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赵玉坤的心里清清楚楚,沈墨让他召集的这次寿宴,一定是另有目的!
赵玉坤生怕一会儿会有大批的金国武士冲进这里,刀枪箭矢的满天乱飞。到时候他老娘看见这样的场面,说不定生日当时就变忌日了!
可是此时的沈墨,一边看着台上的表演,心中却在暗自发笑。
因为他在这之前,跟赵玉坤说的根本就是随口编出来的理由,今天这场寿筵,沈墨的目的原本就不是眼前这些官员!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台上的那些垫场的小节目演完了之后,正规的大戏正式开场了。
只见大戏开锣,十七八位衣着锦绣官服的伶人一起走上台来,纷纷开始唱念作打。
这帮伶人就是成都府有名的“锦绣班”,他们每一个伶人的相貌都是英俊美艳,手眼身法步无一不是法度森严。
就连他们身上的戏服,也是新赶制出来的簇新行头。每一件都是鲜艳夺目,华丽异常。于是这大戏一开场,就赢得了满院子潮水般的喝彩声。
等沈墨听得台上的这些伶人,开口唱了一句:
“一门五福,三多九如。七子八婿,满床笏,胜似文王百子图……”沈墨随即就暗自笑了笑。
这出戏的名字叫做《富贵寿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满床笏》。在今天在这个场合唱出来,倒是十分应景。
《富贵寿考》这出戏,说的是唐代大臣郭子仪晚年的时候,家中举办寿宴。他七个儿子,八个女婿,几十个外孙和孙子全都是朝廷中的高官。
在当时,他的这些后辈拜寿的时候,将上朝用的笏板专门放置在一张床上,却是层层堆叠、摆得满满当当!由此可见当时郭家的富贵和兴盛。
就在当时,郭子仪的幼子郭暧娶了当朝公主之后。这两口子打架的时候,公主曾经怒气冲冲地说道:“我爹是皇帝!”
而这个郭子仪的倒霉儿子郭暧却说道:“我爹那是不想当!想当的话,他也是皇帝!”
其后的结果,却大大出乎那位公主的预料。她先是被那个郭暧揍了一顿,(PS:这就是《打金枝》的由来),然后回到宫里,向着自己的亲爹皇帝,诉说了郭暧这句形同谋反的话。
当时的皇帝却是心服口服地说道:“郭暧说的没错,郭子仪要是真想当皇帝的话,那确实就没我什么事儿了!”
所以今天这出戏,就是用郭子仪当时荣华富贵的场面,来向这位过寿的老夫人道贺的。
说实话,像《满床笏》这样的大戏,一般的戏班子通常是演不起来的。因为七子八婿涉及到的人员众多,而且戏服还是分外的华贵。普通的班子连人都凑不齐,更别说买这么多金碧辉煌的衣裳了。
而此时此刻,在成都府内院之中演出的这场戏,却是集合了成都一带的名伶。
他们每一个人表演的时候都是极见功夫,不但把那位过寿的老夫人看得眉开眼笑,院子里的宾朋也是喝彩声不绝。
……
随后,这出戏唱念作打的表演完之后,老夫人立刻命令放赏,台上的伶人自然是纷纷跪谢。
当台上那些穿着大臣服装的伶人走下来之后,就有小厮上来,将一个个托盘送到他们的手中。
原来这是赵玉坤手下的这些官员,还有他在府城之中的同僚献上的贺礼。特意让这些伶人们捧上来,给老夫人过目的。
第1398章:一城如斗控万山、天容渐宽、山容渐淡
等到伶人们一下台来的时候,台上的另一波班子立刻又开始准备下一场的表演。
而这个时候,沈墨看见台上正在忙碌布置的那些人,不由得暗自笑了笑。
只见台上的四个家伙,显然是一群表演戏法的。他们在戏台上准备了好些用来变戏法的道具,然后又把一个大箱子抬上来,看这个体积估计是用来大变活人的。
而此时此刻,这四个人中间有一个人一边搬运道具,一边却头也不抬的把手放在自己的身侧,做了一个既隐蔽又飞快的手势。
等到沈墨看到了这个手势之后,他一边端起酒盏喝酒,一边心中暗笑。
这四个家伙,就是“剑气冲霄”那四块料,凌霄子道长的四个徒弟。
如今他们发给沈墨的手势,代表的意思是:“行动成功!”
……
这四个师兄弟以大师兄沈小虎为首,这些日子以来在蜀中各地传递消息,帮助各路反王装神弄鬼,可以说是分外辛苦。
如今十二路反王的大势已成,他们四个也纷纷回到了成都府。这一次,这四个家伙又拿起了自己从前的手艺——做飞贼!
他们这次到府衙里来,就是为了要干一件事,把赵玉坤藏在家中的那九百七十万两银票,再给偷回来!
如今沈小虎比划出来的这个手势,已经把消息清晰的传递给了沈墨。他们刚才趁着府衙里一片喧闹混乱的时候,这四兄弟已经趁势行动,将银票偷到了他们的手里!
“这四个家伙,果然是天生干这个的料!”此时沈墨的心中暗自想道:“那些银票居然让他们手到擒来的就盗走了!”
而这个时候,就见一位伶人前行了几步,站在场地正中间,手里托着托盘开口唱道:
“一城如斗控万山,城外萧然,城内悠然。风景绝清闲。断井颓垣,疏疏落落几家院。行过泮官前,衙门对面,绝不闻人语声宣,多应是讼庭草满。”
等他唱完之后,一边上的小厮随即将他手中托盘上的红绸掀开。只见那里面,赫然竖立着一尊羊脂白玉雕刻的玉观音!
这具玉观音大概有一尺二寸高,玉质温润洁白,宛若明月一般皎洁辉映,显然是极品美玉做成。况且这尊观音像上的雕工,还是极其精美!
尤其是观音菩萨的脸,带着慈善悲悯,栩栩如生,简直就像活的一样。
这一尊碾玉坤音,只怕是万两白银也不可得!大家一见之下,立刻就是满座惊叹之声。
就见这位伶人跪在地上,大声向着上座的老夫人说道:
“成都府路提举常平司蒋猛大人,敬献老夫人碾玉观音一座,贺老夫人寿!”
就见此时,坐上的那位赵玉坤的老娘,一见之下立刻就是满脸堆欢,遥遥的向着那位仓司大人道谢。
此时的在座的众人一听,便是在心中暗自称奇。如今这个奉上寿礼的主意也不知道是谁出的,果然是新奇有趣!
此时这位伶人身上的戏服一身华贵,做朝廷官员的打扮,显得奉上寿礼的时候喜庆无比,这也就罢了。那座玉观音更是极为珍稀贵重。
而且这位伶人之前念诵的那首诗词,也是很有讲究。
在那首词里面,第一句“一城如斗控万山”,显然是隐隐在说成都府知府赵玉坤身份尊贵的意思。
而“讼庭草满”则是用来形容地方官为政有方,老百姓安居乐业。就连用来打官司的地方都长满了草,实际上带有着强烈的歌功颂德的味道。
偏偏这一出戏一首词,弄的还是分外清雅,绝不俗媚。这也能看出这位仓司大人蒋猛,显然在官场上也是一位很有水准的人物!
……
只见此时的赵玉坤一见老娘分外欢欣,他心里也是极为满意。
他随即让这位伶人在院子里给大家展示这座玉观音。这其中也有感谢仓司大人厚意的含意。
随后,当这位伶人开始捧着玉观音,从一排排的桌案前走过。大家近距离看着这座羊脂玉雕成的佛像,更是美轮美奂,华贵异常,大家不由得纷纷啧啧赞叹。
这时又有另一位伶人手捧着托盘,上前笑着吟诵道:
“不一时,来在庭院,行程不过五里远,天容渐宽,山容渐淡。隔江树色浓于染,斜抹轻烟。蓦然见,金碧辉煌,问是何王宫殿?”
“成都府路安抚司苑铮苑大人,以琉璃狮子一对,贺老夫人大寿!”
随后就见这位伶人上前跪下,向老夫人奉上了手中的贺礼。
只见托盘上的红绸一被掀开,里面霎时间便露出了一对五彩斑斓的琉璃狮子!
上面的琉璃色做七色,相互浸润浸透,净美灵透,宛若云霞璀璨,恰似秋林尽染。果然又是一份奢华之极的寿礼!
这位伶人,刚才他念诵的这首词中,虽然没有明显的奉承之意,但是形容的却是山光水色,人间仙境,也是在夸耀知府赵玉坤大人治下的成都府,一片海晏河清之意。
而且这一对琉璃狮子更是价值不菲,显然也是极有诚意的一份礼物。
不过等到沈墨见那个伶人手托着托盘,四下里展示的时候。他却一眼就看出这对琉璃狮子,是他们通州的产品!
要说琉璃这玩意儿的本质,其实就是玻璃。只不过这一对工艺品狮子的纯净度非常高,再加上各种颜色的琉璃交相辉映时产生的美感,自然就会让古代人看起来觉得华贵异常。
沈墨的心中暗自发笑,也不知道这位帅司大人(安抚司简称帅司),买这对玻璃狮子的时候,花了多少冤大头银子?
不过此时在座的官员和富商,却不免啧啧赞叹。他们看着这迷幻瑰丽的琉璃,几乎连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然后,当第三位伶人上来之后,只见他手端着托盘,大声吟诵道:
“第一程山河雄构,镇夷关高踞虎头。恶滩声,从此吼,大江滚滚望东流。”
“安澜在前,伏龙在后,青城在左,灵岩在右,二王宫阙望中浮。好林峦蔚然深秀,看不见山外青山楼外楼。竟夷犹,故乡风景谁消受?”
第1399章:谁献异宝寿筵中、羲之顿首、快雪时晴
随后,就见他跪着将托盘奉上,口中大声说道:“提点刑狱司宪司万建忠大人,贺老夫人大寿!奉上法书一副,名为《快雪时晴贴》!”
“什么?”
这一下可不打紧,只见这位伶人的话刚刚出口,在座里倒是有好多官员,忍不住失声叫了出来!
“《快雪时晴帖》?它居然又出现了?”
只见好多人伸长了脖子,看着托盘上那块红绸下面覆盖的东西,脸上无比羡慕的说道!
没想到这快雪时晴帖,在失踪了这么多年之后居然出现了。而且还被人那位帅司万建忠大人拿到这里,作为贺礼送给了赵玉坤知府!
……
刚才这三个第一批上来贺寿的人,都是身份最为尊贵的。刚才呈上的三份寿礼,还差一个就是整个成都府路“帅漕宪仓”的官员,全部凑齐了。
要说到这“帅漕宪仓”,这四个人实际上才是一路的最高长官。赵玉坤知府实际上身份还不如他们高。
在这里面,“帅”就是“安抚司”,掌握军事与民政,长官名叫安抚使,简称“帅司”。
“漕”就是“转运司”是掌财赋与转运的。长官叫转运使,简称“漕司”。
“宪”就是“提点刑狱司”掌司法刑狱,长官叫提点刑狱公事,简称“宪司”。
“仓”就是“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仓与贷放钱谷等事,简称“仓司”。
如今这四大员都很给面子,一个个都给赵玉坤的母亲过来贺寿。而且其中这位提点刑狱公事的宪司大人万建忠拿出的贺礼,让大家顿时就是艳羡不已!
要说这快雪时晴帖,到底是什么宝物?以至于让这些高官全都心生羡慕?
书中代言,这《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法帖。
它是作为一封信札写就的,其内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时,以愉快心情对亲朋友人的问候。其笔法圆劲古雅,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悠闲逸趣。
在沈墨所在的后世,《快雪时晴帖》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
后世的乾隆皇帝,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洵《伯远帖》合称为“三希”,这也是乾隆皇帝“三希堂”中,最珍贵的三样宝物。
这幅书法真迹,在上一次出现的时候还是在百年以前。藏于大书法家米芾的“宝晋斋”之中。
可是它一晃就失踪了这么多年,今天居然出现在这里!
这也让在座的那些风雅之士忍不住心痒难捱。都想看一看这封书帖的真实面目。
等到这位伶人手中,托盘上的绸布被掀开之后,就见里面果然是一卷古旧的卷轴。
随后,那位知府赵玉坤大人命人将卷轴展开,放在托盘上,让这位伶人托着逐桌的展示,让大家都看看这幅古今闻名的书法真迹。
只见这位伶人所过之处,大家无不啧啧赞叹。等到伶人托着托盘都走过去了,还有人恋恋不舍的伸长了脖子,向着托盘上看。
随后,当他一路展示,终于来到沈墨这一桌面前的时候。沈墨也不由得抬起头来,好奇的向着上面看了一眼。
没办法,这幅《快雪时晴帖》实在是太有名了!
等到沈墨一看见托盘中的书贴,只见上面寥寥20余个字,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