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子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天子风流-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这个意思,天子是要与刘璋正面开战了,想要试探一下我们的态度!主公!是彻底归顺天子,还是与刘璋联合对抗朝廷,是时候做决定了!”
  “嘶……”张鲁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多少有些犹豫之色。
  在汉中这一亩三分地,张鲁就是绝对的土皇帝,他说一,没人敢说二,这样予取予夺,肆意妄为的生活,谁人能舍得抛弃?
  如果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张鲁是真得不愿意迈出这一步。
  但是文聘三万大军就在百里之外,只要自己说一个不字,只怕半日之间就会直扑南郑城下;
  若是与刘璋暗中联合,那么两代人近十年的恩怨,岂是这么轻易的就能化解?
  归顺天子,至少还能保留一条性命;
  可若是与刘璋相联合,就算最终打退了朝廷的兵马,这汉中一郡之地,只怕也要被刘璋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想通了这个关节,张鲁也就打定了主意,苦笑一声道:“事到如今,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有归顺朝廷这一条路可以走。希望天子真的仁德,不要翻我当年斩杀汉使的旧账。”
  听张鲁这么一说,阎圃暗中也出了松了一口气。若张鲁真的就舍得一身剐,要与天子拼到底,那阎圃真就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面咽,连个哭得地方都找不到。
  毕竟这天底下的读书人,谁不希望有个名正言顺的官身?这普天下的老百姓,又有谁不希望度过一个安稳的晚年?
  “主公尽管放心!天子若真的那阴狠毒辣之辈,那文聘大军压境,只怕要就攻过来了。
  天子既然愿意和我们讲道理,那就说明白天子是个明是非、懂道理的人,不会再与主公计较这些的。”
  “主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快调集精锐兵马,尽快攻下汉昌、阆中二县,向天子展示一下我们的诚意!”阎圃轻轻摆手,笃定地说道。
  “好!”张鲁长出了一口气,沉声说道:“来人!叫张英将军过来见我!”
  “喏!”
  屋外早就侍卫答应了一声,快步离开了屋门口。不到半柱香的攻入,一个身材高大,题型健硕的中年男子,就迈着大步走近了屋内,到张鲁的面前叉手施礼,朗声说道。”末将张英,参见主公!“


第247章 双方诚意
  0247 双方诚意;
  张英今年刚刚三十出头,正是一个男人精力最顶峰的时候,无论是阵前斗将,还是领军打仗,都让张鲁非常的放心。
  刘璋几次派兵围剿汉中,每次到了险要的关头,都是张英挺身而出,悍然击退蜀郡兵马,直接粉碎了刘璋的企图。
  以至于到了最后,在整个汉中军内部,张英都成了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
  按说武将做到张英这个程度,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主公的猜忌。
  但张英却是跟随张鲁从蜀中走出来的,与张鲁起于微末之间,所以张英的出众非但没有招来张鲁的猜忌,反而让张鲁更加重视。
  南郑县作为汉中郡的心脏,作为张鲁的老巢,其防务就交到了张英的手中,可见张鲁对张英的新任。
  但张英显然也没有辜负张鲁的期望,把一座南郑县城打造得如铁桶一般,就算是文聘真率领三万大军扑到了南郑城下,张英的这道防线也绝不时那么轻易就能跨过去的。
  十余年的主臣关系,早就让这两位有着无比的默契,平日里没有必要见面,一旦见面就是有大事发生!
  “主公!可是那文聘撕破脸皮,率军直奔南郑而来了?”还没等张鲁开口,张英就率先开口,无比自信地说道,“主公尽管放心,只要有我张英在一日,就绝不会有人跨进南郑县一步!”
  张鲁顿时笑了,满意得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文聘的兵马还在百里之外的城固县,并没有开动的迹象。今日找你过来,其实是为了另外一件事!”
  “方才我与阎先生已经商定,准备归顺朝廷,一起对抗益州的刘璋!但在此之前,为了表示我们归顺朝廷的诚意,还需要攻下汉昌、阆中二县。不知你有多大的把握?”说完这话,张鲁便满脸期待地看着张英。
  “汉昌?阆中?”张英微微皱眉,谨慎地反问道,“汉昌程畿、阆中句汉,皆蜀中上将,当年都曾跟随过巴郡太守严颜,实力不可小觑。若是要取这二县,是怕是要耗费不少时日。”
  “倒不是末将畏惧这二人,只是出兵巴郡,势必要带走南郑半数以上的兵马!到那时,南郑守卫空虚,若是文聘趁机发难,那却如何是好?”
  “这……”
  张英一番话,直接把张鲁给说愣了。
  方才接到天子诏令,从头到尾思考地都是投降与否的利弊,可却从没想过这诏令或许就是一个诱饵!
  若这真是个阴谋,那张英率军一走,南郑的防务势必形同虚设,文聘趁机率领来攻,只怕是……
  想到此处,张鲁顿时遍体生寒,汗毛都要倒竖起来。
  “阎先生!这话你怎么看?”张鲁扭过头,颇有些审视地意味看着阎圃。
  阎圃也是心中一惊。
  毕竟张英所言,确实是一种很现实的情况。在这乱世之中,什么人都有可能出现,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若说天子这封诏书真是个诱饵,也并非是没有这个可能。
  只是……天子有什么理由这么做呢?
  “张将军!”阎圃没有正面回答张鲁,而是扭头看向了一旁的张英说道,“咱们平心而论,若是现在文聘率领大军攻城,你有几分把握将之彻底击退?”
  “这……”张英的脸色变了变了,也没做过多的解释,只是沉声说道,“最多三成!”
  “那另外七成呢?”阎圃毫不客气地追问道。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张英脸色不变,朗声说道。
  “好!好一个城在人在,城破人亡!”阎圃拐棍一拄地面,有些冷笑着说道,“张将军莫非是想要用我们全城上下十几万人的性命,来成全自己的忠义之名吗?”
  这个帽子可扣得太大了!
  张英那古井不波的脸色终于变了,瞪着眼睛看着阎圃,诧异地问道:“阎先生,你可不可乱讲!张某何曾有过这般想法!”
  “不曾?”阎圃又是一声冷笑,“既然不曾,那我且问你,若是按你所说,天子的诏令不过就是个诱饵,好让文聘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南郑,是也不是?”
  “不错!”张英点头说道。
  “那我再问你,事情若真按你所言,那与文聘这一仗,无论如何都是要打!若是侥幸是那三成也就罢了,可若是拿七成之一,又当如何?”阎圃的脸上显然有了一些怒意,疾风骤雨般地质问道。
  “自然是拼死抵抗,城在人……”话说到这,张英便说不下去了,他发现自己似乎已经被阎圃饶了进去,无论再怎么说,那都自己的不是。
  见张英吃了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阎圃的神色也稍微缓和一些,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张将军,你是我汉中擎天之柱,为汉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这些话小老儿本不该说。但今日之事,确实是你有些多虑了!”
  “文聘一路从上庸发兵,接连上庸、西城两座重镇,都丝毫没等挡住文聘的脚步,这是多么大的优势。
  但就是因为一句旨意,一句真凶可能另有他人,文聘就停止了进攻的步伐,愿意给我们自证清白的机会!”
  “如此做派,又怎么能是那奸邪之辈呢?如果他们只是想夺取汉中,又何必给我们留下调兵遣将,组织防线的机会呢?
  试问张将军,若是文聘马不停蹄,从城固县一路打到南郑,你有几分退敌的把握?”
  “这个……”张英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有些艰难地说道,“最多一成!”
  张英咬着牙,纵使心中有千般不愿,还是说出了这句话。
  之所以张英有三成退敌的把握,就是因为这半月间,张英又从汉中各地抽调了不少兵马,只才有了足够的守城人手。
  若是当日文聘直接攻到南郑城下,只怕是连守城防线也建设不起来。
  “所以事情就已经摆在这里了。朝廷在城固县屯兵至今,寸步未动,这就是最大的诚意!朝廷既然已经给出了他的诚意,我们自然也要拿出自己的诚意!”
  “主公!您觉得呢?”阎圃重新看向张鲁说道。


第248章 名将程畿
  0248 名将程畿;
  张鲁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种无奈地神情。
  本来张鲁心中还是很赞同张英的说法的,不过听阎圃这么一分析,张鲁心中顿时就充满了挫败感。
  因为对于朝廷而言,想要攻下汉中,那只不过就是时间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耍这种败坏名声的阴谋把戏。
  这诏令言辞如此恳切,若也仅是天子抛出来的诱饵,那从此以后,天下间还有哪路诸侯还敢相信朝廷?
  张鲁相信,只要当今天子不是什么傻子,就绝不会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
  “阎先生说得有一定道理,我们现在除了相信朝廷,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若这真是天子的诡计,那就用我张鲁一个人的性命,来让天下诸侯好好看轻这个小皇帝的真实面目!”
  张鲁说道此处,目光一凝,像是已经下好了决心。
  “张英,我给你两万兵马,先取汉昌,次取阆中,可能办到?”张鲁沉声说道。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那张英自然是不能再说什么,直接向张鲁再施一礼,毫不犹豫地答道:“末将遵命!”
  汉中郡兵马虽然有五万之众,但精锐的嫡系人马不到两万,大都驻扎在南郑县周围。
  张英领了张鲁的将领,直接持兵符调动兵马两万多人,其中有一万人都是精锐,浩浩荡荡就杀奔汉昌城而来。
  ……
  巴郡,汉昌县。
  在刘璋所掌握的益州四郡之中,巴郡的占地面积最大,也是蜀郡东北方向的第一道防线。只要巴郡不失,蜀郡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
  虽然从广汉郡也可以进攻蜀郡,但广汉郡内多是崇山峻岭,一夫当关的险要之地,容不了大军通行。因此刘璋便把主要的守卫力量,都部署在了巴郡境内。
  巴郡太守严颜,如今已年逾六旬,当年追随刘焉入蜀,横扫蜀中,立下赫赫战功,算得上是昔日蜀中第一上将,东州兵元老级人物。刘璋能够派出严颜镇守巴郡,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而汉昌县,地处巴郡最北端,乃是应对汉中的第一道防线,这里的守将人选,自然也是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当初刘璋在几次三番折戟汉中之后,便开始考虑对汉中呈防守的姿态。
  如此一来,汉昌守将的位置就显得极为重要,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刘璋几乎在心中筛选了上百名武将。
  而程畿,就是在这上百名武将中脱颖而出的那位,无论是人品武功,在蜀军之中都是上流之选。
  事实证明,刘璋的眼光确实有独到之处,程畿镇守汉昌三年以来,汉昌县不说是风调雨顺,却也称得上安定二字。
  由于程畿曾追随过老将严颜,又是刘璋亲自擢拔,州牧府中一些投机取巧的好事者,就开始为程畿制造舆论优势,几乎都要把程畿捧成了当世的一流武将。
  假话说多了,就会被人误以为是真话。久而久之,就连程畿自己也觉得,所谓的当世名将,自己的当之无愧。
  可当程畿见到城头下那密密麻麻的两万大军之时,他才猛然从他人刻意编织的迷梦中惊醒。
  那颤抖的双腿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所谓的当时名将,简直就是莫大的讽刺!
  “我城中可战之兵还有多少?”程畿扶着女墙垛口,两眼死死盯住城下顺风飘扬的“张”字大旗,头也不回地问身边的副将道。
  “禀将军,城中尚有可战之兵三千之众,粮草也相对充足,足以抵抗一段时间!”副将对程畿抱拳拱手,看着程畿的眼神中满是崇拜之色。
  很显然,这位副将也是程畿名将论的受害者,对自家这位主将充满了迷之信心。
  即使敌众我寡,我家将军亦能在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
  面对副将满眼的小星星,程畿丝毫不为所动,而是皱着眉继续问道:“去成都的信使走了两天了吧,援军多久能到?”
  “将军请放心!”副将满不在乎地说道,“虽然成都的援军可能会慢一点,但还有一路使者去江州禀报严老将军了,最多五天时间,江州的援兵就会抵达,到时候汉中的兵马自然就退了!”
  这副将的言外之意很明白,虽然敌军数倍于己,但就凭程将军你的能力,守这座汉昌五天时间还做不到吗?
  五天?
  程畿心中顿时一沉,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极为难看,缓缓转过身说道:“把所有人都叫过来,本将军有些话要说!”
  “喏!”
  副将以为程畿要做战前动员,便赶紧答应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