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这些蒙军抬起头时,所有人都露出了惊骇欲绝的神色,每个人的眼睛都恐怖至极的睁大到了极限!
  就在他们的眼前,巍巍贺兰山口随着巨大的爆炸开始崩塌跌落。峭壁上沉重如山的巨石,腾空而起的山体,遮天盖地的向着他们笼罩下来!
  整个贺兰山峡谷,陡峭的悬崖两侧,早在蒙军到来之前就被卫开阳装上了炸药。如今炸药被引爆之后山体崩碎,左右两侧的贺兰山瞬间开始向下坍塌。
  别说是山下的贺兰口雄关了,就连贺兰关的西面数里远,还有东面蒙军所在的一大片区域,全都在山石崩塌滚落的范围内。
  随着巨石倾覆,烟雾腾起,阔端眼看着眼前山崩地裂的场面由远及近,向自己扑面而来。
  无数比房子还大的巨石汇成了怒涛一般的波浪,伴随着滔天烟尘,疾速奔流而至!
  这时的阔端张开双臂,大声嚎叫着,心中已是一片绝望!
  ……
  原来被人逼入绝境的,从来就不是那个宋军千人队,那只不过是一个鱼饵而已。
  原来上当受骗的那个人,一直是自己!
  大汗的嘱托已经付诸东流,他想牵制人家的部队,却被人家不费吹灰之力打得全军覆没。
  他以为自己进军时做得极其隐蔽,可以打得敌军猝不及防。可是现在他的西路军面临灭顶之灾,甚至没有留下一个人,将消息传给成吉思汗!
  等自己死了之后,这三万宋军随即趁势而出,将会给猝不及防的蒙军带来多大的灾难?
  他这支十万人的西路军,竟然没收获任何一个像样的战果……
  这世上居然有人能凭一人之力,就毁掉这座绝天下绝险的……贺、兰、关!


第3400章:北地辉映开阳星、虎狼三万、弹指而崩
  贺兰关两面的绝壁轰然倒塌,飞流直下的巨石就像洪水一般,瞬间淹没了下方小小的关城,还有关城内外数之不尽的蒙古大军!
  眼看着烟雾散去之后,关城所在的山谷已经被巨石填了个沟满壕平。狭窄的山口全部被压在数丈高的巨石下,一个人都看不见了!
  蒙军跑到贺兰口这里的四万五、六千人,被掩埋在崩塌山崖下的占了一多半。只有一万多色目人因为距离关城较远,才侥幸活了下来。
  这些色目人上阵冲锋的时候,固然是被蒙古人顶在了前头。可刚才是在敌军的威逼下飞速撤退,他们自然就被留在后面断后了。
  现在这些色目人虽然侥幸逃得了性命,却是被山崩地裂扬起的漫天石粉,吹得个个像雕塑似的。还有不少人的身上头上被飞来的碎石砸中,淌得满脸是血,却是全身一动都不敢动!
  这些家伙,已经被吓傻了。
  一座山就在眼前塌下来,把自己的蒙古主子三万多人瞬间扫荡殆尽,他们何曾听说过有这么打仗的?
  这哪里还是兵器?简直就是天威!
  此刻在他们心中,对蒙古兵的恐惧已经被另一种更大的恐惧所代替。那些大宋人竟然可以数以万计的消灭蒙军,而且还是用一弹指的功夫……这样的军队,他们怎么可能打得过?
  此刻这些色目人听着身后,无数战马席卷而来的呼啸声。这一万多人竟然像是石像一般,没人敢回身看上一眼!
  ……
  这时山上尘雾消散,露出了之前那个怪人的身影。此人正是沈墨手下的神工营弟子,炸弹狂魔卫开阳!
  “我槽?居然没死?”
  这家伙现在正瞪圆了眼睛,吃惊的看着山下。在他左边十来米处,就是大片山崖断裂后留下来的新鲜断口。
  原本卫开阳刚才那一通话说得慷慨激昂,是因为他这次执行任务有极大的风险,弄不好山体崩塌之际,自己也会一块儿跟着陷下去。
  毕竟这么大规模的爆破,就算是五百米长的引爆线,也难以绝对确保引爆者的安全。
  可是卫开阳作为爆破的主导者,他还得就近观察敌军,是不是正好处在爆炸后山体崩塌的范围内。
  所以他虽然尽可能的远离了爆炸点,但是这次惊天动地的大爆炸把他给顺便搭到里头的概率,也超过了一半。
  所以卫开阳引爆之前,说了好大一通遗言,居然还做了一首半文半白的破诗……如今引爆过后他惊喜的发现,自己居然没死!
  这一下卫开阳顿时就精神了,这小子除了炸弹狂魔之外还有另一个绰号,叫做“铁嘴”卫开阳!
  只见他眼睛一瞪,向着下方那一万多色目军团大声喊道:“咋的?还不长记性是不是?刚才那一下是不是没吃够?”
  说到这里,就见卫开阳把手中的起爆器一举……话说他的炸药其实早就炸完了,起爆器再怎么摁也没有任何功效。
  可是卫开阳却气势汹汹地把眼睛一立,向着下方的色目人怒吼道:
  “都给我们从马上滚下来,兵器扔到一边儿,老老实实蹲地上!”
  “我数到三,再有一个人还在马上负隅顽抗,全军皆死!……一!”
  “哗”的一声!
  卫开阳这时话语刚刚落地,一万多色目人手里的兵器“稀里哗啦”就扔到了地上。
  整支色目人军团“噼里啪啦”的跳下马来,一瞬间这支万人队就齐刷刷地矮了一截!
  他们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抱着脑袋,眼泪巴叉的向着卫开阳求饶。这里头各式各样的语种真是不计其数,总之卫开阳是一句没听懂!
  ……
  这时在色目人后面,常春远钟与同和利刃三杰也都带着士兵冲过来,包围了这些俘虏。
  常春远一抬头,就看见卫开阳威风凛凛地站在悬崖顶上,常元帅不由得长叹了一声!
  到底还是先生座下弟子,这天骄五营,真是个个天纵奇才!
  常春远心中暗道,若是没有这位卫先生,要想全军无一伤亡的全歼这支西路军,那又怎么可能?
  ……
  到了现在,宁夏军区常春远大帅的计划终于露出了水面。
  在这次作战中显然有两伙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一就是那支一千人的特战团,其二就是统帅的弟子卫开阳。
  特战营起到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将蒙古西路军牢牢牵制在贺兰口附近。因为蒙军距离贺兰山越远,想要将他们尽数包围,全歼这支部队的难度就越大。
  因为蒙军来去如风,哨探动辄放出三四百里。想要严密地包围住他们,以这个包围圈的大小和人数,宋军是根本做不到的。
  所以在作战时只能将蒙军诱到绝地,才能进行这场歼灭战。
  而在这期间,贺兰口和蒙军之间的距离只有十二里,蒙古人用战马疾驰的话只需要十分钟的时间。所以国防军虽然厉害,但想要在这么短时间内拿下贺兰口,还不惊动阔端,是非常困难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之前在宁夏郡这里帮助修水坝的唐天玑开山劈石,对地质情况十分了解的卫开阳就主动请缨,提出了这个计划。然后立刻就得到了常春远的同意。
  因为这个计划的好处就在于:它不会对蒙古人打扫惊蛇。而且实施成功之后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全歼十万蒙军!
  ……
  当然那个时候的卫开阳,果断隐瞒了这个爆破计划,也许会把自己给炸死的真相。
  因为卫开阳心里清楚,常春远是绝对不敢拿任何一个统帅的天骄弟子生命来冒险的。
  就这样,一支战斗力和武器水准远超国防军的特战团,在团长曾剑的带领下,成功完成了诱敌任务。
  统帅弟子卫开阳则是早在蒙军还没到达之前,就在贺兰口两侧的山崖上,布置了用于定向爆破的炸药。
  在这之后蒙军在阔端的带领下,杀向贺兰口之时。贺兰口中东逃跑的党项族守军,其实是常春远翻出了西夏人库存的铠甲,用本地牧民假扮的。
  所以严格说来,这场战斗的胜利还有蒙军西路军的灭亡,在阔端还没有率军冲进贺兰口时,就已经注定了!
  这就是孙子兵法里说的:“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第3401章:闻道少年伏虎行、移山填海、壮我心胸
  等卫开阳从山崖上下来,立刻就得到了常春远的西夏军区战士大声的叫好欢迎。
  这个不爱洗澡换衣服,年纪轻轻却是一脸脏兮兮大胡子的家伙,就算是一身褴褛,似乎也笼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芒!
  曾剑也和常春远他们一起,带着特战队赶到了。这支劳苦功高的军队在作战时,虽然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只有四五十人受伤,但却没有一人阵亡。
  两天两夜的作战让他们十分疲惫,见到敌人全军覆没,曾剑立刻让自己的战士扎营休息。
  同时他也受到了常春远元帅诚挚的谢意……话说曾剑这支部队是元首直辖,其实并不隶属于宁夏军区,在这一战中算是客军。
  之后就是这一万多的色目人俘虏,他们要留在这里作为苦役清理贺兰口。
  毕竟这条路除了来回运兵之外,还有商业通行的功能。所以被埋了之后还得重新挖开。这样的辛苦劳作,自然是非得这些色目人俘虏莫属了。
  最后宁夏军区这支三万人的部队,迅速绕道拜寺口,兵出贺兰山!
  他们的队伍分为三路,常春远率领重步兵团直扑向东,钟与同飞速去往东南。
  而行动如风,骑兵突进的速度甚至比钟与同轻骑还快的利刃三杰,竟然方向正北,直插蒙古腹地而去!
  看他们的行动似乎是早有预谋,在燕山防线受到蒙军狂冲的同时,这条大宋西线竟然开始了迅猛的反击!
  至于剩下的那些俘虏,其实只留下卫开阳一个人看守就够了。
  现在卫开阳在那些色目人心中,地位就跟雷公没啥区别。有一次他在工地上监工时,冷不丁打了个喷嚏,都把边上的一圈色目人吓尿了!
  更何况他现在还带着一支宁夏民兵组成的二线部队,留在贺兰口负责这里的疏通工程。
  同时卫开阳还收获了一个弟子,就是那位老牧民的孙子尕小子。
  当老羊骨头听说贺兰口被夷为平地,都是这位神人一手所为时。他毫不犹豫的就拉着孙子长跪不起,非要让尕小子跟卫开阳学这“移山填海”之术不行!
  ……
  西线这边的战事结束之后,钟与同带着自己的一万军队跨过了贺兰山脉,向东南疾行。之后又在阴山山脉的北麓改道向东。
  在华夏大地的山脉走向上,贺兰山跟太行山就像是并行的两竖,上面还有一横就是阴山。
  黄河就在这个倒扣的“同”字框里,沿着贺兰山、阴山和太行山三条的山脉内侧,走了一个“几”字形。
  关于这条阴山山脉,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诗篇提到过它……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此刻正是这样一番景象,阴山山脉的气候已经进入了严寒,天上的乌云笼罩千里。
  铅灰色的云层一直压到了半山腰。在山脉的缓坡下远远望去,满目尽是一片毫无生机的枯黄草原。
  此时在阴山口向北的出路上,正有一支部队狼狈不堪的逃窜出来!
  一万七八千蒙军的身上衣衫褴褛,脸上面容憔悴。当他们的战马冲出山口后,一见到地上的牧草,战马甚至不顾战士的鞭打,低头就狂啃起来。
  而这一刻,带队的一位老将军见到面前这广阔的草原,眼中两行浊泪,终究还是奔涌而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蒙军中路军大帅……速不台!
  当时他在进攻李慕渊防守的大同城,一露面就被人打了个损兵折将。折损了大量火炮之后,究竟还是被这位老将军想出了一条妙计。
  当时速不台想的是:大同府守将如此狡猾,却极为年轻,一定也更加贪功。
  于是他便想到,自己若是苦苦寻求进攻,以双方的实力而言,他是很难攻下大同府的。
  不过要是反过来想,他要是不打了,准备后撤呢?
  他只要顺着自己来时的路线,退回阴山谷道。那个求功心切的年轻将领,你说他会不会追上来?
  到时候山道崎岖纵横,火炮难以运输,就可以大幅度抵消宋军重火力的优势。蒙古人跟他们在山区内混战,远比在平原上作战更占便宜!
  更何况他这次诱敌不成,虚晃一枪人家没理他,大不了他再没皮没脸的回来就是了,反正也不搭啥!
  于是速不台果断带着全军向阴山口撤退,想看看大同府守军会不会追上来。结果他喜出望外的发现,人家果然追上来了!
  可是在这之后发生的事,却让速不台欲哭无泪,后悔得死去活来!
  ……
  原来他退进阴山口之后,却发现大同府守将带兵追上来,却并没有进山。而是在阴山口的南边立下营寨,来了个原地防守……这就相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