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4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新宋可以根据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大小,让他们的子弟一上来,就担任羽林军中高职的军官。
  这样一来,新宋政权的手中,就有了一群最基层的拥护者。
  那些地方上的地主富户,往往在一州一县的地面上,就像是土皇帝一般呼风唤雨。可是一旦他们的子弟在京城当了官,那就无需担心他们在地方上,暗地里鬼鬼祟祟的做手脚了。
  更何况,这些富户子弟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相当于捏住了一大批人质!
  随后第四条,整个福建路和广南东路,所有百姓免除土地租税,为期三年。
  等到大家听卢月讲到这里,再一想到他前面的几条。此时的文武群臣这才发现,原来卢大人这是从上到下,将他们治下的各个阶层,挨个的梳理了一遍。
  最前面的两条,针对的是两地的高官和州府中的大户。而后面的两条,则是把大地主,和那些小门小户的小地主,甚至是农户的心,都牢牢的收在自己的手里。
  三年减免租税的消息传下去,哪怕是普通的老百姓,谁会不念叨着这个刚成立的新宋政权,出了个大大的好皇帝?
  随后,当卢月接着往下讲的时候,他说出的余下两条,就更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第六条:利用福州本地造船业的优势,用沈墨在通州发来的船只订单,使他们的造船业和商业增加收入。而广州的丝绸和瓷器,在沈墨有意的订单倾斜之下,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
  可是这些订单,却要掌握在新宋皇家这位天子的手上。
  赵与芮要御封一批皇商,让他们在得到皇家荣誉的同时,同时也得到这些订单带来的巨额利润。
  由此,这两地的商业可以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同时也会在商界培养出一大批,忠于新宋皇室的皇商集团。
  然后第七条:尽快立国!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天下一下子出了两个大宋政权,而天下人却大多都是不明就里。他们现在也不知道,这大宋忽然一个变成俩,到底是出了什么变故。
  所以在这个时候,新宋政权应该及早立国,宣示天下,表明这边才是大宋皇室的正溯。
  在这种情况下,天下的才智之士才会望风来投。他们也会因此抢先占领舆论的先手,让大家先入为主的得到结论:这里才是正宗的大宋皇室!
  好家伙,这片策论拿出来,立刻就震惊了整个朝堂!
  赵与芮想都没想,就马上全都一一照准!
  随后,这位卢月卢大人也因为这篇策论,立刻被赵与芮任命为新宋的左相。
  他这个决定一说出来,满屋的朝臣没有一个有异议的,全都是心服口服。
  且不说这位卢大人,刚才的一篇策论显示出他头脑清晰、年轻睿智,在政务方面有着极为宽阔的视野和强大的行动能力。
  就单说,他在临安城登基大典那一次。他第一个站出来,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赵与芮的阵营。就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家就全都比不上他!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这位卢大人当时那一番话,说的实在太过阴损,激起了在座这些老臣们的血性。只怕赵与芮现在身边还是孤家寡人呢!又哪里可能带着这么一个强大的班底出来,迅速的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所以这位卢大人,其实说他立下了底定天下之功,也毫不夸张。
  当然了,这个全都是表面上的事。
  在座的这些人,从皇上到群臣,可没有一个是傻子!
  他们当然知道卢月之前的挺身而出,和今天的这一篇名为《平江七策》的策论,都是出于谁的手笔。
  卢月早年间在钱塘县的时候,就和沈墨是故交。他在临安皇宫那一次大义凛然的行为,是不是出于沈墨的授意,那真是只有天知道!


第1007章:惊闻兄弟成新朝、不曾北渡、却向南山
  更何况他的《平江七策》里面,条条推陈出新,每一招都是神来之笔。其中有几条,明显带有沈墨平素行事的风格和痕迹。
  最起码,在地方富户那里招收青年子弟作为羽林军,顺便把人家当成人质。还有重振商业的那两条,大家一听就知道准是出自沈墨的手笔。
  不过现在,沈墨显然不愿意在这个新宋政权里再出什么风头了。他甚至还主动避嫌,露出了不愿意在这个政权里大权独揽的意思。
  于是大家也都是看破不说破,各自心领了沈墨这份情,也就罢了。
  说实话,沈墨的胸怀着实让这些老臣们敬佩。现在他们心里谁都清楚,他们这个政权真正的基础,就是沈墨带过来的士兵和武装!
  而他们看沈墨现在的意图,居然有一种把他们扶稳了之后,就要走的姿态。而不是想要在这个新生的王朝里指手画脚,当一个说一不二的权臣。
  所以大家一时间,都对这个年轻人大公无私的做法,暗自感到钦佩。
  ……
  随后,在沈墨的帮助下,这个新生的新宋政权开始竭尽全力的稳住这福广两路的局面。尽力的把它消化掉,成为新宋稳固的国土。
  在大家开始忙碌起来之后,他们治下的这个新宋政权,面貌也是一天天的日新月异。每一天都在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就在沈墨收复广州,回到福州之后的次日。一艘从通州驶来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开进了福州港。
  ……
  等到得知了这支船队给他们运送来的东西之后,整个新宋政权的文武群臣,一霎时全都激动得欣喜若狂!
  三百万两白银,被沈墨无偿赠送给赵与芮,作为新宋政权启动的资金。
  除此之外,三千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四千把寒光闪闪的钢臂弩。还有一船一船的兵器、铠甲、军资、粮食、看得这帮人全都傻了眼!
  在这之前,他们手里可以挪动的资金,只是这两地府库中那一点银子罢了。
  虽然今年打算要上交给临安的财赋收入,那些银子和粮食,他们势必是要全部截留下来的。
  但是作为一个新兴政权,他们所要花费的钱粮,那简直是如山如海一般的数字。仅仅靠着府库里的那么一点东西,又怎么可能够用?
  这次一见到沈墨,毫不犹豫的开始金山银海般的对他们的新宋政权进行支持。把这些老臣们一个个激动得全都是难以自制。
  有了钱就好办了,什么事都能办妥!
  在他们欣喜若狂的这时候,这些人还没想到。来自于通州的支持,还有沈墨对赵与芮的力挺,还远远不止于此!
  ……
  就在这个时候,此时距离临安城的登基大典,已经足足过去了十二天。
  临安城那里,终于还是得到了确切消息。广南东路和福建路被废帝赵与芮占据,如今已经成了人家的天下了!
  知道这个消息的赵与莒,就在半天之内,将自己的整个寝宫砸成了一片垃圾堆。
  他就像疯了一样四处发泄着自己的愤怒,逮着什么摔什么,已经完全陷入了狂暴状态。
  “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赵与莒嘶哑的声音,不断的在大殿中咆哮着。
  让他切齿痛恨的,其实不仅仅是他失去了一大块国土。更可恨的是,他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给耍了!
  现在当他再次回想起来,当沈墨闯进了临安城,杀进皇宫的时候,他一定就已经做好了这个打算。不然的话,他要那些臣子干什么?
  就在他赵与莒志得意满,以为自己终于在弟弟手上夺得了天下的时候,可是人家一转脸,就给他来了一招回马枪!
  他们上船走了以后,甚至都没回家,直接就转道向南,把自己的地盘给切下来一块。
  如今他的临安政权,由于这个新宋的成立,在战略位置上已经完全翻了个个儿,弄了个大变样!
  原本在这之前,沈墨虽然是兵强马壮,但是赵与莒随时可以和金国合谋,铲除沈墨的根基通州。这样,沈墨之前投入在工业、民政、以及基础建设方面的所有心血,就会全都付之东流。
  沈墨在这种攻击之下,即便能够带着自己所有的士兵上船逃走,那他也相当于是一夜回到了下无立锥之地的赤贫状态。
  可是现在呢?赵与莒的大宋天下,从躲在沈墨的后方,变成了被夹在中间的一块夹肉饼!
  如今他要是再敢向着沈墨动手,人家分分钟就会把所有的家当挪到新宋的境内去。到那了个时候,他赵与莒就要直接面对贪婪凶狠的金军。引狼入室的行为,害的就是他自己了!
  更何况,他大宋只要敢提兵向北,朝着通州方向图谋进攻。在他的屁股后面,立刻就会受到新宋政权的趁隙而进!
  要知道,临安和福建路只隔着一路之地,人家要想发兵攻打他,简直是太方便不过了。
  如今他的大宋,已经是处在通州和新宋的两面夹击之下。无论他现在是要提兵北上还是南下,不管他去打谁,都会把自己的屁股立刻亮给另一方。
  在这种情况下,他已经彻底失去了战略的主动性!
  赵与莒一想到之前,他还信心满满的想要算计沈墨。结果天下大势却在旬日之间,就变成了现在这个尴尬的样子。这怎么能不让他一想起来,就狂怒万分?
  这种面对着仇人,却不敢下手的感觉,真是让人憋屈透了!
  ……
  “沈墨小贼!卑鄙如此!朕必食其肉、寝其皮、以消我心头之恨!”
  在幽深的禁宫中,赵与莒一只手提着酒瓶,披头散发的摇晃着。他嘶哑的吼声不时响彻着大殿。
  ……
  在沈墨的舰队登陆福州后,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二十天。
  当福州本地的官员富商和地主豪强,终于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以后。随即福州和广州两地,在所有人的视线都注意不到的阴暗角落里,一股心怀异志的人,开始在暗流涌动之中,诡秘的行动起来。


第1008章:鼎立之下新朝起,金殿将成、御林兵满
  在这个世上,人们总是会习惯性的追逐强者。
  那位在临安登基的赵与莒,人品如何他们是没看见。不过对方占据了几乎整个大宋,并且还在临安行在登基坐殿,这总是不争的事实。
  就从这一点上来判断,就有不少人的心里,把新宋这个偏安于东南一角的小小朝廷,当成了不可信任的对象。
  于是,在新宋政权施政的时候,开始慢慢的遇到了阻力。行政命令传达和执行的效率开始下降。
  在福州和广州这两地中,那些自以为有眼光、有谋略的人,已经从他们观望和骑墙的态度中,慢慢的向着对抗的方向转变。
  当然,由于现在沈墨领兵在此,所以还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同新宋政权作对。
  在这个时候,沈墨依然还是施展出了他让人惊奇的速度,一通快速的连招组合拳,让广州和福州这两地心存犹豫的那些人,看的是目不暇接,端地不知道这个新宋政权的深浅。
  来自于通州的援助源源不断,几乎每天都有船只停靠在福州港口上,连赵与芮和那些朝堂中的大臣都觉得看花了眼。
  由此一点,也就知道沈墨已经将通州经营成了什么样子。足见通州实力的雄厚,早已远远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在后面到来的那些船只中,沈墨命人从通州运来了大量建筑材料,其中当然是以水泥和钢筋为主。随船而来的,还有数之不尽的工匠和技术工人。
  随后,他们就在福州城里大兴土木,开始了新建皇宫的工程。
  在这之前,赵与芮已经御封了一批皇商。其中皇宫建造的劳工使用,就有三家皇商的参与。
  他们每一家各自派出了数百人的劳工队伍,配合沈墨运来的工匠,开始了工程建造的工作。
  当然随之而来的,这几家皇商也被优厚的工程价乐得喜上眉梢,一个个全都赚的盆满钵满。
  这次新造的皇宫虽然还是中式建筑,但是却大量采用了新的建筑材料。原本需要海量的采石伐木工作,而现在却仅仅需要用水泥和钢筋就可以完成。
  这片皇宫,此时正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日新月异的开始建成。
  沈墨派来的那些工匠,已经习惯于突飞猛进的通州速度。对于皇宫每天的施工进度,都是严格把控得一丝不苟。
  当那些让本地的工匠和官员,惊叹不已的楼堂殿阁拔地而起之时,他们却还在嫌工程进度不够快。
  而沈墨一边修筑皇宫,一边也命令工匠对现在福州府衙进行了一次简单装修。
  预计皇宫修建完毕的工期还有半年左右,而在这期间,皇家的办公地,就暂且要委屈在这个小小的福州州府里面了。
  沈墨给官衙里面所有窗户都换上了平板玻璃。这种窗明几净的办公环境,一下子就让这位天子的临时驻陛之地,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
  除此之外,抽水马桶、锅炉式热水器、每一样新奇产品都让人觉得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