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种防毒面具虽然制造简单粗陋,但是在如今的情况下,却是已经堪称神器了。
城墙上这些战士们的攀爬动作极为迅速,他们在几个跨步之间就已经接近了城头。
如今在城头上,所有金国刚登城上来的守军,已经全数被这些烟雾弹给呛得四散奔逃了。
这种带着硫磺气味的烟雾让他们咳嗽不止,甚至连眼睛都难以睁开。所以现在烟雾所在的范围内,根本没有人能够坚持待在里面。
随后,就在沈墨喜悦的目光中,自己的部队飞快的登上了城头!
……
就在这一刻,沈墨这边对城头上的步枪压制也立刻停止了。
一方面两侧城墙上,没有烟雾的地方,那些金军士兵纷纷被射杀之后。城墙上的士兵已经藏在城墙垛口后面,借以躲避枪弹。
另一方面,沈墨也这边也怕枪弹误伤了自己人。
沈墨刚才率军停留在城墙下一百米的锋线上,其实就是城墙上守军弓弩射击的极限距离。
在这个位置上,纵然是极少数的羽箭能达到这里,也已经力量耗尽,没有什么杀伤力了。
但是在一百米的范围内,沈墨的狂飙营却可以做到精确瞄准射击!
所以他们这次用来压制城头上的火力,并不是密密麻麻的齐射,而是略微显得有些稀薄的效力射。
可是,往往城头上一个金军士兵探出脑袋,立刻就会迎来五六支步枪的集火射击!
现在有好几十个天灵盖,刚刚一探头就被飞来的枪弹给掀飞了。
就在这样的压制下,现在城头上已经看不到任何抬头观望的金军士兵了。
……
随后,在这段烟雾弥漫的城墙上,传来了左轮枪清脆的射击声!
这30名突击队战士,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了从指挥员和高级军士身上借来的左轮枪。
这种手枪火力密集迅猛,其实比步枪更适用于贴身近战。所以沈墨一听到城头上的左轮枪声,就知道这一次他强袭南川堡,最为关键的一刻,终于到来了!
其实在这次突袭之中,沈墨的队伍猝不及防之下,利用烟雾弹攻上墙头,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但接下来这支突击队能否占据城头,不会被人打下来,却是这次战斗最为关键的一个节点!
只见沈墨听到城头上的战斗打响,他随后就命令另外一百人的后援队,向城头上火速支援!
后期支援的一百名后援队,立刻跑步向着城墙下快速接近。
此时此刻,城头上的硫磺烟雾已经开始渐渐散去。视野也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沈墨就见当先登城的30名突击手已经分成两队,堵住了登城地点的城墙两头。
他们飞快的射完了手中的左轮枪子弹之后,立刻抄起身后的武穆三型步枪,开始向城墙两边射击。
这种能够装填13发子弹的武穆三型步枪,发射出了迅猛火力,霎时间爆豆般的枪声就响彻了城头!
如今烟雾渐散,南城堡城头上两侧的守军也终于看清了这次登上城头的部队。
在他们面前的,居然是一支仅有三十来人的小股军队!
于是城上,稍远一点的金军立刻靠在城墙垛口的内侧,避开了城下射来的枪弹,开始用弓箭压制攻上来的突击队。
同时大量的金兵手挺着长枪,尽量靠着城墙内侧,向着登城地点发起了冲击!
在沈墨的角度看来,城墙垛口上密密麻麻的满是金军的枪尖,正在向着中间的突破口冲去!
沈墨一咬牙,纵身跃上了战马大白!
然后他一挺身就站在了马鞍上。让自己的位置升高了一截,再次抬头向着城墙上看去。
就在这一刻,枪声猛然间激烈了起来!
……
此时的沈墨在城墙下的远处,看着城头上激烈的战斗。
他一边在心里算计着后援部队登城需要的时间,一边在默数着城头上步枪的射击节奏。
再过一小会儿,当武穆步枪的13发子弹射完的时候,城头上这支突击队,立刻就会面临一个致命的火力空白!
而那个时刻的到来,就意味着城墙上的突击队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就在沈墨按照步枪响起的节奏,数到十二发的时候。他就看见城头上自己的突击队员,猛然间从身后拽出了长柄手榴弹!
如今在他们面前,大概三米宽的城墙上,已经挤得全是金军!
这些金军悍勇凶狠,在被步枪大量杀伤的同时,他们仍然是一步未退!
只见后排的金军拼命的向前挤,就在被打成两条血肉胡同一般的城墙上。东西两面的金军顶着迎面而来的枪林弹雨,还在咬着牙向前猛冲!
沈墨站在城下的战马上,远远的都能听到他们发出的嚎叫声和嘶喊声。
然而就在这时,沈墨的脸上,居然是陡然变色!
……
说实话,能让沈墨大惊失色的场面,已经很少出现了。
然而当他看见城头上的那惊奇的一幕,沈墨却猛然间瞪大了眼睛,目光霎时就凌厉了起来!
他看到城墙上,金军的后方正有几个人抬着一根硕大的铁棍子。挤开了人群,向着前方的突击队冲去。
这根铁棍子大概有男人的胳膊粗细,上面泛着钢铁本色的寒光!
随后,沈墨就看见那个铁棍子的后面,似乎还在缕缕的冒着青烟……就见这时的沈墨,猛的就是一跺脚!
城头上“轰!”的一声巨响!
一股白烟,随即在城墙上升腾了起来!
第1438章:甲带寒霜刀锋冷、城头惊变、敌焰汹汹
就那个大铁棍子指向的前方,四五名登城的狂飚营突击队战士,就在爆炸声响起的一瞬间,被横扫在地!
“我草!”
看见眼前这一幕,就见沈墨猛然间爆出了一句恶狠狠的粗话!
随后,沈墨就看到城墙上的突击队员们,雨点一般将步兵长柄手榴弹向前扔去。
瞬间爆炸声连连响起,将对面城墙上挤得密密麻麻的金军部队,炸得一片血肉横飞!
如今的狂飙营,在首次出现了伤亡之后,他们立刻就爆发出了身上的那股狠劲儿。
只要现在还能活动的战士,全都奋力的向着敌军,甩出了自己的手榴弹!
随着每一颗手榴弹落到前方的人群里,破碎的弹片立刻就会炸得对方人仰马翻。在挤成一团的金国士兵人群中,一声爆炸就是炸倒一大片!
在突击队员们毫不留情的连番投弹之下,城头的东西两端已经是一片尸山血海!
随后城下赶过去支援的一百名狂飙营战士,也接二连三的开始登上城头。加强后的火力越发迅猛,瞬间就将城头上敌人的冲锋势头压了下去。
只见这些战士一边用步枪射击,一边向前推进。他们一直向着两边的城墙,飞快的前进了20米的距离。
随后,就见这些士兵一边射击,一边开始用金军士兵的尸体一层层垒起了掩体。
五六个金军尸体摞起来之后,突击队就可以躲在后面,用跪姿射击敌军。
这样一来,这些城头上的登城部队,所有人的身体就逐渐隐藏在这些慢慢加高的尸体后面,不用再担心金军从远处射来的弓箭威胁。
这些战士们依托着尸体组成的掩体,火力迅猛的向着对方射出弹雨。
在对面的敌军看来,他们只露出了一个戴着钢盔的头顶,还有一双喷射着怒火的眼睛!
随着尸体掩体开始奏效,这一百名救援人员已经尽数登上了头城。城头上的火力也是越来越猛。
在步枪的延伸射击之下,整面城墙上准备向前冲锋的金军士兵开始出现大量的死伤。
于是他们在迫不得已之下匆忙后退,逐渐的让出了南面的整片城墙。
此时此刻的沈墨,看着城墙上的进攻异常顺利,他的心里却是莫名的激动了起来!
就因为那个给登城士兵,造成了损伤的铁管子!
城头上依然还在猛烈的射击,而那只硕大的铁管子已经被自己这一方的军人,从城头上掀了下来。
随即这东西就被自己的兵士捡起来,扛着向沈墨这边跑了过来。
很明显,这些士兵也知道,在战场上见到这样的东西,意味着什么!
当沈墨跳下马,把这个东西接在手里之后。他朝着上头看了一眼,就是感慨的长叹了一声!
就见这根大铁管大概有一百六七十斤重,长度大约是两米。
沈墨端着它的尾部,由于这东西过于沉重,却不得不让它的前端杵在地面上。
这个管子,铸造得大概有男人的小臂粗细,上面翻砂留下的痕迹粗糙不堪。就像是沈墨在前世见到的,那种土制的暖气片的表面。
在铁管子的后方,带着一个硕大的木质枪托,上面没有涂漆,还带着斧凿的痕迹。
沈墨发现这东西的尾部,钻了一个线香粗细小孔,上面还带着火药燃烧留下的黑色痕迹。
沈墨让自己身边的卫兵帮他托着这把大枪的尾部,然后他又转到了枪口处看了一眼。
只见那个枪口粗的吓人,足以塞进去一只鸡蛋。
随后沈墨把手指顺着枪口部位伸了进去,手指肚转着圈在枪膛内壁上摸了一下。
在枪管内壁里,并没有铸造留下来的粗粝手感。而是带着一圈圈钻头钻过之后,稍稍有些涩手的划痕。
随后城头又陆续扔下来几件东西,沈墨身边的李凌杰飞快上前把它们捡了回来。
只见这两个物件,其中一个是只斜挎的皮囊。沈墨打开以后,将里面的东西抓了一把出来。
在他的手里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铁沙。这些铁砂的颗粒大概每一颗都有绿豆大小,粗细不匀形状各异,但基本都是圆形的。
沈墨一看,就知道这是用炸制的方法(将烧红的铁水倒入冷水里)制作出来,然后再经过筛选做出来的铁砂。
这种制作铁砂的方法,在现代叫做“激冷铁粒”,其实也是一种很古老的工艺了。
随后沈墨又看了看另一样东西,那是一个人头大小的葫芦,在葫芦嘴上还镶嵌着一个紫铜做成的铜嘴儿。
当沈墨把这东西倒在手里一看,他立刻就不屑的笑了一声。
就见他手里是一片黑乎乎的火药,就像面粉一样呈现出粉末状。沈墨用手指捻了一下,火药粉末中带有明显的颗粒感。
这就说明,他们对火药原料的粉碎工艺做得并不过关。沈墨一看见火药的颜色呈现出纯黑的色泽,就知道里面的硝石含量不高,绝对超不过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说,那些金国人的火药配方还很差,而且至今还没掌握黑火药颗粒化的秘诀!
当沈墨把手里的火药和铁砂一起撒在地上之后,他随后回头看了一眼那把粗大的火枪。
此刻的沈墨,他的心情陡然间兴奋了起来!
经过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之后,金国终于还是在他火药武器的痛打之下,开始研发了他们自己的火药武器,眼下这个东西就是铁证!
其实沈墨对这一天早有准备,但是他却没想到,自己跟古代火器部队作战的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其实武器的研发和使用,在战争的刺激下从来都是最快的。
往往在长时间的战争进行过程中,敌方优秀的武器装备,很快就会被另一方快速的模仿和制造。这在历朝历代的战争中已经屡见不鲜了。
沈墨也没希望金国的这些人都是傻子,他们在战场上见到了沈墨能够发射出致命杀伤的铁管子。在逃回去的伤兵的伤口里发现了金属弹头,最后,他们还一定有人闻到过战场上,火药燃烧后的硝烟味。
这些因素凑到一起之后,再联想起南宋已经出现了几十年的竹制突火枪。沈墨这支部队所用武器的奥秘,已经不难猜到了。
第1439章:痴心也图作神兵、邯郸学步、贻笑江东
但是在金国研发武器的同时,想必也一定遇到了古人一定会碰到的那些困难!
比如说他们现在还缺乏足够坚硬的钢铁材料,以至于用来钻孔的钻头远远达不到小口径化的程度。
沈墨都可以想象得到,他们那些金国工匠们在研发火药武器的时候,走得是什么路线。
他们一定先是用铸造的方法制成了铁管子,然后在用火药发射弹丸的时候,由于枪管的内膛凹凸不平,弹丸卡在枪管里,立刻就会发生炸膛事故。
在这之后,他们意识到枪管内壁不够光滑是炸膛的主要原因。于是没有镗床的金国匠人,就用了锻打实心铁柱作为枪管毛坯,然后用钻头钻孔的方法来解决内膛不平的问题。
在这之后,他们又遭遇了另一个困难!
用来钻孔的钻头一旦做得细了,一用力立刻就会拧成麻花。这样的悲剧让他们不得不渐渐扩大了钻头的直径。
然后,他们又舍弃了容易卡在枪膛里的单一弹头,给这支枪装填了铁珠,让它发射霰弹。
于是最终,就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