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7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荣誉。
  赵金锭定对这支枪分外珍视,打算将它换上一根全新的枪管后继续使用。
  可是当他来到军械部,找寻自己的熟人之际,却发现整个研发部几乎没人在办公室里,大家全都不见了。
  赵金锭又找人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军械研发部的众人,都在靶场上实验新式武器,听见这话,赵金锭立刻就来了精神!
  他背着步枪一溜小跑,直奔靶场而去。等他跑到崇明岛上的武器试验中心靶场时,光头上都已经沁出了一层油汗。
  原本靶场上正在试验新式武器,保密层级不够的人是禁止进入的。但是赵金锭的保密级别是一级,这说明他的整个通州系统中,可信程度妥妥的进入了百名之内。
  于是赵金锭出示了证件被哨兵放行,在这之后他一接近靶场,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硝烟味儿。前面的草棚里,接连不断的枪声正在清脆的炸响!
  等到赵金锭过去一看,武器研发部的唐天玑、总装备部的穆天璇、还有北斗七子中一向不爱说话的“闷葫芦”孔天枢全都在场。
  孔天枢这家伙平时脸上几乎都没有表情,就像带了个木头面具一样。他虽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纪,但是既不像唐天玑那样活泼好动,也不像卫开阳那样满嘴毒舌。
  这家伙不管是工作还是待人接物,全都是冷漠淡然,让人们怀疑他有没有感情。
  不过在研发武器过程中,他几乎是以疯子的状态在工作,身上都臭了也没工夫洗澡。唐天机甚至都有点儿惧怕他这位孔师兄。
  不过正因为他有这样强韧的工作精神,所以在轻武器的研究方面,孔天枢可以说是整个通州系统首屈一指。所有通州士兵手里的步枪,都有他的心血在里面。
  这一刻,等赵金锭看到孔天枢手里正在发射的那支步枪时,他的双眼一下子就爆出了兴奋的亮光!
  这家伙,也太给劲儿了吧!


第3549章:番外篇之黄龙重宝:神兵久磨砺、只待天倾时
  只见这时的孔天枢,手里正拿着一只比正常步枪短得多的枪,向着靶子上射击。
  这支枪一看就是实验型武器,上面没有经过发黑的磷化处理,而是保持着打磨完精光闪烁的钢铁表面。
  它的全枪长度比正常的步枪短了将近一尺,机件运作流畅,每一发子弹发射出去时,枪机构件都发出了“咔咔”清脆的响声。
  孔天枢显然是亲手设计制造了这支枪,所以他用起来的时候,瞄准射击分外流畅。而且他对于枪击构件丝毫都不心疼,完全是使尽全力在操作。
  所以这支枪在他手上发射得速度飞快,很快的就将枪膛里的五发子弹射完了。
  这时靶场场上响起了哨音,枪靶土坡后的报靶员拿起信号旗来挥动报数。在100米外,这支枪射击的成绩是四十环。
  等到他打完这一轮射击之后,把场上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卫开阳他们这些人全都在用掌声,向孔天枢表示庆贺。
  这时的赵金锭才注意到,草棚下除了围在那里的二十多名枪械研发人员之外,桌上还摆着一长排长长短短的步枪,大概有七八支。
  这些枪的形状各异,每一支都截然不同,显然是通州军工部门为了不同的作战用途研发的。
  赵金锭一眼就看到有一支枪的枪管最前端,还套着一根黄瓜那么粗的铁管子,也不知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知道他们正忙着正事,赵金锭也不敢拿私事去打扰人家。只是静悄悄的走到草棚下的阴凉里,看着他们试射各种步枪。
  而这个时候,唐天玑两句话就和孔天枢两个人争执了起来。
  ……
  “研制尖头弹的进度,光靠增强底火的激发阻尼是不行的。”就见唐天机皱着眉头,振振有词的大声道:
  “咱们的基本型步枪里,装的都是七发步枪弹,而且用的是管状弹仓,头尾连接一发顶着一发。每一发的枪弹尖头,都顶在前一发的底火上。”
  “这样用管状弹仓供弹的时候,弹簧的压力和供弹的阻力稍一变化,后边一发枪弹的尖头,就会把前面一发给激发出去……然后一排子弹就会在弹管里形成连锁反应!”
  “就凭着把底火铜板加厚,除了给机件增加负担之外,对于安全性的提升实在是有限。”
  “依我看,还是把弹管截面做成椭圆形,想办法让枪弹尖头离开前一发的底火,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性。”
  “要知道在战场上,就是一千发枪弹里有一发走火,那也是灾难!”
  “你的这个办法我试过,”听到了唐天玑的话,就见孔天枢冷着脸说道:“你那个狗屁的椭圆形弹仓,稍稍进了点泥尘就无法供弹。因为枪弹在弹管里,会受到好几个方向的摩擦力。”
  “在战斗时一旦遇上一场沙尘,就会造成子弹供不上的情况。我告诉你唐胖子,那可不是千分之一的概率,在战时十支枪里,都可能会有六支枪打不响!”
  “……就特么会出馊主意!”
  这个孔天书几句话说得振振有词,把唐天玑给噎得哑口无言!
  “那你这只短枪是干什么的?”唐天玑想了想后问道:“就靠着把枪管和供弹管截短,让弹簧阻力和机械阻力变小?”
  “我这是为了骑兵研制的马枪!”孔天枢随即回答道:“骑在马上背着它的时候,全枪缩短三十厘米,枪身就不会反复撞击马背和人体。”
  “另外这支枪的重量只有四斤一两,比基准型武穆一型步枪轻了三分之一还多!”
  “它可以在一百米内,把子弹打进五厘米直径的圆环里,无论是精度和携行都非常适合骑兵部队。”
  “而且它还可以应用在海军部队里,它在接舷战的时候火力迅猛,在狭窄的舱室里转向也方便。”
  “至于你说的管状弹仓容易误触敌火的现象,那是这支枪设计根本上的问题。想要改的话麻烦可就大了,你最好提出点建设性意见来。”
  毕竟是同门师兄弟,说到最后时,孔天枢的语气里还是给唐天玑留了点面子。
  不过这个小胖子知道自己之前椭圆形切面弹仓,枪弹错落布置的建议根本不能用,他还是嘬着牙花子摇摇头。
  他们说的这些,赵金锭在旁边可是听得清清楚楚,说实话,在部队里之前就发生过这种走火的情况。
  在枪支供弹的时候,弹管里的枪弹一旦被误触激发之后,就会形成连锁反应。虽然弹头都是向前布置,但那也是十分危险。
  不过在这后来,军工部门在生产枪弹时,就换成了弹头前端为空腔的空心弹头,从那以后就再没发生过类似的事故了。
  不过听这两位武器设计专家说,显然前端形状尖锐的弹头,对远距离射击的精度和射程都有很大的好处。可是这么好的弹头,却由于弹管的设计,不能用在步枪上!
  这种两难的情形,让赵金锭心里也是痒痒的。他想着,要是军工部门解决了个这个问题,那可就太棒了!
  ……
  然后草棚里这些人,就开始接连对桌上的步枪进行试射。赵金锭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些枪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他们的供弹方式和机匣里的设计原理,全都是从武穆二型和三型步枪中脱胎出来的。
  这些步枪中,有的使用了弹头很细的枪弹,显然枪管的口径比普通步枪小了不少。这些步枪射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子弹也更加精准,射得更远。
  不过赵金锭心里也清楚,步枪的口径跟通州整体军工行业的水准有关。如果要是枪管做得细了,固然可以让步枪打得更准,战士们也能携带更多枪弹。不过每支枪的加工成本,要增加的可就不是一倍了!
  除此之外,他们试射的步枪里还有加长枪管的精准射击型。
  等到孔天枢拿起那支枪管前端,带着一根粗大管子的步枪,开始射击时。他才开了一枪,赵金锭就被吓了一大跳!
  这支枪的声音,怎么这么小?


第3550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弟子巧手尽、暗合千年心
  当唐天玑击发枪弹的时候,赵金锭听到了一声沉闷的枪响,并不是那种震耳欲聋的子弹发射声。
  等他看到枪管上冒出了缕缕青烟才意识到,原来这根管子,是专门用来减小子弹发射声的!
  “大家都看到了。”这时的孔天枢对旁边的技术人员说道:
  “这种弹口消音器里,加装了17个橡胶制成的垫片,子弹射出去后,正好从垫片中间的孔里穿了出去。”
  “这17个垫片隔成了16个单独的密闭空间,使得子弹发射的高压燃气,在里边逐一膨胀之后,火药燃气冲出枪口时,压力已经大幅度减低了。这可以使得他的枪声大为减弱。”
  “这有什么用?在两百米之外,枪声还不是能被敌人听得清清楚楚?”当他说到这里时,就见旁边的穆天璇纳闷的问了一句:“另外那些橡胶垫片,在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下能用几回?”
  “大概只能打100发枪弹,这个消音器就报废了。”这时的孔天枢皱着眉摇头道:“不过这个消音器还是很有用的。”
  “用了它之后,枪声除了减弱之外还变得异常沉闷,这可以使敌人很难判断战士开枪的具体方向和位置。”
  “所以这东西设计出来,并不是给普通战士用的,而是要把它装上瞄准镜之后,用它来精准射杀敌人将领,或者执行特殊任务。”
  “因为在这之前,咱们老师已经设计出了使用无烟火药的拉拴式步枪,并且将他命名为狙击步枪。而我设计的这支枪除了造价便宜之外,在射程和精度上都没法跟老师造出来的枪相比。”
  “所以我把它命名为精准射手步枪。”
  “好在光学仪器车间已经开始投产了,不用沈瑶光师妹再手工磨制镜片。现在光学车间每个月大概能做做出三支瞄准镜,而咱们老师做出来的狙击步枪,数量却很有限。”
  “所以我也把这种步枪试生产了十二支,把他装上了消音器和批量制作的瞄准镜,打算给部队试用。”
  说到这里,就见孔天枢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憾色说道:“可惜的就是尖头弹的问题没法解决。”
  “我这支步枪要是能用上尖头步枪弹,哪怕里面装的是黑火药,它也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看孔天枢这时的表情,就像是自己生了一个极为聪明的孩子,却没钱供他上学一样,满脸都是遗憾!
  这还是赵金锭头一回看到,孔天枢的脸上露出属于正常人的表情,这种惋惜的情绪也不由得影响到了他。
  可就在这时,却听得他们身后有人说道:“谁说你的枪用不了尖头弹?一群死脑筋!”
  听到这句话,赵金锭立刻就吃了一惊,说实话在整个通州系统,能这么说唐天玑和孔天枢的,尤其是在技术方面有资格指责他们的,也就只有一个人,就是他们的老师沈墨!
  等到赵金锭回过头来,果然看见沈墨带着安俊走进了草棚。
  这时大家纷纷对统帅行礼,而沈墨却摆了摆手,走到桌前拿起了那把短小精悍、又是分外轻盈的骑兵马枪。
  “这个好!”沈墨点了点头,赞赏地向孔天枢说道:“为了在马上颠簸的状态下装弹方便,你还特意加大了上弹位置的开孔,看来你是在骑兵队战士们那里做过功课了。”
  见到孔天枢谦逊地点了点头,沈墨一边拿起桌上赠光瓦亮的子弹,咔咔的往往弹膛里塞,一边满意的看着手里这支枪。
  孔天枢改进设计的这支枪,却是跟后世的武器设计者不谋而合。有一种类似的改进版本,他的名字就叫做4570杠杆式步枪,就是从武穆二型的原型,温彻斯特1894型步枪脱胎而来的。
  它小巧轻盈,射击精准,携行时非常方便,威力却足以对付大型猛兽。因为它原本的设计,就是用来射击敌军骑兵和战马的。
  所以在后世,哪怕是到了21世纪,这种短管的4570步枪也广受猎人的好评。
  至于它的名字,前面两个数字45,说的他是点四五口径,也就是11、43毫米。而沈墨当初设计步枪时用的是11毫米,比原版的子弹稍微细了一些。
  当时沈墨的初衷,是在宋朝这个时代,战士的身体素质还赶不上二十世纪那些膀大腰圆的欧美人。
  所以他适当减小了口径,可以使得枪弹发射的后坐力降低一些,战士们开枪时的感受也会更舒服。
  至于这支枪型号后面的70两个字,说得是他的子弹壳里,装的是70格令黑火药……虽然计量标准不同,但是沈墨设计的武穆二型步枪弹里面,装填的黑火药也就稍稍少于这个重量。
  至于沈墨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枪弹,就是因为这种枪弹的子弹壳是直筒型,在这个时代兵工厂的水准上非常便于生产,而且弹壳在战场上捡回来之后,还方便重新复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