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曹家长子,看我大魏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曹家长子,看我大魏风华!-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当荀彧心中惴惴不安时,曹操终于清了清嗓子,他是要开口宣布了。

    “诸位,今日召大家前来,是有一项计策要宣布。顺道,也要征求诸位对此计策的意见。”

    曹操声音洪亮,喜眉笑眼道。

    殿中众人纷纷好奇地望过去。

    “是有何事?”

    夏侯渊急吼吼问道。

    他性子最是直爽急躁,与他身旁沉稳镇定的兄长夏侯惇形成鲜明对比。

    曹操轻微一笑,而后道:

    “此乃青州都督曹怀阳所提计谋,他言说孙权此番遭受重挫,与江东士绅必生嫌隙,嫌疑本相送信招降。”

    曹操的话,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殿中诸人脸上色变,相互讨论起来。

    “为何要招降那孙仲谋?他绝不会轻易向咱们投降的。”

    夏侯渊不解道。

    其他武将纷纷点头,便是一向沉稳的夏侯惇也是低头蹙眉,显然对此计也不甚理解。

    荀彧一时半会也无法理解,但他心里明白,曹怀阳此计,绝对不是简单的招降,该是另有图谋。

    曹操脸上仍挂着淡淡笑容,他先是沉默看着众人,待众人一番讨论,他才幽幽开口:

    “诸位安静,此计尚有下文!”

    众人赶忙安静下来,翘首期待曹操解开他们心中的迷惑。

    “只要这招降的书信一到江东,咱们就立即将这招降的消息扩散开来……”

    曹操接着说道,他说话时眉宇飞扬,脸上得意之态尽显。

    “招降……扩散消息……”

    众人又是一番疑惑,各自低头思虑起来。

    正当众人细思之时,却听得有人“嘶”地一声吸了口气。

    抬头一看,原来是荀令君。

    荀彧此刻表情很是丰富,稍带惊诧,又暗含惶恐,更多的,则是呆滞。

    “荀令君,难道你已看出此计玄妙之处?”

    众人赶忙问道。

    荀彧呆坐了片刻,这才一脸木然地点了点头。

    “此计精妙绝伦,堪可算得是平江东、定乾坤之大策!”

    叹了口气,荀彧摇着头,怔怔叹道。

    众人正自不解,却见荀彧又慨然而叹:

    “曹怀阳之谋,当真是神鬼莫测!”

    他一脸叹服,当真叫人诧异。

    在众人眼中,荀彧乃是曹操麾下第一谋士,连他都这般夸耀,那可说明此计的确精妙。

    “荀令君,此人难不成比你荀令军还要高深?”

    一旁的大将军徐晃笑问道。

    “哼哼……”

    荀彧一脸苦涩,冷笑声中带着无奈唏嘘。

    “此人智计卓绝,便是昔日韩信张良,都诚难胜之。我荀彧,怕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了……”

    他一脸叹服,看上去诚恳至极。

    众人赶忙上前催问,要荀彧向他们解释,这计谋究竟精妙在何处。

    “此计,妙就妙在把弄人心……”

    “那江东士绅此刻对孙权,已有不满。”

    “丞相送信招降,无论成功与否,只要消息一泄漏,那些江东士绅,会怎么想?”

    荀彧怔怔说道。

    众人心下一思虑,江东士绅是孙权幕后的支持者,他们向来抵触曹操。

    而曹操又趁孙权主力尽毁时,送信招降……

    那……江东士绅必然会怀疑孙权反曹的决心……

    “嘶……”

    想明白此点,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这招降之举,乃是离间计!”

    已有人一脸明悟地开口道。

    “不错!”

    荀彧点了点头。

    作为一个谋士,荀彧此刻当真感佩万分。

    曹怀阳的计谋,让以谋略扬名天下的荀彧自叹不如。

    荀彧当真好奇,这小子,怎生得如此一颗明慧心?

    现在再回想起先前,自己还念叨着要拒曹怀阳入朝之事,荀彧不禁苦笑。

    曹怀阳此计一出,那江东已是曹操唾手可得之地。

    提出如此安世定天下的计谋,这曹怀阳的功绩,怕已是当世第一。

    这样一个奇才,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再去阻碍其进入朝堂中枢呢?

    他若是强行打压曹怀阳,怕是其他朝臣都看不过眼了吧!

    曹怀阳立下的功绩,已远超他荀彧了……

    他人在青州,但论及在曹操及朝堂武将心中的地位,怕已远超他荀彧了。

    想到这里,荀彧默默打消了阻碍曹怀阳的念头。

    曹怀阳此刻风头正盛,与之作对,无疑死路一条!

    “怎么样,此计究竟如何?”

    正当众人大感震惊之时,曹操拢起手来,神采飞扬地问道。

    他此刻安坐大榻,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当真是在享受这惊世计谋带给众人的震撼。
………………………………

068曹操的宏愿

    曹操此刻很期待众人对曹怀阳的吹捧。

    他心中已将曹怀阳当作是曹昂。

    爱子献出惊天计谋,曹操自然心中爽利。

    见众人这时一脸震惊,曹操很是期待,众人接下来的夸赞。

    但大家似乎只顾着惊异震诧了,无人站出来夸赞曹怀阳。

    除了荀彧先前站出来夸了几句,其他人仍是默默无言。

    他心中也清楚,曹怀阳这计谋,带给众人的震撼太大,大家还需得时间消化。

    待众人消化完全,曹操立马站出来,炫耀一番。

    “丞相,此计惊世骇俗,实在叫人瞠目结舌。我等拜服了!”

    抢先站出来的,竟是平日沉稳的夏侯惇。

    他那张满是横肉的脸上,全是叹服的神色,那独眼儿放着光,似是在期待夺取江东功成之日。

    夏侯惇平日里可不常夸人,所以他的夸赞,显得尤为真挚。

    曹操心中很是熨贴,他的嘴角已不由自主地咧了开来。

    “对,只要咱们依此计施行,那孙权定然要受江东士绅排挤!”

    “不错!此计会让孙权再难得士绅支持,再难恢复元气了!”

    众人一番夸耀,夸得曹操心中甚为舒坦。

    “诸位,曹怀阳此计,仍有后续文章!”

    曹操再一挥手,号令众人安静下来。

    “那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并未受损,曹怀阳推断,他极有可能与江东士绅产生勾连!”

    “此计一出,江东士绅必会放弃孙权,转而支持刘备!”

    曹操继续说道。

    “刘备?”

    众人稍一思虑,将刘备与江东联系在一起。

    “嗯,不错!刘备离那江东不远,他积极反曹,倒是很符合江东士绅的口味!”

    “对!听说那孙刘联盟,正是代表江东士绅的鲁肃前去撮合的!”

    “如此看来,刘备早就和江东士绅互有联系了!”

    大家七嘴八舌说道。

    “不光如此……”

    曹操一眯眼睛,颇显高深道:

    “刘备一旦收到士绅支持,那孙权定会与之在江东争斗!”

    “曹怀阳断定江东会被他二人搅得一团糟,咱们只需坐山观虎斗,便可安然收服江东!”

    曹操的话,说得众人全都呆住了。

    “坐山观虎斗?”

    荀彧蹙眉深思着。

    他将这曹怀阳的所有推断,连接起来,重新推演一遍。

    稍一思虑,他便发现,曹怀阳对江东的后续推断,简直是丝丝入扣、环环相连。

    曹操只需按曹怀阳所说,将招降孙权之事公之于众,江东必然大乱。

    这江东的局势,仿佛是一出木偶戏,被曹怀阳以一根细线,牵动调拨。

    他心中突然生出巨大的恐惧来,这曹怀阳的眼界谋略,实在太过骇人了。

    与这样一个可怕的人物做对手,他荀彧会是个什么下场?

    “丞相,此计一环套一环,咱们只需施以小策,便能坐视江东大乱,实在是万中无一的上佳计谋!”

    “末将请令,请丞相立即采纳此计,向那孙权发出招降书信!”

    夏侯惇拱手道。

    “对,赶紧招降孙权,将那江东的局势搅乱!”

    “不错,让孙权与刘备狗咬狗,咱们好好看着就好!”

    众将领谋臣纷纷请命道。

    大家群情激奋,都期待着曹操立即采纳此策。

    “曹怀阳此计,的确精妙无比,本相正准备依计行事。”

    曹操微笑道。

    众人心中大定,正满心欢喜时,却见曹操又抬起手来。

    “不过,本相并不打算完全依照此计行事!”

    他断然开口,说得众人又犯了迷糊。

    丞相这是何意?

    “本相已等不及江东大乱了……”

    “本相打算,等孙权、刘备二人一决裂,便举兵南下,一举收服江东!”

    “我要尽快解决当前天下群雄割据,战火连天的局面,要还国家一个清静,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曹操微一瞪眼,振声说道。

    他这话说得颇具气势,感染力十足,听得众人心中一振,不禁心向往之。

    尽快解决群雄并立的时代,消弥战火,这是多么宏大的愿望啊!

    众人不禁感慨曹操格局高远。

    但正在这时,夏侯惇却蹙着眉开口反对:

    “丞相的意思是,放着坐山观虎斗的机会不要,强行举兵进犯?”

    夏侯惇的话,让众人冷静下来。

    大家静心一思考,曹操的确依曹怀阳的计谋招降孙权,而后搅乱江东局势。

    但曹怀阳的计谋,是坐看江东大乱,待刘备、孙权争得你死我活,实力消耗殆尽之后,再作图谋。

    可曹操只用了此计的前半段,在孙、刘两人将要争斗时,便强行改变的计谋,主动进攻。

    “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心急了?”

    夏侯惇一脸凝重道。

    “不,此事关乎天下大计,关乎黎庶安危,一点都不急!”

    荀彧终于站了出来,力挺曹操。

    “不错,天下百姓都渴盼安宁,丞相为利民百姓考量,谈何心急?”

    “家国安定,乃是天下大势。机会稍纵即逝,若是不趁对方势弱,出兵攻取,等下去又会有不少变故!”

    自荀彧开口之后,那些颍川系的官员纷纷站了出来,力挺曹操的决策。

    事实上,曹操的心思,荀彧等人看得很清楚。

    他们知道,曹操已然年迈,他希望在自己生前,解决掉江东难题,不愿将其留给下一代人。

    曹操虽然独掌朝纲,但其心中,还是向着汉室的。

    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平定天下,还大汉一个安定。

    正因为如此,荀彧等颍川系官员才愿意支持曹操。

    而曹操方才所说,要尽快还国家一个安定,让荀彧等人眼前一亮。

    国家在曹操手上安定,而后还政于汉室,对颍川系而言,是最好的局面。

    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曹操能在生前安定天下。

    若是此事拖到下一代人,局势会发生何等变化,又两说了。

    下一代人的心思,是否还和曹操一样呢?

    那曹丕、曹植,可不一定依旧支持汉室。

    若是他们有心称帝,那汉室就当真没机会重返荣光了。

    所以,荀彧等人,坚定地站在曹操这边,支持他尽早拿下江东,终结乱世。
………………………………

069远虑近忧

    虽然武将中流砥柱夏侯惇出言反对,但颍川一系诸多文臣的支持,将殿中局势又拉回到曹操这边。

    诸多武将纠结起来,对于他们来说,征战江东,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们自然希望曹操早日南征。

    但武将们也清楚,坐视两虎相争,于大局来说,是个更好的选择。

    曹操向来大权独揽,他要做的决策,众人是无法反驳的。

    眼下这些武将也只好闭上嘴巴,任何曹操决断。

    见大部分人都同意自己的决策,曹操心中安定下来。

    他明白曹怀阳的计谋更好,但时不我待,再拖下去,不知又要等到猴年马月。

    “既然诸将都同意此计,那便各自准备吧!”

    “本相相信,这招降信一发出去,孙权与刘备必然决裂。”

    “大战在即,众将当做好征战准备,随时南下,夺取江东!”

    曹操振声而道,众人纷纷拱手称喏。

    ……

    丞相府的后门正对一条小巷,从这条小巷一路向南,不出一里地,又有一座巨大的宅邸。

    这宅邸门头高大,建筑华美,气势恢弘,虽说比不上丞相府那般壮阔,倒也算得上许都城中较大的宅子了。

    这宅邸的主人也姓曹,正是当今丞相嫡长子曹丕。

    这曹丕风头正盛,在许都城中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生得英气十足,高挺的鼻梁,加上那唇上干净利落的八字短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