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他们之所以不像杨家将那么有名,就是因为杨家将的后代纷纷殉国,有强烈的悲剧色彩,所以才被世人传颂得更多。
  而高氏家族则是在北宋后大批南渡,后裔不但到了浙江一带,还远徙闽粤、暹罗国等地。之前他们立下的功勋却被逐渐淹没在历史中了。
  此时高海剑排长一边心疼再也无法作战的小战士孟涛,一边咬着牙带领部队,继续摸黑向前潜行。
  ……
  独石口关外,正值午夜过后。
  领兵部大将阔阔不花在发现情况不对时,过来向他报告的蒙军张口结舌,用手指着外面,竟然结结巴巴说不清楚出了什么事。
  阔阔不花心知有异,便随着这个蒙军一起走到了营帐外。
  他就见那家伙的手向着天上一指……阔阔不花抬头一看,却发现天上正有一颗通红的火流星,犹如长虹经天一般横贯而过,呼啸着从西北向东南而去。
  这明显不是什么孔明灯之类的东西,因为第一它是从西往东走的,而现在刮的却是强劲的北风。
  另一方面这个东西在空中经过时,还在发出犹如牛吼一般的巨大声响!
  此时的阔阔不花看着这诡异的天象,正摸不着头脑。只见那颗火流星已经飞速来到了他的大营上空。
  此时营中的蒙军战士也有些发懵,营地里自恃箭术过人的神射手全都掏出硬弓,纷纷向着天上开弓射去。
  要说这蒙军的营中,也颇有几位射雕手。
  射雕手这个名号原本是形容蒙军中,箭术惊人的那些战士。后来一些射雕手纷纷被抽调到铁木真身边作为大汗亲卫,所以这个名子里慢慢又带上了一层近卫精锐的味道,变成了和中原人所说的“大内高手”意思差不多。
  这些射雕手往往箭术如神,开弓即中从不落空,他们的弓箭也是射程极远。不管怎么说想要成为射雕手,不真的射下几只雕来那是万万不能的。
  在这些射雕手的身边往往有两张弓,其中一张是专门用来远射的硬弓。使得他们的极限射击距离,甚至能达到一百二十米以上。
  而另外一张弓则是力道偏软的骑弓,用来在马上奔射之际,快速拉弓射击。他们凭借着娴熟的手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向敌人倾斜出数量惊人的羽箭。
  即便是这种软弓,这些蒙军在射箭时往往也只将它开到六七分满。因为这样已经足够杀伤三五十米外的敌军。而且弓不拉满还可以使他们射出羽箭的数量成倍增加。
  当然,现在这些射雕手用的硬弓已经全部拉满,将一连串羽箭向着夜空中渐渐掠过的火流星射去。不过他们随即就发现这家伙飞得太高了,自己的羽箭根本就够不着!
  等这只火流星呜呜作响地一路来到大营上空时,阔阔不花才发现火流星上面似乎还有个巨大的阴影,竟然将天空中寥寥无几的星星都遮盖住了!
  一霎时,阔阔不花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头泛起,刹时间就全身打了个哆嗦!
  只见他大声吼叫了一句:“赶紧散开!不要站在它下面!我马呢?带马!”
  ……
  这个时候的阔阔不花已经想起,他在回到桓州之后,曾经见过飞狐口守将怯烈台。还听他说起过敌军那种会在天上飞行,能够不停丢下炸弹的死亡之影!
  这玩意儿已经是在战场上出现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在老铁山,一战把他们太师国王孛鲁的数万大军全部歼灭,第二次就是前些天的飞夺飞狐口之战。
  此刻的阔阔不花心中暗道:“这片飞在天上的巨大云团,该不会就是那玩意儿吧……”
  正当他想到这里时,卫兵已经将他的战马牵了过来。
  阔阔不花这边刚把左脚放到马凳里,还没上马就见天上那条火流星上,突然有一点星火坠落了下来。
  一股不祥之兆在阔阔不花的心中陡然泛起,他飞快的跳上了战马,然后伸长了脖子,向星火坠落的方向看去。
  只见那个燃烧着火苗的家伙一落在地上,顿时就爆起了一团数间房子大小的大火!
  “火弹!”
  阔阔不花猛然间大喊了一声,随后拨马就逃!
  他赶紧让开了头顶上火流星前进的轨道,随后一个个燃烧弹从天空中不停的坠下,在蒙军营地里炸出了一条不断向前延伸的火墙!


第2905章:倾尽翻云覆雨情、草原烈火、今夜先行
  天空顷刻间就被升腾而起的火焰映红了,在火光中无数蒙军战士纷纷跑出营帐寻找战马。
  蒙军躲避的速度奇快无比,营地前方那片骑兵纷纷逃离了火墙指向的方向。
  随即,当阔阔不花心里想了想之后,他陡然间惊恐地瞪大了双眼!
  这时的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明知攻不下独石口,还磨磨蹭蹭地留在这里的举动,有可能犯下了一个极其愚蠢的错误!
  ……
  此刻在热气球的吊篮上,唐天玑裹着一件皮毛丰厚的裘皮大衣,里边还衬着一件草原上珍贵的紫羔皮内衣,正在大呼小叫的往下扔燃烧弹。
  这种紫羔皮天生带着波浪卷儿,是从生下来到三个月大的黑色羊羔上剥下来的。因为它的皮毛细软光滑,色作深紫,所以价值与貂裘齐名,比狐皮之类的皮裘更轻薄柔软得多。
  如今唐天玑正让副手操作着火箭,使得他们这个热气球的飞行轨迹并没顺着北风一路向南,而是在北风和火箭助推器的共同作用下,从东北向西南斜向而去。
  而唐天玑本人,则是用两层皮袄穿的像个皮毛制成的圆球,一个个的把燃烧瓶撒着欢儿的往下扔。
  此刻在热气球上居高临下向下看去,在他们的后方已经拉开了一条百余米长的火焰通道。断断续续的火堆整齐排列着,就像是在黑暗的大地上,用火焰写下了一个省略号。
  唐天玑一边估计着蒙军大营的纵深,一边看着吊篮里燃烧弹的存量。看起来他是想用这些燃烧弹,将整个蒙军大营横切上一刀。
  在他身边的何良我和彭熙峰两位弟子,不但在唐天玑的腰上绑上了安全绳,还死命用手拽着这根绳子。
  现在可不比在崇明岛的小山上,万一要是这位唐老师像上回那样跟着炸弹一起滚下去。在两百多米的高度上直接坠地,哪里还会有命在?
  如今唐天玑胖乎乎的脸蛋已经被北风抽得通红,但是他却眼睛闪亮,异常兴奋。这胖子一边哗啦啦的唱着歌,一边有节奏的往下扔燃烧瓶,玩得这叫个不亦乐乎。
  没过多久,他的身后的另外一个热气球也跟着他飘了过来,差不多跟唐天机走了个前后脚。
  后面热气球也在用火箭助推器不断地调整着航向。上面扔下来的却不是落地既炸的燃烧瓶。而是一个个男人大腿粗细,一尺半长的钢瓶。
  这些钢瓶在坠地之后无声无息,并没有立刻起火或是爆炸。但实际上它们却是另一种燃烧弹。专门是由一间研究室生产出来,用做延时爆炸燃烧的。
  扔下去的这些钢瓶里的十号定时笔,会将它们设定为每五分钟爆炸一个批次。一直到三个小时之后,最后一批装满了凝固汽油的钢瓶才会最后爆炸。
  也就是说,这条火线将会在三个小时内持续不断的爆炸燃烧,一直烧到天色放亮的时候为止。
  ……
  这次热气球部队的进攻,根本就不是为了杀伤敌军而去的。
  因为蒙军已经对热气球轰炸战术有了些适应性。他们知道在风力的作用下热气球很难拐弯,自己只要躲开热气球的轰炸线路,战马是很容易从热气球下面跑开的。
  所以唐天玑的这次轰炸就像是用一支烈焰之笔,在蒙军营地中画了一条闪亮的分割线!
  除了刚开始被炸死烧死的几百名蒙军之外,他们并没有收到太大的战果。可是蒙军大营中的阔阔不花将军很快就会发现,这些在营地中亮起的火焰,才是真正要他命的东西!
  ……
  唐天玑小队今天扔下去的定时汽油弹,实际上是源于一个作战研究小组研究出来的产品,如今却被他提前用在了这里的战场上。
  这个小组的名字叫“草原烈火”,一听到他的名字我想大家就知道,它的研究方向和作战目标是什么了。
  那就是在适当的时候,纵火焚烧蒙古草原!
  这个作战小组的成立,实际上是起源于一件之前发生的事件,就是当初由沈墨一手策划的“翻云计划”。
  在这个计划中,沈墨的潜龙营弟子陆无惧,飞快的由一个东夏国皇宫侍臣,一举变成了掌控东夏和东辽的大辽国无畏王。
  而在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做“燎原行动”。就是由沈墨的暗箭营弟子“生死无端”李慕鱼深入草原,刺杀了东辽国最后一位皇室继承人耶律薛阇。
  在那之后,沈墨和姜俞馨姑娘同时意识到像类似的行动小组,有可能在将来的战斗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或许一个三四人小组研究的课题,若是能顺利实施,就能改变一国的局势,甚至是扭转一场大战的结果!
  就像是让花神三人组脱颖而出的《绝胡七策》,其实要是单拿出来哪一条,若是进行得顺利,都可以对蒙古人造成致命的打击。
  不过使用鼠疫之类的传染病,不但有违沈墨不杀平民的宗旨,也有可能会被蒙军带到被他们征服的欧洲。以至于造成全球性的人类的大灾难,所以才被沈墨果断的压了下来。
  不过类似这样的“草原烈火”小组,却因此应运而生。
  他们往往是由军队中的参谋和工程技术人员,三五个人或者十来个人自发组成的。这些小组没事就会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课题,反正都是用来针对敌军的。目的都是用极小的代价,给敌军带来重大损失。
  像这样的小组在沈墨的通州境内,真可谓是不计其数。当他们的课题一旦通过了总参谋部的审阅,证实了可能性之后,沈墨立刻就会给予拨款,让他们进入实际研究阶段。
  所以在沈墨的通州,这种正在进行研究的小组为数众多,获得拨款正式立项的项目也不在少数。
  之前说的草原烈火小组就是这样,他们对于焚烧蒙古草原方面的研究,已经到了极其深入的程度。
  因为蒙古高原连续数十年气温偏高,所以造成草场繁茂,马匹的数量激增,由此成了铁木真纵横四海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反过来想,一场浩大的草场灾变,也有可能造成蒙军的巨大损失。
  咱们就别说草场被大面积摧毁了,只要在入冬前一场暴雪的突然降临。使得大量的牧草还没来得及收割,或者是在牲畜正在上膘时牧草被压在厚重的冰雪下,就会酿成巨大的灾祸。这种现象被蒙古牧民称为“白灾”或者“雪灾”。


第2906章:手握灵犀心如风、天神禁区、长河冰封
  往往在雪灾来临的时候,牲畜会大批的死去,由此让牧民的牲口数量一下子锐减到原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沈墨知道,即使是在现代这样的雪灾,也往往使得整个牧区的畜牧数量大幅锐减。沈墨就曾在前世亲眼看到过一个牧民的家里,因为雪灾只剩下了数十头牛羊。而且这些牛羊还是靠着吃掉那位牧民储存下来用来盖房子的木材,才勉强活下来的。
  对,你们没看错,那些极度饥饿的牛羊,甚至把盖房子用的木料都吃了!
  ……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草原烈火小组积极研究在蒙古草场上的纵火技术。他们用统帅研制出来的十号定时笔和现成的凝固汽油弹,研究出了这种定时纵火弹。
  这种纵火弹的开发就是为了在投放时,在每一个由河流分割的牧区内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在秋季放这样的一场全境大火,导致整个蒙古草原牲畜马匹锐减或许不容易。但是用热气球散布的一场区域性大火,却可以使蒙古草原和中原的接壤地带,变成不适于军队和战马驰骋的地方。
  因为蒙古人行军时对后勤的依赖极小,他们靠得就是随军母马的马奶。如果要是横越千里之内的草场全部被焚毁,那么这片地方就成了沈墨所说的“长生天禁区”,也就是连蒙古人的天神都不能涉足的地方!
  那样的话,蒙军的机动能力一下就会被拉低到可怜的程度。
  如今这个草原烈火小组研制出来的定时凝固汽油弹,却被扔在了阔阔不花的大营里,而且阔阔不花最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烈焰之后,就是敌军总攻!
  ……
  在他的蒙军大营东西两翼,就是青龙河和黄龙河,此时的天气刚刚进入严寒,冰面上封冻的程度还不足以让人马通过。而他的营地正南面,就是他撞破了脑袋也攻不过去的独石口雄关!
  阔阔不花发现他唯一可以撤退的那条北面通道上,暗夜中已经有无数通州军追杀而来,并且彻底封死了这条通路,他立刻就吓出了一身冷汗!
  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