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6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师姐你咋了?”这时的张扬等人还以为廖丹琪突然身体不舒服,以至于双膝酸软,连忙上前查看。
  张扬几个人一凑近过来,却听到廖丹琪语气惊讶地说道:“元首,您怎么在这儿?”
  “啊?元首?谁?他?”这时的张扬语无伦次的看了看廖丹琪,又把目光移向了对面的桌上。
  他信中惊异万分地想到:谁是大宋元首?难不成是刚才那个说话时,一张嘴就能把人气死的家伙?
  这时的众人纷纷惊惧,讶异无比的环视着这一桌人,没过多久,大家凭着对报纸上沈墨的印象,就把这位大众元首认了出来。
  没奈何这个时代没有照相技术,印在报纸上的沈墨肖像,多数都是高手画师绘制出来的,并没有十分相像。
  于是等到大家,尤其是张扬发现,他们以为是到大学里来跟他们抢夺师姐的有钱浮浪子弟,其实是大宋元首的时候。这帮人的心里立刻生出了一股忐忑之意,整个长廊里一时间鸦雀无声。
  沈墨看到自己的身份泄露,只得无奈苦笑了一声,然后示意让龙璃儿扶起跪在地上的廖丹琪。
  看到这位廖姑娘的样子,沈墨基本上不用猜,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想必是一年半以前,自己雪夜拜访应天之后,这位廖丹琪姑娘也是应天书院派到临安大学进修的那三百名学生之一。
  沈墨猜得一点都没错,原来就在雪夜那天沈墨离开之后,借着这位元首当天跟廖明轩谈话的威势,廖姑娘立刻来了个假公济私。她顺水推舟说服了自己爹爹,成功进入了临安大学。
  在这之后,由于这位廖姑娘学业精深,性格也是开朗爽利。于是没过多久,就在临安儒学院成了一名学生中的佼佼者,在同窗之中声望很高。
  所以她今天跟同学们途经骑射苑的时候,听到里面有人争吵。她才发现张扬等人似乎要仗着人多势众,朝别人动手,于是赶忙进来训斥张扬,维持秩序,没想到却成功救了沈墨的驾。
  等到廖丹琪姑娘被龙璃儿夫人搀扶起来之后,她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了下来。
  说实话,她刚才初见沈墨之时确实是吃惊不小,可是在这之后,她想起这位元首毕竟还是个讲理的人,于是心中的惊惧之意也顿时消下去了八九成。
  等到沈墨问了问廖丹琪的学业和近况之后,这位姑娘声音清脆的回答完,然后就一扭脸儿向着张扬说道:“统帅在此,你竟敢无礼,赶快过来赔罪!”
  话说这个张扬心里也知道,在儒学院为数不多的那些女生里面,个个都为面前的廖丹琪师姐马首是瞻,对这位师姐,他可是死活都惹不起。
  更何况面前是大宋元首,形势比人强,于是他也只好一脸庆幸的过来拱手行礼,就要道歉。
  这时沈墨却笑着摆了摆手,看起来居然丝毫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只见沈墨笑着对张扬说道:
  “今天的事儿,你做得没什么错儿啊?”
  元首的这一句话还没等说完,就引起了大家的一阵惊奇。甚至就连旁边的宋慈脸上都是诧异万分。
  就见沈墨笑着说道:“今天的事从头到尾,你犯错的地方,无非就是说不过动手罢了。”
  “在这一点上廖姑娘说得倒是没错,经学辩论要是辨到最后,总要看谁的拳头大,那还不如去武馆学打拳……”
  沈墨说到这里,就见面前的张扬脸一红,被这位元首的话说得十分尴尬。
  然后沈墨又接着说道:“除此之外,你没什么错处可言。讨论经典自然应该思路天马行空,质疑自己的老师也没什么不对。”
  “儒家的仁字可以解释为‘忠恕’二字,这‘忠’是忠于自己的角色,不管你是一位学生、教授还是元首,甚至是父亲和朋友,都应该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而这‘恕’字,则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所以你今天忠实的做好了一个学生的本分,在你这个年纪就应该发出质疑,就应该挑战权威,用最大胆的方式验证前人的学说是否正确。”
  “我虽然不赞成你在学术上的说法,但是你敢于挑战那位古玉楼教授,不管你这个行动是正确还是错误,你终归已经跳出了保守儒家‘天地君亲师’的范畴。说明我办的这间大学,在思想上还是成功的。”
  沈墨说到此处的时候,他身边的众人已经是目瞪口呆。对于这位元首的思路,大家全都觉得十分匪夷所思!
  这时大家才想到,原本张扬所遵循的理学思想,对于师道尊严十分看重。之前为儒生传道授业的恩师,是绝不允许受到丝毫质疑的。
  而在这间大学里,正是因为沈墨的办学思想,所以就像张扬这样的守旧派理学学子,也在潜移默化之间,被大学改变了。
  而元首看中的居然恰恰正好是这一点,这也真是让人诧异不已。
  ……
  而这时的沈墨看见大家还没太明白,于是他接着说道:“还是刚才的‘忠恕’二字。”
  “身为一名军中将士,就要忠于自己的使命,一名朝廷官员,就要忠于自己的职责。至于你们这些学生,在这个年纪就应该拼命吸取知识,质疑先人的一切理论和权威。”
  “可是……”这时的张扬一脸的纠结,向着沈墨说道:“今日之事,小子实在是无礼冒犯,请元首……”
  “这有什么?”就见沈墨笑道:“就算我这个大宋元首,也应该忠于自己的角色,是不是?”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这不也是老子说的吗?”


第3335章:沈郎立于临安东、学园一间、恍若一城
  通过了前面沈墨的一段话,再加上他最后的这一句,大家也不由得对这位大众元首暗自心折。
  沈墨刚才所说的意思就是:身为一国之主,就要接受这个国家不尽如人意,或者是充满污浊的地方。只有了解了那些阴暗面和反面的东西,并且极力改造它,才能配得上是一国之君。
  如今的沈墨虽然不能称之为君王,但实际上坐的却是一国之主的位置,所以这句话用在他身上也是一点不错。
  ……
  这时的张扬等人心中也是暗自震撼,随后他们再次赔罪之后,也都匆匆地退下了。
  倒是廖丹琪被沈墨叫住之后,仔细问了几句学业。
  沈墨看这个姑娘身上的性子和特质,料想她必定不会喜欢儒学院这个专业,一问之下果然如此。
  原来廖丹琪姑娘在当初来临安的时候,跟他爹廖明轩提出的交换条件就是,她进入大学可以,却只能在儒学院中学习。
  其实按这位姑娘心中的想法,她原本想要像那位妞妞姑娘一样,学一些经世济民的实用之学的。
  但是没奈何姑娘的父亲是当世大儒,让女儿去临安求学,已经是他能答应的极限了。在自己的家门中要是再出现一个学习其他专业的女儿,当时的廖明轩也确是难以接受。
  沈墨听了之后笑了笑,问了廖丹琪想要进修的学科。原来这位姑娘进了临安大学之后,却渐渐的开始对新闻系情有独钟。
  沈墨看着这女孩子一身利落,心气十足,也觉得她是个干新闻的苗子。于是他就对廖丹琪说,自己会给应天书院的山长廖明轩写信,亲自对他解释新闻系是学什么的,对于大宋有什么样的进步作用。
  到时相信廖姑娘的父亲,一定会重新慎重考虑这件事……廖丹琪听了这一番话之后,立刻就高兴得眉飞色舞!
  ……
  之后,这位廖姑娘也带着人离去之后,这间骑射苑里就剩下了沈墨和宋慈他们一行人。
  宋慈心中也是带着十分震惊,向沈墨问起了这一间临安大学的情况,之后沈墨就向他一一解答。
  这座大学修建在临安城东面,出城六里之外的地方,这里就是当初沈墨大战反贼赵与莒的那个位置。
  当初修建大学的时候,大家还很不理解,觉得这样一间学校应该设立在城内才对,既方便管理,又便于学校里的学生生活。
  可是没过多久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沈墨会将大学设立在城外,而且还是那么一大片空旷的地方。
  因为这一间大学的规模简直是太大了,甚至超过了大宋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城市规模。
  临安城……不好意思,根本就装不下这所大学!
  在这几年以来,大学内的基建建设一直就没有停过,随时随地都有十个以上的工地在开工。
  一百余个专业的学院铺开了之后,慢慢形成了一片让人震惊的巨大面积。
  如今的临安大学校舍林立、宿舍遍布、操场花园、运动场、礼堂这类附属建筑也是数之不尽。为了方便出行,自行车已经成了所有学生的标配。
  到了今年,在临安大学中培育的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之多!
  这个庞然大物吸引了沈墨在入住通州以后,十年之间兴办教育的过程中,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培养出来的新学弟子。
  同时天下也有无数儒生子弟通过了入学考试,进入这间大学进修。毫不夸张的说,它已经成了这个时代全球最大的一间学府。
  沈墨在建校中投入的基建费用,还有投入教学研究和雇用著名学者的银钱,花了简直不计其数。但是这笔钱不管是在朝堂和民间,却没有人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
  要知道,即便是现在战争形势极其严峻,可沈墨在军事上投入费用过高,多少也引发了一些群臣的意见。
  可是在大学建校三年之后,却没有人对沈墨为此投入的海量资金有丝毫的微词。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这间规模庞大的学校,蕴含着何等恐怖的力量!
  从这间学校里面走出来的学子,每一个都堪称是各个行业方面的专家,一进入到各自的工作领域,立刻就会大放异彩。
  凡是有识之士都能看得出,就凭着这间学院,就可以为华夏将来的文明鼎盛,打下厚重的基础。
  除此之外,临安百姓对这些学生们也是极其欢迎,因为这二十万学子也带来了极其恐怖的消费能力。
  学校从基建开始,需要的大量人力和材料,就为临安城中的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而且校园建成之后,临安城内的商铺也明显感觉到了自家的生意,因学校得到极大的提升。
  甚至临安百姓中那些餐饮服装行业的商人,也大批进驻了大学城,使出浑身解数去赚那些学生们的钱。
  这些学生们从天下各处奔赴此地求学,在这之前就已经是学业有成的青年俊杰。所以他们的各人素质极好,对临安的治安丝毫没有构成影响。反而是个个彬彬有礼,举止有度,使得临安百姓都十分喜欢。
  更何况每年学院的入学季和毕业季,都有无数的家长伴随而来。在全天下刚刚兴起的大型商社和工厂,也纷纷到此地来招收学生到工厂中任职。
  就像是龙玉决开办的运动鞋和脱水蔬菜工厂那类的商家,个个都把眼睛瞪得通红,拼命想要拉几个工商管理,或是机械专业方面的学生回去。这些招工的商社也给临安城带来了新一轮的消费浪潮。
  所以到了现在,沈墨一手大造的临安大学这个孩子,已经成了临安城乃至整个大宋天下的宠儿。
  在这时,临安大学依然还在不断的丰富专业范围,校舍建设也从来没有一天停止过。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使得这个庞然大物竟然还在以恐怖的速度增长!
  ……
  当沈墨给宋慈介绍完了学校的情况之后,这位宋慈先生坐在那边久久不言,连面前的酒杯都没动过。


第3336章:春秋百家今又还、浮世三年、放虎归山
  他心中所想的,就是当初自己在政变失败,束手被擒时向沈墨说过的那番话。
  当时他对儒学被沈墨打击之后,大宋在思想方面的空白所引发的恶劣后果,做出了极其悲观的推断。
  按照他当时所说,儒学虽然有诸多不好的地方,毕竟它还是一件衣服。
  可是沈墨扒了它之后,若是没有东西用来替代,就会使得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到那时天下文人没有了思想上追求的目标,就很有可能酿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可是宋慈已经看见,以这间临安大学内的情形来看,沈墨显然已经在这三年之中和儒学界达成了默契。
  以后儒家一家独大的情形虽然不复存在,但是儒学依然可以做作为大众人的思想内核,流传于世间。
  而且通过这位元首的介绍,宋慈也清楚的看到了,他到底是怎么让天下人接受新学的。
  因为在临安大学里,学习律法的学院,直接就被沈墨命名为“法家学院”,把春秋时代法家学说的帽子,直接扣了上去。
  与此同时,专门研究国际形势和外交的学派,被称为“新纵横家学院”。专门学习军事的则是“新兵家军事学院”。
  研究天文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