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相信所谓的高利息,高利息那些都是骗人的手段。
但是,还有很多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相信上当,也让执法者叔叔们无可奈何。
但是在这个年代,老百姓都心里清楚的很。
有些个事情能够信,有些个事情不能信,他们还是明白的。
果不其然,半个月后,一家名为大唐钱庄的,再次建立。
这个大唐钱庄,是他们士族成立的,就像之前王宇所想的那样。
在这个年代,没有什么商标法,你叫大唐钱庄可以,人家叫大唐钱庄也可以。
若是在自己那个年代,你注册一个名之后,没有授权的允许下,是不允许起同一个名字的,如若不然,那叫违规。
众人见到,这长安,又建立了一个大唐钱庄,众人纷纷疑惑。
有的人走了进去,再然后,一发现,原来真是一个盗版的。
这外面,里面,虽说装修的,也挺大气。
但是那一块琉璃呢,琉璃背后,那些金砖银砖呢,那些挂饰呢,什么都没有!
再一看这利息,真像人家所说的那样,这利息超级高。
几乎是正版大唐钱庄一倍,而借款的利息非常低,让人感觉,有种羊入虎口。
再加上,经过王宇这些个时间,一直不断洗脑,众人感觉到,这家大唐钱庄有古怪。
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
而正规的大唐钱庄,标配就是正中心一块超大号的琉璃。
而琉璃上面,还雕刻着大唐钱庄4个大字。
而琉璃背后,金砖银砖,所有的人,来到了世家建设的大唐钱庄,转悠了一圈儿,便不再相信。
他们这个虚假的大唐钱庄,当问起他们有谁给他们担保吗?
狗屁,什么都没有。
名字可以乱起,但话不能乱说,既然你不是和朝堂合作的,肯定是不可能说是以朝堂为担保。
众人只能说,是以世家作为担保,而听到世家作为担保。
一时间,所有人露出的鄙夷的眼神,你们这群士族若是骗人的?
就像王公子所说,存款的人,看中的是高额的利息。
但是这些小作坊,其他的钱庄,都看重的是你的本金。
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直到氏族建立的大唐钱庄,建立了整整近一个多月,然而,气愤的事情。
一笔存款都没有存进来,反倒是一些贷款走投无路的。
比如说赌鬼之类的来到这借款。
而王宇所在的钱庄,由朝堂的人进行调查,可以深入知道他们这群人的身份地位,也知道他们借款的用途。
基本上,不会出现死账的情情况。
然而,他们士族所搞的钱庄,一群赌鬼过来借款。
他们中的人,见到有人借款,跟人家签字画押之后,赌徒收了钱,又赌了几把。
最后,赔的只剩下一条裤衩子,众人灰溜溜的逃跑了。
没错,就是逃跑了。
因为钱,肯定是还不上的,直接逃跑,这钱也就不用还了。
到了最后,这些个所谓的账,也就成了一些烂账,一直烂在了上面。
而这些烂账的钱财,都是他们这些氏族,在自己家中拿出来的钱。
一时间,众人怒骂。
那可恶的小子,你这是在找死!
第230章 钱庄倒闭的很彻底
“好,好,好。”
听到底下人,传来的消息,李二高兴的,拍手叫好。
他们所谓的大唐钱庄倒闭了,而且倒闭的十分彻底。
更过分的,是有一些个人,借了钱,还都没还,直接跑路。
这些个钱,全部都是得由他们自己出了,李二听到了这个消息,整个人露出了笑容。
这王小子,杀人诛心呀。
之前他就说过,这些个事,不叫事。
现在看来,这些个事,还真不叫事,想到了这里,李二整个人,精神散发。
就连上朝的时候,还不忘看看他们那群氏族的人。
嘲笑肯定是不能嘲笑的,但是那小眼神,已经表现了出来。
所有的事情,已经步入了正轨,跟他们想要竞争的士族钱庄倒闭了。
王宇创造的钱庄,一家独大。
什么保护法,这个法,那个法,他也没有跟李二提起。
毕竟这个东西,有些时候也没法说。
尤其是这个年代,法律不健全,若是自己率先提出的话,有些个事没法说。
若是自己也想用这种漏洞搞别人,若是自己提出来的话,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脸?
时光匆匆,钱庄的事情,正在努力的发展。
想要继续发展钱庄,就得需要在这扩大。
可以从别的城池继续扩建,但是王宇知道,必须得先把长安这一片儿做成熟了,做稳定了,再往其他的城池扩建。
若是长安城这一片,没有做好,直接想把步子迈的太大。这样一来,可能会造成不好的事情!
另一边,长安城周边那2万亩良田,随着1万多亩地玉米种子,1万多亩地把土豆种子的播下,这一个多月的时间。
玉米,土豆,也已经发了芽,长出了苗,这苗长得还挺大,挺茁壮。
百姓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东西,在众人面前,呈现了出来。一时间,所有干活的百姓,看到这些神奇的东西,纷纷露出了疑惑。
这东西,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也并不清楚,下一步该如何做。
他们按照其他粮食的方法,除草,浇水。
王宇亲自来到这万亩良田面前,看了一下玉米,土豆,的涨势,这涨势,还是非常不错。
果然系统出品,必出精品,成活率100%,走上前,看了一下,整个人露出了笑容。
虽然说,种玉米中间,这间距还是需要的,但是对于此刻的来说,间距仿佛就没有这么大。
跟这群老百姓讲这么多,恐怕他们也接受不了,也听不懂。
让他们先种植一年,种植完之后,在来年的时候,再告诉他们各种各样的方法。
实验,才是检验数据的唯一真理,这句话永久不变。
所有的事情安排好了之后,王宇离开了长安城,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庄子。
这将近一个多月,没有回到庄子,庄子已经大变了样。
又有几处房子拔地而起,修建的10分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一个一个的城墙,也拔地而起,看的让人甚是满意。
而园子里,也种植上各式各样的花,都是王宇要求购买的。
自己的庄园,一定要充满着绿色,生机盎然。
除了这个之外,王宇安排人,在河流的一侧,挖了几个大的沟渠,把水引了进去。
在沟渠里,放上了鱼苗,开始养鱼。
等于什么时候长大了,想什么时候吃,就可以什么时候吃。
夏天的时候,可以吃个烤鱼,冬天的时候,若是感觉到冷,可以煲个鱼汤,美滋滋。
除了这些,可以让自己庄子的人,拉着这些鱼去城里卖。
反正赚钱的事儿,不做白不做,做了也不白干。
所有的事情,都按照王宇的计划,继续往前进行。
庄子正在修建,钱庄也稳步进行,所有的田地,也正在稳步的发展。
春去夏来,随着夏季的第1场雨到来,这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整个天空放了晴。
而这第1场雨,竟然已经下了这么大一时间,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开了个好头。
这也就意味着,今年会有一个好的丰收啊。
然而入了夏之后,整个天空,异常的炎热,再然后,开始不下雨了。
所有的百姓哀求着老天爷,希望能降点雨。
之前下的那场雨,让他们种的庄稼好好的解了个渴。
但是,这已经这么长时间已经不下雨了,这庄稼也已经渴了。
没办法,他们只能选择去井里打水,灌溉庄稼。
再然后,众人发现,惊悚的事情出现了。
这井里,也已经没了水,竟然干旱了。
见到了此景,所有人纷纷露出了害怕的神情,庄稼可以不用种植,大不了去乞讨。
但是这井里没有了水,意味着缺水,这缺水可就意味着人要渴死呀。
人要是没有了水喝这?
这井里没有了水,这人以及牲畜,他们要喝什么?这不是要活活的渴死吗?
百姓纷纷害怕,众人忽然想起早在几个月之前,这朝堂就下了文书。
要求每个镇子,都挖深水井,防止干旱。
若是有条件的镇子,挖完之后,每个村落也要打好深水井。
很多人,离开了村子,前往镇子想要取水。
而有一些村子也着实按照陛下的要求,打了几眼深水井,不出所料,浅水井,确实干旱了。
但是深水井,还有源源不断的水,流了出来。
不但供给他们自己吃喝,而且,还有一些水,可以浇灌点粮食。
长安城,皇宫。
早朝……
有官员把这个消息传了出来,整个大唐中原地区,干旱了。
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场干旱持续的非常严重,很多地方都断了水。
包括一些个河流,也已经断了水。
而长安城,洛阳附近,百姓都不至于干渴,因为有了去年冬天积雪。
再加上之前下的那场水,水库截流了一些水。
如今干旱,官员已经开始组织人,在水库取水,浇灌粮食。
其他没有水库的地方,则陷入了干旱,请求陛下,抓紧处理此事!
第231章 粮食丰收
听到底下群臣说的这番话,李二整个人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猛的站了起来。
一脸不悦的看着所有人,把各种各样的命令下达下去。
优先调拨,各个城池的粮食,先让老百姓吃饱,不能让他们饿着。
关于这个水的问题,李二则是深深的呼了一口气。
这一次,真的感谢他王小子。
若不是王小子说,这两年会发生旱灾,雪灾,他也不至于提前这样准备好。
现在这旱灾已经来了,粮食绝收,那也没办法,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的人不能死。
若是尸横遍野,可就是要出现大问题。
命令下达出去,户部,兵部,共同协作起来,安排人手,前去押送粮食。
“好啦,诸位,这一次旱灾,来势很重,我大唐百姓,只需要别饿着就可以。
所有人员传达下去,一定要把赈灾的粮食,送到百姓的手上,不得有误!”
“是,陛下。”
众人接到命令,纷纷下去前去准备。
正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等人站了出来。
“陛下,多亏了陛下您,雄才伟略,让百姓空闲时间挖了很多深水井。才不至于一些浅水井干了之后,百姓没有水喝。
此次我中原发生旱灾,死伤的百姓皆是因为年纪太大了,但温度太高,导致的死亡。
其他情况,没有任何伤亡。”
李二露出了笑容,这种伤亡情况,自己能够接受得了的。
目测,好像所有的帝王中,只有自己一个人做到了这样。
李二笑着点了点头,继续传达命令。
要求所有人,开始动起来,共同度过难关。
整个大唐的机器,开始运转起来,所有的粮食纷纷运往灾区,让老百姓吃上喝上。
而这群灾民,也没有闲着,既然已经没有了水。
李二开始安排人手,让他们砍树,劈柴,修建房屋,以应对冬天时候发生的雪灾。
夏末,秋来。
也许是因为朝堂政通人和,感动的上苍。
持续了一个半月的旱灾,后面又降了几场小雨,虽说比较小,但是,苍蝇虽小也是肉。
也让这场干裂的大地,滋润了一下。
虽说中原大地,百姓损失惨重,但是后面的这场小雨,也让大家留够了一些口粮。
李二下达了命令,要求遭受旱灾的地方,免租一年。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百姓,无不跪在地上,感激涕零。
纷纷感谢陛下,感谢朝廷。
除了这些,土豆,玉米,也已经成熟。
天气也已经转凉,李二停下了笔,走出了外面,轻声的嘀咕。
“是时候得去一趟王小子的那里了,来人,备车。”
坐上马车,缓缓的往王家庄赶去,来到了王家庄,看到了正在干活的王家庄众人。
庄子内,所有人,全体开工,正掰着玉米,挖着土豆。
在没有机器化的现在,人工,才是主要干活的根本。
“哈哈,老李,你来了,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王小子,当时你说过,这个时候,是要秋收,是玉米,土豆成熟了。朕过来看一看,这玉米,土豆怎么弄的?特意过来,学习,学习,经验。”
“哈哈。”
听到他这么一说,王宇哈哈大笑起来,上前拍了拍李二的肩膀。
把他带到玉米地的一旁,叫过来一个庄子的农夫,告诉他,这个东西如何处理。
把玉米皮划开,轻轻的一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