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蒙军舰队偷袭临安,对于老铁山军港的地头蛇陆无惧而言,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秘密。
因为这在蒙军的第二舰队出发之际,通过每一条船上携带的军粮和饮水数量,就可以算出舰队预计行走的大致里程数。
然后再用这一段里程的长度为半径,在地图上画个圈……临安城正好就出现海岸线和那个圆圈的交叉点上!
第3412章:一生看花临安巷、背靠城墙、面朝大江
至于吴俊埋伏的地点为什么如此精准,那就更容易了。
大家如果还记得,早在两年多以前,蒙古派密谍第一次勘察临安附近的水温潮汐情况时,负责带队而来的就是无惧麾下大将军,魔王梁二!
突袭临安这个计划的要求何等精密,无论是潮汐流速还是河槽深度,甚至是这个季节的风向和风速,全都要打探得清清楚楚。
在这期间蒙军已经派密谍数次来到临安,可是他们每一次又都是经海路而来,正好在陆无惧的眼皮底下出发。
所以这些密谍都在什么地方偷偷测量水深,绘制地图,早就统统落到了大宋安保局锦云姑娘的眼里。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动这些密谍,不就是等着蒙古人主动把偷袭舰队送到嘴边来?
就在今晚,数年的等待终于迎来了丰硕的成果。当吴俊下令开炮时,对面的蒙军舰队霎时间便成了一片火海!
……
当前的几艘军舰立刻被无数炮弹命中,被炸得四分五裂,这时的蒙军偷袭舰队也随即开始了行动。
他们当然知道,以这样的方向和狭窄的河道,自己的舰队是不可能转向的,眼下的情形只有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蒙军的舰队全速升起了满帆,船头对准了临安城的方向冲刺。与此同时,战舰上的火炮也开始向大宋海军全力开火!
和之前山海关下的海战不同,这次两支舰队一出现,就同时把刺刀顶在了对方肚子上。一霎时双方的炮弹在空中交错而过,钱塘江上立刻就映出了明亮的爆炸闪光!
大宋军舰按照之前设定好的方位,各自划分了炮击区,每一艘军舰都按住了自己对应的目标,抡圆了狂揍下去。
后膛装填的速射炮,发射速度快得惊人,很快各门舰炮就由齐射变成了自由射击。一连串黄铜制成的炮弹壳,滚烫灼热地退出来之后,“叮铃铛铛”的落在甲板上。
在他们的前方,被照明弹照亮的钱塘江面上,哪艘敌军炮舰一露头,就会被暴雨冰雹般的炮弹从头到尾轰上一遍!
……
而另一边,蒙古人也在竭尽全力的开炮。这也是他们这支海军建成以后,第一次有机会把火炮打到大宋军舰上。
沉重的开花弹有如碗口大小,“嘶嘶”作响的在空中翻滚着,砸向了吴俊的舰队。
可是蒙军的火炮没有大宋炮兵那样精密的俯仰机,调整炮口高度用的还是铅坠配合木头楔子,用锤子往炮座里打。这样的火炮,射击精度真是可想而知。
况且蒙军的炮兵毫无炮击近距离敌舰的准备,训练方面比大宋炮手更是望尘莫及。再加上粗糙的火炮质量,这一轮对射下去,双方的命中率高下立判。
三百米左右的距离,宋军火炮几乎是瞄准了平射。对于大宋炮兵而言,敌舰就像是福州军区刘烈将军的大脑袋一样,伸出手指头就能弹个正着。
可蒙军炮弹却稀稀拉拉,落在内河炮舰的一字长蛇阵中。它们有的落在水中炸起了高高的水花,有的则是呼啸着飞到了内河炮舰后面的河岸上。
当然也有蒙军炮弹在大宋军舰上爆炸,但是黑火药炮弹造成的损失并不大。而蒙军那边却瞬间就有五六艘军舰,被打成了一片火团!
几轮炮击过后,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时的吴俊果断命令所有军舰调转船头,向着敌军穿插过去。
之前他们为了战舰上的火炮开炮方便,全都是横在敌方军舰面前。现在这三十来艘内河炮舰,根本没理会迎面而来的北风,船尾一摆就向着敌军阵营里插了进去。
距离一百米,双方舰队进入混战!
蒙军火炮拼命地开火,却苦于交战双方的舰船,每时每刻都在快速移动。
他们沉重笨拙的火炮无法快速瞄准目标,只能预判提前量,在那里等着敌军炮舰进入自己的炮口视野……这样一来开炮的速度就更慢了。
而另一面,大宋炮兵的瞄准手却飞快摇着水平舵,始终将火炮瞄准了敌舰。
船上的弹药手不管不顾的闷头装填炮弹,每一次二炮长锁死炮门之后,炮长就会毫不犹豫地拉下炮绳!
三十多条内河炮舰就像一条喷吐火焰的怒龙,霎时间便和蒙军军舰短兵相接。
这时在内河炮舰的顶层甲板上,每艘船上的十来个攻城火箭手跃跃欲试的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了敌军进入了自己的射程!
然后他们扣动扳机,攻城火箭喷射着耀目的烈焰,狠狠扎向了敌船庞大的肚子。这时在双方的舰船甲板上,枪手的枪声已经响成了一片爆豆!
蒙军用燧发枪玩命地向着大宋军舰甲板上射击,“噼里啪啦”的枪弹打在宋军甲板上和士兵盔甲上,纷纷反弹了出去。
而这时宋军的水手也拿着海军霰弹枪,向敌军倾泻着弹雨。
这些战士们扣死了扳机,每一次向后拉霰弹枪护木之后,向前一推动护木之际,就造成了击发。
原本就以射速见长的泵动式霰弹枪,有这种来自二战,叫做“撞火”的射击方式迅猛开火,射速快得目不暇接。
每一条船上百十来个枪手,射出的每一发枪弹里都有九发花生米大小的铅丸。一轮速射下去,敌军舰船上就没人敢探头了。因为探头的人全都脸上中弹,死在了甲板上!
……
钱塘江上,两支舰队纠缠在一起。蒙军军舰就像是连在一起的火柴头,正在一个接一个被飞快的点燃。
攻城火箭尖锐的啸叫声和沉重的火炮声,还有接连不断的大爆炸,使得这片江面成了血火之地!
不到五分钟时间,所有蒙军舰船都成了炽烈的火炬。在船体燃烧的“吱呀”声和接连不断的崩裂声中,向钱塘江里沉下去。
眼看着炮声渐渐希落,霰弹枪也只是零星的响起。就在这时,蒙军一艘战船上,一个浑身着火的水手奋力向着接近而来的大宋炮舰,扔出了手中的万人敌。
这个万人敌被他用绳子抡了两圈,准确的投向了敌舰……这还是蒙军这种海战武器,第一次出现在战斗中。
也不知当初下令将它武装在炮舰上的人,见到这样的情景,会不会嚎啕大哭一场?
第3413章:华夏虎贲二十万、北斗高悬、月满临安
就在这颗万人敌腾空而起之际,随即就被几支霰弹枪集火射击,在天上凌空打爆,反而将那个英勇的蒙军战士炸得浑身浴血,倒在了自己的武器之下。
这之后钱塘江上一片寂静,只留下了火焰燃烧的“呼呼”声。
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蒙军奇袭临安的第二分舰队,全军覆没!
……
海军少将吴俊命令船上的火炮,继续对空发射照明弹。然后让自己的舰队一边救治伤员,一边打捞蒙军俘虏。顺便击杀那些泡在水里,还依然顽抗的敌军。
这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的临安,要是让几个活着的蒙军摸到岸上,那可就麻烦了!
吴俊清点了战果之后,得知自己的部队伤亡轻微,他这才松了口气。
站在船艏上,他微微皱着眉,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北方。
那边的夜空中,北斗七星正围绕着天际线上的北极星,缓缓流转。
那里是身后的临安百姓,也是整个大宋军民都魂牵梦绕的燕山战场!
元首怎么样了?这一战还要打上多久?
……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如今的蒙军之强盛,比唐朝时哥舒翰面对的吐蕃军队,强了何止十倍?
还好我们早有准备,还好华夏民族出了元首这样的绝世英雄!
……
鸭绿江。
这条江古称浿水,汉朝称为马訾水,唐朝开始名为鸭绿江。
这个叫法的源头,来自于满族先民的语言(满语称为Yalu ula,意为界河)。
也有唐朝杜佑著述的《通典》上说,此江上游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此称其为“鸭绿江”。
……
此时鸭绿江边上,一位身着紫衣的高官正在远远向东眺望。
他就是高丽国门下省侍郞平章事,兼仪宾府丞,承宪大夫……崔敏实。
此刻他目光所及的江面上,一只船队正渡江而来,缓缓接近了东岸。
这位崔敏实就是沈墨的潜龙营弟子程无忧,今年他才二十九岁,却已经是高丽国的二品高官。
近年来他的地位水涨船高,已经是仅次于当朝三师三公之下,掌握着门下省大权。同时他那个“仪宾府丞”的职位,证明他还兼任着礼部的职务,相当于后世的外交部长。
此刻他远远看着那支船队,正从辽国方向而来。程无忧的面色平淡如常,但心中却是波澜起伏!
身为朝廷重臣,他却亲自过来迎候,就是因为来的是一支蒙古使节团。同时里面还有一个人,是前些日子高丽国派向蒙古的密使。
今年蒙军大举攻伐大宋,高丽作为他的附属国,也需要贡献一份力量。所以在铁木真的征召之下,高丽国密使才会奉命去晋见成吉思汗。
程无忧不用想就知道,铁木真一定想让高丽国趁机攻打国土上的江华岛和十二石城,覆灭大宋留在高丽国土上的势力。
同时高丽国素有水战传统,估计这次铁木真招高丽国的密使去,恐怕也和这件事有关。
……但是这都不重要,程无忧的心中暗自想道:这次的高丽密使,在燕山战场上,说不定见到了铁木真本人!
对于他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
江上的船队快要开到近处时,程无忧立刻带人迎到了江边……毕竟现在蒙古随便派出个什么人来,都是高丽国的活爹。
这支船队在江边一靠岸,程无忧立刻就看到了船上的高丽密使,一位名叫元河的官员。
除此以外还有三名蒙古贵人,带着一支蒙军百人队。估计是来督促他们高丽朝廷,尽快完成大汗任务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三百人的辽国军队,和一名将领负责护送。
江边搭上了帐篷,高丽负责迎接的崔敏实要在这里摆酒设宴,款待远方的来客。
此处距离高丽最近的城镇义州,还有数十里路程。既然到了自家国土上,就没有让蒙古使者饿着肚子赶路的道理。
所以此处虽然是荒郊野外,崔敏实也带了厨子,将酒水菜肴设摆在宽敞的帐篷内。
等到酒宴摆上来,崔敏实先敬了三位蒙古贵人。之后他得了个空,关切的向高丽密使问道:“大汗龙体安否?你……在哪里见到的大汗?”
此话出言之前,程无忧的心里不禁暗自悸动。他知道元河要是一口说出了成吉思汗召见他的地方,就意味着他得到了一条重要的情报,甚至有可能使得整个战局发生逆转!
就见那位叫元河的使者,恭恭敬敬地对上司崔敏实答道:“好叫崔大人得知,大汗龙体康健。”
“下官在榆关东北三十里的龙门山大营,见到了成吉思汗……”
当元河脱口说出这条至关重要的情报的同时,程无忧就觉得自己的后背像是针扎一样刺痛。一瞬间,他全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在他的身上,有一道如若实质般冷厉的目光扫过。在这一刹那成无忧就知道,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他太急于得到这条情报了,对蒙古这一行人也过于轻视。以至于他一见面,就问出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可是没想到,那三个蒙古贵人当中就有一人,是个目光如电的谍报高手!
自己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此人的警觉,或许已经招致了他的怀疑!这时的程无忧心中,忍不住一阵无比的悔恨懊恼!
谁能想到,铁木真居然派了这样一个人来?自己这一时不慎,有可能会毁掉之前十年忍辱负重,在高丽获得的成果!
……
程无忧这小子,在潜龙营学习时就以心思灵动,感觉敏锐著称。他对于人心的揣摩,甚至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尤其善于感知他人的情绪。
像这样的人,也一定极其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所以这一刻的程无忧虽然知道,自己已经处于极端不利的境地。却还是若无其事,甚至没有向着那道目光投来的方向看一眼。
“那就好!”这时的程无忧欣慰地笑道:“大汗身体康健,此次南征,必定能一鼓荡平宋国!对了,他给我高丽臣属发下了什么任务?”
程无忧不动声色地开始提问,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