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打你的仗去吧,后边的事儿有我!”说着成无恨拍了拍李慕渊的胳膊,然后又向着廖丹琪姑娘看了一眼。
刚开始廖姑娘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犹豫了一下之后她才发觉成无恨的眼神有异。这时的姑娘脸上一红,连忙说道:
“我知道您刚才说的这些,都不能见报……这个我懂!”
“您自己心里有数就行。”这时的成无恨也笑着向廖姑娘点了点头,这才转身离去。
等廖丹琪姑娘也心里七上八下的离开以后,此刻的李慕渊这才啼笑皆非的看了看成无恨的背影。
他心里好笑地想道……“老成这家伙,话里话外透着一股春心萌动的骚气,顶风儿都能在城墙上闻着!”
没办法,我还得把这一出儿戏给人家配合好,不过看起来成师弟还真有点儿斩将夺旗的希望嘿!
……
这边的大同城里一片安静祥和,而城外的速不台却是愁眉紧锁。看起来他反而像是那个被人层层围困、坐困愁城的家伙。
一战之后,速不台兵力折损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火炮几乎没了一半儿。而且现在他能把想到的招儿全都想了一遍,他现在可是真没辙了。
看着桌上的地图,目前摆在速不台眼前的路只有三条:要不然就向北退回去,重新回到阴山以北的草原上去,这样好歹能保存一些有生力量。
要不然他就向南挺进,舍弃大同府这个重要关口不要。按照既定的战略杀向燕山南麓的中原腹地。可是速不台一想就知道,这个选项也非常不现实。
如今的形势是,他攻下了大同府就是进可攻退可守,跑出去多远都没事。
但是如果他放弃大同,那就意味着自己在向东南进军的时候,退路就被人彻底封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同要是派出骑兵来追杀他怎么办?自己的蒙军带上火炮就跑不快,始终会被宋军轻骑兵纠缠牵制。火炮一上车赶路人家就偷袭过来,火炮一卸车准备开炮,人家的骑兵就撤了。
可要是不带火炮的话,情况就更糟!
对方的骑兵来去如风,跟他们蒙古人的行军速度差不多。就凭那种射程差点有一里远的手榴弹,人家大宋骑兵就能把没有火炮的部队远远地吊着打,活活磨死他们!
所以这铁火炮带上了他跑不掉,不带上就根本打不过人家……这把速不台给愁的,一把一把往下薅头发啊!
第3390章:我自一剑万山横、贺兰关外、天降奇兵
这位老将军到底还是经验丰富,他慢慢地定下神来,开始仔细思索宋军的弱点。
随即黑暗的大帐中,他的眼睛渐渐的亮了起来!
今天他看见了那个大同守将,他很狡猾,但是也很年轻。
速不台这样的老人心里最清楚,越年轻的将领,越是急于建功立业。他们往往会在面临选择时,倾向于更加激进,收获更大的那个选项!
所以年龄,就是他一个明显的弱点……之后他还有什么破绽?
速不台一边想着,一边目光在地图上看来看去。无意间,他的目光停在大同城北面的阴山山口上。
这时他的眼睛,陡然一亮!这个地方也许是他反败为胜之地……也未可知!
……
就在速不台在这边被人打得焦头烂额,不得已要用奇谋妙计来挽回颓势的时候。更北的贺兰山那边,蒙军的西路军大元帅阔端则是欣喜若狂!
贺兰口是天下绝险之地,整个一条山谷缠绵近百里。穿过延绵的贺兰山,在出山的那一段就是贺兰口。
那里原本有一座关隘,阔端认为它是此行最大的障碍。他自己这次兵贵神速,甚至没带火炮,就是想在大宋国防军救援这座贺兰口的之前,一举将此地突破。
可是没想到此地的守军竟然望风而逃,那是一帮西夏人,从军装上他就认得清清楚楚!
在这之后,阔端的大军竟然轻易的占据了贺兰口。然后他立刻派出一个万人队向前,到贺兰山东麓的平原地带突前侦查。
至于侦察兵为什么派了这么多……阔端其实也是无可奈何。
……
原本派出斥候遮蔽战场,是他们蒙军一项独有的优势。不管跟谁打仗,蒙军都能做到让敌军哨探不敢出阵一步,牢牢地把控住战场局势。
可是这几年跟宋军作战的时候,局面却已经大不一样了。
宋军的侦察兵比他们的行动更加快速,而且同样是一支百人队,人家一队人能打你三队!
所以在斥候间的争斗中,蒙军比速度超不过,比火力就差得更多。在哨探方面占不到丝毫便宜,反而会遭遇惨重的损失。
所以蒙军动辄派出侦察部队的人数都是大几千,这次甚至是一整个万人队。
可是在阔端派出这个万人队后,还没到半个时辰,就有哨探快马回来传话。阔端一听到这个消息,额头上就冒出了一层冷汗!
就在他所在的贺兰山口以东十二里处,他派出去的万人队发现了一支宋军的千人武装!
对面的部队原本正在向贺兰山口进发,却被自己的万人队堵在了半路上,双方正在激烈交战。阔端一听就知道这支宋军千人队,肯定是全副武装过来支援贺兰口的!
前后就差这么半个时辰,被自己早来了一步,牢牢占据了贺兰山口!
这要是自己晚上一会儿,现在他就要顶着宋军的火力,强攻贺兰口了。真是长生天天保佑!自己这一路狂奔急行,到底还是让他占据了先机!
想到了这里,阔端又把目光转向了地图东面十二里,那支千人队上。
“这次来的宋军,有火炮没有?”他向着回来报信的斥候队长问道。
“没有!”斥候队长毫不犹豫地摇头道:“一共有一千人,我看得很清楚,他们没带火炮。”
“而且我们跟他们遭遇时,那支宋军走得很急。看来他们也知道战事急如星火,所以快速向贺兰口驰援而来,没带沉重的火炮!”
“那就好!”阔端听罢微微一笑,手指轻轻点在面前的地图上。
“一支没有火炮的宋军千人队……”阔端脸上带着一丝意味难明的笑容道:“咱们留下三千人防守贺兰口,剩下的跟我全军出发,吃掉他们!”
随即这支十万人的蒙军部队,留下了三千精锐防守贺兰口关隘。然后他们全军向前出发,直奔那支宋军千人队而去。
……
贺兰口关城,这里蒙军留下三千守军其实还是多了。
因为此处位于一条深谷的正中间,两边都是陡峭的山壁。即便是有十万大军想要进攻,在关隘下迎面接敌的也不到三百人。
所以原本在此处放下一千人就足够防守,要是三千部队放在这里就会显得有些拥挤。但是阔端还是留下了足够的人手,以免这个重要的退路被敌人进攻占据。
之后阔端一边带着部队向东进发,一边让几支万人队排成月牙形的“却月阵”,远远地朝宋蒙两军交战地区包抄而去。
阔端一边疾驰一边心道:这次作战,他将面临着丰厚的收获!
那支宋军千人队携带的武器可以加强自己的装备,军装和铠甲可以让自己人穿上之后,沿途骗开重要的城门。
这样自己就能以更快的速度前进,他们要渡过黄河,就可以穿插进大宋临洮郡。
在这之后,在宋军猝不及防的大宋腹地。那里既没有重兵防守,又遍地都是军粮和辎重!
他可以一边烧杀一边向东南猛攻,到那时他这支西路军势如破竹,就可以达到他这次进军的设想中,最理想的那种局面!
当然这一切都有个前提,就是他要把这一千人包围歼灭,不让他们把任何消息传出去。所以阔端才会让部队拉开这么一大片宽阔的罗网。
“十万对一千,宋军还没有火炮,我看你们这帮人怎么死!”
阔端一想到,自己将会是第一个成建制消灭宋军的蒙古将军,他就是心潮翻涌澎湃。
……
与此同时在他前方,这支宋军千人队也发现了情况异常。
之前他们拼命向前驰援贺兰口,却被贺兰口冲出的一支蒙军拦了个正着。
对方奇怪的并没有向他们发起大肆冲锋,而是始终和自己保持着接触,不断的进攻袭扰。看来蒙军是要粘上他们,不让宋军脱身的意思。
之后没过多久,苍茫的大戈壁上就是烟尘四起!
率领这支宋军的军官立刻意识到,他们竟然被一支数万人的蒙军包围了。
对面似乎是生怕他们逃跑,竟然兜了一个十余里远的大圈子包抄过来。现在周围的蒙军正在四面合围。
此刻铅灰色的天穹下,辽阔的戈壁上四面八方,都是胡马踏起的烟尘!
第3391章:万军围杀烈风疾、大漠落日、无名高地
此时已经天近黄昏,大漠落日正在地平线上缓缓下沉,四面八方烟尘四起。
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上,各个方向都是蒙军铁骑如风般疾驰,眼看着这支宋军千人队,正被十万蒙军骑兵渐渐合围!
可这群华夏军人却是训练有素,他们毫不犹豫的向东移动。虽然从远处的天际线上已经出现了蒙军的骑兵,他们无论往哪儿跑都难以逃脱。
可是这些人还是在向东迅猛突进,最终他们在戈壁中的一个小小山包上停了下来。
趁着蒙军还没赶到眼前,他们飞快的用山包上的石头,开始搭建防御工事。
……
这个地方说是山包未免有些夸张了,基本上从上到下的落差只有六七米,平缓得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什么坡度。
况且山包上面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大石头用来搭建掩体,最大的石头也就只有人头大小,还被风沙磨得棱角溜圆,想要摞起来十分困难。
除了这满地的石头之外,整个小山基本上全是沙砾,与其说它是座山,还不如说是个极其平缓的沙丘更合适。
这支一千人的宋军部队,一上山就迅速划分了各自的防区,然后从上到下建立了三层防御工事。
所谓的防御工事,不过是士兵就近找到稍大一点的石头,在迎敌的那一面码放成一排,然后又把石头后面的沙土刨成一个坑。
这样他们在掩体后面射击时,搭建起来的工事就能勉强盖住身体。
这三层环形工事之间相差两三米远,高度落差正好可以使后面一层的战士用步枪射击远处的敌军时,不至于打到自己人的后脑勺上。
此时趁着蒙军向这边疯狂突进的间隙,所有的战士全都在极力加强面前的一段工事。
他们抖开了背包,把里面的铁皮罐头拿出来,一个一个塞到石头缝中间。这样就能避免从缝隙里射进蒙军的枪弹,击中掩体后的士兵。
有的人直接就把弹药箱打开,将里边的弹药在防水雨布上铺好,然后把弹药箱放在掩体上,飞快的往里边装填沙子。
还有的人把马匹的鞍具卸下来,半埋在沙子里遮挡敌军枪弹。更有不少战士直接就在单兵掩体里倒空了自己的背包,在硕大的防水背包里填满沙子,放在地上当沙袋。
在如血的夕阳下,无数士兵手里的工兵铲子闪耀着光芒,几乎没有一个人说话,战士们都在疯狂的加高加固面前的单兵工事。
队伍中的工兵连长带着自己的士兵,飞速跑到防御圈外面,在那里布设杀伤地雷,垒起石头堆标记射击距离。
当他们刚把防御工事四面的三百米距离标记出来,就已经没法再往前走了。
蒙军的铁蹄震得防御工事上面的沙子“刷刷”往下直掉……敌军已经接近到了一里之外!
这些工兵战士犹如猎豹一般一跃而起,飞快地向回跑。而防御圈里的战士已经将步枪标尺放到五百米的位置上,为他们掩护射击。
……
这些蒙军一上来,就是极其迅猛的突击!
阵地的四面八方满是蒙军铁蹄翻飞扬起的沙砾和灰尘,在奔跑中,他们举起了手中粗大的燧发枪!
可是还没等他们突进到燧发枪二百米远的射击距离,阵地上就闪耀起了一片夺目的枪火!
三圈匆忙建起的防御阵地上,一霎时火光闪耀。粗大的武穆二型步枪子弹冲出了战士的枪膛,飞行了五百米远后,一头扎进了蒙军铁骑身体里。
这一千人一开火,暴雨般的子弹就向四面八方射去,在这一瞬间远处观战的阔端,眼神中就闪过了一丝阴狠。
……对面的火力,实在是太准了!
在这个蒙军燧发枪望尘莫及的距离上,这些宋军的子弹居然很少落空。在枪声响起的一瞬间,就有成排的蒙军铁骑连人带马,重重摔倒在冲锋的路途上。
枪声已经响成了一片,蒙军环形冲锋的攻势,竟然一下就慢了下来!
在这一连串步枪射击的暴响之后,阵地上那些士兵步枪上弹的声音“嘁哩喀喳”的响成了一片。
在环形工事里,所有战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