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姜瑜馨姑娘在和母亲分别的时候,她只有四五岁大小。对于自己娘亲的样子,已经在姜姑娘的脑海中有些模糊了。
不过当母女二人相拥之时,来自亲娘身上的味道,却让姜姑娘一下醒悟过来,珠泪顷刻之间就从桃腮上滚滚而落。
等到这对母女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之后,张女侠这才发现,带他过来的沈墨,居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完蛋了!刚才光顾看闺女了,没看见他脸上的表情!”这位豪爽直率的张女侠,这时才想起他儿子说的“那件事”来,忍不住抓狂地说道。
书中代言,这位张女侠性子豪爽、武功高强、为人也极其义气热血。
所以她才能为了报答自己的恩人,陪伴在安惠王后身边十余年。以至于知道自己亲生儿女的下落的时候,都因为安惠王后的性命危在旦夕,而不忍离去。
不过,咱们这位张女侠要说到心机谋略,实在是赶不上姜瑜馨姑娘的一角,就连姜宝山的城府都要比她更深些。
所以她在被人胁迫着去行刺沈墨的时候,才会受情感的支配,不顾后果的就答应了崔瑀。
当然,沈墨在这一路上,已经熟知了张女侠的性子,反倒是更加钦佩起这位侠义慷慨的姜伯母来。
……
在这之后,姜姑娘终于抽出身来,和锦云姑娘两个人一起向沈墨汇报了攻取蜀中的准备情况。
这一次的行动,关系到整个版图和战略,沈墨也是极其重视。
他为了这次行动,动用的资源和人力,庞大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这次几乎可以说是沈墨通州这一系的势力,在秘密战线上进行的最大一次计划了。
因为这一次攻略蜀中的行动,虽然在余无憾给沈墨提供的宝贵资料里面,记录了无锋老人几年以来呕心沥血才打好的基础。但是这件事对于通州来说,却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点就是,虽然蜀中的要害部位,军政两界都已经被无峰老人攻克,重要的人员都已经答应了里应外合,放金军入境。
但是按照无峰老人原本的计划,当金军进入蜀中盆地的时候,那可是整个金国的朝廷上下、文臣武将、甚至是百万大军一起进去的!
在那种情况下,只要蜀中的军队不抵抗,基本上金国政权进去之后,他们在政务方面就有人管理,在战略要地有人去守卫,同时他们携带去的兵力,也足够控制整个蜀中。
可是沈墨现在呢?
他手里总共才有几千人,即便是全带过去了,铺在整个蜀中全境以后,那也像是一盘菜撒上了几粒盐一样,完全起不到任何控制的作用。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沈墨才设置了这么一个极为庞大的计划,来攻略这个富庶繁华的蜀中盆地。
不过在沈墨的手里,也并非没有优势。
有的时候,这些优势让沈墨自己想起来,都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首先第一条,就是他手里面有人可用。
因为在沈墨进入通州后,建立起来的第一支势力,就是由蜀中配军组成的墨字营!
“墨字营”这个名字,其实里面代表着两重含义。一是沈墨手中的那支500人的步兵营。这是沈墨经营最久、根基最深、同时也对他最为忠诚的一支武装。
同时,“墨字营”这三个字,还代表了当初那支2000人的配军部队。当时被沈墨救下的所有老幼人等,他们的名字,都叫墨字营!
第1305章:莫非成败早天定、墨字暴风、黄道当空
在这里面虽然有为数不少的老幼,而且还被沈墨抽调了其中的精锐,成立了步兵营。但是墨字营里,依然有足足八九百名成员在沈墨的培养下,成为了保障治安的护卫军,成了管理工厂的中层人员,甚至有一部分还成了密谍。
所以这一次,沈墨手里有着大量忠于自己的四川籍人员可以供他使用。这些人地理精熟、语言无障碍,甚至有些人在本地还有着广泛的社会关系。这可是一桩极为宝贵的财富!
而另一方面,更是巧合得让沈墨啼笑皆非。
就是沈墨这一次进入蜀中,必然是以金国人的名义,接手之前无峰老人留下的摊子。
也就是说,等到计划如期进行以后,沈墨必须让那些里通外国的蜀中汉奸看到,进入蜀中的部队是金国人才行!
可是,沈墨的手里居然恰好有一只女真暴风营,全是由金国战士组成的!
换句话说,他们到时候甚至都不用伪装,只要披上金国的铁浮屠战甲,重新换上蒙古马,他们就是纯正无比的金国人!
这两个条件,在给沈墨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让沈墨觉得这世上的事简直是太神奇了。
他先是得到了墨字营,又得到了暴风营,最后又得到了无峰老人的黄道计划,这简直是老天爷有意把蜀中盆地故意塞给他一样!
……
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沈墨依然还是为这次行动,作了充足的准备。
首先第一条,就是他把准备进入蜀中的人员,从自己的部队和工厂中抽调出来,作出了为期两个月的密集集训。
现在已经有部分人员结束了集训,离开通州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乡蜀中,在那里秘密开始工作了。
沈墨这一次下的血本可真是不小,仅仅是从自己的步兵营“墨字营”中,就抽调出了300名战士,集训后派进了蜀中盆地。
其余牵扯到的人员,更是达到了千名以上,沈墨因此付出的资产和资源,就更是不计其数!
不过现在,行动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举行,眼看着蜀中这块地方,就要改名换姓了。
等到沈墨检查完了集训基地之后,他就带着锦云姑娘和姜瑜馨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锦云是密谍的首领,姜姑娘是第一智囊。所以这次行动的前期工作,都是由这两位大美女来完成的。
在这之后,沈墨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向自己的这两位手下彻底摊牌了。
……
此时的沈墨,指着墙上的蜀中地图,向着锦云姑娘和姜瑜馨说道:
“蜀中天府之国,天下锦绣之地。成都平原稻米丰盛,黎民富庶,天府之国之称,可谓是名副其实。”
“况且这个地方,还天生占有战略上的防守优势。只要是夺取剑门,闭关而守,就是多少强军远来,都难以攻破。”
“所以咱们这次的行动务必要周密迅速,一举夺取蜀中全境,控制住战略要害,将它牢牢的抓在手里。”
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指了指地图上,广元府附近的剑门关。
“剑门关,天下雄奇至险之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全都是由此而出。”
“此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古语有云:‘得剑门者得蜀中’,所以这个计划的重中之重,就是一定要抢先把它拿在手里。”
“可是现在有个问题,”等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姜瑜馨姑娘微微蹙着眉头说道:
“眼下蜀中军政两界的要员,全都在黄道计划里被咱们所得,夺取蜀中其实不费吹灰之力”
“可是想要保住它……那可就难了!”只见姜姑娘摇着头,俏脸上一双妙目闪动,向沈墨说道:“咱们手上人力不足,拿下蜀中之后无人可守,到时候局势势必动荡。一乱起来,各地的军将和地方豪强,一定会趁势蜂拥而起!”
“一旦到了那个程度,凭借着咱们从通州带过去的一两千兵将,即便是跑断了腿,也来不及平叛啊!”
“没错!”这时候的锦云姑娘,也在旁边说道:“而且蜀中多山,可以让骑兵部队纵横驰骋的地形少之又少。所以咱们部队快速机动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想要平息蜀中的变乱,只怕是难上加难。”
“没关系,咱们虽然有没有兵,但是有种子啊!”只见沈墨闻言,笑着向两位姑娘说道:
“这次我从墨字营里抽调出了将近一千人,除了300步兵营战士之外,其他的人也都是经过考验和培训,忠于咱们的蜀中籍战士。”
“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我派他们去,是干什么的?”
当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两位姑娘一起眨着眼睛看他,都不知道沈墨是什么意图。
然后,就见沈墨笑着说道:“我不怕蜀中变乱,我还怕它乱得不够大呢!”
“这一千人,我们派他过去,就是为了让他们分派到各地,起兵造反的!”
……
沈墨的这番话说完之后,只见他面前的这位两位姑娘,齐刷刷的一愣。随后睁大了眼睛看向了沈墨!
此时的姜姑娘,好像模模糊糊的明白了一些沈墨的意图。
就见沈墨接着向她们解释道:“等到这些川中籍的战士派出去之后,我就会将他们这一千人分成十余股,每一股接近百人,由一个有统领和煽动能力的头目带领。”
“他们身上,会带着我提供的大量资财,同时还有四海商社提前运到蜀中去的兵刃武器。这些人一旦到了地方,就会开始经营势力,拉拢本地的江湖组织。一旦让咱们的人等到了机会,他们就会立刻扯旗造反!”
“您先等等!”听到了这里之后,只见姜姑娘费解的看了沈墨一眼:“蜀中现在并无动乱之像,若是没有民怨沸腾的基础,您的反旗怎么举得起来?”
“听我慢慢跟你说,”只见沈墨向着两位姑娘笑了笑。他随后转过身,拍了拍墙上的蜀中地图。
“蜀中这个地方,从二百五十年前,王小波李顺起义的时候开始,就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
第1306章:横征暴敛积民怨、一点星火、霎时燎原
只见沈墨接着说道:“当时在他们这支义军起兵的时候。就是当时南渡之前的大宋官府,一手造成了当时民怨沸腾、以至于官逼民反的环境。”
“当时,大宋官府需要大量的粮饷来对抗金国,所以富庶的蜀中就成了他们催缴银钱,加收赋税的好地方。”
“在当时的蜀中,官府催逼赋税粮饷时残酷无比,反复勒逼索求不尽。以至于百姓们连饭都吃不上,家里的儿女都要饿死的情况下,还是要交纳赋税给朝廷!”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王小波和李顺才有了造反的土壤,让他们的义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席卷了整个蜀中,占据了数处战略要地,差一点就成了霸业。”
“不过让人可惜的是……”只见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又用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剑门关。
“当时王小波率军攻打剑门,小小受挫之后就收回了兵力,开始在蜀中盆地内部攻城略地,扩大自己的地盘。”
“可是他当时的战略眼光,实在是太差了!”
只见沈墨摇头叹道:“王小波就没想到,失去了这个大门之后,屋子里面的东西他就算是得到再多,又能有什么用?”
“正因为剑门关始终没有落在王小波的手里,以至于以后来朝廷大军进川,官军源源不断冲进剑门关的时候。王小波立刻就顾此失彼,几番血战之后连连败退,最终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
当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他摇了摇头:“若是他当时不顾其余,全力拿下剑门关。等到那个时候,他把手中的大门一关,蜀中平原上的各个州县没有了外援,还不是任他想打哪个就打哪个?”
“就因为他犯了战略上的错误,所以这一路义军,最后才弄到大业未成的地步。”
沈墨当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的心里也忍不住为王小波感到惋惜,其实真就是差这么一点点,义军的事业就成功了。
剑门关防守的时候,对外面的敌人固然是固若金汤。但是王小波若是从蜀中的内部向外进攻,就相当于直接切断了剑门关的粮道和援兵。
当时的王小波只要肯下力气攻打剑门关,那时候这座天下雄关,一定会落到他的手里。
只要他当时把栈道一烧,大宋官军就是来上百万之师,也进不去蜀中盆地!
沈墨心中暗自想到:由此也可以想见,当时的起义军里严重缺乏有战略头脑的谋士,王小波本人在大局观上也不足以成事,所以才被他浪费了这样大好的局面!
……
想到这里的时候,只见沈墨的目光离开了地图,向着两位女谋士笑了笑。
“不过也正是因为当年的那场起义,当年进入蜀中平复叛乱的大宋军队,一进到蜀中盆地就开始乱杀百姓,抢掠地方。”
“在当时,无辜的蜀中百姓被他们杀了不知有多少。所以巴蜀中人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跟大宋官军和皇家离心离德了。”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之后的200年里,蜀中这个地方屡屡出现义军举旗造反,几乎是每隔数十年就有一次。”
“就连咱们墨字营那2000人,不也是军营中的士兵和家属因为官府不发放饷银,没了活路所以才扯旗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