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波谷,黑山军,凉州三处叛军中,唯有凉州距离赵城最远。
最大的可能是让本侯再次前往凉州平叛。
如今镇压凉州叛乱的是皇甫将军,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免。”
“陛下会同意?”
老村长眉头微皱,在他的印象里,陛下应该是跟赵城站在一条战线才对。
赵风微微一笑,道:“世家在朝中的力量非我等能想象,一旦联合起来,只要不威胁到大汉江山,陛下也只能妥协,或许这也是陛下全力支持赵城发展的原因所在吧。
老牌顶级世家已经尾大不掉,是时候培养新的世家出来了。”
众人默然,这些事想起来太费脑子,远没有战场厮杀来得痛快。
赵风继续道:“他们并不知道子义的存在,我们去凉州平乱后,镇守赵城的任务就要交给子义了。”
“请侯爷放心,慈定会全力以赴,守住赵城。”太史慈立即坚定地说道。
虽然不能跟随真定侯一同出征,多少有些遗憾。
但独自留守赵城,显然也是无比重要的任务。
甚至可以说比出征镇压叛乱更加重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如此重担,落于自己肩上,这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也是真定侯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
赵风笑道:“子义不必紧张,我赵城全城皆兵,除了十二岁以下的孩童,其余之人,无论男女老少,随时召集起来就可以组成一支精锐之师。
他们缺的,只是一位能统领他们作战的统帅。你没有在世家眼中出现过,又文武双全,留守赵城的任务只能交给你。
另外,真定城虽然是真定国相府所在,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信任真定城的人,那里毕竟是杨彪的地盘。
特殊时期,不管是杨彪,还是杨彪派来的人,无论以何种借口,都不要放他们进城。”
“明白!”
太史慈神色坚定。
赵风又看向老村长道:“爷爷,子义初来乍到,待会儿你带他去城里多转转,熟悉熟悉,也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好!”老村长笑着说道。
赵风点了点头,又问道:“对了,卢大儒和奉孝都去镇压黑山军了,赵城学院没出什么乱子吧?”
郭家弟子如果没有卢植这位大儒,或者郭嘉坐镇,怕是不太听使唤啊。
毕竟是世家出来的人,难免不会自觉高人一等。
老村长笑道:“那倒没有,蔡大儒在你走后不久抵达了赵城,在卢大儒带兵出征之前,委托蔡大儒暂代赵城学院院长之职,替卢大儒管理赵城学院。
那些郭家弟子虽然骄傲,但在蔡大儒面前却不敢有丝毫造次。”
“有蔡大儒在,的确没有文人敢在他面前乱来。”
赵风微微一笑,虽然同为大儒,但在文人心中,蔡邕在文学界的地位显然要比卢植还要高出一截。
当然,卢植在军界的地位不是蔡邕能比的。
“正好,本侯从辽东带回来几大车的书籍,爷爷,你让人给蔡大儒送去,让他研究一下,挑选出合适的,作为赵城学院的教学书籍。”
赵风笑眯眯地说道。
“好!”老村长点点头。
赵风起身道:“好了,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本侯回家休息休息。”
说完,便迫不及待地离开议事大厅,向侯府飞奔而去。
好几个月没见,甚是怀念小娇妻温暖柔软的怀抱。
第204章 初见大才女蔡琰
刚到侯府大门,便见到甄姜和黄舞蝶两个娇滴滴的大美女正翘首以盼。
“姜儿,舞蝶,为夫回来了。”
赵风缓缓走上前,伸手将两女搂入怀中。
闻着那淡淡的熟悉发香,心瞬间平静下来。
家有娇妻,真好。
甄姜和黄舞蝶相视一眼,彼此之间都能感受到对方炽热的呼吸。
看着对方的眼睛,两女就不知觉地会想起几个月前与赵风一起玩三人扑克的场景,顿时俏脸变得红润起来。
甄姜连忙抬起头来,柔声说道:“夫君,我们已经给你备好了热水,你先去洗个热水澡吧。”
“你们可真贤惠。”
赵风在两女脸上各自亲了一下,随后一左一右拉着两女的手入府。
侯府的侍女都是从赵城挑选出来的,颇有姿色的少女,见到赵风纷纷见礼:“见过侯爷。”
赵城以后肯定会对外开放,那个时候府中的侍女就是牌面,必须要严格挑选和培养。
她们的礼节都是甄姜亲自教的,不求有多出众,至少不能失礼。
“你们辛苦了。”赵风微微一笑,说道。
“我们不辛苦。”
侍女们有些晃神,侯爷真的好帅,笑起来好迷人。
“你们先下去吧。”
甄姜挥了挥手,将这些眼神迷离的小丫头们全部打发出去,随后和黄舞蝶一起,为赵风宽衣解带。
浴桶热水已经准备好,赵风跨入其中坐下,双手搭在浴桶边,头靠着浴桶,脸上露出了享受的表情。
甄姜和黄舞蝶一左一右,弯腰用木瓢舀着热水给他淋着身体,手中拿着浴帕,温柔地擦拭。
那认真的神情,看上去尤为动人。
温柔乡,英雄冢。
古人诚不欺我。
这种日子,谁不想要?
赵风心里充满了感叹。
伸手抚摸着两张俏丽的脸蛋,内心有一股炙热升腾而起,笑眯眯地道:“姜儿,舞蝶,进来一起洗吧。”
“不要!”
黄舞蝶连忙摇头。
可惜,已经晚了。
赵风已经解开了两女的腰带,用力一拉将她们拉入了浴桶之中。
这浴桶是他特意让人定制的,容量超大,同时容纳三个人也绰绰有余。
让人制作之时,甄姜和黄舞蝶还深感疑惑,不明白一个浴桶为何要做的这么大,现在总算是明白了。
“夫君刚回来就不正经。”甄姜红着脸说道。
“他什么时候正经过?”黄舞蝶翻了个白眼。
两女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将她们那凹凸有致的身材完全凸显出来。
赵风吞了吞口水,有些口干舌燥。
“姜儿,舞蝶,几个月不见,让为夫看看你们的扑克技术有没有退步。”
赵风脸上露出了坏笑,随后一顿搓牌,发牌之后,才开始了真正牌技的较量。
三人斗地主,作为地主的赵风,却将两个农民炸得晕头转向,大获全胜。
几把扑克打下来,已经是三个时辰过去。
匆匆吃过晚饭,三人又一头钻进侯府,继续打扑克,直到凌晨才相拥而眠。
翌日一早,赵风看着熟睡的娇妻,脸上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缓缓起身离去。
完成日常训练之后,赵风前往蔡邕家中拜访。
作为大儒,在赵城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自然也能拥有一个独立的院子。
敲响了大门,片刻后一名五岁小萝莉打开了房门,歪着小脑袋打量片刻后,用清脆的嗓音问道:“大哥哥,你找谁啊?”
“呃!我找蔡邕蔡大儒,他在家吗?”
赵风看着这个小萝莉愣了下神,莫非这就是未来的大才女蔡琰?
不对啊,貂蝉都十三岁了,蔡琰怎么可能是这么个小不点。
再怎么说,蔡琰的年纪也不该比貂蝉小那么多才对啊。
“找我爹爹?”
小萝莉一听,连忙回头大喊道:“姐姐,姐姐,有个长得很好看的大哥哥来找爹爹,可能又是来提亲的。”
听到这话,赵风差点没喷血。
什么叫又来提亲?
我是来找蔡邕谈正事的。
就在这时,一名十三岁左右的少女缓缓走来,容貌与甄姜等人相差不大,却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气质。
少女微微皱着秀眉,轻斥道:“灵儿,你又在这胡言乱语,还不快去做功课?”
“哦!”
小萝莉吐了吐舌头,乖乖地往院子深处走去。
走了两步,忽然又道:“姐姐,我觉得这个大哥哥你可以考虑一下哦,长得真的很好看呢,要不你跟大哥哥说一下,让他等我十年,等我长大了我去嫁给他?”
“回屋!”
少女秀眉一拧,颇有些威势。
“哦,知道了。”
小萝莉撅了撅嘴,小跑着离开。
这时,少女才缓缓走来,歉意地道:“小妹顽劣,冒犯了公子,还请公子见谅。”
说话的同时,美眸深处闪过一丝惊艳。
没想到世上竟真有如此好看的男子。
“令妹天真可爱,惹人喜爱。”
赵风微微一笑,自然不会跟一个小丫头计较。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找我父亲何事?”少女轻声问道。
赵风笑道:“我叫赵风,就是来看看蔡大儒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赵风?
少女一听,美眸睁大,随后盈盈一礼,道:“民女蔡琰,蔡昭姬见过真定侯,不知侯爷当面,失礼之处还请侯爷见谅。”
赵风伸手虚扶:“蔡小姐不必多礼,不知蔡大儒在何处?”
蔡琰摇头道:“让侯爷失望了,家父自从来了赵城,几乎都不在家,日夜都在赵城学院研究侯爷所作的那些绝诗。”
说到这,她那双美眸中再次露出了异样的神采。
那些绝诗,她听父亲吟过,每一首都堪称是千古绝唱。
常人穷其一生若能作出一首,就足以名流千古。
可真定侯竟然以一人之力做出了足足百首,而且据说还是在短短一两个时辰之内做出来的。
此等文学,非凡人所能及。
即便是身为大儒的父亲,也常常自叹不如。
“呃!这样啊,那本侯直接去赵城学院找他吧,他日再来拜访蔡小姐。”
说完,赵风抱了抱拳,转身离去。
“恭送侯爷。”蔡琰盈盈一礼,美眸中露出了赞赏的色彩。
真定侯文武双全,却又如此彬彬有礼,实在难得。
第205章 小儿启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听那小萝莉的语气,似乎很多人来蔡邕家提亲?
也是,蔡琰不仅人长得漂亮,还是大儒的千金,娶了她不但能抱得美人归,还能在文学界扬名,一举两得。
看来,本侯得加快攻势了。
赵风小声嘀咕。
如此美人若是落入他人之手,实在是于心不安啊。
不过那丫头属于大才女,急不得,欲速则不达。
胡思乱想着来到赵城学院,径直去院长室找到了正在研究诗的蔡邕。
他在那站了许久,见蔡邕依旧没有发现自己,也没有任何要停下研究的打算,赵风终究还是忍不住开口道:“蔡大儒专心于文学,心无旁骛,令人敬佩。”
虽然来了赵城好几个月,大汉真定侯之名也如雷贯耳,但蔡邕并不认识赵风本人,抬起头,皱眉道:“你是何人,我不是说过不要来打扰我吗?”
赵风也不意外,毕竟自己与蔡邕从未见过面,不认识也正常,笑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赵风,赵城城主。”
赵风?
蔡邕愣了一下,连忙起身见礼:“原来是真定侯当面,邕眼拙,冒犯之处还请侯爷见谅。”
不愧是父女,这赔罪的方式和语气都几乎一样。
赵风走上前,将其扶起来,说道:“蔡大儒不用多礼,若非有事,本侯也不会来打扰。”
蔡邕眼睛一亮,期待地问道:“莫非侯爷又有新作出世?”
在他看来自己一介儒生,军事,政治都不行,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文学了。
真定侯来找自己,必然也是文学上的事。
赵风愣了一下,摇头笑道:“蔡大儒说笑了,哪来那么多的新作。不过,此番来找蔡大儒,也的确是文学上的事。”
“侯爷但说无妨。”
听到不是有新作出世,蔡邕明显兴趣大减。
赵风点头道:“本侯有三篇小儿启蒙读物,可以用来给赵城的孩童启蒙,只是本侯的字实在是不敢恭维,只能找蔡大儒代笔写出来。”
“好!”
蔡邕没有拒绝,拿出两个空白竹简,笔墨准备就绪,“侯爷请讲。”
“这第一本,名为《三字经》。”
赵风缓缓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没用多长时间,一篇《三字经》便背诵完毕。
当然,其中有些地方做出了适当的修改,但整体的核心思想没有变。
“好一个《三字经》,以此启蒙,最合适不过。”蔡邕仔细回味着其中的内容,满脸惊叹。
刚听到第一句时,他原本漫不经心的神色瞬间变得郑重起来。
通篇下来,竟然囊括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
其中的而核心思想,包括了仁,义,城,敬,孝。
“侯爷竟然能想出如此一篇启蒙读物,文学造诣当真是深不可测,邕不如也。”蔡邕看着赵风,由衷地赞叹道。
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