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你们不管额头上有没有金印,之前做过些什么。但是从今天开始,你们再也不是什么配军了。”
只见沈墨沉声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我的名字叫沈墨,而你们的名字,叫做墨字营!”
“墨字营?”当在场的所有的人重复着这三个字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发现,他们这位名叫沈墨的主人,居然用自己的名字给他们这两千人命了名!
也就是说,他们从现在开始,真的不是那些造反不成被刺上金印,全家老小发配充军的贼配军了!他们是这位沈先生的……墨字营!
一时之间,在场的这些人,所有的目光全都看着面前的这个年轻人。
在他们心中已经隐隐约约的意识到,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的前途并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地主而已。这“墨字营”三个字,似乎意味着他们更加辉煌璀璨的人生!
第559章:此身一变、不为配军、沙场秋点兵
等到沈墨把这番话说完之后,他随即就把手里面厚厚的一叠地契交给了钟与同,让他按照人头把地契发放下去。
在这之后,沈墨招呼船上的人下来开饭。
顷刻间,又是十来口大锅支在岸边。看见这样熟悉的场景,在场的这些人心里全都感到分外的亲切!
看见了这些大锅,他们就立刻想起了热乎乎的米粥流入空荡荡、饥肠辘辘的胃肠的时候,那种温暖和满足的感觉。
另外,沈墨今天给他们提供的也不再是什么米粥,而是一锅一锅的白米饭。在另外的几口大锅里面,煮粥的全都是拳头大小的肉块!
这些肥厚相间的猪肉,在锅里面满满的搅都搅不开。加上了调料之后在锅中炖煮的时候,没过多久,那股肉食的香味儿就飘散开来。把这2000人闻得个个都是立足不稳!
上次吃肉是什么时候?他们这些人几乎都不记得了,是三年还是五年?
自从他们随着乱军造反,被官军逼入山林之后一直到现在。“吃肉”这个词,几乎是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
“看来这日子,真的是要变了!”这些人中间的老婆婆喃喃自语的念叨着,而那些小孩子们则是含着自己的手指,口水哗哗的顺着手往下流!
……
趁着饭还没熟的这个时候,钟与同手里面拿着一大叠地契,这里面十亩、二十亩、三十亩,多大的地块儿都有。钟与同以家庭为单位,一张张的把这些地契,往这些人的手中分发了下去。
当这些人怀里揣着自己土地的地契,然后端着盛着米饭的大碗开始吃饭的时候。这些人差不多都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吞咽的!
白色的米饭上面淋着肥厚的肉汁,每一碗饭的上面都有一块拳头大小、炖得红通通的猪肉……这味道!
这是新生的滋味,是从此告别苦难的味道!
在这之后的数十年间,在这2000人的墨字营当中,不知道诞生了多少权势富贵无与伦比的人物。但是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同样的习惯——对于炖肉的迷恋,几乎贯穿了他们的整整一生。
……
从第二天开始,沈墨带着这些人中选拔出来的六百墨字营,开始了训练。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这些人的身体基本上都恢复了正常。他们身上有疾病的,差不多也被沈墨请来的大夫治愈了。
而且沈墨还统一为他们清除了身上的虱子和肠胃里的寄生虫。如今这些人的身体素质都已经很不错了。
在这2000人中间,原本青壮年的比例就比较大。因为在他们之前严酷的生活环境当中,老弱妇孺的死亡率其实更高。所以沈墨带领的这600人,几乎全都是20上下的小伙子。
而且这些人的服从性极强,他们每个人都把沈墨的命令视作圣旨一般神圣。就服从性而言,可以说从古至今都没有这么好的兵源。
早上起来之后的头一件事,就是一个三公里的长跑。沈墨满意的发现,这些人的意志非常坚韧。即使是疲累之极、跟不上脚步的,也都是拼了命的在向前跑。
可是不久之后,还是被沈墨发现了问题。
这个时代的人,受过的教育实在是太过贫乏,一到队列训练的时候就显露无遗。这里面一大部分的人,都分不清左右!
当然,你要让他慢慢想的话,可能还是知道的。但是沈墨喊出了一声“向右转”之后,那真是五花八门,朝哪个方向转的人都有!
幸亏沈墨好歹也是参加过军事训练的,对一些训练方法基本掌握。所以一个个新的训练方法也都飞快的出笼了。
沈墨先让他们把左脚的鞋脱了下来,这样的话,一只脚穿鞋一只脚不穿鞋,好歹左右就能分清楚了。
在这之后,站军姿、列队训练、紧急集合,沈墨一点一点的把这些人渐渐磨练成一个整体。
实际上列队训练这个项目,在古代并不被人重视,但其实却是军队训练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因为当一个士兵总是跟他的部队整齐划一的一起行动,甚至都已经养成了习惯的时候。这样当他到了战场上面以后,他要是想离开队列,独自一人逃跑的时候,那可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这种脱离集体的行动,对于有些人来说,甚至比死都难!
等到下午的时候,沈墨接着进行了锻炼体能之类的基本训练。到了晚上,这六百多人整整齐齐的坐在崇明岛上的祠堂里面,听沈墨给他们上课,讲解军事常识和识字。
说实话,这些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中间有很多人甚至分不清楚南北。沈墨要想在他们中间,培养出一批能够看懂军事地图和文字命令的人,不知道还要经过多少艰苦的训练和多少时间才行!
但是即便如此,沈墨还是咬着牙,把这件事做了下去。因为他知道,在战时这些士兵只要多懂得一些,那就会多一份胜利的希望。
沈墨的讲解深入浅出,有的地方十分有趣。在第一天,他就讲解了战场上基本的救护常识,告诉这些士兵们该如何抢救受伤的战友,使他们保住一条性命。
沈墨在纸上画出来的一张人体血管图,看得这些人一个个心惊肉跳。大家都诧异的想:这世上怎么会有把人体研究得这么透彻的人?
在这之后,沈墨又讲解了一些在野外分辨方向、寻找水源和食物,用简陋的工具取火的技巧。
这些东西在现代,随便一个生存手册上就可以看得到。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是一些分外新奇的知识。
当然在这600人中间,绝大多数的人都曾经当过兵。也有不少曾经在山林中被官兵追得满山乱窜,逃亡过两三年的人。
这些人把沈墨讲述出来的东西,跟他自己所会的那些生存技巧相互验证,心里面就更加觉得,这些知识简直是救命的绝技!
另外神墨还讲解得分外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有的时候还会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所以他的课程,在场的每个人都是听得全神贯注。
第560章:我有虎贲五百,天下谁与争锋
就这样,夜校一直讲到晚上9点。然后所有人都回到军营睡觉,准备第二天早上天明时候的晨跑。
这600个人住宿的地方,已经跟其他的老弱妇孺分开了。他们被沈墨变成了三人一组,十人一班,三班一排、三排一连,三连一营。现在这六百个人就是两营的兵力。
从一开始,沈墨打算给他们配备的武器就不是冷兵器。所以古代的行伍军制在他的军队里就并不适用了。
即便是沈墨造不出现代标准的军事装备那么强悍的火力。但是考虑到将来武器的威力一定会飞速提升,这样一来与其到时候还要重新编制,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执行现代的军队编制。
在接下来训练的每一天,沈墨都不断的从队伍中挑选出那些品行和智慧意志相对出色的人,让在训练之中脱颖而出。随即他们就会为沈墨任命为基层干部,出任军队中的班排长。
每一天那些训练比较刻苦出色的人都会被奖励,在米饭里面加上一大块肉对他们来说,简直是让人疯狂的奖赏。
当然,也不断的有不合格的军人被淘汰出队伍。
有一些在训练之中实在是不开窍的人,或者身体素质无论如何也跟不上的。这些人上了战场,跟不上队列就相当于是送死,所以沈墨也是毫不留情的将它们发回到墨字营中去。
等到几天之后,沈墨的这支军队只剩下了五百人。而裁汰下来的一百人加上从墨字营中挑选出来的另外一百多人,又组织了一支200人的队伍。这支队伍被沈墨命名为护卫营。
这200人的军队,在沈墨率队出征的时候,承担着保卫军工厂和大本营的任务,所以他们也一样参加军事训练和培训,只不过训练的强度和标准都相对低了一些而已。
毕竟这护卫营里面的主要组成人员,都是一些30岁左右的老兵,强度太大的训练他们是承受不了的。
等到沈墨经过五六天的训练,他不但将这支军队的基本素质开始弄得有模有样,甚至他还培训出了一批教官。沈墨这个时候才开始能稍稍的放手,让这支军队按照他的训练大纲,逐渐的越变越强。
现在的沈墨,他也非常满意这支军队素质提高的速度。
实际上受过高强度训练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人,比如说学舞蹈。他要是每个月上一堂课,即便是学生两三年,也不如天天练习、学上一个月的人效果好。
而咱们通常所说的地狱式训练,那种全副身心、全部精力和体力全部投入其中的练习方式,则更是能够让人获得更快速的突飞猛进。
沈墨的这支军队现在每天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全都是在疯狂的训练当中,在沈墨精心的配置的伙食标准之下,大量的肉类让这些军队的小伙子们,在训练之中身体的素质每一天都在疯长。
可是在这个时代,其他的军队训练密度有多少呢?
当年岳飞的兵法中,“重搜选,谨训习,公赏罚,明号令,严纪律,同甘苦。”如此珍贵的治军经典,早已经被那大宋的君臣扔到了九霄云外。
以大宋临安禁军为例,这只负责拱卫大宋京畿的军队,人家是15日一操!
换句话说,那些军队每15天才去练半天。而且训练的还是打着七子训练阵法。
说穿了,就是一堆士兵跟着自己的旗子按照阵法来回的跑。像这样的练法,也难怪那些军队上阵之后,会像宰鸡一样被人家追得满山遍野的跑。
就在沈墨忙得正是心无旁骛的时候,这一天,他终于接到了通州城里面姜俞馨给他写的一封信。
当他打开这封信,看了一遍以后,这才猛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他居然把这件事,死死的忘在了脑后!
那个倒霉蛋刘全佣和他的手下,还在自己州衙的大牢里面关着呢!
即便是沈墨抓他们的时候,根本没人知道。但是过了这么多天了,州衙里边的那些官员小吏还是听到了一些风声。一旦让他们知道赵阁老的人关在自己的州衙里面之后,这件事对于阁老府来说,就再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据姜俞馨写来的信上说,赵阁老已经派人给沈墨送来了帖子,邀请他去府上饮宴。
沈墨知道,这明显是赵阁老知道自己的手下被抓,来找沈墨要人来了。
……
沈墨知道这样的事非得自己回去处理不可,于是只好吩咐崇明岛上的军队继续按照计划训练。而他自己则是乘船回到了通州码头。
在上岸之后,沈墨一路回到了自己的州衙。
等到一进了州衙,沈墨随即就感觉到这里的气氛有些怪异。
在他还没进入到内宅之前,他穿过州衙的办公区,一进了州衙的大厅,却发现那些官员和小吏们一个个的全都在交头接耳。
虽然一见到沈墨进来来,这些人全都恢复了正常工作的状态,但是他们这些人一个个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看起来就像是等着看沈墨笑话似的。
等到沈墨愣了一下之后才想明白,这分明是一种幸灾乐祸的笑容!
眼前这些人,显然已经知道沈墨惹毛了赵阁老。他还把赵阁老赌坊里边的大管事刘全佣关在大牢里面一连六七天。
如今这些人心里全都清楚,沈墨这一次怕是惹了大祸了!
赵阁老这样的威势,又岂是一个小小州官能够招惹的?看来这次他们这位沈知州哪怕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只见这些人一个个相互交换着眼神相顾而笑,似乎等不及看沈墨灰头土脸的样子了。
沈墨心里明白,通过上次清查亏空的事件,这些这州衙的官吏们,明显已经跟他成了对立的双方。如今他们之间虽然还没撕破脸,还维持着表面的恭敬。但是看到沈墨就要倒霉,这些人无疑是极为欢欣鼓舞的。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