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码,里边绝对不会出现什么“忠臣义士”,尝试半夜里拿刀去抹沈墨的脖子。所以沈墨住在那里,丝毫都没有引起高丽君臣的怀疑。
不过熟知青羊宫内情的崔章,倒是在心里暗自嘀咕了一番。
他想着:只怕那青羊宫里,自己最喜爱的胡姬碧缇。如今正在那位沈大将军的眼前,大跳肚皮舞呢吧!
在这之后,宁静的一夜就这么过去了。随后,沈墨让人把崔瑀召来了青羊宫。
在沈墨的吩咐下,他手下的大将钟与同提着崔瑀的脖领子,单独和他谈战争索赔的条款去了。
第1286章:财如沧海应巧取、匹夫怀璧、炮火相逼
这一晚,开城的夜里格外安静,并没有一桩宋国军队祸害百姓的事件发生。所以开京的老百姓在第二天早上,全都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因为没什么可担心的,所以开京城内的早点铺陆续开业,商铺也全都开门迎客。整个开京城居然在沈墨军队的控制之下,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
崔瑀看到沈墨的军队纪律严明,他反而更是暗自心惊不已。
因为他也是武将出身,带兵惯了的。所以他可知道,这样的纪律严明的手下,他可没有!
而这一次,当崔瑀看到钟与同不由分说,拍在他面前的一张条约草稿的时候。崔瑀惊讶的看着上面的一道道条款,顿时就觉得自己的脑筋不够用了!
当说实话,这些战争条款,还真的是让崔瑀耳目一新!
其中的第一条,居然是开放整个高丽国的市场,保护大宋商人的利益,让大宋的商品可以在这里没有任何关税的任意流通。
其实崔瑀不知道,这些大宋商品当然是有关税的。
除了沈墨工业园里生产出的产品之外,其他各种商品的纳税地点,将来就会设立在江华岛上,由沈墨自己的税官负责收取。
在高丽这里,即便是大宋商品经过海路远道而来,在高丽人的眼中却依然是“物美价廉”,因为大宋产品在高丽市场上,竞争力极强。
所以沈墨拿到了江华岛,也就拿到了对大宋商品关税征收的权利。在这里适当的征收一些过境税。正好可以用来填充淮南东路的国库。
可是,要是有商人企图绕过江华岛,将商品输入高丽怎么办?
开玩笑,不纳税入境,那就是走私!
船只在海道上来回,沈墨的海军是干什么的?只要发现走私船就地击沉。很快全部的商人,不管是大宋还是高丽,甚至是胡商和东瀛商人,就都知道去江华岛缴税了。
这就是制海权造成商业垄断的典型手法。
……
除之外,接下来的条款还有:
割让江华岛,使其成为大宋租借地。同时江华岛附近的50公里内为非军事区,高丽军队不许进入这个范围之内。
这个江华岛,沈墨付给高丽的租金为每年5000两白银。高丽一方可以自己选择,是大宋每年按时交付给他们租金,或者是在战争赔款中一次抵扣200年的租借费用。
这还用说吗?当然是抵扣200年的租借期啊!这时候的崔瑀在心中暗自想道:“就这一条,可就省了一百万两银子的战争赔款啊!”
然后第三条:江华岛附近的十二石城,今后以独立城邦的形式存在,从此再不归任何一方。十二石城的内部事务自行治理,并不接受高丽以及大宋任何一方的统治。
现任十二石城城主元大同,自此祖辈承袭城主之位,代代相传,世袭罔替。
同时,十二石城附近居民拥有的土地,均在此列。
这一条看下来,崔瑀明知道这里面有鬼,但是对方好歹并没有一口将十二石城吃下去,这已经很厚道了。
最起码十二石城名义上的中立,总比划归给了新宋要好。同时大宋还承诺不在十二石城里驻军。这一点就让崔瑀大大的放下心来,所以崔瑀立刻就应承了这一条。
随后,就是高达三百万两黄金的战争赔款!
这一下,让崔瑀顿时心疼得就是一哆嗦!
高丽国盛产黄金,素来金价极低。不过虽然是自家出产的东西,但黄金毕竟不是黄土啊!这三百万两黄金,又岂是轻易就能凑齐的?
不过崔瑀在心里想了想,若是把高丽国库搬空,再把皇家御用的金银器皿融化成金锭,估计大概能凑出……二百万两。
然后,再减去江华岛租金里边的抵扣部分……
当崔瑀想到这里的时候,就见他愁眉苦脸的向着钟与同说道:“条款里的这一项,数目能不能减下去点儿?毕竟我高丽国上下,怕是没那么多黄金啊!”
当崔瑀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钟与同一拍桌子,向他瞪着眼睛说道:“你知道城外那些火炮,一发炮弹值多少银子吗?”
“我们这支大军前来,损毁的战船、消耗的武器、一路上人吃马嚼、靡费军响,花钱就像是流水一般!”
“你当我们这是狮子大张口,跟你们要钱呢?这三百万两黄金是为了填补之前我们花的军费!”
就见钟与同的手指,在桌子上“叨叨”的敲了两下,一脸咄咄逼人地说道:
“我们统帅说过一句话: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知道啥意思不?”
“不知道!”只见崔瑀老老实实的摇了摇头:“在下愿闻其详!”
“意思就是说,动用炮兵作战,只要是一开炮就是花费巨大,没有万两黄金都补不回来啊!”就见钟与同脸上带着心疼的神情说道:
“就因为你这王八蛋拒不投降,我们在城下放了多少炮?你要不要去数一数城墙上的窟窿?”
“原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是这个意思!”只见崔瑀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随后抱着脑袋,缩在椅子上想了好久。
崔瑀当然不知道,沈墨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要来高丽大发战争横财的意思!
“那这三百万两黄金,能不能好歹折算一些其他的东西算进去?”
只见崔瑀苦着脸说道:“现成的黄金真是不凑手啊钟将军!我们开城里的古董古玩,皇宫里的什物器具,你们要什么搬什么,只要能抵上黄金就行!”
“你……是不是傻?”
只见钟与同用力一拍桌子上那份条约,瞪着眼睛向崔瑀说道:
“你们这些高丽群臣、文武百官的家里边,谁还没有几万两黄金?”
“你让他们共赴国难,先一家借一点出来。以你们高丽皇家的身份,或者是你大将军崔瑀的名义,发行国债不就行了?”
“不管你是借款五年还是十年都行,你再给出钱的人贴上一点利息。时间一到,你就把这些黄金连本带利还他们就是了。如果他们不肯借的话,利息就定得高点儿!”
听到了钟与同的话之后,就见面前这位大将军崔瑀,立刻痛苦的一闭眼!
第1287章:强打精神赴王庭、修过皇宫、炸过皇城
崔瑀其实刚才在计算高丽黄金存量的时候,只是想着皇宫和国库,却有意没把自己家的黄金算在里面。
不过听这位瘦猴将军的意思,他们这支大宋军队,早就把开京城里的情况摸了个清清楚楚!
他们虽然没有放开兵将到富户家里明抢。但是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手段,却更是狠毒得要命!
因为他们这些大宋军队,如果要是放开了手脚一通抢掠。在高丽文武百官的家,把所有的金银全都抄走。那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当他们大军走了以后,留下的势必是高丽君臣,对他们刻骨的仇恨!
可是,钟将军这个发行债券的主意,却让日后还款的压力,全都落在了高丽王室,和倒霉的崔瑀自己头上!
这样一来,在账款全部还清之前,欠债的高丽王族和崔瑀一家,每时每刻都会被这些巨大的欠款数目愁得睡不着觉。
而那些借出金黄的高丽国群臣和富户,他们在这将来的十年之内,都会对这次的大宋入侵心有余悸。因为他们担心收不回自己的黄金本息!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他崔瑀再次下令跟大宋开战。以文武百官为首的那些人,也绝没人会听他的命令了。
因为打这一场仗下来,他们就已经受够了,怎么还敢去再次惹怒大宋人?
“这帮宋人的手段,怎地如此狠辣阴损?”
此时此刻,想明白了这一切的崔瑀,陪着笑脸儿看着面前的钟与同,心里却是悲愤万分的大骂了起来!
……
除此之外,合约上还有一些条款,就无关紧要了。
这些条,无非就是高丽国正式承认耽罗国政权的合法性。并且高丽王还要发一道国书到耽罗王庭。以道贺的名义,给耽罗国留下正式的文字记录。
这样一来,高丽国就永远也没有借口,以攻打叛军的理由去侵略耽罗了。
除此之外,还有通州经济体在高丽国内,自由勘探和开采金银矿山以及煤矿的权利。
所有高丽国产品出口去往新宋,(比如高丽纸和高丽参)所要交纳的关税收缴权,也归沈墨所有。
甚至,还有新宋在江华岛租界地内的驻军权。
这些条款,有一些崔瑀根本就不知道这代表着多大的利益(就像是矿山和关税)。有一些则是他没有办法影响和控制(比如说在江华岛驻军)。
所以这个晕头转脑的崔大将军,在不明白其中利害的情况下,把这些条款全都答应了下来。
当然,这个条约最终签订的双方,还是高丽王庭和新宋。所以和沈墨和崔瑀在名义上,反而并没有参与其中。
……
当崔瑀和钟与同商讨完这些条款之后,他心中的震撼和讶异,真是可想而知。
这次的城下之盟,按照崔瑀之前心中想来,无非是称臣纳贡、赔偿金银之类。
可是这些条款一拿出来,让他看到里面的一条条,几乎全是跟商业有关的东西。这时的崔瑀忍不住在心里恶意的揣测道:
“难不成,这位沈将军是被大宋的商人推出来,或者是控制住的?他怎么打完仗以后,净是想着如何帮商人赚钱?”
当然,以崔瑀这样的见识,这个问题他只怕是永远也想不明白了。
在这之后,崔瑀和钟与同终于结束了漫长痛苦的谈判(痛苦是对崔瑀来说),将所有的条款全部敲定下来。
之后,这件事情终于告一段落,就等着双方改日签订正式条约。
……
在条款谈妥之后,崔瑀立刻代表高丽王庭向沈墨一方发出了邀请,让他们到皇宫之内赴宴。
名义上说是高丽王犒赏远来的军队,但是实际上,这次酒宴无非就是一顿散伙饭而已。
现在的崔瑀,他急于想把条款签订之后,巴不得这些瘟神赶紧走!
因为沈墨在这里,他崔瑀就是孙子。只有当沈墨走了,他才能重新摇身一变,变成这高丽实际上的一国之主!
沈墨闻言也随即欣然答应了。虽然他对这个高丽国宴,真是一点期待也没有。
但是对于沈墨而言,这场饮宴应该是一个里程碑般的句号。它代表着沈墨至此将高丽这个国家的命脉,牢牢的掐在了自己手中!
皇宫中的宴会,就定在次日午时开始举行。届时沈墨将带领着自己军中将领出席酒宴。而高丽王族文武百官以及这位崔大将军,全都会在酒宴之中列席。
……
等到转过天来,到了午时。高丽皇宫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崔瑀亲自带人到青羊宫这边来催醒沈墨。
等到沈墨出门上马之后,崔瑀这才想到,沈墨是第一次驾临高丽王宫。
要说在古代的时候,一个国家的皇宫,其实是将这个国家所有精华的凝聚之地。
在这里,往往有着最宏大的建筑,汇聚了最珍贵的宝物,同时还搜罗了天下美人。
所以不管是历史上的反王,或者是边关造反的将领。他们一旦要是攻进了都城以后,到皇宫里面享受一番那是绝对免不了的。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这叫:“咱也过过皇帝的日子!”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也有人能够克制住自己心头的欲望,并没有被皇宫中的珠光宝气和美色所迷。
在历史上,这样的人往往都能成就大事,成为一代雄主。
可是咱们这位沈墨,在这方面做得却更绝!
那个高丽王宫,他根本就没打算进去看一眼。要不是这一次人家请他到宫中赴宴,沈墨大概这一辈子都不会踏足这个王宫。
其实沈墨之所以没进去,还是有好多原因的。这里最起码的一条就是:他曾经几次三番进过大宋临安的皇宫,还拿它炸着玩儿。甚至他还在新宋那里,帮赵与芮亲自建造了一个皇宫!
您想想,沈墨对这个时代的宫殿,还能有什么期待感可言?
除此之外,沈墨在前世也逛过故宫。最要命的是,在后世他还曾经游览过开城这座高丽王宫!
说实话,那一次的游览之后。沈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