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可是这次,这帮东瀛商人拿来的东西,却并不是那些只有富人和高官将领才能用得起的昂贵刀具,而是军队的制式武器。
这批武器刀枪都是钢质极纯,铠甲则是轻盈坚韧。从性价比上来说远超大宋自己铁匠锻造的东西,更何况在这批军器里,还有一样军国利器……钢臂弩!
这种钢臂弩的射击距离比弓箭稍稍超出一些,大概能射到三十丈远。这已经是大宋弓箭手中,力气强悍的军士才能达到的射程了。
于是这批军备,立刻就使得大宋的军方大为兴奋!
因为这种钢臂弩虽然比弓箭的射程并没有强得太多,但是它却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
首先这东西结实可靠,而且通身都是钢铁所制,所以不会像胶、漆、筋、角、制成的弓那样难于保存和养护,稍稍一返潮或者发霉就会报废。
况且这种武器射击精准,甚至是一个刚从军的新兵在经过两三天训练之后,拿起它来都可以精准的射击目标。
按照射术的水准,这个新兵的射击精度和距离,和大宋军队中百里挑一的射手相比也差不到哪儿去。
更何况这种弩箭还有它最诱人的一点——它已在战场上经过了实战考验!
就在前年冬天,西夏国就凭着四千把这样的钢臂弩,成功击败了蒙古大军,使得以骑射闻名的蒙古人都吃了大亏。
如今这次战斗的经过早已经传遍了天下,所以大宋军方也有不少人知道这件事。
与此同时,造成大宋军队不得不采购这批武器的原因,其实还有很多。
比如说对方还在暗地里还给相关人员,乃至于史弥远相国,都许下了数量不菲的回扣。
更何况还有最后一个重磅消息,使得赵与莒立刻就拍板决定,大量采购这种钢臂弩和所有的东瀛武器。
就是因为那帮东瀛商人们,在卖武器的时候还公然叫嚣:“如果大宋不肯吃下这批武器,那他们转手就会把这批武器卖给大金国!”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宋朝廷即便是再缺钱,这六百万贯却是非要不可的。
可是你要是想拿这种无信用的交子去糊弄东瀛人,却是根本不可能。于是史弥远又只好故伎重施,再次打算把损失转嫁到财雄势大的四海钱庄头上。
讲到这里的时候,想必大家已经明白了。
什么东瀛武器商,其实就是血樱武士团那帮沈墨的忠犬,化装成东瀛商人过来卖武器了。
在这件武器交易里,沈墨一方面想通过这些武器,加强一下大宋的军事实力。大宋虽然是敌国,但是也很有可能会面临金国以及蒙古的入侵。所以让他们用通州产的武器提升防卫力量,那也是一件好事。
除此以外,这笔武器的成本很低,利润却高得吓人,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创收手段。
第1803章:军器之交利最重、四海财雄、我不腰疼
因为沈墨这次推出的一批外销型武器,除了纯钢制成的刀剑将箭头之外,铠甲也是非常赚钱的商品。
跟老式盔甲需要一片片锻造的甲叶相比,沈墨的工厂生产铠甲的时候,只要将钢材调整好含碳量后轧制成钢板,再冲压出铠甲叶片就可以了。
其实这样的甲叶生产工艺,和现代化工厂里生产螺丝垫圈的流程简直是毫无区别。
至于头盔……用通州工厂生产铁锅的冲压工艺制造它的时候,甚至都不用更换生产设备。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盔甲,成本已经低到了只有三两银子不到的程度。其实整副盔甲成本最高的地方,反倒是内衬的整张牛皮比较费钱。
可是它售卖的价格……一身甲胄八十两!
而这样的盔甲一旦拿到大宋的武器市场上,与他们那些铁匠手工锻打出来的盔甲相比,立刻就是云泥之别。
这些盔甲的重量,只相当于宋国盔甲的四分之三,但是防护力却几乎接近它的一倍。
这样价廉物美的东西,而且还有回扣拿。大宋军方自然是理直气壮的要求立刻换装。
除此之外,还有那种钢臂弩。
成本依然是四两银子不到,售价一百二十两一把!
实际上钢臂弩的射程,沈墨在这种外销版的型号上,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削弱。
沈墨只要将钢臂弩上的主要部件——弹簧钢制成的弩弓厚度去掉一些,就可以使得钢臂弩原本450米的射程,接近到只有100米左右,大概相当于宋朝的30丈还长一些。
所以这样的钢臂弩,实际上已经远远逊色于拼杀在抗蒙前线的西夏国,还有山东红袄军的那种钢臂弩了。
至于新开发的这种“猴版”钢臂弩,沈墨甚至可以将它卖到金国去,让金国用来打蒙古人都没关系。
因为归根结底,无论是多坚实的铠甲或者是射的再远的弩箭,在火枪和大炮面前都是菜。更何况这些钢臂弩的射程和杀伤力,对于沈墨的步枪兵来说完全不用去在乎。
所以沈墨卖起这些武器来,丝毫都不用担心会对自己的势力产生威胁。
但是赵与莒却将这批“东瀛军器”当成了宝贝。他立刻决定用钢臂弩和铠甲,加上纯钢的刀枪武装起一支三万人的精锐部队。
其中三万套战甲,两万把钢臂弩,加上其余的军械,正好是六百万贯。这就是史弥远这个大窟窿的由来。
……
现在谈判的双方,一面是担心受到重大损失的龙玉决,另一面却是非要占四海商社便宜的史弥远。
由于两者之间的身份异常悬殊,这就使得这场谈判一开始就处在一种异常尴尬的气氛当中。
果然,在史弥远奉上茶来之后,当他向龙玉决问起了此行的来历。龙玉决立刻便谦恭的向史弥远说道:
“近日小人风闻朝廷又要发行交子,说这次四海商社只怕是要担保六百万贯的交子发行。所以小人这一次才特来向史相求证。”
“你的消息倒是灵通啊,”当史弥远听到这里的时候,他向着龙玉决笑了笑,却是未置可否。
说实话,史弥远心里知道这个消息被他包裹的很严,龙玉决提前知道了这件事,让史弥远也很意外。
这位史相国从三天前一听到龙玉决无缘无故的要来求见他,就知道只怕是发行交子的事,终究还是露出了一丝风声……多半是户部那几个管事的官员干得好事!
既然龙玉决已经知道了,所以史弥远这一次也并没有明确的承认这件事,他也想看看龙玉决对此的反应如何。
而这个时候,当龙玉决在听到了史弥远这个含糊其词的答应之后,他的脸立刻便是哭丧着垮了下来。
史弥远就见龙玉决一脸无奈的向着自己说道:“这个消息是坊间传闻,小人也不知是真是假。”
“终归要是真的话,好歹史相您也提早告诉小人一声,让小人提前做好准备……也不知四海这次能不能挺得过去?”
“哦?”
听到了这位龙玉决的话,只见史弥远倒是笑了起来。
……
今天龙玉决进得屋来以后的表现,倒是让史弥远甚为满意。
首先他提问的时候,也没说坊间“谣传”什么的,自己把这件事先给定了性。
同时,他也没说这件事如果是真的,他有什么样的难处,而是先说要“提前准备”。
这样的态度,顿时就让史弥远欣赏的看了他一眼。
只见史弥远索性向着龙玉决说道:“你们四海财雄势大,不过六百贯万贯而已,又何至于如此?”
听到史弥远这句毫无廉耻的话,龙玉决真恨不得现在就跳起来,在这个老狗的脸上开上一大脚!
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典型的既要你的钱、又要你的命、还不肯领情的态度!
而这时的龙玉决虽然心中这么想,但是脸上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只见他苦着脸向着史弥远说道:
“史相莫非不知?上一次的四百万两担保,已经造成了银票挤兑,差点儿就要了四海商社的命!”
“若是当时我库房里的存银稍微少几万两,对付银票的时候稍有缓慢或是拿不出银钱来,就会造成恐慌,酿成更大的挤兑风潮啊史相!”
“到时候四海商社的信誉一倒,四面八方都拿着银票来找我要银子,我却一时间到哪里去调那么多的头寸(现银)?”
“更何况这次的数额更大,前后两次的影响叠加起来,只怕造成的恐慌更甚!”
就见龙玉决一脸苦相地说道:“所以这件事若是真的,请史相千万提前告诉小人。我好在各地调集银两应对挤兑。有了上一次的事儿,这一次的鬼门关只怕是更难过了!”
看见龙玉决这个样子,史弥远已经知道龙玉决这是打算捏着鼻子认了这六百万贯。于是史弥远在心情大好之下,他的语气不由得也缓和下来。
“这件事倒确实是真的,两次强人所难,让你四海商社做这样的担保,也并非我所愿。”
只见这时的史弥远假惺惺地说道:“只是朝廷国库吃紧,军需采购急如星火,也只得让龙先生再为难一回了。”
第1804章:六百万贯从何来、妙计巧施、源出北海
“这是为难吗?这是要人的命好不好?”此时的龙玉决心中一边暗自想着,一边连忙向着史弥远说道:
“即使如此的话,小人为国襄助大事,那也是四海之幸,小人之幸也!”
“不过这件事四海钱庄应下之后,小人还想请史相恩准,照顾我等一二。”
“哦?好说好说!”只见史弥远听了之后,脸上带着皮里阳秋的笑意点了点头。
龙玉决说出这话来的意思,就是要讲条件了。史弥远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心中暗自冷笑着想道:“你一个小小商人,身家性命都在我掌握之中。若是敢提出什么过分的条件,那可就是你自己找死了!”
只见这时的史弥远笑着向着龙玉决示意,让他畅所欲言,龙玉决立刻躬身说道:
“一年之内担保两次,四海商社已经不是伤筋动骨,而是元气大伤了。这今后的担保……还请史相饶命则个。”
“这个没问题,三年之内我不再找你。”只见史弥远听了之后,立刻就给了龙玉决一个爽快的答复。
实际上刚才龙玉决的意思是说:这一年两回,前后一千万贯万两,可是要了四海的大半条命!
史丞相你要是再这么一次一次的弄个没完,那这一回咱们也不用商量了,我直接回家上吊,省得以后还要零碎受罪!
而对史弥远来说,他也知道任凭是多么富甲天下的巨商,一年拿出一千万贯来也必定是极限了。所以史弥远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龙玉决的要求,告诉他三年之内不再找四海商社的麻烦。
但是在座的两个人心里都非常清楚,史弥远的这个承诺,其实跟放屁没什么两样。
在这之后,这要是这位史相国缺钱缺急眼了,他还管你一个商人的死活?还不是继续把你当成奶牛,想什么时候捏你就什么时候捏你?
不过这毕竟是堂堂相国当面答应下来的,龙玉决估计好歹今年的年内,应该不至于再来第三回担保了,龙玉决心里也立刻松了一口气。
在这之后,就见龙玉决又接着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
一看见他的样子,史弥远立刻就微微皱了皱眉!
这老家伙心道:“这个商人胆子也真是不小,居然条件一个连着一个,他是真不要命了是怎么的?”
只见这时的龙玉决,却低着头没看史弥远的神色,他继续向着史弥远哭丧着脸说道:“请史相无论如何,把发行交子的日期安排在二十天之后,让我在全国筹集现银,好把随之而来的挤兑风潮应付过去。”
“而且这二十天,还请史相千万保住秘密。不然的话消息一旦有丝毫泄露。明天四海钱庄那里,就会被手拿银票的人挤得人山人海!到时候还没等小人为国效力,只怕四海钱庄就被人挤黄了!”
“那是自然!”等到史弥远一听是这件事,他的脸上也立刻松弛了下来。
龙玉决提出的这个要求,按说也确实在情理之中。
在四海钱庄的库房里没存够银子之前,自己要是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到时候临安的达官显贵,每一个都会去把自己家里的银票换成现银。这样两三天之内,就能要了四海钱庄的命!
想到这里的时候史弥远自然是笑着答应道:“这件事我允了,知道新发交子的官员并不多,也就是户部和我身边不到十个人。”
“回头我会警告他们,绝不许把你四海担保交子信誉的事泄露出去,否则我必然严惩……你可以尽管放心的利用这段时间,去调集银两。”
史弥远的这句话一出,就见龙玉决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在这之后,龙玉决不敢打扰相爷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