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曹家长子,看我大魏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曹家长子,看我大魏风华!-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青州最近遇灾,粮食减产,百姓们生活不易。

    而曹怀阳认为,既然军粮损耗减少,就应该还利于民,将青州地区税赋降低。

    “这小子,倒是是胸有天下,不错!”

    对于曹怀阳心怀百姓的举措,曹操自然欣慰。

    反正粮食损耗的问题已被他解决,曹操也不差青州那点税赋。

    想到这一点,曹操立刻应允了曹怀阳的建议。

    他将青州税赋减少五成,并将曹怀阳的建议,对外公布。

    消息一传出,整个青州地区,都沸腾了。
………………………………

039声望日显

    “听说了吗,丞相给咱们青州减税三成,往后日子能好过一些了!”

    “这倒是件大好事,咱们青州此次遭了天灾,百姓们正煎熬呢。”

    “这下子,大家的压力缓解了不少。”

    青州,减税的消息已经公布,整个青州地区的百姓都欢腾起来。

    经过了大灾之后,大家的生活都很煎熬。

    这一次减税,给了百姓重整生活的信心。

    “还是丞相好啊,知道体恤咱们百姓!”

    已有人开始感恩戴德了,直叹曹操对民仁善。

    但很快,就有人反驳他,因为这公告中提到,此次减税计划,是由青州都督曹怀阳提出的。

    “丞相自然不错,不过这一次,还是咱们曹小都督功劳最大!”

    “听说曹小都督建造了一种海船,这海船能减少军粮损耗。小都督立了大功,便向丞相请命,要丞相体恤咱们青州的百姓。”

    “小都督当真是咱们青州人的救命恩人啊!”

    “听说这一次赈灾,都是小都督出的力。”

    “是啊!好多灾民这一次都是他救活的。听说,现在他那垦利县,还有不少灾民留了下来,要建设他垦利县城呢!”

    一时间,曹怀阳声名大燥,青州各地的百姓,提到他,都是要竖大拇指的。

    不光是普通百姓,税收减少,那些拥有大量田地的士绅们,也对曹怀阳感恩戴德。

    这些士绅们拥有田地较多,所要缴纳的税赋自然也多。

    但这次洪灾,士绅们的田地损失了不少粮食,此次见面税赋,正好缓解了他们的钱粮压力。

    士绅们传播消息的速度和范围,要比普通百姓大得多。

    很快,曹怀阳的名号,就借由士绅,传到了江夏郡。

    此时的江夏郡,已是刘备的地盘。

    “主公,此番前去柴桑,臣必能说动孙权,与咱们联军!”

    一身儒袍的诸葛亮正在向刘备辞行。

    曹操夺取荆州后,全取天下的势头越来越猛,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决定与孙权联合。

    此刻,诸葛亮正准备前往柴桑,前去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军,共抗曹操。

    “诸葛先生,你乃世间第一等的谋臣良相,此去必然功成!”

    刘备看着临行的诸葛亮道。

    “唉!主公莫要这样说……亮此前也曾自诩为天下人杰。但这回听了那曹怀阳,亮自愧弗如啊!”

    诸葛亮轻叹一声,摇着羽扇道。

    “曹怀阳?这人是谁?”

    刘备疑惑道。

    “主公忘了吗?先前那曹操以荆州之兵,制衡益州,咱们还在怀疑,是何人提出如此惊天计谋么?”

    诸葛亮提醒道。

    刘备这时已记了起来,当时他们还念叨过,曹操身边又多了一个惊世之才。

    也正是这人提出的计谋,才让刘备意识到,曹操的势头已不可阻挡,也才有了这孙刘联合抗曹的计划。

    “难道……这计划,正是这曹怀阳提出的?”

    刘备疑惑问道。

    诸葛亮微微颔首:“当是如此……”

    “此人如今任青州都督,据说他在数日之内,就摆平了青州的粮荒。”

    “而且他又发明了一种海船,说是帮那曹操节省了不少军粮。”

    “由此,他又建议曹操,减少青州百姓的税赋,帮助他们渡过灾患。”

    诸葛亮解释道。

    “哦?竟有如此厉害的人物?”

    “那……诸葛先生能断定,此人就是之前,提出那以刘制刘计划的谋士吗?”

    刘备对那谋士印象很深,但对曹怀阳则了解不多。

    “该是如此……”

    诸葛亮点了点头。

    在士绅们将曹怀阳的事迹传到江夏郡后,诸葛亮自然也收到了这消息。

    他将这曹怀阳的几项举措计谋结合起来,很容易便得出结论:

    此人是一个极为聪明,又不按常规套路出牌的人。

    再结合此前以刘制刘计划那奇诡的思路,不难猜出,这曹怀阳,正是之前那个神秘谋士。

    “想不到郭奉孝死后,曹操还能得此良才!”

    刘备的脸色很是晦暗,曹操的权势,加上曹怀阳的谋断,近乎天下无敌。

    “是啊!此子心思缜密,智计频出,想是很快就要在曹操阵中脱颖而出。”

    “他人,此人定是我蜀军心腹大患!”

    诸葛亮已是世间难得的的人杰,他自认在谋略上,不输当世任一位谋臣。

    但曹怀阳的异军突起,让他意识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如今,我们只能指望,联合孙权之力,能与那拥有曹怀阳的曹操,拼一拼了……”

    诸葛亮遥望江东方向,暗自感叹道。

    ……

    灾荒过去,垦利县中百姓数量不减反增。

    百姓们多是来自各地,他们在其他地方,还有田产土地。

    按理说,洪水已经退去,这些人也该回到自己的家乡。

    但这些人念及捕鱼队每日大量的收获,觉得在垦利生活,比在自己故土要更幸福。

    再加上,洪灾卷走了很多百姓的家人,这些灾民回到故土也只能睹物思人。

    所以,灾民之中,只有少部分人回到了家乡,大多人都留了下来。

    而青州其他地方,还有不少无家可归的人。

    曹怀阳将这些人都要了过来,用于充实垦利县人口。

    现在,捕鱼队的人已越来越多,每日的收获也越来越多。

    曹怀阳还留了部分工匠下来。

    按说,海船建造完成,这些工匠已没什么大用了。

    但考虑到垦利县的设施并不完备,再加上曹怀阳有意多做几艘海船,用于海上捕捞。

    所以,曹怀阳以较高的俸禄,吸引这些工匠留在垦利,建设垦利县。

    他还有很多设想没有完成,县衙还未修建好,城楼城墙还太粗糙,供百姓居住的房舍太少,县城中道路桥梁都还没有架设……

    但完成这些建造,不只是需要人,还需要钱财。

    很多材料,还需要去外地购买。

    但是,曹怀阳遇上一个极大的问题,缺钱。

    在垦利县,他将渔获当作货币,换得这些百姓的劳动。

    但一旦出了垦利城,这些鱼干就不大好使了。

    这些鱼干可不是黄金白银,不能用作买卖交易。

    所以,曹怀阳最近一段时间,在构思着怎么挣些钱来。
………………………………

040生财有道

    想要尽快挣到钱,最好的法子就是经商。

    曹怀阳手头上,有捕鱼队晒制的大量鱼干。

    这些鱼干,能长久储存,营养丰富,作为干粮再好不过。

    所以,他最近正在准备着,将自己的鱼干销往其他地方,换取钱财来建设垦利。

    垦利城还需要大量高质量的石料,这些需要从外地购买。

    而且百姓们也需要粮食,不能只吃鱼干,这也需要钱财。

    鱼干虽好,但想要很快就找到买主可并不容易。

    曹怀阳想到了老曹。

    “老许,你是老曹的下属。你知不知道,老曹究竟叫什么?他是什么官职?”

    曹怀阳唤来许褚,向他询问老曹的情况。

    他想看看,老曹能不能帮他联系买主。

    许褚自然知道曹操的姓名和官职,但他自然不能说真话。

    好在曹操事先有过交代。

    “禀大人,老曹叫曹安民,乃是曹相身边的侍中,平日里常和曹相在一起。”

    许褚按照曹操的吩咐,将这个假身份告诉了曹怀阳。

    “常和曹操在一起?”

    曹怀阳想了想,他没怎么听过这官职,向来应该不是很有钱的官儿。

    他想让老曹联系买主,但这家伙整日和曹操在一起,那怕是没空交朋友了。

    那指望他介绍商人士绅朋友,怕是不大方便了。

    “欸?不对!”

    曹怀阳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曹操?

    为什么不能将这鱼干卖给曹操呢?

    他的大军,不是需要军粮吗?

    这鱼干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吃还能强身健体呢!

    这不是最好的军粮吗?

    想到这里,曹怀阳立马又拽住本要离开的许褚。

    “快,将老曹的联系方式给我,我要给他写信!”

    他急叫道。

    许褚愣了一会儿,而后给了一个地址,又从自己房中,摸出一只信鸽。

    “大人可以用这信鸽送信,这只鸽子,会自己飞到曹大人家中!”

    许褚恭敬道。

    曹怀阳收了信鸽,立马准备写信。

    他要让老曹联系曹操,准备卖给曹操军粮。

    直接和曹操做生意,这事怕是不大方便。

    他得想点法子,卖那曹操点利润,这事才能顺利办好。

    窝在府里想了半日,他终于有了点想法,于是开始提笔写信。

    这封信,很快被送到了曹操手中。

    “咦?这小子要与我做买卖?”

    曹操大感好奇,他接着看了下去。

    曹怀阳在心中托付老曹,与曹操商量,要将鱼干卖给军队充作军粮。

    他愿意拿出利润的五成分给曹操,一方面算是缴纳的税收,另一方面,也算是二人合作。

    但他有一个要求,要和曹操共同成立商会,以曹操的名义,与其他士绅做买卖。

    其商会的所有利润,都会抽出五成来,交由曹操。

    “鱼干?”

    “五成利润?”

    这小子能有多少鱼干?

    曹操先是怀疑,可后来一想,他养活了那么多灾民,该是有不少鱼干。

    这东西充当军粮倒是不错。

    “他倒是还愿意分利润出来,这小子倒还心念着朝廷。”

    曹操心中生出感动,曹怀阳一方面供应了军粮,还能拿出利润,反哺朝廷。

    而且他往后做买卖,朝廷也有钱挣。

    “这生意做得!”

    心下一定,曹操立马以老曹的名义写了回信,答应了此事。

    收到了回信,曹怀阳立马开始准备。

    他在垦利县成立了渔业司,并以曹氏商会的名义,与曹军做起了军粮买卖。

    这曹氏商会,自然是打着曹操的名义。

    曹怀阳让曹操亲自题名盖印,给这曹氏商会加了金字招牌。

    他之所以愿意拿利润出来,自然是冲着这金字招牌来的。

    如今北方尽归曹操统治,有了这个金字招牌,他能避免很多麻烦。

    其他士绅的排挤压榨,官府朝廷的克扣剥削,这一切麻烦,都能用这曹氏商会的金字招牌来规避。

    接下来的时间,他的渔业司忙活起来,开始收整鱼干,等着鱼曹军交易。

    而工匠们也动员起来了,他们要购置材料,修筑城墙,道路……

    曹怀阳趁这空当儿,又钻到了船坞中,打制出海的大船。

    “曹大人,这大军的战船不是已经造好了吗,你现在造船,又是为了什么?”

    许褚发现了曹怀阳近来又打制了四艘巨大的海船。

    这些海船,规格与那曹军战船相当,只是其中添置了不少水仓。

    “我准备做几艘渔船,出海打渔!”

    曹怀阳笑道。

    “出海打渔,那海上风浪那么大……”

    许褚刚要反驳,毕竟在这个年代,海边的渔人顶多就在近海处捕捞,从未有人敢坐这大船到远海区域。

    但他立马想到,那战船能顶得住海上风浪,出海打渔也变为了可能。

    “海鱼肉质更好,大海中资源也更丰富。我还要多攒些钱来养活垦利县的百姓呢!”

    曹怀阳解释道。

    除了渔船,他还准备了适用于海上捕捞的拖网。

    等渔船一做好,便将这些巨型拖网架上渔船。

    往后将大船开到深海,放下渔网,一路行驶,便能捕捉到海鱼。

    忙活了好些日子,渔业司终于拓展了业务,开始出发到深海区域,捕捞海鱼。

    出航的第一日,因为不了解海上情况,捕鱼队的成效并不好。

    但曹怀阳并不气馁,第二日,他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