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的杨姑娘,正靠在一棵折断的大树上坐着。往日灵动的大眼睛陷入了呆滞,脸上无数的泪痕将发丝都粘住了。
人逢大难,欲哭无泪,这巨大的打击,让杨姑娘一时间就像换了个人!
……
而这时,在多人的劝阻下,顾天元先生却依然立马在山顶的风口上,面对着烈烈的西风不肯下来。
他还在看着远处那片渐渐黑暗下去,却依然被风沙搅动的沙场。
那里有他死去的兄弟,有他葬送的胜利,在他苍白的脸上,眼神无比悲怆……
“怎么会……”
“……我明白了!”
莫名其妙的在他嘴里说出了这样两句话,等到伍朝阳发现不对,连忙过去扶他时,就听“噗”的一声。
从顾天元的嘴里,霎时喷出了一片殷红的鲜血!
这个睿智而又顽强的年轻人立刻失去了意识,缓缓向马下栽倒了下去!
“顾先生!”伍朝阳上前拼命扶住了他的身体,把他抬到了背风的山谷中。
……
到了入夜时分,山谷中的篝火已经点燃,却并没有发出任何火光。
战士们在地上挖掘了两尺左右的坑,在坑里面扔进柴火,开始烧水做饭。
在这个土坑的上面,他们架上了树枝,铺上了树叶之后又培上了泥土。与此同时这个土坑还延伸出一条胳膊粗的通道,一直弯弯曲曲的爬到了山坡上。
这条被埋起来的管道就像树枝一样,不断的分出枝杈,柴火燃起后的烟雾,就这样被越分越稀薄。
直到烟雾在最终的出口处,丝丝缕缕的冒出来,之后旋即又被夜风吹散。
这种没有火光也不冒烟的点火方法,被称为爬坡烟囱,是出自他们统帅沈墨的传授!
……
顾天元先生终于还是醒转了过来,可是在这之后,他随即就开始撕心裂肺地咳嗽,服了药之后依然没有减轻的迹象。
他咳出来的鲜血已经染满了衣襟,华朝宗再次给他诊脉之后,他皱着眉头走开,把孔天枢和伍朝阳两个人叫到了自己面前。
“顾先生情况很糟,”就见华朝宗忧心忡忡地说道:“他得的是肺病,怕寒冷,怕劳累,怕心情激动!”
“可是他今天在风沙中指挥战斗,大声嘶喊使得肺部病上加伤。如果咳血止不住的话……他可能回不去了。”
伍朝阳和孔天枢听到之后,也是急得直跺脚!
这位顾先生睿智沉稳,胸中奇谋无数。如果他能活下来,绝对是通州一系的一员智将!
可是天妒英才,这个年轻人的体质却如此衰弱,还在这次任务之中劳累过甚。听到顾先生的状况如此糟糕,大家的心全都像是撕裂一般难受。
此时战士们利用爬坡烟囱烧了热水,吃了热食,然后就裹紧身上的衣服,在露天地里睡下了,周围也慢慢安静了下来。
哨兵每小时换一次岗,在连续换岗三次之后,时间也到了午夜时分。
……
顾天元先生开始大口咳血,脸色苍白中带着蜡黄,眼看就要不行了。
华朝宗、孔天枢和伍朝阳他们三个,全都围绕在顾先生的身边。等到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顾先生像是终于缓上了一口气。
之前神志迷离的他,忽然脸上出现了一抹妖异的艳红。当他抬起头来时,双眼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清明!
看到他的情况一下变好,伍朝阳的神情立刻便是一喜。可是当他看向周围时,却见华朝宗医生正死死地攥着拳头,伍朝阳的心立刻便沉了下去。
“这是回光返照……坏了!”
正在伍朝阳心如刀绞之际,就见顾天元笑着向华朝宗招了招手。
等华朝宗来到他面前,只见顾天元搂着他的脖子,在他耳边轻声说道:“雁翎是个好姑娘,你要好好对她……除了你,她再没有亲人了。”
华朝宗正在用力点头,却听见身后猛地传来了杨雁翎的抽泣声。
这位姑娘从风沙中杀出来之后,一直就呆呆地坐在那里,此刻她听到了顾先生的话,终于还是开始放声大哭起来!
第3589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血火家万里、春江连海平
在这之后,顾天元又向伍朝阳说道:“不要难过,早点儿死了,我还少受几天罪呢。”
“不过统帅的大业,以后就要你们多费心了……把我葬在鹿港,寂寞不到哪儿去。”
听到这话,伍朝阳也是含泪答应。
在这之后,顾天元的声音越来越衰弱,他从怀里掏了一阵,慢慢地拿出了一件东西。
那东西用一块褪色的白色绸布包着,当顾天元把它打开之后,他用眼神示意孔天枢过来。
当孔天枢来到他的面前,一低头就看到,那是一把白银吞口、乌木为鞘的华美短剑。
在那把短剑的剑鞘上,刻着四个字……
春江连海!
……
顾天元用大拇指将它轻轻一推,“嘎达”一声,一寸多长的剑刃从剑鞘中跳了出来,这一刹那,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那段剑身上,如同星云流转,牧野奔流,带着极其华美的雪花刃纹。
原来在他手中,也有一把统帅赐予亲传弟子的雪花镔铁兵刃!
“这把剑叫做春江连海,是统帅给我的。你也是他的亲传弟子,请你替我把它交还给统帅……”
顾天元的眼神渐渐涣散,他用颤抖的手将白绫重新裹好,将短剑交到了孔天枢手上。
“可惜不能随统帅征战天下,好在……”
说到这里时,顾天元的身躯已经慢慢倒了下去。
一瞬间,大家的眼泪全都漫出了眼眶,这位智谋无双的顾先生,终于还是要走了!
在众人的哭泣声中,顾天元声音渐渐微弱,大家仔细听去,他似有若无语声,似乎正在念着。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声音慢慢的消失,直到周围一片静寂!
壮志未成、英魂已去!
眼看着这位顾天元先生慢慢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众人或是低头不语,或是仰天长叹。
如果他能活下来,这人世将会因为他而变成什么样子?现在再没人知道了!
在呜咽的风中,传来了杨雁翎姑娘断断续续的哭声。在这一夜里,好多人的心中似乎都有什么被打碎了,却又有另一些东西被重塑而起。
没人知道,此刻将是一个巨大的转折。这位用尽全力,依然死在征途中的顾天元,终究还是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
到了午夜时分,沙场上一片死寂。
昨天的鏖战之地上,蒙军战士的尸首已经被陆续找到收殓了起来,而那些死去的苍云山庄武者的尸体,就和那些死去的战马一样,被随便丢弃在战场上。
一片寂静之中,忽然在一匹战马血淋淋的尸体肚子上,裂开了一道口子。
从里面猛地伸出了一只,染满了鲜血的小小手掌!
那位以一人之力,用燃烧弹为整只小分队断后的暗箭肖倩,遍身都是马血地从死马肚子里钻了出来。
之后她割下了几块血淋淋的马肉,从死马身上找到了一只蒙军水囊,在夜色中一路向南走去。
在这一望无际,充满了血腥和尸体的沙场上。这个小女孩儿的身影显得如此单薄,可她脚下的步伐却是坚定而执拗!
……
在这场作战中,蒙军射杀了百余苍云山庄的武者,可是他们真正想歼灭的那支小分队,不但一具尸首都没看见,甚至连一支武器都没有找到。
他们只是捡了一袋子的子弹壳……这哪里算得上什么收获?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蒙军又撒开了探马侦骑,寻找小分队的踪迹。可是这时他们再想找到这支队伍,却越来越难了。
伍朝阳在作战指挥时不但极其聪慧,而且非常冷静善于分析。
他知道蒙军部队的活动范围,几乎全都是在平原上。于是他们小分队就像狼群一般,顺着险峻的道路和山脉沟坎之间穿行。
在这样的地形里,蒙军骑兵难以通过,而经历过夜间作战和行军训练的海军陆战队员更是可以昼伏夜行,让那些蒙军侦骑不能发现自己。
当这支小分队在伍朝阳的带领下,一路来到黄河边时。经过了他们二十多天艰苦的熬战,日渐严寒的北风已经将黄河封冻了。
于是他们趁夜横越冰河,进入了金军和蒙军双方势力犬牙交错,局势错综复杂的两国战场。
在这样的战场形势下,他们已经得不到来自金国那边,自己一方密谍的接应。所以他们在穿山越岭一路向南进发之际,走得极其艰难。
有的时候是金军残兵丧心病狂的杀戮抢劫,有的时候是蒙古侦骑四下里查探敌情,执行侦查任务。更有好几次他们差点就一头撞上了敌军大部队。
好在没过多久,他们就找到了第一分队赵金锭撤退的路线,并且在那里见到了狼人阿旺留给他们的一个班侦察兵战士,同时还有十来头凶悍的野狼。
利用狼群出色的嗅觉和对敌情的敏感,他们屡屡躲开险境,一路摸爬滚打终于接近了金国南京。
等到越过南京一线,蒙军的踪迹就再也看不见了,伍朝阳也随即松了口气。对他们威胁最大的敌人,终于还是被自己甩到了身后!
至于那些金军,原来金国的精兵强将就被完颜守绪调带去了大宋境内。剩下的一些部队,还在忙不迭的护卫着军中将领和地方上的富户豪强向南狂奔。
即便是人数超过小分队十倍的进军大队,也没有心思和这支宋军恋战。于是他们就这样一路血火厮杀,他们终于还是见到了滔滔滚滚的淮河!
小分队在这里停了下来,丢弃了马匹在淮河边捆扎木筏,清晨进入淮河。
由于淮河南岸,金军正在大举攻打扬州附近的城镇,所以依然还是敌占区,而且淮河北岸的金军装备更加精良,军队素质也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伍朝阳并没有贸然横渡淮河,而是让木筏沿着河道中心顺流而下,一路向着淮河出海口的方向漂去。
这时的孔天枢坐在木筏上,看着江水渐渐接近海岸。他想到自己怀中那把“春江连海”剑。不由得心如潮涌,久久难平!
第3590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远望尘埃定、沈郎天海行
当小分队的木筏来到淮河入海口的时候,他们终于进入了通州淮扬军团的实际控制区。
经过这一路血海狂沙的跋涉,这支小分队成功返回了大本营。
虽然损失较重,并且没有达到既定的战术目标,但终归那一百多名可能造成心腹大患的蒙军密谍,还是被他们全歼于敌境之外。
所有通州军的高层心里都清楚,这要是让他们在金国分散开来,从各个地点渗透入大宋,那损失可就大了!
他们一定会顺着大宋境内转进通州,利用现在通州军各个战场上激烈的战事,还有战争引起的民众混乱,趁机混入通州系统内,成为通州的致命隐患!
因此这支小分队归来后,也立刻得到了锦云姑娘的嘉奖和会见……其实这件事应该是由统帅沈墨来做的,甚至是姜俞馨元帅也可以。
但是他们两个现在在黄河和长江壁垒两大战场上,正同金军和蒙军殊死而战,谁也没办法回到通州大本营。
当锦云姑娘在崇明岛上和众人见面时,正是通州保卫战最为紧迫的时刻。
完颜合达率领部队从水路进攻,正在疯狂围攻崇明岛。此时伴随着大魔王巨炮飓风般的嘶吼声,安保部大楼上贴满米字形纸条的玻璃窗,都被震得哗哗作响。
不过锦云姑娘显然是经过大风浪的,这位安保局长面不改色地给诸位特战队员授勋发奖,还给他们发放了丰厚的奖金。
于此战战死的战士家属,更是得到了丰厚的抚恤金。当锦云姑娘把这些军属今后会获得的优待条例,比如享受终身津贴,子女入学与工作全部包揽这些事说出来后,所有的军属都痛哭失声。
锦云局长温言安慰了他们一阵,在这之后就剩下那位侥幸逃生的杨雁翎姑娘了。
自从知道自己家人全都遇难之后,杨姑娘的情绪始终十分低落。如今受到会议室中的气氛感染,再加上锦云局长如此亲切,这位倔强坚强的姑娘难免还是眼圈通红。
锦云向她说道,她一定会想办法联系上杨姑娘仅有的亲人,那位正在走镖的杨老英雄,然后将他也接到通州和杨姑娘团聚。
在这之后,锦云知道杨雁翎姑娘在通州举目无亲,又没有收入来源,还想特意批下一笔款项,来让杨姑娘暂住在这里。
可是杨姑娘执意说,自己家都没了,不妨在通州常住,她想自食其力,让锦云局长给她安排个工作岗位。
在这之前她也听华朝宗和战士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