不是一个国度。
  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此话放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上,是绝对合适的,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利益。
  可他哪知道,李江不是不懂这些,他作为一个穿越者,如何不懂技术优势,但这千里镜技术层面太浅,与其让对方研制出来,还不如送一个给对方,就当欠一个大人情。
  再说,这段时间,那些商人到处都在运送移民到东阳港,尽管这样做并没有惹到旧港宣慰司,但旧港宣慰司毕竟乃是西洋的大明“代言人”,若是不尽量搞好关系,这移民的生意恐怕很难做下去。
  而且,李江其实还有一层考虑,此物他送给旧港,是打算让旧港代为送给大明那位陛下,以便能够更好的与大明搞好关系,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更容易闷声发大财。
  至于那位旧港宣慰司的施二姐会不会这样做,李江觉得他肯定会的,因为此时旧港宣慰司处境艰难,急需大明在背后支持,否则她也不会这么急着与汉华王国联盟。
  …………
  拿着千里镜,李海又看了好一会,直到他把崖壁上那用石灰画出的圆圈看透测了,这才依依不舍的准备还给方国民。
  但这时方国民却笑着道:“此物刚刚张侍从说了,大统制将会送与你带回旧港,李参将便收下吧!”
  “来来来……李参将,看看这门炮,还有这些炮弹,这可是实打实的铁炮弹,一颗就有几十斤之重,对于一般夯土城墙,轰塌,此炮根本不在话下!还有对付那些舰船,若是炮多,也可……”这时候方国民带着众人来到了操炮的炮兵小队前,指了指那门炮,又指了指旁边用木箱装的铁质炮弹,随即说道。
  “方主事!这门炮好是好!就是有一点不怎么满意!”
  “哦……有什么不妥?”方国民听到李海如此一说,顿时回头道。
  “唉……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此炮威力大,射程远,不管是攻城还是海战,都是极佳火器,可就是……太贵了!”李海满脸苦笑,看着眼前这门青铜巨炮,说道。
  听到李海如此一说,方国民也愣住了。


第两百一十六章朝廷使者到来!

  李海等人最终还是离开了,就在三日之后,离开前,他的船不仅装了十门青铜大炮,而且还带走了一架千里镜。
  除此之外,他还买了三百杆火绳枪。
  没错就是火绳枪!
  此物本来李江是不打算卖给李海的,但是李海在见过此物三段法射击之后,执意要买,李江考虑再三,便将所有火绳枪打包全卖给了他。
  反正这些火绳枪他也准备淘汰了,三十两一杆,已经不便宜了,卖得值!
  当然,如此一来,李海除了需要以物资来交换外,还随之付出的则是将近万两白银,其次,还有一些其他协议,比如书籍收集等协定。
  其实按照事先商量好了协定,李江是准备拿大炮换物资与人口的,可最终李海不同意第二条,因而李江只能退而求其次换取物资了。
  …………
  当李海率领一众百户千户带着大炮等返回旧港时。
  这时候旧港也迎来了朝廷的使者。
  这一次使者还是陈诚,其官职仍旧是西洋巡抚使,不过他手中还带着一封圣旨,不过并不是给旧港宣慰司的,而是给汉华王国大统制李江的。
  没错!这一次朝廷派来的使者正是前往东阳港宣旨的使团。
  自广东布政司与旧港宣慰司接连上书之后,那位陛下便召集了一众朝廷重臣商议,最终商量来商量去,觉得此时大明无法顾忌西洋、东洋,而旧港又实力大减,或许扶持汉华王国这个由华人建立的小国也不错。
  这样既可以牵制西洋各国,又能制衡旧港宣慰司,而且也能够将汉华王国收为已用,不让其脱离大明掌控。
  当然更重要的是,大明想要具体摸清汉华王国的各方面,比如军事实力,政治制度,以及经济等等。
  可以说,这次大明之所以又指派陈诚这一大把年纪之人前来,为的就是更出色完成任务。
  使团到了旧港之后,仅仅只是知会了旧港宣慰司一声,便找了个去过东阳港的海商引路,就匆匆离开了。
  而就在陈诚率使团离开后不久,李海带着大炮等火器返回了旧港。
  旧港宣慰司府邸内,李海刚下船便来到了府邸之中向施二姐汇报情况。
  “就这些……!”当李海将协议原原本本道出之后,施二姐琢磨了片刻,而后看向了他道:“禀宣慰司!基本上就这样,对于人口交易,末将不敢擅自做主,便给推掉了!”
  “嗯……李海!你可知吾为何这么多人不挑,专挑你前往东阳港商议火器交易?”这时,坐在主位上的施二姐突然瞪大眼睛,看着李海,表情十分严肃道。
  “这……末将实在不知,还请宣慰使示下!”李海听得施二姐这么一问,也是一头雾水,这个问题早在东阳港时,他就深思过了,可一直没有想出给所以然来!
  “唉……原以为你能明白,可现在……算了,你说说火炮吧!”施二姐见李海一脸迷茫,却是有些失望,随即说道。
  其实,他之所以派李海前往,乃是因为李海擅长指挥炮战,派他前去,是想让他买更多的炮,顺便能够找出汉华王国大炮的最终秘密,可……这李海显然是个直肠子,不懂这些弯弯绕饶。
  “算了……只能与彭先生商议第二方案了……”
  …………
  对于旧港宣慰司的种种举动,其实都周边各国看在眼中,尤其是满刺加与满者伯夷国,他们野心很大,对于旧港宣慰司关注度很高,尤其是与大明还有汉华王国的联系,颇为敏感。
  因此,在旧港,这两个小国都或多或少埋下了不少钉子,一有风吹草动,他们便会在第一时间知晓。
  这不,就连不久前大明朝廷派来使者以及李海买了大炮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