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天生的优势。
  之后沈墨告诉他这两位徒弟,在进正式进入工作之前,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好好休息,最好找个媳妇儿结婚……这番话也让他的两位弟子立刻笑了出来。
  最后,沈墨临走之际还交给了他们俩一个临时任务。
  用他的话来说,反正他们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离开临安,趁着这个时间正好给老师帮把手。
  他们这项临时工作,就是隐藏在安俊身后,做螳螂捕蝉故事里的那只黄雀!
  ……
  此时在鹤林宫的一个个庭院和大殿里面,通州来的工作人员和各专业的学生,都在接受着最后的训练。
  他们学习的内容,有的是大宋官场的规矩和潜规则,有的则是临安官场的工作流程和行为模式。
  更有些情报,直接瞄准了他们将来要去工作的部门,发生的诸多弊端和错误。
  这些人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准备在进入工作之前做最后的冲刺。
  等到统帅接掌政权的那天,随着鹤林宫的大门打开,这些人就会像一股飓风一样冲进临安官场。
  到时候,一场惊天巨变就将在这些人手中引发,他将使华夏民族,做一次脱胎换骨般的巨变!
  ……
  此时在临安城中的积善坊里,一座硕大的宅院中正有一帮工人在乒乒乓乓的干活。
  这间宅院是一处三进的院子,是标准的三品以上京官住宅。
  在这三进院子里的第一进是客厅,用来招待外客。第二进是书房,用来处理公务和接待亲近之人。第三进则是内宅,住的是官员家属。
  除此之外,这样的院子通常还有一东一西两个小跨院,西边是马棚和仆役的住所,东边是厨房和仓库。
  就这么一个三进的院子,就把一位官员的家庭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这个院子里住上七八个丫鬟,十来个仆人厨娘,再加上小厮门房,基本上一户人家就齐了。
  如今这间院子里到处放着白茬的木料,风一吹,木头刨花在地上“唰唰”的乱转。


第3010章:廊庑小园惊雷掩、奇门斗法、步步深渊
  此时在院子里,十来个木匠刨锛斧凿叮叮做响,手头上的活计做得娴熟而老练。
  就在前两天,通州军大军进城之前,这个半新不旧的小院子就被他的主人出了手。被一个专门倒腾房产的贩子给收购了。
  之后这个贩子找来了一伙木工,要把这个小院子简单整修一下再出手发卖。所以这次修理其实就是让卖相变得好看些,既不算是重新翻盖,也说不到落架大修,基本上就是做一点表面活儿。
  如今这些木工干的就是这样的事,他们在房子和长廊的梁柱上找到腐朽的建筑构件。然后把它们用新的木头构件替换下来。在这之后再把这三进的院子重新油漆彩绘一遍,基本上活儿就算完了。
  如今这些人在廊檐下搭上了架子,托住整个长廊的房顶。之后就把支撑住长廊的柱子从柱础上撤了下来。
  这个柱础就是跟柱子差不多粗细,大概有一尺高不到,像是个石头雕刻的鼓一样的东西,所有的木头柱子都是坐在它上面的。
  这个柱础的功能是防止地面积水时,被水接触到柱子的下半部分发生朽烂,或者是被土壤里爬出的虫蚁蛀空。
  至于维修的时候,柱础还有另一项功能,就是只要把柱础挪走,那根柱子就相当于悬空在地面一尺高。工人就可以把柱子从房子的整体结构上拆下来了。
  等柱子撤掉之后,工人开始把柱子上方的斗拱一一往下撤。
  这种斗拱是柱子上方的支撑结构,越是高等级的建筑就越复杂。这些工人们现在所做的,就是把斗拱拆掉之后,把朽烂的构件挑出来,换上崭新的木头制成的“斗、升、拱、翘、昂”。
  要说这斗拱你要是不全拆了,想单拿出来一个是绝不可能的。不过这些木匠干得显然不错,已经有很多破损朽烂的斗拱被替换下来了。
  因为现在廊檐还没有上漆,所以一块一块雪白的新构件,在彩绘暗淡的老斗拱间显得格外扎眼。
  ……
  正当这些人忙活着手中的活计,他们就听院门外一阵乱响。一帮人一边说着话,一边从外院朝着内院这边走来。
  这些工人中的一位工头随即抬起头,向外望去。
  果然来人大概有五六个,其中大部分眼神儿都在向着院墙房子上面打量,一看就是来买房子的。
  在这些人中为首的是个胖子,看他用挑剔的眼光打量着周围的院落和房子,反而他身边的人时不常用目光打量着他的神情,估计此人一定是说了算的正主儿。
  这时的工头一看这几个人中间没有自己熟悉的面孔,随即便笑着迎了上去。
  “几位贵客有礼!”就见这位工头向着胖子施礼问候,随后笑着说道:“此间主人不在,您是来看房子的?”
  “没错,我不看房子跑这干嘛勒?”这胖子斜了工头一眼道:“我知道你们主人不在,我派人跟他约好了。他马上就到,我在这等他一会儿。”
  “即使如此,请您宽坐稍等。”那个工头闻言,随即陪着笑脸让人搬过几把椅子来,让这几个人在院中座了,然后他也转头回到了自己那帮工人中间。
  “零头儿……咋回事?”等到他一回来,几个工人随即抬起头看向了他,其中有一个笑嘻嘻的向他问道。
  “看房子的,人家房主还没来,他先来了!”这时的“零头儿”随即摆了摆手,让大家回去接着干活。
  这位工头今年大概四十五六岁的年纪,生长的个子不高,身材消瘦。一看他一脸愁苦的样子,就知道他是劳作人家出身。
  他一身衣裳虽然半新不旧,但却洗得干净。手脚粗大,上面满是劳作留下的裂口。看他总是一脸苦相,还有点水蛇腰……基本上你能看到的中年木匠,都跟他有点像。
  这个人正是鲁班门总护法,名叫石百龄。
  ……
  他是魁首石柏川的亲弟弟,借着他哥的光才做了这个总护法。平时他手下的兄弟因为他名字里有个龄字,所以都管他叫零头儿。
  这一次他跟他哥进了临安城,带着人手在此地隐匿下来。因为身负秘密任务,他们行动时自然是异常谨慎。院子里来个外人,石百龄也要警惕地探查一番才肯放心。
  不过今天来的这帮人,以石百灵的江湖经验一看就知道,没什么威胁可言。
  在这些人里,那个胖子咋咋呼呼的有股穷人乍富的感觉。估计是从哪儿赚了钱,到临安来买房子来了。看他的样子虽然财大气粗,这心里底气却是不怎么足。
  至于胖子手下的几个人里,有一个和弥勒佛一样的胖子,笑嘻嘻地有意缩起了脖子,让东家比自己高出了半个头。
  他说话时也是先察言观观色再开口,透出了一股谄媚劲儿,一看就是个管家管事之类的人物。
  而另一个家伙则是愁眉苦脸的袖着手,一边看房子一边手指头还在袖子里蠕蠕而动,看起来像是在算账。
  这家伙长得又瘦又干,是那种前胸拍点水,都能洇到后背去的单薄体格,定是个账房先生无疑。
  至于另外两个人,全是青衣小帽的仆役打扮,看起来更是愚蠢木讷。
  所以这个组合,分明就是一个乡下土财主带来的买房团。看起来虽然心眼子不少,但是实际上却属于没什么威胁的那一类。
  所以石百龄看过一眼之后,就把他们放到了一边。只等着自己东家,那个把房子买下来的贩子过来,看看两家的生意能不能谈得成。
  ……
  还不到一盏茶时分,范单启东穿街过巷,来到了院子外。
  今天有人来看房,单启东心里也是暗自高兴。随即当他推开院门时,就见院子里一帮人坐在中间,不住的打量着周围的房舍。
  当单启东一眼看到居中的一个胖子时,他心里“咯噔”就是一下子!
  这个胖子,他曾经见过一次。那是在临安城西的运河上,在统帅的船上!
  这真是奇怪了……他怎么来了?


第3011章:舟中故友又重逢、小园风情、龙虎满庭
  在院子门口,单启东抬头一看里边的情况,立刻就吃了一惊!
  他一下子就认出了那个在运河船上,曾经和自己聊过两句“今天天气哈哈哈”的胖子。
  随即单启东又想起,那天统帅是先把自己打发走,却留下这个人单独面谈的。由此可见这家伙的等级要比自己要高得多。
  这一刻单启东刚刚犹豫了一下,随即就听得身后有人低声说道:“别慌神儿,进去该干啥干啥!”
  单启东闻言,毫不犹豫就迈步向着院子里走去,这一刻他的心已经定了下来。
  因为后边的那个人,刚才一句话点醒了单启东,这次他们的碰面并不是猝不及防或是突发事件,而是一次预谋好了的计划!
  在这个计划里,自己的角色虽然无关紧要,但他却必须要演好。
  就现在来看,自己的保密层级根本就无权了解里边的任何内情。而且看这个样子自己只不过要走个过场而已。
  不过既然需要他来表演,就说明不在场的不全都是自己人,一定还有敌人在!
  在这一刻,单启东只觉得自己汗毛都竖起来了,一种紧张和兴奋的感传遍了全身。他心中那个睿智大胆、老谋深算的单启东又重新活了过来!
  ……
  “哟!您看这怎么话说的?小人姗姗来迟,倒是让您在此久候了!”单启东一边迈步走进院子,一边满面微笑的向那个胖子拱手示意。
  等到他来到那个胖子面前,笑着问道:“还没请教大官人官讳……”
  单启东一抬头,就看见对面的胖子正转过头看向了自己。
  “在下赵大智,”胖子拱了拱手向自己说道:“冒昧相召,东家切勿见怪。”
  ……
  只见这时两个人相互望去,单启东脸上带着房经济(古代人对房产贩子的称呼)特有的狡诈和油滑,向赵若愚的身上看。从他的衣着打扮到气质神情,瞬间全都落入了单启东的眼中。
  此时的场面,以外人的角度一看,就是个奸商正在衡量想要买房子的客户有没有这样的实力,是精还是傻,可不可以狠狠宰上一刀。
  单启东的表演可真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
  而这一刻赵若愚的脸上带着几分假笑,他似乎在竭力隐藏自己脸上的表情,对这位房经济暗自怀着戒备之心,生怕自己的情绪会被对方看出来。
  在旁观者石百龄的眼里,赵若愚的表现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俗话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而这房经济就是牙人之中最高端、手段也最很辣的一类人。
  所以那个买房的胖子已经拉开了架势,似乎要跟对方好好打一打擂台,这也是最平常不过的反应。
  此刻的赵若愚和单启东目光一接触,却又不由得同时想起了四个多月之前的那天,他们两个人在统帅坐船中相遇的情形。
  没想到鬼使神差,他们竟然今天在这样的情况下遇上了!
  要是说这赵若愚不是正在做岛主吗?他怎么跑到这儿来了?这事儿其实跟沈墨进入临安城有着很大的关系。
  ……
  在这四个月中,赵若愚已经率领团队开到了那个琉球岛上,并且在那里接连开发了三个多月。这琉球岛其实就是后世的台湾,不过在那时除了岛上的原住民之外,还没有其他的势力占据。
  在这几个月之间,赵若愚把琉球岛开发建设得不错。与此同时沈墨派出去的环岛航行船队,也完成了全岛的测绘制图工作。
  所以当沈墨进军临安之际,赵若愚就怀揣着这幅地图重新回到了临安。
  他的第一个目的是向沈墨述职,当面汇报这几个月以来琉球岛开发的情况。而第二个目的是要在统帅接管政权之际,献上琉球岛全图,将它正式并入大宋国土!
  于是赵若愚于前日回到了临安,并且见到了统帅沈墨。
  他向统帅说起了自己从率领船队上岸,在基隆港一带登陆后的工作。沈墨这才知道在这几个月间,还真得亏是赵若愚这样的全才,才把这件工作进展得如此神速。
  因为在赵若愚登陆之初,就遇到了早上的原住民。这些战士们勇猛彪悍却又纯真善良,赵若愚很快就跟他们接触到了一起,而且飞快的发展出了兄弟般的情谊。
  这时候就看出赵若愚情商极高的好处来了,他没有一上岛就驱赶原住民,占据土地。也有没有急于开展贸易,用通州的工业产品交换当地特产。而是一上来就先赠送武器工具,让医生帮助岛上的原住民治病救人。
  在这期间有两个意外事件,使得赵若愚飞快的和当地的原住民首领建立起了友谊。其一就是老道凌霄子按照统帅的指示,在南美洲弄来的金鸡纳霜。
  这种东西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对于这种热带疾病简直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