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州的奉旨御使都是征战沙场的惯将,例如此次跟着蒙裳和霍骠骑出征的章彧和赵眜,分别成为了玄州和元州的奉旨御使。
而帝州的奉旨御使则是霍骠骑,不过如今他和蒙裳还在嬴州,还没有赴任,但是他的麾下裨将,却已经全部入驻帝州。
五大军团现在已经由嬴朕白妶直辖,但是他现在还能调遣朱雀和玄武两大军团,这两大军团在加上霍骠骑培养的将士,便是嬴朕对付大寒王朝的兵力。
朱雀玄武两大军团,在加上霍骠骑麾下训练培养的精英,足以拿下大寒治下的帝州十城,只是现在养马人并没有摸清楚寒弗陵和河神府的关系,没有贸然下手,但是只要寒弗陵敢调走城池内的驻军,霍骠骑的麾下必然会顺势攻城,蚕食大寒的疆域。
或许如此没有嬴州的命令,但是开疆拓土的同时,能够逼迫寒弗陵暴露自己的底牌,甚至摸清他同河神府的关系,一切便足够了!
只要有这两点,即便被御史捅到嬴朕面前,他们都不会受到任何处罚,甚至会得到意外的奖赏。
沛城五万大军,早就在待命,等候寒帝的征召。
那边听到寒帝诏令,他们迅速朝皇城门靠拢,甚至比寒帝要早到一刻钟。
寒弗陵来到皇城门,见到燚一已经苏醒,寒据仍旧在昏迷之中,他背后的砍柴刀已经取了下来,御医也给包扎好了伤口,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寒弗陵来到近前,盯着寒据望了片刻,抬手将他吸了起来。
寒弗陵手上香火之力涌动,由于是同宗同源的香火,且带着龙脉的气息,在进入寒据的体内后,便引导着其体内杂乱无章的香火,重新复归于脉络之内。
香火重归脉络运行,寒据的脸色也好了许多。
寒弗陵道:“拿水来,将他泼醒!”
“陛下,这不好吧,亭长重伤未愈,若沾染了风寒可毕竟棘手!”寒据身旁的御医如此担心道。
“恩呢!”寒弗陵瞪了他一眼,朝身旁的官兵道:“还不快去!”御医于心不忍,隐藏在手中的最大号银针,在其转身的时候,迅速扎入了寒据的肩膀,然后迅速抽出。
“啊!”
寒据吃痛,从沉睡之中惊醒。
“燚一将军无事吧!”寒据醒来,第一时间抓住身旁的御医询问。
御医道:“亭长不必担心,燚一将军无碍!”他边说边朝寒据使眼色,示意寒弗陵正在边上。
多次之后,寒据会意,艰难起身,朝寒弗陵道:“属下有负陛下所托,还请陛下怪罪!”寒弗陵怒斥道:“你确实有罪,连个帛书都抢不来,朕要你何用!”他长袖一挥,犹如鞭子一般抽打在寒据的脸上,身体再次飞了出去。
那跟在寒弗陵身边的裨将不忍,冒着违命的风险,出手将他接住,不至于为此再加重伤势。
“陛下您是说,帛书有假?”
寒据猛的抓住裨将的衣袖,大声问道:“陛下说,你抢回城内的帛书是假的?”裨将点头:“亭长,那些帛书都是假的,是儒家弟子给我们挖的陷阱!”
“噗!”
寒据闻言,脸色顿时如金箔,急火攻心,双目圆瞪,一口心血喷了出来,脑袋一偏,昏倒在裨将的怀中、
“废物玩意儿!”寒弗陵望了一眼,怒骂道,转身推开城门走了出去。
其身后的待命的五万大军也鱼贯而出,其中有一大部分,则同时从城头,吊着出了城,或者直接飞出了城池。
城墙外,那些百姓的面前,站着八名儒家弟子,他们身后的百姓群中,有十卷一人多高的帛书。
那八名儒家弟子见寒帝弗陵走了出来,一个个都躬身下拜:“参见大寒皇帝!”
“诸位平身吧!”
儒家在大寒的地位极为超然,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寒帝是不会对他们出手的。
“尔等儒家弟子,不思治国安邦之策,为何鼓动百姓造反?”寒弗陵盯着八名儒家弟子师长般严厉道。
八名儒家弟子道:“儒家先贤有言,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仅有十州诸夏万姓,集有万民书,我等受百姓之托,请来呈递给陛下!”
“极有万民书,那就拿给朕吧!”寒弗陵道。
“万民书言万民心声,万民望陛下辞帝位,臣服大秦!”八名儒家弟子不愿意将万民书交出,而是拱手道。
“尔等大胆,真以为朕不会拿你们如何?”寒弗陵大怒。
“请陛下辞帝位,臣服大秦!”
其余的百姓其声喝道。
“找死!”寒弗陵见百姓也跟着他们拱手喝道,顿时大怒:“左右何在,将这群乱民,给朕诛杀了!”
其身后的五万大军其声应和:“诺!”
他们一个个都抽出腰中宝剑,舞动手中长枪!
八名儒家弟子见寒弗陵要动真格的了,立刻喊道“陛下且慢!”
“陛下难道真要惹出我儒家先贤不成!”暗中那名玉某人又再次出声。
“玉白缈,儒家新一代继承人,不必藏头露尾,朕知道是你!”寒弗陵,朝着远处淡然说道。
第三百六十四章 董子
“寒帝陛下,别来无恙!”
玉白缈一脸浅笑的朝寒弗陵走来,他身边则是农荆山九人。
寒弗陵既然现身城门,玉白缈十人也没有打算在隐藏在暗中,他们有自信寒帝不敢拿他们怎样!
“玉白缈这就是你们儒家的态度?”
寒弗陵望着眼前的一切,冷声质问。
玉白缈躬身,笑意如狐,不卑不亢的说道:“寒帝陛下误会了,这是天下人的态度,不过我儒家一向跟随民心而动,你也可以认为这是我儒家的态度!”
“一群虚伪的道貌岸然之士,就凭你们也配以天下人的态度为态度!”寒弗陵怒斥。
农荆山浅笑道:“天下人的态度,是否代表儒家的态度,这需要后世人来评说,但是农某清楚,这天下人的态度,绝对不能容忍你寒氏继续封王做候,如今民心向秦,寒帝陛下就不要再以皇子龙孙自居了!”
“请寒帝陛下退位让贤,献地予秦!”玉白缈身旁的另一位儒家书生拱手说道。
“退位让贤,献地予秦!”一旁的百姓见儒家弟子带头说话了,他们在其余八名儒家弟子的带领下,也跟着如此呼喊道。
“你们儒家朕要造反吗?”寒帝怒视玉白缈等十位儒家弟子,痛心疾首的说道:“大寒历代先皇,对你们儒家不薄,尤其是你们董子一脉!没有我大寒王朝,便没有你们儒家如今的辉煌,董子若是知晓,一定将你们这群徒子徒孙扫地出门!”
“陛下并非老祖董子,请不用提老祖思量!”农荆山回道。
“朕念你们年少无知,给您们十息的时间,立刻从朕的皇城门前撤走,不然,休怪朕心狠手辣!”寒弗陵此时已然动了杀机,玉白缈能从他的语气中感受到滔天的怒火。
玉白缈直面寒弗陵没有丝毫退意,农荆山见状偷偷跟混在人群中的八名儒家弟子使眼色。
人群中八名儒家弟子得到暗示后,立刻会意,他们带着百姓,拿着十卷帛书,走上前来。
十卷帛书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如阶梯般展现在寒帝的面前,八名儒家弟子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请示道:“大寒不仁,勾结外族,荼毒诸夏,儒家弟子,携天下民心,请大寒皇帝辞帝位,臣服大秦!”
“请辞帝位,臣服大秦!”
玉白缈一字一句的盯着寒弗陵说道,他们说完,现在的所有百姓都呼喊了起来,犹如浪潮般,一浪高过一浪。
寒弗陵双眼猩红,盯着玉白缈,说道:“你们这是在找死!来人啊,将这群乱臣贼子给朕全部斩杀了!”玉白缈大喝一声:“且慢!”
寒弗陵身后的将士一直没有动,听到玉白缈的声音更没有了丝毫的动作。
玉白缈没有等大寒皇帝回应,冷声说道:“大寒皇帝陛下,你以为没有丝毫的把握,我们会出现在这里吗,大寒勾结异族,屠杀同袍已成事实,大寒皇帝陛下就不要再做挣扎,去帝位吧!”
“便是去帝位,你们也再看不见了,动手!”寒弗陵根本不吃他的这一套。
农荆山见大寒将士开始冲了过来,他自怀中取出一卷画像,朝天空一扔,绢帛打开,那上面画着一个正在教书的老先生。
儒衣儒帽,正是儒家老先生。
画像之中的并不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但是却让所有的儒家弟子露出谦卑的神色,身体微屈,低声唤道:“董子!”
画中之人,正是那让儒家的地位达到独尊的董子董仲舒!
农荆山将董子画像抛到天空,大声喝道:“寒弗陵我劝你最好不要乱动,我等死了不要紧,但是你们寒氏就等着断子绝孙吧,董子的手段性格,想必你们寒氏最是了解的!”
董子能凭借一己之力得到寒武帝的赏识,更是将儒家带到了独尊的地位,其手段足见恐怖。
“董子,那老东西现在恐怕也要到了散功的地步,你们还想扯虎皮做大旗,朕岂会害怕,来人啊,将他们全部斩杀!”寒弗陵自然知晓董子尚存在世上,他们寒氏每一代帝王都没有好下场,他董子又何尝不是,其背后也背着百家的气运反噬!
气运反噬轻则如鸣雌侯许负那般天人五衰临体,重则断子绝孙,而大寒和董子所遭受的便是最为厉害的,不过他们一个有寒氏王朝的气运,一个有儒家气运,气运临体,再加上他们的高深修为,那气运反噬也只能在他们晚年或者身受重伤时,才会出现。
大寒皇帝每到晚年必然出现各种状况驾崩,便是这个原因。
董子如今的状态也应该在这个阶段,也正是因为他修炼有儒家的浩然正气,他的反噬才会来到相较于寒武帝要晚一些。
“董子先师正是自知大限将至,想为我们这些后生砸出一条道路来,大寒陛下,你说,董子先师全力出手,尤其是赌上性命的出手,你真能接住吗?”玉白缈任凭大寒的将士持着刀枪剑戟冲到他的面前来,丝毫不为所动。
双目凝视寒弗陵,岿然不动!
“慢!”
寒弗陵对冲杀而来的大寒将士下令,将士止步,刀枪剑戟仍旧直面对着他们。
“朕封你们儒家为国教,将那十卷帛书烧了!”寒弗陵冷声道。
玉白缈道:“寒弗陵你就不必再执迷不悟了,大寒大势已去,大秦的大势已成,就不用说嬴秦的军事实力,便是他麾下的八大古姓家族,便不是你寒氏能够抗衡的!要知道,九大古姓家族任何一个家族出手,都能让如今的大寒万劫不复,为了你寒氏的后辈子孙,自觉请辞是你最好的选择!”
寒弗陵望着那写满十卷帛书的名姓,突然冷哼了十声:“连你们儒家也要背叛大寒,就这么看好大秦的未来?要知道大秦一向推崇的是法家学说,你们就这样摇尾乞怜的过去,就不怕屎都吃不到热乎的?”
农荆山笑道:“所以我们想到了陛下你,总之都是要走向灭亡,你大寒何不成全我儒家,好歹念着这份情感,我们儒家回对你寒氏后辈照顾一二的,不至于彻底。沦落成没有姓氏的奴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十日约
寒弗陵望着百姓们展开的帛书,缓缓走了上去,伸手摸去。
守在旁边的八名儒家弟子想要上前去阻拦,被玉白缈扬手制止。寒弗陵将手落在绢帛上,从每一个名字上摸过,他边摸边笑道:“民心如此,徒呼奈何!”
农荆山望着寒弗陵一脸悲戚的模样,冷笑道:“寒弗陵也就不要在我们面前惺惺作态了,当你大寒皇室决定和异族勾结的时候,便站在了天下的背立面,注定被诸夏所耻,为万民所不容!”
寒弗陵不发一言,一行一行的触摸帛书上的名字,良久,他才长叹一声,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你们给朕十天,十天之后,你们再到沛城来,大寒是投降,还是继续同大秦抗争,朕会给你们一个交待!”
玉白缈笑道:“你又何必垂死挣扎呢?如今的大寒,还不如昔日的卫国,卫君角尚有商鞅的恩情保命,延续国祚,你大寒有什么,三十万大军?不过是一群吓破胆子的逃兵,于大秦而言,解决你们,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无非是早晚而已!”
大秦统一天下,初时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但是其中有一处例外,那就是卫国,商鞅便是卫国国君的后代,秦皇念着他的功绩,以及大秦对他的愧疚,并没有破灭卫国,而是赐地野王给姬角,让他延续姬姓宗庙祭祀,直至秦二世时期,卫国才被灭掉,姬姓才绝了宗祀。
玉白缈说的此人,寒弗陵也是如雷贯耳,能够在秦皇郡县制的大潮下,独善其国的卫君角,即使再低调也会如闪耀星空的月亮,让世人瞻仰注意。
寒弗陵笑道:“卫君角,不过苟延残喘之人。玉白缈你少拿寒氏的宗庙祭祀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