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5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回元大同到了临安,原本是要首先拜见沈墨的。可是沈墨政务繁忙,和元大同见面需要排期。他就趁着这功夫,把自己带来的人送到军校来了。
  ……
  等到元大同在龙玉陵这里办完了差事,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连忙返回议政院,在这里见到了他的前主人沈墨。
  此刻元大同心里也有些忐忑,不知道元首远隔山海把他招回来意欲何为?
  ……
  沈墨一边让外面等着的元大同进来,一边信手翻开了桌上的文件。最近他的事务可谓是多如牛毛,也就是咱们这位沈郎君精力旺盛,头脑清楚。不然的话,他早就被这繁重的负担压垮了。
  没办法,如今是百废待兴的时刻,也是全天下新法推行,各地政府组织建设最关键的节点,所以他拼了命也得把这段时间挺过去。
  虽然各郡的政府纷纷建立起来,而且情况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也有些矛盾,因为新政的推行逐渐显现出来。
  这些都是在社会层面上普遍出现的,有些就连沈墨也是始料未及。所以他的弟子处置这些事物的时候,难免有些准备不足,到现在已经有些地方开始告急了。
  “弄不好还得我自己亲自下去一趟……”这时的沈墨正在想着那些难以处理的事务,却被手里的一份报告引起了他的注意。
  耽罗岛,这个由沈墨一手创立的国度,送来的总算是个好消息。
  经过了将近八年的发展,耽罗岛上战马的繁育已经到了第四代。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选种与培育,整个战马体系不但已经开始趋于完整,而且数量正在爆发。
  现在在战马方面,高大雄壮的河曲马和耐严寒耐粗饲的钦察战马,再加上灵敏与速度兼具的纯血阿拉伯马,在血统上已经成功融合。
  新培育出来的战马,无论是肩高体重等外部指标,还是在耐粗饲耐严寒等勤务性,以及短途冲刺速度,和长途奔袭的耐久性方面,都已经远超它们优秀的父本和母本。
  如今这些战马的数量正在激增,在沈墨对铁木真的草原远征到来时,他们将会赋予沈墨的军队无与伦比的机动性!
  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军用挽马,他们耐力极强,驼负和拖拽的力量指标也十分强悍。
  实际上沈墨只是提供了一个现代马匹的科学饲养、卫生环境和杂交优选上的思路。但是在耽罗岛上,他的优秀弟子和征召而来的马匹培育匠人,却用辛勤的劳动和认真的态度,给沈墨交上了这样一份圆满的答卷!
  等沈墨把这一份报道看到尾声,做好批示签上名字时,元大同已经从外面进来,规规矩矩的站到了他的办公桌前。
  沈墨把文件放下,看了一眼元大同。他满意的见到自己这位属下的精气神儿还很不错,没有露出颓唐之态。
  “这次我跟你的谈话,是绝密。”沈墨一边用手指着椅子让元大同坐,一边说道:
  “你只需按照我的命令去做,但是绝不允许透露出行动的任何细节,更无需对任何人作出解释……你明白吗?”
  “属下明白!”元大同正襟危坐,挺起胸脯郑重地说道:“请先生下令!”
  “你的十二石城卫军,人数要扩充到五千人……”沈墨这第一句话,就把元大同吓了一大跳!
  但是他这个属下当然知道,元首对十二石城卫军的情况十分了解,不会下达那些让他根本无法完成、不尽人情的任务。
  于是他点了点头,准备看着元首接着往下怎么说。
  “我知道你这十二石城所有的百姓加在一块儿才六万,让你养一只五千人的军队是不切实际的。”沈墨一句话,就把刚才元大同心中所有的顾虑全都说了出来。
  可不是?如果让他的十二石城增兵到五千,实际上已经把城中大部分精壮年都征召起来了。
  如果这么多青年男子都去当兵,十二石城的一切活动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供给运输,都会陷入停滞状态。要知道这可是十二石城最大的经济来源!
  ……
  见到元大同一脸不解,沈墨笑着说道:
  “在将来,大宋注定会和蒙古之间有一场决胜之战。在这场战斗之中,我们要防止因为大宋的兵力调动,导致高丽君臣再度因为形势的急剧变化,趁乱向我们发起攻击。”
  “这种事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元大同听到这里用力点了点头说道:
  “以开城的高丽君臣而言,那些目光短浅的家伙见到有便宜可占,他们很有可能会出手!”
  “而且他们现在墙头草两边倒,一边和大宋结盟,另一边却臣服在蒙古人的铁蹄下,所以到时候他们迅速倒向蒙古,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沈墨赞赏的点了点头,笑着看了看元大同说道:“所以我需要你这支部队。”
  “要知道上次高丽国背盟出兵,想要袭击我们的侧后方。当时是东瀛雇佣军和你的十二石城卫军联手,才打败了高丽军队。”
  “可是这一次,血樱武士团我另有任用,到时候就只能靠你自己了。”沈墨说到这里,他笑着看了看元大同:
  “所以我需要在宋蒙大战伊始,你就派出部队威胁高丽王庭,直接出兵,把军队顶在他肚子上!”


第3203章:此心如龙腾九五、龙落于途、双羊入主
  “到时候,高丽国就没有机会在出兵向西给我们添乱。可是这样的事,以你现在手里的一千城卫军是绝对做不到的。”
  “我懂了!”这时的元大同点了点头,沈墨清楚的看到他的脸上,已经飞起了一片兴奋的红润:“到时候,属下要以一城威胁一国!”
  “没错,”沈墨点了点头说道:“这五千人的装备盔甲,我都会提前支付给你,你将他们入库之后秘密保存。”
  “在名义上,你的十二石城还是一千城卫军,以免引起高丽君臣的警惕。然后你可以快速将平民征召起来,对他们加以训练,当他们成为合格的军人之后,再让他们退伍回家。”
  “你有两年的时间,经过几番轮换之后,十二石城中的青壮年就可以随时随地穿上盔甲,拿起武器,立刻变成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沈墨向着元大同笑着说道:“在这期间,我会让江华岛上的商会组织,提高你们十二石城在商务活动时,给予你们的分红比例,这些钱就是我给你的军费!”
  “只要到时候大宋一举击败铁木真,你这些军队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那一边没有了蒙古这个强劲的靠山,那时的高丽国也就再也没什么依仗,绝不会有胆子图谋你的十二石城了。”
  “到时候整个高丽国,怕是连我这一座城都打不过!”就见这时的元大同激动得像个孩子似地说道:“就更别提威胁大宋了!”
  “你明白就好,还是咱们自家的老兄弟知心。”沈墨向元大同笑了笑道:“我要一开口,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不是嘛?我跟统帅都跟了多长时间了!”元大同也笑着挑了挑眉毛。
  之后沈墨送走了元大同,然后他签署命令,让装备部筹备调动盔甲去十二石城,又给凌霄子老道下令,让他的墨问商社派出教官团,去十二石城帮元大同训练士兵。
  然后他又直接给自己的夫人张嶷如和杨紫缨送去消息,让她们动用商社的力量,对十二石城给予红利上的照顾。
  如今在高丽国海岸的江华岛上,大宋贸易区已经在沈墨手上的几大商团运营之下,发展得欣欣向荣。
  只不过占据江华岛的几大股东里,其中的通州工业园经济体,原本就是沈墨自己的产业。四海商社的龙玉决名义上是商社之主,但实际上也是为沈墨代管而已。至于胡商阿普更是对沈墨奉若神明。
  所以沈墨真正需要打招呼的,无非是自己老丈人张九泰,和另外一个老丈人崇福侯罢了。
  就在沈墨入主临安之后,他终究还是将最后两位夫人娶了进门。她们就是杨妙真和杨紫缨。
  于是沈墨家宅的格局也最终确定了下来,甚至因此,民间还将沈墨的八位夫人编成了一首童谣:
  “缘有禄福(小符和陆云鬟),龙落于途(龙璃儿和莫小洛),将心如一(姜俞馨和张嶷如),双羊入主!(杨妙真和杨紫缨)”
  用不着怎么仔细听就知道,这里面有很大的封建迷信成分在内。不知有多少人用沈墨八位夫人的事穿凿附会,认为他天生就该有现在这场富贵。
  所以百姓在这童谣里边,将沈墨他发迹前后十年间的八位夫人,分成了四个阶段。从他娶了陆云鬟之后开始屡破奇案,到结识龙莫两人,逐渐显赫于世间。
  然后他又在姜俞馨张嶷如时代挥兵天下,无往不胜,再到入主临安之后,娶了杨妙真和杨紫缨……居然被讲得条条是道,不知道因此蒙住了多少人。
  总而言之,对于这些东西沈墨是不怎么相信的,因为在历史上总有这样的事。
  一般不管是谁,在发迹之后总会有他的传说。比如此人出生之时雷鸣电闪、天有异象之类的,多数都是编造出来的。
  沈墨处理完了元大同的事,又把自己手下的一部分精英抽调回来,到他的元首办公室领命之后,向着四面八方而去。
  如今新政的推行已经到了攻坚阶段,一些难点逐渐凸显了出来。这一次沈墨有针对性的派出了他手下的能人异士,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推进新政的快速执行!
  ……
  此时,在沈墨一直念念不忘的夔州郡清江县,一个叫做木河村的小村子里。
  闫荣旭一回到家,看见自己老婆气哼哼的样子,他心里的火“噌”的一下就冒了上来。于是他毫不犹豫的拽死狗一般,拉住了老婆的发髻,抄起墙角的扫帚就是一顿痛打!
  这个闫荣旭,素来因为怕老婆怕的要命,在他们木河村里得了个“大棉桃儿”的外号。可是这几天以来,他却打老婆打的手滑,渐渐地有些收不住了。
  最开始时,还因为他老婆周五娘天天对他张口就骂,抬手就打,以至于他忍无可忍,跳起来就是把这婆娘一顿暴揍。
  可是这两天,他已经知道横竖都是非打不可,所以索性一进家门二话不说先暴打一顿,把程序走完再说。
  要说他老婆周五娘,也是一个极品。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这娘们儿身上的神经就像钢丝一般强韧。就算是这么打,这个泼辣的媳妇儿还是不服!
  要说这两口子,原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过得还是挺和谐的,怎么现在变成了这样了呢?那还得从村里来了个工作组开始说起。
  ……
  木河村里一多半的居民都是姓吕的,村中间还有一个挺大的祠堂。对于这些村民来说,吕家的家主吕四爹就是这木河村的皇上。
  基本上在木河村里,无论是打架斗殴还是缉盗抓奸,乃至于谁占了谁一垄地,或是谁家把谁家的菜地给踩了一脚之类的纠纷,全都有要到宗族祠堂那里评理,由吕四爹判定是非。
  所以因为吕氏宗族的实力不容置疑,在这木河村里不姓吕的人家,也就没人替他们做主,平时也只好夹起尾巴来做人。
  就在五天以前,闫荣旭背起锄头正要到自家的田里干活。才走到村口时,他却见吕四爹正带着宗族里的一帮年轻后生,把村口处一栋没人的破房套子,七手八脚给拆成了一片平地。


第3204章:愚顽一梦成浮土、巫山龙王、岂容轻辱
  这位吕四爹今年六十来岁,后背驼的几乎都要脸朝地了。他常年都是一身破旧的黑衣,包头布也都快洗的没了颜色。
  这个家伙满脸脏乎乎的胡子毫不起眼,看起来就和一个乡间的普通老农差不多,但他在木河村,却是一跺脚满村乱颤的人物。
  闫荣旭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远远见到这般古怪的场面也不好过去问,于是就揣着一肚子疑问,到自家田里干活去了。
  等他一边加固水田的坝棱,一遍心里还暗自疑惑道:“那破房子放在那里好几年都没人管,已经快塌了有一半儿了,吕四爹没来由的拆它干什么?”
  结果等到他晚上干完了活回家时,一到村口,居然看着吕四爹亲自挑着一担粪肥,向着村口的龙王庙走去。
  这倒是奇了!要知道在农家,粪肥一直都是很珍贵的东西。有些农民哪怕憋得死去活来,也要到自己家去解手才行,所以把粪肥往外挑是很少见的情形。
  更何况吕四爹进的还是龙王庙,从古到今哪有拿这玩意儿拜神的?
  闫荣旭一边儿往龙王庙那边凑,一边暗自想道:吕四爹要是拿这玩意儿去给龙王上供,那就说明这老爷子肯定是痰迷心窍了……
  结果他刚凑到庙门口,就见吕四爹担着一副空桶走出来,看来这位老人家上贡的动作还挺快!
  闫荣旭才走到门口,就觉得迎面一股恶臭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