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6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好大胆!居然……”
  只见这位刘县令一开口,声音陡然间尖利了起来!


第1433章:将军余威今犹在、山河难忘、旧日雄风
  “住口!”
  还没等刘康这句话说完,只见面前这个笑呵呵的顾少爷脸上笑容一收!
  他的胳膊一抬,扬手就把手中那盏热茶,向着刘康脸上泼了过来!
  这一下,胖子刘康“嗷”的尖叫了一声,随后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顾某这次死了,不过是死一个,可刘县令你要是打错了主意,可是要死全家的!”
  只见此时,这位顾少爷的目光冷酷而凌厉。当他一眼看向刘康的时候,这位县尊大人立刻忍不住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大人!”
  就在这时,只见几个在外边候着的衙役,一听见这屋子里声音不对,立刻就打开门冲了进来。
  而这个时候的刘康,只见他脸上满是茶汤,被烫得呲牙咧嘴,满脸生疼。
  现在他的脸上的神情变幻莫测,顷刻之间眼珠就来回转了好几个方向!
  “谁让你们进来的,滚出去!”只见刘康毫不客气的指着门外的方向,向着进来那几个衙役咆哮道。
  随后,当这些衙役悻悻的走出去之后。
  “这这这这位……”刘康翻着白眼儿,结结巴巴的不知道下面该怎么说才好。
  “顾,”顾宇哲无奈地答道。
  “顾先生!”这时候,刘康被人提醒,才想起了这位少爷的姓氏。于是他惊魂未定的向着面前这个年轻人说道:“本官……在下……小人……”
  “不知顾先生对小人……有何差遣之处?还请先生吩咐!”就见这刘康说了半天,总算是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现在这位刘县令,已经是吓得都要没脉了!
  沈墨是什么人,他是最清楚不过的!
  想当初沈墨麾下的战士攻破紫石关,从他的大潭县门口路过的时候,他还亲自出城去看过。
  当时那场面,差点没把他吓死!
  那些极其危险、凶恶犹如虎狼一般的西夏铁鹞子。当时一个个被扒了衣甲,灰头土脸的用长绳子穿成了一串,从他的县城大门面前经过。
  一辆辆的大马车上边,西夏军人的尸体一层横着,一层顺着,就像是摆放木材一样层层叠叠的摞在上头!
  当时顺着马车的木厢板缝里,还在一个劲儿的往下淌血……还有后面那一连串三四百辆大车!
  上边拉着数之不尽的金银财货,沉重的金银压得车轴嘎嘎直响,把拉车的马匹累得气喘吁吁,浑身上下蒸腾着热气——当时的场景,这位康县令至今都是记忆犹新!
  从此以后,他也深深记住了沈墨将军这个名字。
  如今,沈将军率领部队来到了自己的城下,难道说是想让自己献城投降的吗?
  此时的刘康就觉得,脸上被热水烫到的地方火烧火燎的疼。一时之间他心里悲痛绝望,才听顾少爷完这句话,他的眼泪顿时就流了下来!
  “你给我听着,”
  这时候,就见着顾少爷声音沉稳厚重,慢慢着向他说道:“我们大军过境,并不打算进你的大潭县城……”
  “天可怜见!”才听这位顾少爷说了这一句话,就见这位刘康县令简直是如蒙大赦。高兴的都快哭了!
  “我这次来就是提醒你,不要打错了主意!”这时候,这位顾少爷向着他说道:
  “我们这支队伍,兴许来来回回还要路过很多次,你若是不报给上官,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这也挺好。”
  “可是你要是选择上报的话……”只见这位顾少爷说到这里,他的脸眼神顿时又凌厉了起来!
  “到时候,你们大宋朝廷派大军来攻打我们,你的大潭县城就成了我大军必夺之地。到那个时候,你别说想当一个太平县令了,就是想全家活命……”
  “我明白了!下官晓得!”
  一听顾少爷这么说,只见这位刘康县令福至心灵,立刻鸡啄米一样的连连点头!
  “城下的大军?在下可是什么也没看见啊?”只见刘康县令面现激动的神情说道:
  “在大潭县里,要是有人敢跟我提这事儿。立刻拉到县衙堂上,大板子我就往死了揍他!”
  “看你是个聪明人,其实顾某也是很想跟你交个朋友的。”当这位顾少爷听到这里的时候,就见他笑了笑,随后用戏谑的眼神看了这位刘康县令一眼。
  “以后我从这里过的时候,没事儿说不定还会再来看看你,我就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
  只见顾少爷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站起身来,满意的在刘康县令的肩上拍了拍。
  随后顾宇哲少爷就是一皱眉,发现自己手上湿淋淋的全是茶水。
  就见他无奈的摇了摇头,捡着刘县令身上衣服干爽的地方擦了擦手,然后扭头便扬长而去!
  “我滴个……娘亲啊!”
  等到这位顾少爷走了之后,只见县令刘康身子一软,就像一根凉皮一样出溜到了地上!
  直到这时候,他才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
  ……
  与此同时,在沈墨大军过境之处,福津县、将利县、西河州,分别由张焕、李继、还有那位和李继结成了两口子的萧翎月姑娘,全都成功的完成了恐吓当地地方官的任务。
  在这些吓尿了裤子的地方官的无视之下,沈墨这支军队一路穿州过县,如入无人之境,径直穿过了整个利州西路!
  等行军到了这里的时候,沈墨的意图已经暴露无遗。他根本就没有一举攻下利州东西两路的企图,而是把这里当成了一条走廊。
  其实以军事行动上来说,沈墨这次的穿插其实无需经过任何一座州县。
  因为利州西路地广人稀,他这支万余人的军队要想在荒野之中避开人烟,一路过去的话,绝不会有任何人知道。
  但是沈墨的想法却是非常有意思,他既不想把利州西东两路打下来,也不想悄没声儿的就这么走过去。而是想在这里过境之后,留下一条安全的运输线路!
  因为沈墨一旦占据了金国临洮路之后,需要的军事物资势必要源源不断的通过这里运过去。
  同时沈墨在战争中缴获的物品、交换的战马,还有轮换的部队,全都要从这里反复过境。
  所以沈墨就采取了这么一个方法,他威胁各地的州县,让他们对这支来回过境的大军选择了不闻不问、视若不见就行了。


第1434章:直穿两州无人境、马踏岷山、兵临敌境
  就在这种情况下,正是所谓的“民不举、官不究”。如果各地的州县没有发出紧急军报,报告此地有沈墨的大军。大宋赵与莒是不会来干预沈墨这支部队行动的。
  ……
  “可是,统帅为什么不干脆把它打下来呢?”
  等到他们继续一路前行的时候,常春远在沈墨的旁边骑在马上,看着面前空旷广袤的旷野说道:“这利州东西两路,在统帅的手上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何不乘势取之?”
  “那我问你,我要它干什么?”只见沈墨笑着看了看常春远。
  听到了沈墨的话之后,就见常春远旁边的李慕渊他们几个年轻人,和其他的一些将领也全都围了过来。
  “我拿下了成都,是因为蜀中可以给我们提供大量的财富和兵员,更是一个极其安全的大后方。”只见沈墨笑着看了看大家道:“可是利州路这里有什么?”
  “你们知不知道,这利州东西两路加在一起,每年上交的赋税数目都不超过100万两?但是这里的军事开支却是240多万两?”
  “现在咱们把利州两路打下来,还要到处派人处理民政。还得四下里分兵,防御各处军事要地,防备着大宋的军队过来围攻。咱们一年就要在这里赔上几百万两银子!”
  只见沈墨说到这里,他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要知道,当初西夏铁鹞子过来攻打这利州东西两路,人家可是奔着抢劫来的!可是抢劫自己国家老百姓这种事,咱们怎么能干的出来?”
  能听到沈墨这么一说之后,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之后他们在心里越想,就越觉着沈墨说得对!
  利州东西两路这个大包袱,干脆就让大宋接着背好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沈墨他们这些人可没兴趣!
  如今沈墨的军队数量大幅度扩充,经济实力也由于几次海外的掠夺,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但是无论是从军队的数量和经济总量来说,沈墨的势力都和周边的几个大国有着不小的差距。
  所以现在即便沈墨想要快速扩大自己的地盘,也要挑那些能够让自己实力飞快增长的地段下手,比如说蜀中。
  至于说其他的地点,比如这个利州。他们现在占领不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摊薄了自己这一方的实力。所以此时攻下利州东西两路,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反过来说,以沈墨的实力,什么时候要是想一口吞下利州东西两路。估计他手中的这支新军从东到西一线平推,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
  等到沈墨这一次解决了利州路附近的几个州县之后。他们再次继续一路向北,终于靠近了利州路和金国临洮路的交界处,一个叫做“佑川”的小县城。
  随后,这次由武毅文亲自出马上门拜访,把那个佑川县县令吓得魂不附体。答应绝口不向上官提这次大军过境的事。
  在这之后,沈墨在这里留下了一支一千人的军队,还留下了跟沈墨一路同行到此的姜瑜馨姑娘。
  随即沈墨就亲帅率军队,开始翻越岷山山脉!
  他们眼前的岷山属于横断山脉。横断山脉和东来的秦岭在这里衔接之后,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使这两地之间大军往返极为困难。
  也就是因为地形的原因,所以金国很难从这里向着大宋境内发动袭击。
  而沈墨这一次要翻越的山脉,正好处于两国交界之处。地势险恶,海拔甚至有的地方达到了四千米。
  所以姜姑娘自然是没有办法乘坐马车,而且她还不会武功,体质柔弱,也就没办法随行了。
  不过沈墨在这佑川县城里留下了武毅文,还有他手下的毒牙三奇士,再加上一千人的部队,由姜姑娘负责坐镇佑川。
  佑川的这支部队的作用,一是保障沈墨的后路,使得沈墨这支大军不至于孤悬于外。
  而姜姑娘的另一项任务,就是利用手里这支千人部队的威慑力,始终保持着这条“利州走廊”的畅通。以免沈墨军队的后援和军队物资的补充出现问题。
  要知道,沿途的那些利州的县官们,虽然是毫不犹豫的表示了妥协。但是以沈墨的习惯,这样重要的军事通道,还是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才能放心。
  姜姑娘在军事上的才能,足以应对利州路发生的各种事件。而且沈墨这次留下的武毅文,又是利州路本地人士,所以消息很是灵通。
  武毅文在把手下的密谍放出去之后,就足以在暗地里掌握住利州路本地的形势变化。同时姜姑娘手里的军队,也足够应付任何突发事件了。
  就这样,沈墨安排好了自己的退路,之后就率军开始翻越岷山天险!
  ……
  岷山位于甘肃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的接壤地区。
  这座山,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
  等到沈墨走进岷山所在的横断山脉,他的军队步步向上,慢慢的面前已经出现了高原地貌。
  这里的平均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而沈墨他们需要翻越的岷山,虽然是经过先头部队的仔细勘查,选择了最为平缓,适于行军的路线。但是仍然要翻越海拔3200米以上的山脉才行。
  等沈墨领军一路越走越高,随着空气越来越稀薄,逐渐高原带给人的不适感开始慢慢的出现了。
  沈墨他们再一路向上走,周围的树木已经慢慢变成了云杉、冷杉、落叶松、油松这些高原树种。
  而他们座下的河曲战马,一路上也被干枯的花苜蓿所吸引。这些战马欣喜不已的沿途啃食着这些牧草。看起来马儿们颇有一种,又吃上了家乡饭的喜悦感!
  好在沈墨军队中的马匹,对于高原气候的适应性很好。所以给部队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唯有那沉重的十二门火炮和配属的炮弹。让那些炮兵们竭尽全力才,得以翻阅了这座路途艰险的高山。
  等到他们过了分水岭,再次向下的时候,沈墨站在高高的岷山分水岭上。
  在他的前方,就是金国临洮路!


第1435章:笑语胡儿莫相忘、从今记取、将军青锋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沈墨坐在战马上,看着山岭下峰峦层叠的群山,吟诵着这首诗,却是满腔心怀激荡!
  遥想当初,这里是大唐故土,也是我中华民族的土地!
  可是当初那位勇猛无敌的唐朝大将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