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笑着转过头向肖倩问道:“龙玉决说的这件事,看来他心里还是稀里糊涂……肖倩你有数没有?”
听见了沈墨的话,龙玉决又忍不住老脸一红!
之后就见肖倩纳闷的看了龙玉决一眼道:“就这么简单点儿事儿,龙东家你还没想清楚?”
“哎?叫什么东家?你得叫先生!”这时的沈墨一脸正色,向着肖倩更正道。
“好吧……龙先生。”听到了老师的话,肖倩只得改了称呼。
她脸上带着几分狐疑,看了龙玉决一眼道:“真是的……这里边这么浅显的道理,您也看不明白?”
“好吧,我来解释给龙先生您听听!”
第3295章:岂容学界成霸权、庐山以南、白鹿书院
这时的肖倩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见她很认真的向着龙玉决解释道:
“根据咱们打入敌方内部的密谍反馈回来的消息,他们显然打算把跟大宋国师凌霄子的一战,还有发动愚昧百姓捣毁罐头工厂的行动,放在一起进行。”
“而这一次行动,显然就在凌霄子到达江州的那一刻,也就是明天上午开始。在这个时候蒙古人的密谍命令他的手下,潜藏在泰山商社的贺明环下毒破坏,显然是个最好的时机。”
“因为在这个时候,咱们内部突发情况,可以让咱们顾此失彼,对于外界的监控力度立刻就会减弱。”
“除此之外,当他们明天带领百姓冲进工厂的时候,厂里就会有五六十具尸体。”
“到那个时候,那些外界传播得沸沸扬扬,关于咱们用死人骨头烧锅炉的谣言,就立刻会得到证实!”
“所以他们只要带人冲进来,发现了死人,那些百姓立刻就会在邪教的煽动下怒不可遏,然后他们干出什么出格的事都有可能。”
“就因为这个,所以今天的下毒事件,同时达到了搅乱咱们内部、分散咱们的注意力、还有为明天捣毁工厂打死咱们管理人员提供口实这三项作用……您明白了吧,龙先生?”
“哦!原来如此,懂了懂了懂了!”这时的龙玉决额头上微微见汗,低着头连番答应,却是没怎么敢抬头。
看到这样的情况,沈墨也是一笑,就把这件事放下了。
他虽然很喜欢帮助自己的部下解决婚姻问题,但是这也分情况。
眼下对于这俩人来说,龙玉决连自己还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喜欢上了肖倩,所以算不上是下定了决心。
至于他那位冷美人徒弟肖倩,更是对此事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她对龙玉决的感觉如何。
所以现在他要是贸然出手,有可能适得其反,沈墨也只得压下了这个念头。
在这之后,小李响和雷子滽在马车的掩护下平安返回。而郭成那边监视贺明环的人也向沈墨这边回报,说贺明环投毒后就回了自己的宿舍,继续装病去了。
基本上这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现在就等着明天那场大战,看结果到底如何。
……
就在小蹦蹦和雷子滽刚刚回来之际,龙玉决接到了外面送来的一封信。等他打开后一目十行的看完,随即便苦笑了一下。
之后他一抬头看到了沈墨询问的目光,就把这封信递给了元首。
沈墨拿起来一看,他他脸上的神情也跟龙玉决差不多……基本上就像是自己脚背上跳上了一只癞蛤蟆,好像挺讨厌,但是还有一种无法动手的无奈感。
等沈墨抬起头来,看到大家好奇的眼神,他把那封信一边递回龙玉决的手里,一边摇着头说道:“是白鹿洞书院的山主写来的信,说咱们的工厂冒黑烟,污了他家的农田。”
“哎?这倒有意思了。”听到这话之后,就见雷子滽诧异地说道:
“咱们工厂开办的时候,早就预料到锅炉燃烧烟雾造成的污染,所以已经尽量收购了附近的农田。”
“还有一些死活不肯把地卖给咱们的人,工厂在开始生产之前,也都对他们做出了赔偿。而且还和当地的田主协议好了每年赔偿的银钱数量……在这件事上不该有什么问题呀?”
“估计是没事儿找事儿呗。”这时的沈墨皱着眉头看了看龙玉决,向他说道:“你对江州这里的情况更熟,说说这个白鹿洞书院。”
“我也头疼,这家伙可是吹不得打不得,跟他们打交道可得加着小心!”这时的龙玉决一边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一边苦笑着说道。
随即他把白鹿洞书院的事,和大家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
原来这间白鹿洞书院,是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始建的,距离现在差一点儿就三百年了。龙玉决之所以说他吹不得打不得,就是因为他在儒学界,可以说是素有盛名!
从他们江州往南,二十里之外就是庐山,白鹿洞书院就在庐山再往南的山脚下,相当于和江州隔着一座山。
距离现在大概五十年之前,大儒朱熹来到此处重建了书院,并在这里讲学,一时间使这里成为了一处文风鼎盛的所在。
在这之后十余年间,朱熹注释典籍,著书立说,逐渐形成了他的思想体系。之后他归纳整理的理学思想,也逐渐变成了儒学的主流。
通过这封信就可以知道,这间书院的现任山主,显然对龙玉决修建的工厂并不满意。
至于说污染他家农田之类的话,不过是托词而已,这一点沈墨和龙玉决都是一看就是明白。
像白鹿洞书院山主这样的人物,真可谓是名满天下,堪称文坛领袖。他表现出不满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太过外露。
对于他们在学界的威势而言,用这样一封信来撵走工厂,已经是足够了。如果龙玉决要是识相的话,他就应该准备礼物上山赔礼道歉,然后立刻把工厂自己拆迁搬走。对于这个时代的商人而言,这才是最正确的处理方式。
当然了,如今沈墨就在这里,就凭着这封轻飘飘的信上写了几行字,就把他的工厂撵走。这对于沈墨来说,自然是绝不可能。
“回头我给你写封信,你找个时间送过去。”沈墨对龙玉决说道:“我这个大众元首亲笔写信向他解释,就算是给足了他面子了。”
“他还想让我识相?我还想让他识相点儿呢!”
听到这里,大家不由得都笑了笑。在这之后,倒是肖倩向沈墨问了问当年的朱熹,和现在的理学是怎么回事。
“这事儿说起来,实在是很难解释得清。”沈墨听到了肖倩的问题,他也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时看见他的表情,龙玉决和雷子滽却都一起暗自笑了起来。
对于儒家思想,他们这位元首其实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反对或者全盘否定。而是始终把那些思想僵化腐朽、不愿意接受任何改变的腐儒,当成了针对的目标。
第3296章:欲以纲常稳世间、天理人欲、止步不前
至于说这些腐儒所秉承的思想内核,其实就是朱熹创建的理学。所以在元首和抱着理学不放的儒生之间,现在矛盾已经是越来越激烈了。
沈墨向肖倩耐心的解释道:“儒家思想从战国时代发展到现在,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尤其是朱熹的所作所为,越发严重。”
“他干的事,就是把儒学经典按照自己的领悟,做出了批注和解释。朱熹推崇的理学思想,其实全部内核就是所谓的三纲五常。”
“三纲和五常这个说法,原本并没有被放在一起,首次被提出时也是汉代董仲舒所说的。朱熹把他总结成: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这理学思想的内容,要是详细解说起来实在是太过复杂,其实里面的核心不过是严格分化了阶级制度,然后让每一个层级的人不管对与错,都要服从更高的阶级。”
“估计子滽你一听就能明白。”沈墨说到这里时,转过头看了看雷子滽,然后他笑着摇了摇头:
“这样的学说,能够在几十年之内迅速推广,当然是因为它非常有利于皇朝的统制。那些儒生和朝廷都觉得,要是能把它推行下去,就可以让王朝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
“可是实际上,理学奴化了儒家思想,提倡的是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这样对于社会进步极其不利,尤其放在现在这样的大争之世,更是取死之道!”
大家听到此处,见沈墨说的极其严重,神情也都立刻凝重了起来。
就见沈墨接着说道:“朱熹此人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可自己却是私德不修,这也就罢了。”
“更严重的是,他的思想被儒学界和朝廷极为推崇,甚至是大肆推广。由此使得华夏民族走入了故步自封的境地,这一点却是无论如何不能原谅。”
“那师公你为什么不对付他?”听到此处,就见小李响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向沈墨问道。
“这就是师公跟他们不同的地方。”沈墨向着小李响的笑了笑道:
“他们这些人,只要有什么人或者思想和他们的学术相违背。这些腐儒必定口诛笔伐,恨不得将其杀之而后快。”
“但是在你师公的这一片天下里,在学界这方面,首先就要保证每个人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要让他们有说话的权利,有宣扬自己学说的自由。”
“因为我也会犯错,只有大家各执一词相互争论,让所有人都能开口说话,才能保证民族的进步和强盛。”
“所以尽管我不赞成理学的学说,甚至可以说是嗤之以鼻。但是我依然要保证他们有说话的权利。”
“师公那你可麻烦了,照我的经验,你要是不打他们,他们真能蹦起来咬你……”小李响似乎有些不理解,但是出于对师公的尊重和信任,他只得小声嘟囔了一句,没敢大声说出来。
这时的沈墨也笑了笑,他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这些人,如果要是著书立传传播学说,或者按照正常的途径提出他们的治国方略,我是很愿意听他们意见的。”
“但是如果他们摆弄些阴谋诡计,用违法的手段来实行自己的主张,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你可能还不知道。”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看了看龙玉决和雷子滽,脸上淡淡地说道:
“前些日子我在天下各个县城乡镇播下了大笔款项,让百姓农户的孩子,不用花钱就能读上书。”
“可是我办的这些小学,却受到了那些腐儒的抵制。说我们的学校里教的东西里,只有儒学经典这部分可以保留,而且还得按照他们的理学思想来解释。”
“至于剩下的全都是异端邪说,不但应该一火焚之。还得把教课的老师斩首示众,来惩罚他们误人子弟的行为。”
“甚至有的州县里,儒生已经组织起来,大张旗鼓的打砸我们的学校,捣毁校舍焚烧书籍。已经有几名老师因此受伤,还好没有死人。”
“我就不明白了!”听到此处,就见肖倩姑娘皱着眉头,恨恨地说道:“既然这帮人这么不识抬举,老师你为什么还要维护他们?”
“因为天下永远不应该是一家的天下,在学术上也绝不能一家独大,尤其是那些‘等我起来,我立刻就干死你们’这样的学术,更不能让天下人的思想,把控在他们手里。”
“咱们的军队是对待侵略者的,不应该把刀架在学术界的脖子上,当然除非他们犯法。”
说到这里时,沈墨看了看气鼓鼓的肖倩和小蹦蹦李响,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说实话,对于这件事而言,沈墨的做法连他的手下都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但是他却依然一意孤行。
至于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知道一个强盛的国家,一个强大的民族,永远都应该是兼容并蓄,带有强大的包容之心。而不应该是故步自封,保持着一家之言死死不放。即便是这一家之言,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也不行!
要想让民族强盛,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学术都应该兼容并蓄,不断进步。否则的话,终究逃不过被历史淘汰的结果。
在场的这些人听到了这番话之后,却是神态各异,小李响和李肖倩当然是义愤填膺,觉得心中十分不痛快。
这时的龙玉决,却在旁边小声说道:“当年释迦牟尼说法时,也说‘法无定法’。先生现在的局面如日中天,却在想着千年之后,我华夏是不是能依旧强盛……我觉得您是对的。”
“什么时候我们的民族开始狭隘,思想开始固化,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潮和改变,什么时候就是衰弱和败亡的开始。”
听到这位龙大官人居然用佛法中的学说,支持了元首的论点,这时的肖倩怪异的看了他一眼。
到了现在肖倩倒是觉得,在这些自己连听明白都费劲、甚至完全无法理解的内容上。居然龙先生能和元首达成一致,显然龙先生也是一位天下难得的人杰!
至于此刻的雷子滽,则是在一旁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