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姜姑娘,真是兰心蕙质!”沈墨不由得开口赞叹了一声,夸得姜姑娘脸上一片绯红。
“饶风岭?”哗的一下,利刃营一群孩子们的脑袋,一齐向着沙盘上的这个地方伸去。
只见孩子们看着这个地点,一个个兴奋地说道:
“此地汉江的宽度只有十丈,水流湍急……”
“饶风岭悬崖位于汉江北岸,险峻高耸,距离江岸二十丈宽,山崖与江水之间的地势狭长险峻,正是西夏铁鹞子想要进攻石泉的必经之路!”
“姜姑娘打算在这个绝佳的地点,迎头阻击西夏铁鹞子?”这时候,就见沈墨笑着向姜瑜馨问道。
“当然不是了”,只见姜姑娘笑着摇了摇头。
只见姜瑜馨慢慢地说道:“一旦过了饶风岭,整个石泉县就变得无险可守,城中的宋军将领只要有人提醒一句,就会知道饶风岭是阻击西夏大军最好的地点。”
只见姜姑娘笑着说道:“所以咱们的第一战,根本不用过河,而是站在汉江的南岸……”
“好办法!”
当姜姑娘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那些正在看沙盘的孩子们一起抬起头来,卫慕青还惊喜的叫了一声!
“咱们的部队在汉江南岸列阵,而西夏和大宋两只军队,则在狭窄的北岸攻防作战。”这个时候,只见沈墨笑着说道:
“从汉江南岸一直到饶风岭悬崖,一共才不过30丈的距离,一百米的宽度……正是我们的步枪枪枪命中的最佳射程!”
“到时候,我军可进可退,可以一枪一个的击杀对岸的西夏铁鹞子。而隔着汉江,对面的西夏铁骑却根本无法对我们做出冲击!”
第626章:沧海横流浪如山、举世无用,我自独行
“这简直就是一个打靶一样的作战地点啊!”只见卫慕青李慕渊两个人看着饶风岭这个险峻之极的地势,惊喜得连连吸气!
“姜姑娘好计策,”这时候,只见沈墨欣慰的点了点头,他的脸上此时也满带着笑意。
“那我们接下来是不是安排行军,咱们到饶风岭的汉江南岸待机而战?”只见这时,负责行军安排的李慕渊向着沈墨请示道。
“先做作战计划,你去找张还,把饶风岭附近的汉江水文情况搞清楚。”只见沈墨对着李慕渊说道:
“行军先不忙,我还要派人去石泉城里,想办法把这个绝佳的伏击地点通知给大宋官军。”
沈墨说完了之后,李慕渊立刻领命而去。这个时候大帐里就只剩下了师宝瑛姜瑜馨他们三个人。
“去找赵正清,让他联系石泉城内的四海商社主管,”
只见沈墨对着师宝瑛说道:“让他在官军之中,找一名将领或者参军,先行贿再献计,一定要把饶风岭的地利优势,传到宋军统帅杨正吾那里。”
“这点应该没问题,杨正吾带领大军驻扎在石泉县,如果让他知道就在石泉城外90里就有这么好的一个阻敌地点,不用在石泉近距离的和铁鹞子军作战,那个杨正吾一定会欣然同意的。”师宝瑛立刻点头说道。
就在师宝瑛领命之后,正要转身出去的时候,沈墨却突然叫住了他。
“我倒是忘了,咱们手里就有个现成的人选,正好可以到官军大营中去献计。”这时就见沈墨笑着说道。
“是……张还?”师宝瑛随即就猜出了沈墨说的这个人是谁。
“张还作为本地州府老吏,在这汉江谷地做了大半辈子的官。”只见沈墨笑着说道:“就凭他在本地的关系和人脉,官军大帅杨正吾是一定不会怀疑他的。”
“那好吧,我叫他过来”,师宝瑛立刻点了点头,转身出去了。
……
“你看张还的心术有没有问题?”等到这个时候,就见沈墨回头向着姜姑娘问了一句。
“十拿九稳,张还是不会把你卖给官军的。”这时,当姜姑娘听到了沈墨的问题之后,就见她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他在死气沉沉的大宋官场当了半辈子的官,都已经是致仕回家的人了。然后又在投入你的麾下之后,看到了你治下的新气象……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返身再跳回到那个泥坑里去?”
沈墨听到这里的时候,他和姜姑娘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两个人同时会心的笑了起来。
这个时候,就见姜姑娘看着沈墨,忽然神色微变,眼神中带着几丝疑惑问道:
“不对,我怎么感觉你好像是另有打算?”
“姜姑娘何出此言?”这个时候,就见沈墨笑嘻嘻地说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我一看见你对我不阴不阳的笑,就知道你大概是要冒坏!”只见姜姑娘说了这句话之后,她自知失言。就见她飞快的转了个身,把脸转向了沙盘。
“姜姑娘说的没错,”这个时候,只见沈墨微微点了点头,然后他也走到了沙盘的旁边。
“西夏军刚刚攻下真符,在下一步进军之前,就算再怎么也需要一两天的时间休整。”只见沈墨若有所思地说道:
“正好我墨字营的战士,还需要最后的一次锤炼。这段时间倒是个难得的机会!”
“还需要锤炼?”这个时候,只见姜姑娘惊讶的看了看沈墨。
“如此铁军,你居然还不满足?我真的不明白,在你心目中的无敌强军,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见沈墨笑而不答,姜姑娘疑惑的摇了摇头。
此刻,姜瑜馨在心中暗自想道:“这个沈墨,这次又要搞什么鬼?这家伙的心思真的是灵动跳脱,让人无迹可寻!”
……
一天之后,张还返回了石泉县。
他用沈墨交给他的银钱,飞快的贿赂了官军大帅杨正吾的一名主簿,成功的得到了杨大帅的传见。
石泉建县于西魏废帝元年,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此地的自然风景十分优美,素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称。
因为石泉的县衙分外狭小,容不下大军统帅的军帐。所以五路边军都指挥使杨正吾的驻跸之地,就设在了城东的慈恩寺之中。
当张还把手本递了上去,听到里面大帅传见的声音。他随即定了定神,穿过了军士的重重护卫,向着大殿之中走去。
张还虽然是个当了一辈子浊吏的小人物,但是他对于大宋官场的评语却是别具一格:“人心险于山川,这帮当官的心里净是弯弯绕,比汉江的险滩还要险恶!”
这正因为这个,所以他才心灰意冷,提前致仕回到了老家临安。
不过这一次他接受了沈墨的命令,让他到军前献计。张还虽然知道沈墨并没有坑害官军的意思,但是这种事他毕竟还是头一次干,心里未免有些七上八下。
等到他进了大帅议事的大殿,就见杨正吾穿着一身宽松的常服,正在侍卫拱卫之下,坐在居中的一把椅子上。
这位杨正吾今年大概有五十七八岁左右,生就一副清瘦的相貌。只见他下巴上的山羊胡子斗已经花白了。
张还向上看了一眼,只见这位大军统帅虽然原本是个文官,但是居移气养移体,统率大军之后,他的身上不免带上了一些法度森严的军伍气势,看人的目光也是平和之中隐藏着一丝犀利。
张还叩拜如仪,他在讲明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将自己手绘的汉江地图铺在桌上。
指着饶风岭一带的山川地势,张还向杨正吾讲述了自己的计划。
这时的杨正吾,听完了张还的这个简单的计划之后。他看了看面前的张环,目光有若实质的在张还的身上审视着,却是久久的一言不发。
这就是上官的威势了,张还心里清楚得很,通常在这种目光的审视之下,若是这个献计的人别有所图,或是心中有鬼,难免就会在神色之中露出破绽,被对方察觉出来。
第627章:谁料喜讯凌空至,张还献图、可保君命
张还当然不可能被杨正吾看出什么破绽,他尽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等着杨大帅的吩咐。
于是在等了良久之后,他就听到这位杨大帅开口问道:
“对饶风岭的地形,你为什么会这么熟悉?”
“小人曾做过真符和洋州几个县的都水丞,平素的差使就是水文地理。”张还连忙恭谨地答道。
“既然已经致仕回了临安,眼前兵凶战危,你为什么还要回来?”杨正吾问到这里的时候,眼中一道寒芒一闪,冷冷的看向了张还。
“小人在本地任职期间,曾经置办了一些田产,这次是想回来料理清楚的。”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张还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地契,放在了桌上。
杨正吾一看,只见那块田地虽然不大,但是所在的地方却是兴元府西北的褒城一带。
现在那里已经被西夏铁骑占据,他要是想回去把田地给卖了,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也难怪这个张还被堵在了这石泉县,还要急着帮官军打退西夏军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只见杨正吾轻轻松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也慢慢的缓和下来了一些。
“按你说的,这饶风岭的地势,当真如此险恶?”杨正吾随即向着张还问道。
“大帅明察!”只见张还随即答道:“此地距离石泉,不过区区九十里而已,大帅派人过去那里一看便知!”
其实也难怪这个杨正吾对饶风岭那里不熟悉,因为他虽然是本地的主官,但是每次经过都是在汉江的船只上来回,远途基本没有走过陆路。
但是张还今天献上的这个计策,却是让杨正吾一下子就看到了其中的妙处!
因为西夏铁鹞子一人双马,连人带马再加上铠甲是极为沉重的,再加上党项人不擅舟船,所以西夏大军行军根本不可能依靠汉江上的船只,而是必须通过陆路。
这样一来,饶风岭这个绝佳的阻击地点,就正好可以为他杨正吾所用!
最起码跟石泉县相比起来,在饶风岭作战,既不用担心被人从侧翼袭击,又不用担心被人团团包围了县城,把自己失陷在敌军里面。所以从安全性上来说,这里的确是一个极佳的作战地点!
杨正吾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多日以来,始终悬着那个的那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如今朝廷已经给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让他这个大军统帅带领官军,同西夏军进行决战。
但是在他看来,带着自己手下的十来万大宋步兵,跟着来去如风的党项铁鹞子决战,他是绝对不会去做这种必死无疑的事的。
但是他却偏偏又不能后退,因为在他的手上它已经失陷了兴元府。而且自从他带领官军到现在,除了大步后退,他手上却连一场像样的仗都没打出来。
事到如今,哪怕就是有一两百个西夏铁鹞子的首级在手也好啊!
这样他就可以说是和西夏人力战不能获胜,才被迫后退。可是如今他两手攥着空拳头,只知道西夏人的兵锋一到,就忙不迭的沿着汉江退守。
自己手下的兵将几乎还没看见西夏人长成什么样儿,就一路退到了这里。对于朝廷来说,杨正吾这么做是无论如何也交代不过去的。
可是,正在杨正吾处在这进退两难之际的时候,却有人给他献上了一个这么优秀的阻击地点!
此地的地形是如此安全,只要在狭长的河谷地带阻挡主敌军就可以了,而且对自己的安全也没有太大的危害,那么他这次领兵上去和西夏人打上一仗,倒也未尝不可!
就算是败了又能怎么样?他只要死活抢回来几十个西夏铁鹞子的首级,然后兵败的时候往汉江的船上一跳就完了。铁鹞子再怎么快,也追不上顺江而下的船不是?
等杨正吾心里转过了这些个念头之后,只见他的眼神立刻又和缓了许多。
“张先生心忧国事,献计有功,真是难得!”杨正吾想到这里,开口淡淡的夸奖了张还一句。
随后,他又叫了自己的一名参军和两位副将过来,让张还带着他们实地去考查饶风岭的地势,看看那里是不是和张还地图上所描述的一样。
在这之后,张还拜别了杨正吾,从大殿之中退了出来。
“沈先生所料,当真是一点儿都没错!”等到张还在几名参军副将的陪同下走出了慈恩寺的时候,他不由得鄙夷的在心里暗骂了一声!
就刚才这几句问答之间,杨正吾这位大帅对他的猜忌和疑惑,他对于西夏铁鹞子的害怕和恐惧,还有生怕自己死于乱军之中、却被朝廷逼迫不得不和西夏人对战的矛盾心情,全都写在杨正吾的脸上,被张还看了个清清楚楚。
“就凭这样的狗官,也能带兵打仗?”此时张还的心里,忍不住不屑的想道:“从利刃营中随便找个孩子,只怕都比他更有谋略。哪怕就是墨子营中的一个普通士兵,都比他更有勇气一百倍!”
“十八万大军操于懦夫之手。看来沈先生说的一点没错,这官军,还是根本不要指望的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