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7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杨妙真想要砸锅卖铁,来装备几千只钢臂弩的想法……王云峰想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偷眼看了一下外面的沈墨。
  就见他们的统帅,如今正在和大眼儿贼他们俩,笑嘻嘻的拉着小荷姑娘聊天儿。
  要是你能对这位“二泥鳅”兄弟再好点儿,估计你也就不用砸锅卖铁了!此时的王云峰,在自己的肚皮里笑着想道:
  “我们这位统帅心里一高兴,万儿八千的钢臂弩总共才值几万两?还不是随手就送人,连个眼睛都不带眨的?”
  ……
  随即,这次会议结束之后,王云峰就从自己的长枪队之中挑选了200名眼力好,习练过弓箭的老兵,将这些钢臂弩装备了四个弓弩队。专门作为他军队中的远程打击力量。


第1606章:城头变幻大王旗、污浊天王、卑劣一身
  实际上也难怪杨妙真对这些钢臂弩如此重视,因为在这些起义军里面,差不多绝大部分都曾经是农民。
  这些人几乎是一辈子也没机会摸弓箭,即使是加入了起义军之后,也只能靠着缴获的金军弓箭来练习使用。当然红袄军也勉强武装了一些弓箭手,作为战场远程打击力量,但是远程武器一直是他们的短板。
  因为在起义军里面,长枪大刀之类的东西只要找几个铁匠就可以打得出来,但是制作角筋复合弓这样的手艺,会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起义军的远程打击始终是个弱项,经常因为这个在和金军作战的时候吃亏。
  也就因为之前这样的经历,才使得杨妙真一见到这种钢臂弩,就想到了她集合数千把弩,用它们的精准射击和长距离射程,对大队的金军弓箭手进行压制杀伤的场面……真要是起义军有了那一天,那可就是一雪前耻,彻底的报仇雪恨了!
  ……
  这一次马志远带来的粮食和钢臂弩,还有他这一次赶到草桥镇去亲眼看到的经历,已经充分证明了那些外地商人们招收本地流民的行为,并不是心怀歹意。
  所以杨妙真也放心让自己的七千老兵,全都去草桥镇,加入了这些商人的农垦队。
  ……
  实际上,沈墨为了不让金国皇帝知道他这一次插手山东。所以他一直都在尽力掩饰自己,不让手下任何一支力量透露出他们来自于通州。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草桥镇的哪些四大财团的人,他们在招收人手的时候,对于流民的去向是临洮路这件事,也是高度保密的。
  如今的草桥镇,已经成了山东流民奔走相告,能为自己寻找一条活命的天堂之路。
  且不说将来会分配给他们的大量田地,让他们在没有官府和地主盘剥的情况下耕种养家。单说去了以后,立刻就能给饱饭吃这一条,就足以将大量的山东流民从远至百里之外,向着草桥镇的方向吸引了。
  如今的山东并非没有足够的土地,但是现在的生存环境已经极度恶劣,到了让山东百姓完全无法忍受的程度。
  正所谓“城头变幻大王旗”,不管是你想要在哪一个山沟里安安稳稳的种地,一年里你来我往的都会过上几次兵匪,被他们反复盘剥抢劫好几回。
  要是再赶上烧杀抢掠的盗匪类起义军,或是打家劫舍的强盗类官军。碰上一回就足够要命的了,谁还可能守着一块地安安稳稳的种庄稼?
  都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所以此时的山东流民,每个人都向往着安宁稳定的生活。只要离开山东这个地界,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生存和希望。
  所以四大财团的人,已经在草桥镇开始成批的检疫寄生虫和疾病,甄别流民的身份特长。将它们编组成队之后,随即就上船开往海上。
  这些流民之后还会在灵山岛上,接受二十天的临洮地区常识教育和军事训练。在这之后他们就坐船顺着长江,直奔临洮路。
  如今已经有四五万流民和七千红袄军,成为了第一批临洮路汉族移民。而且以这样的速度看来,大概只需要半年的时间,整个山东路流民迁徙的总数就可以超过80万人!
  到时候沈墨的临洮路,在人口结构上的问题就可以彻底得到解决。而成都那里新建的兵工厂和矿山,也会有足够的识文断字的山东人被培养成技术工人。
  换句话说,在半年之后,沈墨在西线的经营的那个抵抗蒙古大军的支撑点临洮,就可以彻底的稳固下来了。
  临洮将成为成都军牢固的后方,从战略态势上来说,他甚至是比通州还要重要的战略要点。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在这半年之内,山东的起义军绝不能倒。
  杨妙真的这支红袄军,必须在完颜陈和尚这位名将的打击之下坚强的活下来,并且给草桥镇的临洮收容站提供流民和护卫。
  ……
  如今的沈墨,对于杨妙真这位女将军的观感,可以说是越来越好了。
  就因为她嫉恶如仇的性格,使得她极力支持王云峰对红袄军内部展开整肃行动,这一点沈墨也是很欣赏的。
  并且不管是在整军之前还是之后,杨妙真都对王云峰和杨清岳这支新近归附而来的执法队保持着真诚和善意。一点都没有做出那种令人厌恶的提防或是制衡的姿态。
  就仅从这一点来说,沈墨就知道杨妙真心中非但对百姓有着极深的感情。而且胸怀也足够宽阔,能容得下自己的手下比他的才华更加出众。
  说实话就这一点,杨妙真比那位与她齐名的山东起义军首领李全相比,就要强的太多了。
  要说这个李全,虽然被冠以起义军领袖的称号,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人品极差的人。这件事早在五年前的嘉定十二年,就已经得到了验证。
  根据历史上记录,在嘉定十二年三月,李全在涡口和化湖陂两地大败金兵,立了战功之后开始骄傲自大,并且极度轻视起义军诸将。
  当时在起义军中,有一支势力的带头人名叫季先。此人又有拳勇胆气,又是战功卓著,威望高于李全,于是就引起了李全的妒忌。
  在这之后,当李全想要归附宋朝的时候,却正好听说季先早于他,正在和大宋朝廷商量归附大宋的事。
  于是这位李天王就更加嫉恨交加,一心想要除掉季先。
  于是李全在嘉定十三年六月,勾结了当时的淮东制置司吏人莫凯,向大宋朝廷诬告季先叛变。
  当时的朝廷中有一位高官名叫贾涉,他心中本来就认为收编红袄军是养虎遗患。于是这位贾涉在听了李全的诬告后,便将此事上报朝廷,并且把季先骗到了临安的枢密院“议事”。
  结果李全的奸计果然奏效,这位名气大过他的季先刚到临安,就被当时的殿帅冯树派勇士打死。成功的替李全除去了一名劲敌。
  就由这一件事,就可以知道这位李全的心地有多卑劣!


第1607章:磨旗传来红鸾信、却付军议、会商成婚
  除此之外,李全为了不断的收拢各地的起义部队,还经常往他们内部派去奸细和内应,挑唆各支部队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相互攻打。
  这样以来,每当有一伙人被打得走投无路,李全就会向他们伸出援救之手,然后这拨人就理所当然的就成了他的手下。
  他这样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接连用了几次以后,随即就引起了山东起义军各个山头的警觉。
  于是在历史上的几年之后,当李全又一次挑动宋国军队去攻打自己的起义军战友“石硅、孙武正、宋德珍”三个人的时候。
  当时这三支部队的将军,知道这是李全在背后里搞鬼,于是一气之下一起去投降了蒙古军。他们就算这样也不肯与李全为伍。
  结果李全这一手,这弄得这三支力量强大的部队,原本可以用来抵抗金国和蒙古,结果反而被李全用拙劣而卑鄙的手段,逼得成了蒙古人的鹰犬。
  不过李全在历史上,却是曾经一度跟大宋的关系极度热络。甚至由于山东缺粮,当时的南宋还给他定期拨付粮草,这笔粮草被称为“忠义粮”。
  正是这些粮草的支撑,使得李全的势力越来越大,最终成了历史上一个横跨了山东附近,几路区域的霸主。
  不过原本的历史,在出现了沈墨这么一个异数之后就发生了离奇的变化,如今的历史已经跟过去截然不同了。
  其实李全现在被打的这么惨,就是因为沈墨曾经渡过淮河,干掉了当时金国在泗州的官员。结果弄得完颜陈和尚的哥哥完颜斜烈提前走马上任。
  结果等到完颜陈和尚一到,随即就对着李全一顿暴打,弄得现在的山东李全起义军狼狈不堪。
  除此之外,由于沈墨占据了通州,使得赵与莒的大宋朝廷满头是包、晕头胀脑,也根本没工夫去搭理山东李全的事。
  更何况,现在的大宋跟山东也并不接壤,中间正好隔着沈墨的通州呢!
  所以在历史上,原本南宋提供给李全,用来接济起义军的忠义粮。在这个全新的历史中,李全根本就没有得到一粒。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现在的李天王才会这么惨。
  在沈墨的心里,其实早已经把这些事的前因后果都想了个清楚。不过历史虽然改变了,但是李全这个人的品性却是一定不会变的。
  以沈墨的估计,李全还会像历史上一样,一如既往的卑劣和没用!
  结果让沈墨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这么快就见识到了李全的下作手段!
  ……
  就在红袄军的形势一片大好,整个部队完成了重新编制,刚刚开始练兵十余天,正在初见成效的时候。
  忽然这一天。杨妙真接到了李全的一封信。
  当杨妙真接到了这封信之后,就见她一言不发的拿着信纸,在庭院里足足坐了半晌。
  随后就见她缓缓站起身,神色淡然的召集军中高级将领议事。
  这一次军议,当然是连同王云峰和杨清岳在内的所有高级将领,全都如数来参加军事会议。
  而咱们的沈墨还继续趴在草垛上,嘴里咯嘣咯嘣的嚼着青萝卜,躺在那儿全神贯注的听着花厅中的杨妙真,有什么事要跟大家说。
  在这个时代的冬季,根本没有什么水果可言,蔬菜也是少得可怜。沈墨眯缝着眼睛嚼着青萝卜的时候,甚至能够感觉到嘴里维他命C的味道——说实话,他现在的心情很不错。
  不过杨妙真头一句话说出来,立刻就让沈墨的心里向下一沉!
  “李天王发信来说……他想要娶我,和我成亲。”
  杨妙真的这句话,一下就在军议的会场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沈墨在草垛上一下翻过身,向着花厅里众人的脸上看去。
  就见杨妙真本人脸上的神情淡然肃穆,看起来谈的虽然是她的婚事,但是这位姑娘却并没有什么羞涩之意。
  “怎么回事?”见此情景,沈墨的心中暗自想道:
  “在历史上,杨妙真不是和李全两个人结成夫妇了吗?怎么看她的样子一点都不高兴?难道说杨妙真并没有喜欢上李全这个人……渣?”
  而与此同时,在杨妙真这句话说完之后。就见年轻战将令飞扬嘴角一撇,明显是对李全这次的行径十分不耻。
  如今的李全被人打得像一条丧家之犬一般,他这个时候过来求亲,其心不问可知!
  沈墨估计这位令飞扬不是在心里暗恋杨妙真,就是对李全有着极坏的印象。所以看他现在的表情,明显是不赞成这件事的。
  而此时,那位跟沈墨从头打到尾的马英副将,则是兴奋得小脸儿通红,脸上顿时就是喜上眉梢!
  “是杨妙真嫁人,又不是你嫁人,你在那儿乐个什么劲儿?”沈墨看到马英脸上的表情,随即就翻了翻白眼。
  看起来这位马英,倒似乎是李全的一位忠实拥护者。估计她心里对这位李天王很是尊敬,对李全和杨妙真之间的婚事也是乐见其成。
  至于第三位岳老三,那就不用说了。估计杨妙真就是想要嫁给一条狗,他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至于军中资格最老的老将马志伟,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他的脸上却是不优不喜,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沈墨在旁边看着他这个样子,似乎这位马老将军对这件事早就有心理准备。
  不过马志远要不是把神情掩饰得非常好,就是这位马老将军也对这件事没有打好主意,不知道这桩婚事到底是好是坏。
  随后,当沈墨的目光看像那位谋士觉证和尚的时候,他却陡然间发现,那位绝症和尚居然正在做着跟沈墨自己一模一样的动作——他在不动声色的观察众将脸上的表情!
  “我去,这倒是怪了!”沈墨见到这个情景,顿时就是一愣!
  沈墨心道:这个觉证大谋士,遇到这样的事,他不是应该去观察杨妙真的反应吗?怎么他现在的注意力却反而放在众将的身上?
  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了解,沈墨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