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5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李四牛显然不知道,世上还有“反关节擒拿”这样的武技。所以他一出手,居然再次落入了下风!
  在这之后,他的身体不由自主的随着对方的扭动向后一转,竟然离奇的恢复了他之前被人活捉的状态。
  李四牛心里不服,两只肩膀奋力一晃,正要挣扎。
  可是随即抓住他的那个男孩的指节如凿,就在他的腋窝下飞快的一击!
  这一下虽然力气用得不大,但打的位置却让李四牛痛彻心扉!他身子一歪,顿时发出了一声闷哼。
  然后抓住他的那个男孩抬脚一跺,正中李四牛膝盖后的膝窝,把他踩得“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这时李四牛手下那十七八个孩子,看见这样的情形,已经呆住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号称一个人能打三四个的李四牛老大。在对面那个孩子手里,居然像只小鸡崽子似的毫无还手之力!
  “你刚才说的话,算不算数?”这时的李四牛就听身后那孩子向他问道。
  “当然算!”此刻的李四牛心里一腔悲愤,却又被这孩子拿话挤住,只好咬牙切齿地说道:“以后你是我老大!我服了!”
  “我才不愿意当你老大呢!”就见那个孩子一撒手,把李四牛松开。
  然后他拍了拍手掌,向李四牛冷冷地说道:“以后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希望你一言九鼎,不要再过来了!”
  “一言九鼎”这个词,李四牛完全没听过,但是他却莫名其妙的觉得很牛。
  现在他虽然人被放开,但是也觉得对面这帮孩子,似乎是很厉害的样子。
  李四牛一看他们的眼神就知道,只怕他们这些人里随便拿出一个来,都能打败自己!
  他娘的怎么回事?报童里怎么出了这么一帮怪物?李四牛一边想着,一边郁闷地摇了摇头。
  随后他垂头丧气地挥挥手,带着自己的小伙伴退出了别人的地盘。
  在这之后,击败李四牛的这些孩子们抬头一看,天色已经不早了,于是赶紧飞快的行动起来。
  耽误了这一阵功夫,对他们来说时间越发的急迫,弄得他们卖报时的脚步也快了许多。
  直到下午时分,他们手里的报纸终于卖完了。这些人飞快的把钱集中起来,交到了刚刚发号施令的那孩子手里,然后他们就一溜烟地向临安城外跑去。
  一出城墙,他们便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去衣服。把衣服鞋子装到帆布包里举着,顺着运河飞快的横渡过去。
  在这之后他们又向前跑了一段,让下午的阳光晒干了全身。然后这些孩子才穿上衣服鞋子,走进了一片立着“军事重地,闲人免进”的区域里。
  没过多久,当他们眼看就要跑到一片院落外面,看了到前方两扇钢板制成的大门时,却听到里边陡然响起了一阵铃声!
  糟了!这些孩子脸色顿时就是一变。
  他们之前被石头雨围攻的时候,都没露出什么吃惊的表情。可是现在要迟到了,却让他们大惊失色。
  这些孩子就像灵巧的羚羊一样,飞快的顺着缓缓关闭的门缝飞跑进去,之后沉重的铁门,终于在他们身后轰然关闭。
  之后他们就见远处的操场上,四百多名同学已经集合列队,站得整整齐齐。
  远远的校官转过头,冷冷的目光投向了他们……
  “这下儿死定了!”这时七八个孩子中间,立刻就传来了一阵哀叹。
  说了半天,这些孩子显然都不是凡品,那他们到底是谁呢?
  ……
  原来他们是一所少年军校的学生。
  元首沈墨在这之前有了天骄五营,专门培养高端军事人才。又有了正规的军事院校,为军队提供了大量中下层干部。
  那么他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少年军校呢?这里边的原因可就多了。
  提起少年军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就是纳粹。
  当然了,在二战历史上,名将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都是德国少年军校的学员。
  而且大家恐怕不知道,就连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是少年军校出身。
  不仅如此,当时的日本也有幼年军官学校,就连现在的俄罗斯也依然保存着从孩子开始,培养职业军人的体制。
  其实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就像勇猛善战的斯巴达人一样。在某一段历史时期,人们认为战士应该是从小开始培养的。
  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才能教育出性格坚韧、遵守纪律、作战水准高的军人,其实这个理论也不无道理。
  毕竟一个人成年后再进入军校,就要把很多功夫都用在纠正平民生活习惯上,这就和从小培养起来的军人大不一样了。
  更何况这种做法也确实收到了效果,以至于在二战前后,大批惊才绝艳的将领都是出自少年军校,所以沈墨也办了这样一所学校。
  当然,他的少年军校并没有立足于培养出冷酷无情、只会打仗的军人。在这间军校里,孩子们除了纪律性极强,主修军事以外。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性格的养成,也是十分重视。
  等这些孩子们成长起来,大概还要再过十年时间。想必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一定会在战场上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实力!
  今天这几个孩子,因为利用休息时间出去卖报,而且还跟人打了一架,所以紧赶慢赶还是来迟了一步。
  毕竟这报纸这东西不是卖画儿,一旦要是过了夜,昨天的报纸就是一分不值,所以那些孩子们今天拼了命才把报纸卖完。
  至于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其实这些孩子是由他们的班长魏深带去的。
  在这间学校里,有一个平民出身的孩子家中遭了火灾,生活一下子变得极为困苦。
  出于帮助同学的目的,这几个孩子们想要弄些银钱来捐助,让遭了火灾的同学补贴家用。


第3201章:纯钢百炼古今同、应在沙场、岂在深宫
  可是这些性格坚韧的小子们,谁都不愿意去跟家里要钱……其实他们中很多人也都是家中贫困。他们在这样的年龄,又不能出去打工,于是只好找到机会就出去卖报纸。
  这就是这群少年报童的来历……说到这里,之前他们表现得和普通孩子不一样的原因,也就清楚了。
  所以在打架的时候,以这几个孩子学习的擒拿格斗、兵法战术水准而言。让要是让他们使用兵器,而且不用考虑对方是平民……哪怕是拿着木棍,对付今天那十八九个孩子也用不上四个人!
  此刻带队出去的班长魏深,一见教官向他们迎面走过来。就小声向着自己身后的同伴说道:“一会我来回话,都给我把嘴闭上!”
  他的话音刚落,教官就来到了他们面前。
  “为什么迟到?”这时的教官低下头,目光冷峻的俯视着这些孩子。家伙身体壮硕,目光凶狠,一看就是个极其严厉的人。
  “我们迟到了,我大宋军人,从不给自己的错误找理由!”这时的班长魏深,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知道这一点就好!”这时的教官冷着脸,看了看这群迟到的孩子说道:“在战场上只讲胜负,任何解释都是于事无补……二十圈!”
  说着教官向着操场上一指,朝这些孩子下达了命令。
  还没等这八个孩子回答,就见这个叫魏深的班长大声喊道:“报告教官!”
  “说!”
  只见魏深一脸冷峻地说道:“这次出去是我的决定,也是我用班长职权下达的命令,所以责任在我!他们这些命令的执行者,不应受罚!”
  “好!”就见教官闻言一挑眉,上下看了魏深一眼,然后大声喊道:“班长魏深,带领部下学兵擅自行动,造成集体迟到,罚跑六十圈!”
  “是!”
  魏深大声答应,然后他扔下书包,拔腿便向着操场跑道上飞奔而去!
  “闭嘴!入列!”
  这时的教官,一眼就看到魏深这个班里的孩子们面色激动,似乎有话要说。他不由分说就把这些学兵撵回了队伍。
  这七个孩子眼眶微红,咬牙切齿的看着自己的班长代全班受罚。在教官的命令下,他们只好回到队列里。
  之后全体学员出操,只留下魏深孤独的身影,在操场外圈拼命的奔跑!
  ……
  在远处的教学楼里,正有一个人看着外面的情形。
  如今天气炎热,窗户都被打开,操场里刚才发生的事一字一句,都被屋里的人听得清清楚楚。
  这个人的面庞看起来十分熟悉,他正是之前临安谍报部门的负责人商玉陵。
  临安归入沈墨治下之后,他已经从敌后密谍工作,正式转入了沈墨的麾下。所以也无需再使用化名,就重新恢复了“龙玉陵”这个名字。
  如今临安情报方面的事务,全都转给了锦云姑娘的国内安保局。龙玉陵也因为他最初期,曾经帮沈墨筹措和管理过天骄五营。所以他就被沈墨任命为这间少年军校的教务主任。
  至于军校校长……自然由沈墨本人亲自担任。
  当他看到外面发生的事,龙玉陵不由得摇头说道:“魏深这小子,性格冷静沉稳,一个班居然让他带出了铁血刚烈之气……看来是个天生的将才!”
  “不过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绷得太紧了。从我见到他那天开始,我就没怎么看他笑过,回头我得跟他爹说一声才是……”
  “……是啊!”
  这时,龙玉决办公室里的另一个人笑着说道:“我看他也就八九岁大,怎么弄得好像比大人的心思还重似的?谁把这孩子逼成了这样儿?”
  只见这个说话的人,形象就像个中年书生。不过他说起话来平缓和气,倒是有几分久居高位的神采。
  他正是沈墨在高丽的手下,十二石城城主元大同。
  如今的元大同在七八年过去之后,也从当年意气飞扬的一个青年儒生,变成了气度沉稳的城主大人。
  他说完这句话,就见龙玉陵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可是龙玉陵的心里却暗自想道:“这孩子压力这么重,活活把自己逼成了这个样儿,还不是因为他有那么一个天下难寻的爹?”
  原来这位少年军校的学兵班长魏深,就是大宋元首长子……沈巍!
  龙玉陵心道:这位元首也是真够狠,居然就把自己的孩子扔到了这么一间纪律严酷的少年军校,而且严格禁止龙玉陵对他特殊照顾。
  事实上整个学校里,唯一知道沈巍身份的,就是他这位教务主任了。
  龙玉玲现在还记得沈墨把沈巍交给他时,向他说的话:
  “年轻人就该经历风雨、饱受锤炼才能心智坚韧,若要成才,不吃苦怎么行?”
  “要是他从小什么都能轻易得到,那他就什么都不会珍惜。我要沈巍像一个普通孩子一样,经历成长和挫折。”
  “让他自己摔跟头去,在失败中认识自己。让他得到的每一次喜悦,都是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
  当时元首的这番话,听得龙玉陵直翻白眼。不过这位元首长子沈巍,却对他老爹的话极其赞同。
  如今的沈巍就像一个普通孩子一样,在风雨中拼命地成长着。跟其他孩子唯一的不同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更加苛刻、心中的负担也更加沉重百倍!
  想想就知道了,要是一般人得了个全校第五,估计还会被人好一顿夸赞。
  可这样的成绩要是放到沈巍身上……那就会有人说:可惜元首是个天纵之才,他儿子却表现得一般般!
  ……
  这次元大同离开高丽到大宋,而且到了这间军校,是给他们来送人的。
  元大同送来的人分成了两部分,一是在高丽国十二石城里,经过严格考验的文人儒生,是送来给军校孩子们做外语教师的。
  而另一拨人,则是从十二石城民间招募的女工,她们是来这间军校的食堂里工作的。
  话说这些女工们,如今在大宋可是十分抢手!
  很久以前的历史上,由于高丽生活困苦,就不断的有人到中原王朝来打工。尤其是唐朝时,高丽婢一向因为性格温婉、做事细致而备受欢迎。
  当时的富贵之家里,谁若没有几个高丽婢、昆仑奴,出门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第3202章:未雨绸缪待天倾、秣马厉兵、十二石城
  现在这些高丽女工,因为两国贸易之间的发展迅速,又开始纷纷涌入富足的大宋。
  这些女孩子们,有的来到了大宋就死也不肯回去了,非要在这里结婚生子,定居于此。
  而有的女孩子则不然,她们在这里是为了解大宋人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烹饪下厨还是衣着谈吐,她们都悉心学习,在自己身上养成了纯正的大宋范儿。
  这样当她们从大宋回到家乡之后,立刻就会身价倍增!
  不管是高丽贵族雇佣她们,还是她们自行择偶成婚。这些从大宋回到高丽的海归女郎,都是倍受欢迎的抢手货。
  这一回元大同到了临安,原本是要首先拜见沈墨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