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时的蒲鲜万奴气息微弱地斜靠在一块山石上,他的双眼就像着了魔一样,盯着山坡上那片炽烈燃烧的火海。
最好就这样烧下去,这片火焰,永远也不要停止!此时的蒲鲜万奴心中带着一片悲怆与痛苦,撕心裂肺的想道。
可是就在这时,猛然间!
蒲鲜万奴惊骇欲绝的睁大了双眼!
就在那眼前的这片火海中,一个个周身上下燃烧着火焰的骑士,从里面魔神一般冲了出来!
这简直是地狱般的情景,就在这一刹那,蒲鲜万奴裂开了大嘴,喉咙里一阵咯咯作响,无声的哭嚎了起来!
对面的那些骑士,人和马身上都披着毯子。这些毯子似乎已经被打湿过,因为蒲鲜万奴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上面满是一片紫黑的血迹!
不知道是人血还是马血,不过现在都不重要了。
那些毯子上的鲜血在穿越火海的过程中,几乎被烈焰烤干了。此时这些骑士身上也同样燃烧着升腾的火苗,使得这些骑士,就像是地狱火海之中走出来的恶魔!
当他们将身上烧得千疮百孔的毯子甩掉,随即,蒲鲜万奴看到为首的那个人,慢慢的向他走来。
在他的军服双肩上,依然还燃烧着炽烈的火焰,烈火烧灼着这个人的皮肤,发出了一片滋滋的响声。
可是他却恍如不觉,在他如同死灰一般的双瞳里,似乎只有自己!
此时此刻,蒲鲜万奴再想要挣扎,却发现自己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
等他抬眼看去,就见自己所有的卫士都躺在地上,像死人一样睡得到处都是。
在他的身边,始终形影不离的那位东夏国武术高手,以凶狠残暴之名的勇士萧穆鲁,正把自己腰间的弯刀拔出来。
蒲鲜万奴眼看着自己这位卫队长跪在地上,把弯刀倒过来,将刀柄插到了地面的石头缝里。
然后他两手攥着刀锋,向下一扑,就将自己的喉咙撞进了刀尖上!
第1941章:满腹疑窦难释怀、东夏太子、如今何在
“他们是人吗?是人吗?”
此时的蒲鲜万奴嘴唇无力的张合着。他绝望的问出了自己最后一个问题。
……
在遥远的极北之地,鞑靼海峡再向北的鄂霍次克海岸上。朱格朱尔山脉这个无名的山谷中。
东夏国王蒲鲜九六万奴经过了千里逃亡之后,终于迎来了他最后的时刻。
此时他终于在极近的距离,看到了那张面无表情、斑驳粗糙的铁面!
千里追杀东夏国王蒲鲜万奴于极北之地,死灰营一战震动十方世界,至此天下胆寒!
……
当杨妙真被召回来之后,她对老师沈墨的决定,心里着实感觉有些诧异。
那个时候她在图门江边,只要渡过江就可以继续追杀东夏的四万军队。直到把东夏的所有残余力量,连同他们的三王子一起干掉为止。
但是随即,她就见到了尾随而至的王云峰。
王云峰是带着一支万人队过来支援杨妙真的,他在接到沈墨的命令后,向着胡里改移动出发的时候。那时的杨妙真还没有和蒲鲜万奴的军队动手。
所以当王云峰看见杨妙真用一万人将对方的七万大军杀得大败,他也感觉十分的欣慰和佩服。
在这之后,王云峰向杨妙真转达了沈墨的命令。统帅让她得胜之后不许追击,立刻带军返回会宁府。
杨妙真虽然是满腹狐疑,不明所以。她但还是按照沈墨的命令,率军回到了会宁。
在此之后,杨妙真立刻就去拜见了自己的老师沈墨。
当杨妙真来到东夏皇宫里沈墨居所的时候。像她这样的身份,当然不必经过李凌豪这些卫士进去通报,而是直接就走进了沈墨的房间。
进来之后,杨妙真看到屋子里只有沈墨一个人。她的老师并没有抬头,甚至都没有发现她进来。
杨妙真一路来到了沈墨的身边之后,一眼就看到老师的目光正盯在桌子上。那上面的一幅地图,已经被沈墨用铅笔画出了无数道的进军路线。
非常明显,她这位老师沈墨正在的策划下一步军事行动,一定是异常复杂,变数极多!
……
此时的沈墨想的入神,根本没留意到外面走进来一个人。
他一边目不转睛的看着地图上的一个地点,一边伸手去桌子的一角去摸索茶杯。等沈墨拿起茶杯来凑到嘴边时,才发现里面已经是空空如也。
当沈墨无奈的把茶杯放下的时候,这时的杨妙真则是无声的一笑。
杨姑娘伸手抄起了茶壶,用手一摸才发现,壶里面的茶已经凉了。
于是杨妙真无声的退了出去,没过多久又重新端着一壶新沏的热茶转回来。
她这位老师喝茶的习惯,和这个时代的贵人颇有些不同。尤其是临安本地所产的狮峰绿茶(那个时候还没有狮峰龙井这个称呼)。老师从来不喜欢把茶叶磨碎了打成糊状那种喝法,而是用简单的用热水冲泡成清澈的茶汤,就那样淡然而饮。
对于老师的习惯,杨妙真心中当然也是清清楚楚。所以她按照老师喜欢的浓淡沏了茶过来,然后把老师的茶盏轻轻倒满。
倒茶的声音到底还是让沈墨惊醒过来,他这才发现屋子里的杨妙真,已经进来不知多久了。
杨妙真笑着双手奉茶给老师,沈墨也自然而然的接过来,慢慢的把半盏茶喝了下去。
就见沈墨一边笑着摆手让杨妙真坐下,一边说道:“妙真这次前线上打得不错,指挥作战的本事真是突飞猛进啊……怎么样,现在还没想通?”
“是啊,为啥老师忽然就让妙真退兵了呢?”
这时就见杨妙真一边恭恭敬敬的坐下,一边对自己的老师问道:“您再给我三天的时间,我就能追上去把那四万东夏军打散……要是加上王云峰将军的万人队,也许还用不了三天!”
“现在咱们没工夫管他,”这时候,就见沈墨笑着对杨妙真说道:“眼下我要你这支骑兵部队有大用。”
“另外,那支东夏残兵自然有人去对付,也用不着急于一时。”
……
听到了老师的话,这时的杨妙真还是没想明白。随后她抬头向着桌上的军事地图上扫了一眼。
当她发现老师在地图上做出标记的地方,全都是在东夏境内。就见杨妙真立刻神色异样的向着沈墨问道:
“现在东夏境内哪里还有什么敌军,值得老师您这么动脑筋?”
听到这里的时候,只见沈墨笑着看了杨妙真一眼。
他这个弟子,如今打起仗来可称是有板有眼,但是在战略布局上还是差了一点点。
就见沈墨笑着向杨妙真说道:“那你就坐在那里好好想想,我留在东夏境内,到底还想要做些什么?等你想清楚了再告诉我……对了!给你个提示。”
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沈墨挑了挑眉毛,脸上的表情就像逗弄龙小花儿一样,向着杨妙真笑道:
“在东夏国王族的那些人里面,如今蒲鲜万奴已经死在死灰营的手上。他的二儿子蒲鲜合哥也在咱们攻城的时候,死在了会宁城这里。”
“至于三王子蒲鲜合哥带着那四万军队,被你追杀得一路跑过了图门江。现在朝着东辽那边去了。”
“可是,蒲鲜万奴的大儿子,那位东夏太子现在在哪儿呢?”
“嗯?”
听到了沈墨的问题之后,杨妙真随即就是一愣!
那位东夏国太子跑到了哪里,这件事她又怎么可能知道?可是杨妙真也明白,这次是老师对她的一次考试。
于是杨妙真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的看着自己脚下的青砖缝儿,开始入神的思考。
她这一想就是好一会儿,一时间屋子里静谧无声,幽暗而又安静。偶尔传来一声灯花爆响的噼啪声,倒是让房间里显得更加寂静。
等到沈墨把这半盏茶慢慢喝完,忽然他就见到椅子上的杨妙真,陡然间全身一震!
这位女弟子下意识的发出了“哦!”的一声。
只见这时的杨妙真抬起头来,她的双眼中已经闪现出了一片惊喜的亮光!
第1942章:一腔热血壮襟怀、绸缪四载、大战到来
“我想到了!”就见这时的杨妙真一脸欣喜地说道。
“只用了半盏茶时间,你还真行!”就见这时的沈墨放下茶盏,眯起眼睛把头靠在了椅子背上,示意杨妙真说出来让他听听。
这时就见杨妙真兴奋地说道:
“整个身东夏国身份最尊贵的两个人,就是蒲鲜万奴本人和他那位大儿子,太子蒲鲜帖哥。”
“在蒲鲜万奴还没跟咱们接战之前,他就应该清楚的知道,东夏国根本不是咱们山东军的对手。”
“因为蒲鲜万奴的那个宿敌东辽,和他的东夏不相上下,相持了已经快二十年了。蒲鲜万奴的心里非常清楚,一支能在十五天内灭亡东辽的军队,想要把他们的东夏斩草除根,或许连十五天都用不了。”
就见杨妙真脸上带着欣喜之意说道: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蒲鲜万奴根本就没把希望寄托在军队和咱们的作战上。在咱们合围都城会宁府之前,他早就做好了战败后的打算。”
“也就因为这样,在咱们攻打会宁府这里的时候,他只留下一个二儿子替他这个国王守卫都城。他自己则是和几个更得宠的儿子跑了。”
“所以,蒲鲜万奴在胡里改以东那边集结军队的时候,他手里有着几万大军却按兵不动。其实他并不是迟疑不前,而是根本就没打算用这些军队跟咱们死拼!”
就见杨妙真笑道:“甚至在和我打了一仗战败之后,蒲鲜万奴也不觉得他身在万军之中,会是安全的。所以才会带着自己的卫队一路向北。”
“他压根就是想先逃跑,等之后遇到合适的机会,他还可以再回来。”
“所以当初蒲鲜万奴集合起了七万军队的时候,他是在那里等待援军……他想等到援军跟咱们打起来的时候,他好在后面打黑拳,趁机给自己报仇!”
当杨妙真说到这儿的时候,就见她脸蛋红彤彤的,兴奋的向着沈墨说道:“所以他的大儿子不在军中,也不在会宁府,他就是那个去找援军的人!”
“那位东夏国太子蒲鲜帖哥,现在正应该在蒙古人那里哭诉,求他们的蒙古爹过来帮着收复国土呢!”
“所以先生您在地图上做了这么些标记,就是打算在东夏国境内,和那些蒙古人一试身手。”
“在这种情况下,您需要部队具有很高的机动性,才能和蒙古人作战周旋。所以老师您才没有让我去追击那个蒲鲜合哥,因为您现在就需要这支军队……是不是老师?”
……
“非常正确!”当杨妙真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沈墨忍不住赞叹着击节叫了声好。
如今杨妙真思虑问题的方式,已经很有些他当年破案时拨茧抽丝的感觉。她说出来的每一个立论都站得住脚,而且得出的结论也完全正确。
这位女弟子的一番话,让此时的沈墨真有一种“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的感觉!
杨妙真得到了老师的夸奖,看着沈墨欣慰的眼神,这位女将军的心里也乐得像个小女孩一般雀跃。
杨妙真这次所说的,还真就是沈墨的本意。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和蒙古人打一仗了!
……
就在次日,沈墨发布了作战任务。
首先,由令飞扬将军带领山东一系的将官,率领着移动速度相对较慢的两万山东队离开。
这其中包括长枪军、重甲兵和具装铁骑。这两万人迅速离开东辽和东夏两国,去往预定的集结地点休整待命。
这些部队的速度根本难以和蒙古军队相比,所以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他们只能拖累沈墨的机动性。起到的作用却微乎其微。所以沈墨果断的把他们调离了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令飞扬带走的这支队伍中,大量的优选战马也被沈墨留了下来。
这样一来,沈墨的手里就只剩下了两个万人队,其中包括一万骑兵和一万山地步兵。
在这之后,当令飞扬率军而去,沈墨随即就开始着手布置这场,和蒙古大军的决战!
……
到现在为止,沈墨已经穿越来了四年。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呕心沥血的准备,沈墨终于还是迎来了这盼望已久的一天。
沈墨一手打造的这支强军,即将就要对战历史上战绩最辉煌,实力最强盛的蒙古军队!他要和蒙古大军,逐鹿于天下!
这一次沈墨要亲身试试蒙古人的分量,为自己将来的作战吸取经验。他要利用这一战来完善自己的战术,检验通州军队的武力水准,并且培养出一批,对蒙古人有直观认识的高级将领。
沈墨这一次留下来的人里有杨妙真、杨清岳、姜宝山、还有在他军中担任参谋团的利刃营弟子。
除此之外,沈墨还把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